●第三卷 大赦 停勾
關燈
小
中
大
大赦
吳
吳大帝黃龍元年,魏太和三年正月甲申,即位,改元,大赦。
九月,遷都建業。
三年十二月丁卯,大赦。
改明年為嘉禾元年。
嘉禾六年(魏景初元年)十二月,赤烏集前殿,大赦。
改明年為赤烏元年。
赤烏三年四月,大赦。
七年八月,诏曰:“督将亡,殺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棄父也,甚傷義教。
自今勿殺之。
”八年八月,大赦。
十年十月,大赦死罪。
十三年(魏嘉平二年)十二月,大赦。
改明年為太元。
太元元年(魏嘉平三年)太子即尊号,大赦,改元。
二年正月丙寅,立皇後全氏,大赦。
二月,大赦,改元神鳳。
太平元年(魏甘露元年)十月己酉,大赦。
二年(魏甘露二年)四月,帝臨正殿,大赦。
九月甲申,大赦。
三年十月戊寅,大将軍綝等奉琅琊王即日禦正殿,大赦,改元。
景帝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誅丞相,綝夷三族;發孫峻墓,剖其棺,斫其屍,收其印绶;大赦,一切亡官遷徒皆放還。
五年八月戊子,立子■〈雨上單下〉為皇太子,大赦。
七年(魏鹹熙元年)七月壬午,帝寝疾,大赦。
七月癸未,帝殂,迎立後主皓,改元元興,大赦。
甘露元年(魏鹹熙二年十二月,後晉泰始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大赦,改元。
十一月,皓至武昌,又大赦。
寶鼎元年(晉泰始二年)八月,所在言得大鼎,于是改元,大赦。
二年春,大赦。
二年十月改元,大赦。
三年正月,大赦。
西苑言鳳凰集,改明年為鳳凰元年。
鳳凰三年七月,吳郡言掘地得銀,長一尺,廣三分,上刻有年月字,大赦;改元。
天玺元年(晉鹹甯二年),吳郡言臨平湖開,改元,大赦。
八月封吳興陽羨山為國山;明年改元,大赦。
天紀二年七月,立成紀、宣威等十一王,大赦。
東晉 中宗元皇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晉王位,大赦,改元。
太興元年(是年三月方改元),三月丙辰,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永昌元年正月,郭璞上疏:因皇孫生,下赦令。
帝從之,大赦,改元。
四月辛未,大赦。
肅宗明帝太甯元年,三月戊寅,大赦,改元。
太甯二年,七月丁酉,帝還,大赦。
三年,三月戊戍,立皇子衍為皇太子,大赦。
閏八月,太子即位,大赦。
顯宗成皇帝鹹和元年二月,大赦,改元。
三年丁已,蘇峻稱诏,大赦。
四年二月丁亥,大赦。
五年正月已亥朔,大赦。
七年正月辛未,大赦。
鹹康元年,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
五年正月辛醜,大赦。
八年正月乙醜,大赦。
五月甲午,琅琊王即皇帝位,大赦。
康皇帝建元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十一月己巳,大赦。
二年九月己亥,何充以遺诏奉太子即位,大赦。
永和二年,正月丙寅,大赦。
三年六月辛酉,大赦。
九年正月己卯朔,大赦。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帝加元服,告于太廟,始親萬歲,大赦。
哀帝隆和元年,正月壬子朔。
大赦,改元。
興甯元年,二月己亥,大赦,改元。
三年二月丁酉,皇太後诏以琅琊王奕承大統,百官奉迎琅琊王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十二月戊戌,大赦。
改明年曰太和。
太和三年三月癸亥,大赦。
六年四月戊午,大赦。
鹹安二年,六月己未,立皇子昌明為太子。
是日,朝議定即皇帝位,大赦。
烈宗孝武帝甯康元年,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
二年正月癸未朔,大赦。
三年正月辛亥,大赦。
八月癸巳,立皇後王氏,大赦。
太元元年,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
皇太後下诏歸政,複稱崇德太後。
甲辰,大赦,改元。
五月甲寅,大赦。
