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部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石碑壓倒不翻身。
&rdquo 趙鶴、江潮 趙鶴督學東省過嚴,竟以此罷官。
江潮代之,亦風裁凜然。
諸生題壁雲:&ldquo趙鶴方剪羽翼,江潮又起風波。
&rdquo 真希元 端平間,真希元應召而起。
百姓仰之,若元祐之仰涑水也。
時楮輕物貴,市井喁喁為之語曰:&ldquo若要百物賤,直待真直院。
&rdquo及入朝,進對,首以&ldquo正心誠意&rdquo為言。
愚民無知,以為不切時務,遂續前語曰:&ldquo吃了西湖水,打作一鍋面。
&rdquo繼參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王文成二高弟 陸澄,字原靜,王文成公之高弟也。
始張、桂議大禮,澄以邢部主事上疏攻之,旋以憂去。
服阕至京,複上疏,稱張、桂為正論,而悔前之失言。
上理其前疏,谪廣東高州通判。
又徐珊,亦文成高弟也。
癸未會試,以策問诋文成學,拂衣而出,天下高之。
後選得辰州貳府,坐侵軍晌事缢死。
時人為之語曰:&ldquo君子學道則害人,小人學道則缢死也。
&rdquo 《谑浪》雲:耿宗師倡道南畿,令有司聚徒講學。
吾松生員楊井孫、林士博為首。
及井孫以殺嫂緻獄,林執手送之别,泣甚哀,曰:&ldquo吾道南矣!&rdquo聞者捧腹。
金鼓詩 至正間,風紀之司,贓污狼籍。
是時金鼓音節迎送廉訪使,例用二聲鼓、一聲鑼。
起解強盜,則用一聲鼓、一聲鑼。
有輕薄子為詩嘲曰:&ldquo解賊一金并一鼓,迎官兩鼓一聲鑼。
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争多。
&rdquo 海寇鄭廣既受招安,使主福之延祥兵。
每朔望,谒阃帥,群僚鄙之,不與言。
一日,群僚方坐論詩,廣忽起曰:&ldquo某亦有拙句,白之可乎?&rdquo衆屬耳。
乃吟曰:&ldquo鄭廣有詩上衆官,文武看來總一般。
衆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rdquo然則官賊之溷,自宋已然矣。
癡床 宋時,侍禦史号雜端,最為雄劇。
台中會聚,則于座南設橫榻,号南床,又曰癡床。
言登此床者,踞傲如癡。
南吏部 國朝吏部之權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
唯考察年,南京官五品以下,黜調皆在其手,聲勢赫奕。
過此,則又如常矣。
都下謠曰:&ldquo今日南京真吏部,明朝吏部又南京。
&rdquo 名帖大字 近來宦途好勝,書名竟作大字。
有人嘲雲:&ldquo諸葛大名垂宇宙,今人名大欲如何?雖于事體無妨礙,隻恐文房費墨多。
&rdquo 海公 海公巡撫南國,意主搏擊豪強,因而刁風四起。
有投匿名狀者,曰:&ldquo告狀人柳跖,告為勢吞血産事:極惡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父孤竹君曆代聲勢,發掘許由墳冢。
被伊族告發,惡又賄求嬖臣魯仲連得免。
今某月日,挽出惡兄柳下惠,捉某箍禁孤竹水牢,日夜痛加炮烙極刑,逼獻首陽薇田三百餘畝。
有契無文,崇侯虎見證。
竊思武王至尊,尚被叩馬羞辱,何況區區蝼蟻!激切上告。
&rdquo海公見狀,頗悔前事,訟黨少解。
《楊妃病齒圖》 馮海粟題《楊妃病齒圖》雲:&ldquo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rdquo 九龍廟 同州澄城縣有九龍廟,然隻一妃,土人謂馮瀛王之女也。
司馬仲才戲題詩雲:&ldquo身既事十主,女亦配九龍。
&rdquo過客讀之,無不笑。
荒年謠 荒年百物騰湧,頗艱飲啖。
杭人戲作詩曰:&ldquo豐年人不覺,家家喜飲酒。
荒年要酒吃,除卻酒邊酉。
&rdquo言飲水也。
又曰:&ldquo豐年人不覺,鵝肉滿案繞。
荒年要鵝吃,除卻鵝邊鳥。
&rdquo言殺我也。
谑亦有意。
鄭世尊 或謂不肖子傾産破業,所病不瘳,其終奈何。
司馬安仁曰;&ldquo為鄭世尊而已。
&rdquo蓋鄭子以李娃故,行乞于市,幾為餒鬼。
佛世尊欲與一切衆生結勝因緣,遂于舍衛次第乞食。
合二義以名之。
龜茲王 烏孫公主遣女至漢學鼓琴,還過龜茲。
龜茲王绛賓留以為夫人,上書言得尚漢外孫,願與公主女俱入朝。
自是數來朝賀。
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
外國胡人皆曰:&ldquo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rdquo 凡婢效夫人妝,田舍翁好清,小家子通文,暴富兒學大家規矩,三腳貓拽拳使棒,皆可喚作&ldquo龜茲王&rdquo矣。
