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部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田與水田,隻留滄海共青天。
漁舟若過閑洲諸,為報沙鷗莫浪眠。
&rdquo一作楊貢事。
尹翰林詩 宣德中,簡太學生年五十以上,放歸田裡。
而儒生應賢良方正舉者,辄得八品官。
尹翰林岐鳳有詩曰:&ldquo五十餘年做秀才,故鄉依舊布衣回。
回家及早養兒子,保了賢良方正來。
&rdquo 修《續通鑒》 景泰間,修《續通鑒綱目》。
開館時,三閣下奏本院官怠緩,完期不可必,因各薦所知。
于是丁參議珵等皆被召。
聶大年教授扶病入館,退食松林下,經宿物故。
又章主事诹病,劉治中實老。
時劉宣化譏之曰:&ldquo昔人雲,生、老、病、死、苦,史館備矣。
&rdquo一日丁參議與宋尚寶懷尚氣,失色忿詈。
館中陳緝熙成一詩,谑雲:&ldquo參議丁公性太剛,宋卿淩慢亦難當。
亂将毒手抛青史,故發伧言污玉堂。
同輩有情難勸解,外郎無禮便傳揚。
不知班、馬、韓、蘇輩,曾為修書鬧幾場?&rdquo明日,二人悔恨,自解謝曰:&ldquo勿更贻斯文笑也。
&rdquo 魏扶 大中元年,魏扶知禮闱入貢院,題詩曰:&ldquo梧桐葉落滿庭陰,鎖閉朱門試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負前心。
&rdquo及碟出,為無名子削為五言,以譏之。
丁醜庚辰榜 萬曆丁醜,張太嶽子嗣修榜眼及第。
庚辰,懋修複登鼎元。
有無名子揭口占于朝門曰:&ldquo狀元榜眼姓俱張,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堅不去,六郎還作探花郎。
&rdquo後俱削籍。
故當時語曰:&ldquo丁醜無眼,庚辰無頭。
&rdquo 徐幹《中論》 正德某科士子,中場用徐幹《中論》全篇而得高第。
明年,海内之士,交相謂曰:&ldquo徐幹《中論》,翰林先生所最重也。
&rdquo于是購《中論》而讀者紛然。
京師為之語曰:&ldquo秀才好請客,徐幹偶撞席。
也隻好一遭,良會難再得。
&rdquo 吳伯通 吳伯通為浙省學道,取士專看工夫。
時初學作文多不根,取者甚少,乃群往禦史台求試。
禦史複發吳公。
吳出題&ldquo鼋鼍蛟龍魚鼈生焉&rdquo,論題乃一&ldquo滾出來&rdquo,文難措辭,而論又性理,甚為吳所辱。
有嘲之者曰;&ldquo三年王制選英才,督學無名告柏台。
誰知又落吳公網,魚鼈蛟龍滾出來。
&rdquo 被黜詩 天順初,有歐禦史校士,去留多不公。
富室子弟懼黜者,或以賄免。
昆山鄭文康送一被黜生詩,末雲:&ldquo王嫱本是傾城色,愛惜黃金自誤身。
&rdquo 倭房公 萬曆初,有房禦史督學,以賄著。
輕薄子改杜牧之《阿房宮賦》為&ldquo倭房公&rdquo以譏之。
首雲:&ldquo沙汰畢,督學一。
文運厄,倭房出。
橫行一十三府,擾亂天日。
&rdquo中雲:&ldquo米麥熒熒,亂圈點也。
枷鎖擾擾,假公道也。
湖流漲膩,苞苴行也。
批撻橫斜,門子醉也。
雷霆乍驚,試案出也。
人人駭憂,漫不知其所謂也。
孔方先容,雖媸亦研。
十目所視,而莫掩焉。
有不可聞者,遺臭萬年。
&rdquo詳載《戒庵漫筆》。
楚中二督學 嘉靖間,楚中督學昊小江有愛少之癖。
冠者多去巾為髫年應試。
嘲者曰:&ldquo昔日峨冠己偉然,今朝中角且從權。
時人不識予心苦,将謂偷閑學少年。
&rdquo其後曾省吾代之,所拔亦多弱冠。
一生遂自去其須。
及入試,居四等,應樸責。
曾乃恕年長者,而責少者,此生遂以無須受責。
嘲者曰:&ldquo昨日割須為便考,今朝受責加煩惱。
頭巾紗帽不相當,有須無須皆不好。
&rdquo見《諧薮》。
童生府試 浙直童子試,府取極難,非大分上,即晁、董不自必也。
湖州一朝士,妻舅乃顯者,又一士,脫細君簪珥營之,俱獲進院入泮。
長興吳生戲為令曰:&ldquo湖州有一舅,烏程添一秀。
舅與秀,人生怎能勾!佳人頭上金,才子頭上巾。
金與巾,世間有幾人?外面無貴舅,家中無富婆。
舅與婆,命也如之何!&rdquo 胡禦史、張少傅 嘉靖壬辰,北直隸學院胡明善待士慘刻,庠序甚怨。
以私取房山所窠石為碑,事發,拟侵盜園林樹木。
以石窠近皇陵故也。
是年七月間,彗星見東井,自辛卯至是已三見。
有旨令大臣自陳,張少傅孚敬遂緻仕。
或為句以紀其事,雲:&ldquo石取西山,胡明善殃從地起,星行東井,張孚敬禍自天來。