五年四月,大旱,赦五歲刑以下。
八年三月丁巳,大赦。
十二月庚午,大赦。
九年十月己醜,大赦。
十一年三月,大赦。
十二年正月丁未,大赦。
八月辛巳,立皇子德為皇太子,大赦。
十五年三月戊辰,大赦。
十七年正月己已朔。
大赦。
安帝隆安元年,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大赦。
四年正月乙亥,大赦。
元興元年,正月庚午,下诏罪狀桓玄;以尚書令元顯為骠騎大将軍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諸軍事,假黃钺;又以鎮北将軍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前将軍谯王尚之為後部,因大赦,改元。
四月,桓玄矯诏改元大亨,大赦。
十二月,曲赦廣陵、彭城大逆以下。
二年十二月壬辰,桓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義熙三年,二月己醜,大赦。
五年正月辛卯,大赦。
六年五月己未,大赦。
十一年正月庚午,大赦。
九月己亥,大赦。
十二年八月丙午,大赦。
十四年六月,裕進受相國,封宋公,加九錫之命,赦國内殊死以下。
宋 武帝改晉元熙二年為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設壇于南郊,即皇帝位。
備法駕幸建康宮,臨太極前殿,诏大赦:其有犯鄉論清議贓污淫盜者,皆蕩滌洗除;長徒之身,特皆原遣。
二年正月辛酉,車駕親祀南郊,大赦。
三年正月朔,诏刑罰毋輕重,悉皆原降。
三月丁未,上疾瘳。
己未,大赦。
五月癸亥,上殂于西殿,時年六十七。
是日皇太子義符即皇帝位。
少帝景平元年,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
二年五月己酉,皇太後暴帝過惡,廢為營陽王;奉迎宜都王義隆入纂皇統。
是日,赦死罪以下。
文帝元嘉(改景平二年)元年,秋八月,大赦。
二年正月丙寅,徐羨之、傅亮奉表歸政,大赦。
三年正月丙寅
九月,遷都建業。
三年十二月丁卯,大赦。
改明年為嘉禾元年。
嘉禾六年(魏景初元年)十二月,赤烏集前殿,大赦。
改明年為赤烏元年。
赤烏三年四月,大赦。
七年八月,诏曰:“督将亡,殺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棄父也,甚傷義教。
自今勿殺之。
”八年八月,大赦。
十年十月,大赦死罪。
十三年(魏嘉平二年)十二月,大赦。
改明年為太元。
太元元年(魏嘉平三年)太子即尊号,大赦,改元。
二年正月丙寅,立皇後全氏,大赦。
二月,大赦,改元神鳳。
太平元年(魏甘露元年)十月己酉,大赦。
二年(魏甘露二年)四月,帝臨正殿,大赦。
九月甲申,大赦。
三年十月戊寅,大将軍綝等奉琅琊王即日禦正殿,大赦,改元。
景帝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誅丞相,綝夷三族;發孫峻墓,剖其棺,斫其屍,收其印绶;大赦,一切亡官遷徒皆放還。
五年八月戊子,立子■〈雨上單下〉為皇太子,大赦。
七年(魏鹹熙元年)七月壬午,帝寝疾,大赦。
七月癸未,帝殂,迎立後主皓,改元元興,大赦。
甘露元年(魏鹹熙二年十二月,後晉泰始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大赦,改元。
十一月,皓至武昌,又大赦。
寶鼎元年(晉泰始二年)八月,所在言得大鼎,于是改元,大赦。
二年春,大赦。
二年十月改元,大赦。
三年正月,大赦。
西苑言鳳凰集,改明年為鳳凰元年。
鳳凰三年七月,吳郡言掘地得銀,長一尺,廣三分,上刻有年月字,大赦;改元。
天玺元年(晉鹹甯二年),吳郡言臨平湖開,改元,大赦。
八月封吳興陽羨山為國山;明年改元,大赦。
天紀二年七月,立成紀、宣威等十一王,大赦。
東晉 中宗元皇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晉王位,大赦,改元。
太興元年(是年三月方改元),三月丙辰,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永昌元年正月,郭璞上疏:因皇孫生,下赦令。
