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部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淳祐間,史嵩之入相。
以二親年耄,慮有不測,預為起複之計。
時馬光祖未卒哭,起為淮東總領;許堪未終喪制,起為鎮江守臣。
裡巷為十七字謠曰:&ldquo光祖做總領,許堪為節制。
丞相要起複,援例。
&rdquo 淳祐間,車駕幸景靈宮,太學、武學、宗學諸生俱在禮部前迎駕。
有作十七字詩曰:&ldquo駕幸景靈宮,諸生盡鞠躬。
頭烏身上白,米蟲。
&rdquo蓋譏其歲糜廪祿,不得出身,年年唯迎駕耳。
張士誠有養士之譽,凡不得志于時者,争趨附之。
美官豐祿,富貴赫然。
有為北樂府譏之雲:&ldquo皂羅辮兒緊紮梢,頭戴方檐帽,穿領闊袖衫,坐個四人轎,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
&rdquo語本此。
後城破,無一人死難者。
僞周用王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謀國事,而抵于亡。
丁未春,伏誅于南京,風幹蔡、葉之屍于稱竿者一月。
先是民間作十七字詩雲:&ldquo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蔡、葉。
一夜西風來,幹鼈。
&rdquo後竟驗焉。
王婆醋缽 張士誠據有平江日,松江俞俊以賄通僞尹鄭煥,署宰華亭。
用酷刑朘剝,邑民恨入骨髓。
袁海叟有詩曰:&ldquo四海清甯未有期,諸公衮衮正當時。
忽然一日天兵至,打破王婆醋缽兒。
&rdquo或者不知醋缽之義,以問叟。
叟曰:&ldquo昔有不軌伏誅,暴屍于竿。
王婆買醋,經過其下。
适索朽屍墜,醋缽為其所壓,着地而碎。
王婆年老無知,将謂死者所緻,顧謂之曰:&lsquo汝隻是未曾吃惡官司來!&rsquo&rdquo聞者皆絕倒。
落指君子 晉江劉明府震臣,先年令常熟,極有吏才,但法尚嚴峻。
嘗枉征财課,百姓瘐獄中、斃杖下者,十而九矣。
又拷掠之慘,至于手足指堕。
于是虞人歌之曰:&ldquo落指君子,民之父母。
&rdquo 桑漸 桑漸為孟州佥判。
或譽縣長&ldquo明似鏡,平似秤&rdquo。
漸不然其言,抑之曰:&ldquo卻被押司走上廳,打破鏡,踏折秤。
&rdquo 常州守謠 《馬氏日抄》雲:常州守莫愚巧于取賄,而糾察郡吏使無所得。
郡人為之語曰:&ldquo太守摸魚,六房曬網。
&rdquo繼莫者葉蓁,有廉操,而律下不嚴,吏曹得行其詐。
又為語曰:&ldquo外郎作鮮,太守拽罾。
&rdquo言勞而無獲也。
近來貪吏,多與六房通氣攬事。
時又語曰:&ldquo六房結網,知縣摸魚。
&rdquo 劉寵廟 一錢太守劉寵廟,在紹興錢清鎮。
王叔能過廟下,賦詩曰:&ldquo劉寵清名舉世傳,至今遺廟在江邊。
近來仕路多能者,也學先生揀大錢。
&rdquo 今日揀大錢者,必要生祠碑記。
正為劉寵之有廟也。
楊太守、劉知縣 成化中,有汝甯楊太守甚清,其附郭汝陽劉知縣甚貪。
太守夜半微行,至一草舍。
有老妪夜績,呼其女曰:&ldquo寒甚。
&rdquo命取瓶中酒。
酒将盡,女曰:&ldquo此一杯是楊太爺也。
&rdquo複斟一杯,曰:&ldquo此是劉大爺。
&rdquo蓋酒初傾,則清者在前,後則濁矣。
聞者賦詩曰:&ldquo憑誰寄語臨民者,莫作人間第二杯。
&rdquo 洪奉使 宋紹興辛巳,葛王篡位,使來修好。
洪景盧往報之,入境,與其伴使約用敵國禮。
伴許諾。
故沿路表章,皆用在京舊式。
未幾,乃盡卻回,使依近例易之。
景盧不可。
于是扃驿門,絕供饋,不得食者一日。
又令館伴者來言。
景盧懼留,不得已,易表章授之,供饋乃如禮。
景盧素有風疾,頭常微掉。
時人為之語曰:&ldquo一日之饑禁不得,蘇武當時十九秋。
寄語天朝洪奉使,好掉頭時不掉頭。
&rdquo 景龍嘲語 景龍中,洛下淋雨百餘日。
宰相令閉場市北門以弭之,卒無效。
人嘲曰:&ldquo禮賢不解開東閣,燮理唯能閉北門。
&rdquo 天竺觀音 孝宗時大旱,有诏迎天竺觀音就明慶寺請禱。
或作詩曰:&ldquo走殺東頭供奉班,傳宣聖旨到人間。
太平宰相堂中坐,天竺觀音卻下山。
&rdquo趙溫叔雄由是免相。
販鹽 賈似道令人販鹽百艘至臨安。
太學生有詩雲:&ldquo昨夜江頭湧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醝。
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rdquo賈聞之,遂以士人付獄。
量田 成化初,邢公宥為蘇州。