&rdquo又曰:&ldquo彗孛掃除無駐足,
漁舟若過閑洲諸,為報沙鷗莫浪眠。
&rdquo一作楊貢事。
尹翰林詩 宣德中,簡太學生年五十以上,放歸田裡。
而儒生應賢良方正舉者,辄得八品官。
尹翰林岐鳳有詩曰:&ldquo五十餘年做秀才,故鄉依舊布衣回。
回家及早養兒子,保了賢良方正來。
&rdquo 修《續通鑒》 景泰間,修《續通鑒綱目》。
開館時,三閣下奏本院官怠緩,完期不可必,因各薦所知。
于是丁參議珵等皆被召。
聶大年教授扶病入館,退食松林下,經宿物故。
又章主事诹病,劉治中實老。
時劉宣化譏之曰:&ldquo昔人雲,生、老、病、死、苦,史館備矣。
&rdquo一日丁參議與宋尚寶懷尚氣,失色忿詈。
館中陳緝熙成一詩,谑雲:&ldquo參議丁公性太剛,宋卿淩慢亦難當。
亂将毒手抛青史,故發伧言污玉堂。
同輩有情難勸解,外郎無禮便傳揚。
不知班、馬、韓、蘇輩,曾為修書鬧幾場?&rdquo明日,二人悔恨,自解謝曰:&ldquo勿更贻斯文笑也。
&rdquo 魏扶 大中元年,魏扶知禮闱入貢院,題詩曰:&ldquo梧桐葉落滿庭陰,鎖閉朱門試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負前心。
&rdquo及碟出,為無名子削為五言,以譏之。
丁醜庚辰榜 萬曆丁醜,張太嶽子嗣修榜眼及第。
庚辰,懋修複登鼎元。
有無名子揭口占于朝門曰:&ldquo狀元榜眼姓俱張,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堅不去,六郎還作探花郎。
&rdquo後俱削籍。
故當時語曰:&ldquo丁醜無眼,庚辰無頭。
&rdquo 徐幹《中論》 正德某科士子,中場用徐幹《中論》全篇而得高第。
明年,海内之士,交相謂曰:&ldquo徐幹《中論》,翰林先生所最重也。
&rdquo于是購《中論》而讀者紛然。
京師為之語曰:&ldquo秀才好請客,徐幹偶撞席。
也隻好一遭,良會難再得。
&rdquo 吳伯通 吳伯通為浙省學道,取士專看工夫。
時初學作文多不根,取者甚少,乃群往禦史台求試。
禦史複發吳公。
吳出題&ldquo鼋鼍蛟龍魚鼈生焉&rdquo,論題乃一&ldquo滾出來&rdquo,文難措辭,而論又性理,甚為吳所辱。
有嘲之者曰;&ldquo三年王制選英才,督學無名告柏台。
誰知又落吳公網,魚鼈蛟龍滾出來。
&rdquo 被黜詩 天順初,有歐禦史校士,去留多不公。
富室子弟懼黜者,或以賄免。
昆山鄭文康送一被黜生詩,末雲:&ldquo王嫱本是傾城色,愛惜黃金自誤身。
&rdquo 倭房公 萬曆初,有房禦史督學,以賄著。
輕薄子改杜牧之《阿房宮賦》為&ldquo倭房公&rdquo以譏之。
首雲:&ldquo沙汰畢,督學一。
文運厄,倭房出。
橫行一十三府,擾亂天日。
&rdquo中雲:&ldquo米麥熒熒,亂圈點也。
枷鎖擾擾,假公道也。
湖流漲膩,苞苴行也。
批撻橫斜,門子醉也。
雷霆乍驚,試案出也。
人人駭憂,漫不知其所謂也。
孔方先容,雖媸亦研。
十目所視,而莫掩焉。
有不可聞者,遺臭萬年。
&rdquo詳載《戒庵漫筆》。
楚中二督學 嘉靖間,楚中督學昊小江有愛少之癖。
冠者多去巾為髫年應試。
嘲者曰:&ldquo昔日峨冠己偉然,今朝中角且從權。
時人不識予心苦,将謂偷閑學少年。
&rdquo其後曾省吾代之,所拔亦多弱冠。
一生遂自去其須。
及入試,居四等,應樸責。
曾乃恕年長者,而責少者,此生遂以無須受責。
嘲者曰:&ldquo昨日割須為便考,今朝受責加煩惱。
頭巾紗帽不相當,有須無須皆不好。
&rdquo見《諧薮》。
童生府試 浙直童子試,府取極難,非大分上,即晁、董不自必也。
湖州一朝士,妻舅乃顯者,又一士,脫細君簪珥營之,俱獲進院入泮。
長興吳生戲為令曰:&ldquo湖州有一舅,烏程添一秀。
舅與秀,人生怎能勾!佳人頭上金,才子頭上巾。
金與巾,世間有幾人?外面無貴舅,家中無富婆。
舅與婆,命也如之何!&rdquo 胡禦史、張少傅 嘉靖壬辰,北直隸學院胡明善待士慘刻,庠序甚怨。
以私取房山所窠石為碑,事發,拟侵盜園林樹木。
以石窠近皇陵故也。
是年七月間,彗星見東井,自辛卯至是已三見。
有旨令大臣自陳,張少傅孚敬遂緻仕。
或為句以紀其事,雲:&ldquo石取西山,胡明善殃從地起,星行東井,張孚敬禍自天來。
&rdquo又曰:&ldquo彗孛掃除無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