帝從之,大赦,改元。
四月辛未,大赦。
肅宗明帝太甯元年,三月戊寅,大赦,改元。
太甯二年,七月丁酉,帝還,大赦。
三年,三月戊戍,立皇子衍為皇太子,大赦。
閏八月,太子即位,大赦。
顯宗成皇帝鹹和元年二月,大赦,改元。
三年丁已,蘇峻稱诏,大赦。
四年二月丁亥,大赦。
五年正月已亥朔,大赦。
七年正月辛未,大赦。
鹹康元年,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
五年正月辛醜,大赦。
八年正月乙醜,大赦。
五月甲午,琅琊王即皇帝位,大赦。
康皇帝建元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十一月己巳,大赦。
二年九月己亥,何充以遺诏奉太子即位,大赦。
永和二年,正月丙寅,大赦。
三年六月辛酉,大赦。
九年正月己卯朔,大赦。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帝加元服,告于太廟,始親萬歲,大赦。
哀帝隆和元年,正月壬子朔。
大赦,改元。
興甯元年,二月己亥,大赦,改元。
三年二月丁酉,皇太後诏以琅琊王奕承大統,百官奉迎琅琊王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十二月戊戌,大赦。
改明年曰太和。
太和三年三月癸亥,大赦。
六年四月戊午,大赦。
鹹安二年,六月己未,立皇子昌明為太子。
是日,朝議定即皇帝位,大赦。
烈宗孝武帝甯康元年,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
二年正月癸未朔,大赦。
三年正月辛亥,大赦。
八月癸巳,立皇後王氏,大赦。
太元元年,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
皇太後下诏歸政,複稱崇德太後。
甲辰,大赦,改元。
五月甲寅,大赦。
五年四月,大旱,赦五歲刑以下。
八年三月丁巳,大赦。
十二月庚午,大赦。
九年十月己醜,大赦。
十一年三月,大赦。
十二年正月丁未,大赦。
八月辛巳,立皇子德為皇太子,大赦。
十五年三月戊辰,大赦。
十七年正月己已朔。
大赦。
安帝隆安元年,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大赦。
四年正月乙亥,大赦。
元興元年,正月庚午,下诏罪狀桓玄;以尚書令元顯為骠騎大将軍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諸軍事,假黃钺;又以鎮北将軍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前将軍谯王尚之為後部,因大赦,改元。
四月,桓玄矯诏改元大亨,大赦。
十二月,曲赦廣陵、彭城大逆以下。
二年十二月壬辰,桓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義熙三年,二月己醜,大赦。
五年正月辛卯,大赦。
六年五月己未,大赦。
十一年正月庚午,大赦。
九月己亥,大赦。
十二年八月丙午,大赦。
十四年六月,裕進受相國,封宋公,加九錫之命,赦國内殊死以下。
宋 武帝改晉元熙二年為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設壇于南郊,即皇帝位。
備法駕幸建康宮,臨太極前殿,诏大赦:其有犯鄉論清議贓污淫盜者,皆蕩滌洗除;長徒之身,特皆原遣。
二年正月辛酉,車駕親祀南郊,大赦。
三年正月朔,诏刑罰毋輕重,悉皆原降。
三月丁未,上疾瘳。
己未,大赦。
五月癸亥,上殂于西殿,時年六十七。
是日皇太子義符即皇帝位。
少帝景平元年,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
二年五月己酉,皇太後暴帝過惡,廢為營陽王;奉迎宜都王義隆入纂皇統。
是日,赦死罪以下。
文帝元嘉(改景平二年)元年,秋八月,大赦。
二年正月丙寅,徐羨之、傅亮奉表歸政,大赦。
三年正月丙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