&rdquo 趙鶴、江潮 趙鶴督學東省過嚴,竟以此罷官。
江潮代之,亦風裁凜然。
諸生題壁雲:&ldquo趙鶴方剪羽翼,江潮又起風波。
&rdquo 真希元 端平間,真希元應召而起。
百姓仰之,若元祐之仰涑水也。
時楮輕物貴,市井喁喁為之語曰:&ldquo若要百物賤,直待真直院。
&rdquo及入朝,進對,首以&ldquo正心誠意&rdquo為言。
愚民無知,以為不切時務,遂續前語曰:&ldquo吃了西湖水,打作一鍋面。
&rdquo繼參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王文成二高弟 陸澄,字原靜,王文成公之高弟也。
始張、桂議大禮,澄以邢部主事上疏攻之,旋以憂去。
服阕至京,複上疏,稱張、桂為正論,而悔前之失言。
上理其前疏,谪廣東高州通判。
又徐珊,亦文成高弟也。
癸未會試,以策問诋文成學,拂衣而出,天下高之。
後選得辰州貳府,坐侵軍晌事缢死。
時人為之語曰:&ldquo君子學道則害人,小人學道則缢死也。
&rdquo 《谑浪》雲:耿宗師倡道南畿,令有司聚徒講學。
吾松生員楊井孫、林士博為首。
及井孫以殺嫂緻獄,林執手送之别,泣甚哀,曰:&ldquo吾道南矣!&rdquo聞者捧腹。
金鼓詩 至正間,風紀之司,贓污狼籍。
是時金鼓音節迎送廉訪使,例用二聲鼓、一聲鑼。
起解強盜,則用一聲鼓、一聲鑼。
有輕薄子為詩嘲曰:&ldquo解賊一金并一鼓,迎官兩鼓一聲鑼。
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争多。
&rdquo 海寇鄭廣既受招安,使主福之延祥兵。
每朔望,谒阃帥,群僚鄙之,不與言。
一日,群僚方坐論詩,廣忽起曰:&ldquo某亦有拙句,白之可乎?&rdquo衆屬耳。
乃吟曰:&ldquo鄭廣有詩上衆官,文武看來總一般。
衆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rdquo然則官賊之溷,自宋已然矣。
癡床 宋時,侍禦史号雜端,最為雄劇。
台中會聚,則于座南設橫榻,号南床,又曰癡床。
言登此床者,踞傲如癡。
南吏部 國朝吏部之權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
唯考察年,南京官五品以下,黜調皆在其手,聲勢赫奕。
過此,則又如常矣。
都下謠曰:&ldquo今日南京真吏部,明朝吏部又南京。
&rdquo 名帖大字 近來宦途好勝,書名竟作大字。
有人嘲雲:&ldquo諸葛大名垂宇宙,今人名大欲如何?雖于事體無妨礙,隻恐文房費墨多。
&rdquo 海公 海公巡撫南國,意主搏擊豪強,因而刁風四起。
有投匿名狀者,曰:&ldquo告狀人柳跖,告為勢吞血産事:極惡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父孤竹君曆代聲勢,發掘許由墳冢。
被伊族告發,惡又賄求嬖臣魯仲連得免。
今某月日,挽出惡兄柳下惠,捉某箍禁孤竹水牢,日夜痛加炮烙極刑,逼獻首陽薇田三百餘畝。
有契無文,崇侯虎見證。
竊思武王至尊,尚被叩馬羞辱,何況區區蝼蟻!激切上告。
&rdquo海公見狀,頗悔前事,訟黨少解。
《楊妃病齒圖》 馮海粟題《楊妃病齒圖》雲:&ldquo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rdquo 九龍廟 同州澄城縣有九龍廟,然隻一妃,土人謂馮瀛王之女也。
司馬仲才戲題詩雲:&ldquo身既事十主,女亦配九龍。
&rdquo過客讀之,無不笑。
荒年謠 荒年百物騰湧,頗艱飲啖。
杭人戲作詩曰:&ldquo豐年人不覺,家家喜飲酒。
荒年要酒吃,除卻酒邊酉。
&rdquo言飲水也。
又曰:&ldquo豐年人不覺,鵝肉滿案繞。
荒年要鵝吃,除卻鵝邊鳥。
&rdquo言殺我也。
谑亦有意。
鄭世尊 或謂不肖子傾産破業,所病不瘳,其終奈何。
司馬安仁曰;&ldquo為鄭世尊而已。
&rdquo蓋鄭子以李娃故,行乞于市,幾為餒鬼。
佛世尊欲與一切衆生結勝因緣,遂于舍衛次第乞食。
合二義以名之。
龜茲王 烏孫公主遣女至漢學鼓琴,還過龜茲。
龜茲王绛賓留以為夫人,上書言得尚漢外孫,願與公主女俱入朝。
自是數來朝賀。
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
外國胡人皆曰:&ldquo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rdquo 凡婢效夫人妝,田舍翁好清,小家子通文,暴富兒學大家規矩,三腳貓拽拳使棒,皆可喚作&ldquo龜茲王&rdquo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