以郡中久荒,陂蕩起稅,民心頗怨。
有投詩刺之者,曰:&ldquo量盡山
以二親年耄,慮有不測,預為起複之計。
時馬光祖未卒哭,起為淮東總領;許堪未終喪制,起為鎮江守臣。
裡巷為十七字謠曰:&ldquo光祖做總領,許堪為節制。
丞相要起複,援例。
&rdquo 淳祐間,車駕幸景靈宮,太學、武學、宗學諸生俱在禮部前迎駕。
有作十七字詩曰:&ldquo駕幸景靈宮,諸生盡鞠躬。
頭烏身上白,米蟲。
&rdquo蓋譏其歲糜廪祿,不得出身,年年唯迎駕耳。
張士誠有養士之譽,凡不得志于時者,争趨附之。
美官豐祿,富貴赫然。
有為北樂府譏之雲:&ldquo皂羅辮兒緊紮梢,頭戴方檐帽,穿領闊袖衫,坐個四人轎,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
&rdquo語本此。
後城破,無一人死難者。
僞周用王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謀國事,而抵于亡。
丁未春,伏誅于南京,風幹蔡、葉之屍于稱竿者一月。
先是民間作十七字詩雲:&ldquo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蔡、葉。
一夜西風來,幹鼈。
&rdquo後竟驗焉。
王婆醋缽 張士誠據有平江日,松江俞俊以賄通僞尹鄭煥,署宰華亭。
用酷刑朘剝,邑民恨入骨髓。
袁海叟有詩曰:&ldquo四海清甯未有期,諸公衮衮正當時。
忽然一日天兵至,打破王婆醋缽兒。
&rdquo或者不知醋缽之義,以問叟。
叟曰:&ldquo昔有不軌伏誅,暴屍于竿。
王婆買醋,經過其下。
适索朽屍墜,醋缽為其所壓,着地而碎。
王婆年老無知,将謂死者所緻,顧謂之曰:&lsquo汝隻是未曾吃惡官司來!&rsquo&rdquo聞者皆絕倒。
落指君子 晉江劉明府震臣,先年令常熟,極有吏才,但法尚嚴峻。
嘗枉征财課,百姓瘐獄中、斃杖下者,十而九矣。
又拷掠之慘,至于手足指堕。
于是虞人歌之曰:&ldquo落指君子,民之父母。
&rdquo 桑漸 桑漸為孟州佥判。
或譽縣長&ldquo明似鏡,平似秤&rdquo。
漸不然其言,抑之曰:&ldquo卻被押司走上廳,打破鏡,踏折秤。
&rdquo 常州守謠 《馬氏日抄》雲:常州守莫愚巧于取賄,而糾察郡吏使無所得。
郡人為之語曰:&ldquo太守摸魚,六房曬網。
&rdquo繼莫者葉蓁,有廉操,而律下不嚴,吏曹得行其詐。
又為語曰:&ldquo外郎作鮮,太守拽罾。
&rdquo言勞而無獲也。
近來貪吏,多與六房通氣攬事。
時又語曰:&ldquo六房結網,知縣摸魚。
&rdquo 劉寵廟 一錢太守劉寵廟,在紹興錢清鎮。
王叔能過廟下,賦詩曰:&ldquo劉寵清名舉世傳,至今遺廟在江邊。
近來仕路多能者,也學先生揀大錢。
&rdquo 今日揀大錢者,必要生祠碑記。
正為劉寵之有廟也。
楊太守、劉知縣 成化中,有汝甯楊太守甚清,其附郭汝陽劉知縣甚貪。
太守夜半微行,至一草舍。
有老妪夜績,呼其女曰:&ldquo寒甚。
&rdquo命取瓶中酒。
酒将盡,女曰:&ldquo此一杯是楊太爺也。
&rdquo複斟一杯,曰:&ldquo此是劉大爺。
&rdquo蓋酒初傾,則清者在前,後則濁矣。
聞者賦詩曰:&ldquo憑誰寄語臨民者,莫作人間第二杯。
&rdquo 洪奉使 宋紹興辛巳,葛王篡位,使來修好。
洪景盧往報之,入境,與其伴使約用敵國禮。
伴許諾。
故沿路表章,皆用在京舊式。
未幾,乃盡卻回,使依近例易之。
景盧不可。
于是扃驿門,絕供饋,不得食者一日。
又令館伴者來言。
景盧懼留,不得已,易表章授之,供饋乃如禮。
景盧素有風疾,頭常微掉。
時人為之語曰:&ldquo一日之饑禁不得,蘇武當時十九秋。
寄語天朝洪奉使,好掉頭時不掉頭。
&rdquo 景龍嘲語 景龍中,洛下淋雨百餘日。
宰相令閉場市北門以弭之,卒無效。
人嘲曰:&ldquo禮賢不解開東閣,燮理唯能閉北門。
&rdquo 天竺觀音 孝宗時大旱,有诏迎天竺觀音就明慶寺請禱。
或作詩曰:&ldquo走殺東頭供奉班,傳宣聖旨到人間。
太平宰相堂中坐,天竺觀音卻下山。
&rdquo趙溫叔雄由是免相。
販鹽 賈似道令人販鹽百艘至臨安。
太學生有詩雲:&ldquo昨夜江頭湧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醝。
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rdquo賈聞之,遂以士人付獄。
量田 成化初,邢公宥為蘇州。
以郡中久荒,陂蕩起稅,民心頗怨。
有投詩刺之者,曰:&ldquo量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