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迹部第三十二

關燈
子猶曰:凡有道術者,皆精神之異于常人者也。

    真有真精神,幻亦有幻精神。

    冬起雷,夏造冰,幾于镂天雕地矣。

    非精神能感召,其然耶?下至一技之工,一蟲之戲,亦必全副精神與之娴習而後能之。

    拜樹而樹應,誦驢而驢靈,非真并非幻也,精神之至也。

    精神無僞,僞極亦是真也。

    恒言遇所不能,辄謂仙氣。

    餘意凡道術止是如此,無二法門。

    集《靈迹》第三十二。

     頂穴乳穴 唐時,西域僧伽居京師之薦福寺,常獨居一室。

    頂上有穴,恒以絮窒之。

    夜則去絮,煙氣從頂穴中出,芬芳滿室。

     石勒時,有佛圖澄者,左乳旁有一穴,恒就水洗灌腸肺,以絮窒之。

    夜欲讀書,辄拔絮,則光自穴出,一室洞明。

     二小兒登肩 天竺僧鸠摩羅什闡教于秦。

    一目忽下高座,謂秦主興曰:&ldquo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障,須婦人。

    &rdquo興遂以宮女進之,一交而生二子。

    自爾别立廨舍,供給豐盈。

    諸僧有欲效之者,什聚針盈缽,謂曰:&ldquo若能相效食此者,乃可畜室。

    &rdquo因舉匕進針,不異常食。

     鸤鸠和尚 《雲溪友議》雲:鄧州和尚日食二鸠。

    有貧士求餐,分二足與食。

    食既,僧盥嗽,雙鸠從口出,一能行,一甸甸在地。

    士驚愕吐飯,二足亦出,号&ldquo南陽鸤鸠和尚&rdquo。

     香阇黎 香阇黎者,莫測其來。

    止益州青城山寺。

    時俗每至三月三日,必往出遊賞,多将酒肉酣樂。

    香屢勸之,不斷。

    後因三月,又如前集。

    香令人穿坑,方丈許,忽曰:&ldquo檀越等常自飲啖,未曾見及,今日須餐一頓。

    &rdquo諸人争奉肴酒。

    随得随盡,若填巨壑。

    至晚曰:&ldquo我大醉飽,扶我就坑,不爾污地。

    &rdquo及至坑所,張口大吐。

    雉肉自口出,即能飛鳴;羊肉自口出,即能馳走,酒漿亂瀉,将欲滿坑,魚蝦鵝鴨,遊泳交錯。

    衆鹹驚嗟,誓斷宰殺。

     昝老 長壽寺僧昝,言他時在衡山,村人為毒蛇所噬,須臾而死,發解腫起尺餘。

    其子知昝老有術,遂迎昝至。

    乃以灰圍其屍,開四門,先曰:&ldquo若從足入,則不救矣。

    遂踏步握固,久之蛇不至。

    昝大怒,乃取飯數升禱蛇形,咀之,忽蠕動出門。

    有頃,飯蛇引一蛇從死者頭入,徑吸其瘡。

    屍腫漸低,蛇皰縮而死,村人乃活。

     孤月僧 孤月擅異術。

    行橋上,會女婦乘肩輿至,罵僧不避。

    頃之,舁夫下橋複上,往返數度,猶不能去。

    旁人曰:&ldquo必汝犯月大師耳,一可拜祈之。

    &rdquo僧曰:&ldquo吾有何能,爾自行耳。

    &rdquo言訖,舁夫足輕如故。

     散聖長老 《狯園》:江長老者,桃源江副使盈科之族也。

    受良常山上真秘法,号&ldquo散聖長老&rdquo。

    能取生雞卵二十枚,置臼中杵之,雞卵紛然躍起,複入臼中,如是者數四,無一損壞。

     左元放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

    曹公嘗閉一石室中,使人守視。

    斷谷期年,乃出之,顔色如故。

    公謂必左道,欲殺之。

    慈已預知,為乞骸骨。

    公曰:&ldquo何以忽爾?&rdquo對曰:&ldquo欲見殺,故求去。

    &rdquo公曰:&ldquo無之。

    &rdquo乃為設酒。

    慈拔簪畫杯,酒中斷。

    即飲半,半與公。

    公未即飲,慈盡飲之。

    飲畢,以杯擲屋棟,舉坐莫不視杯,良久乃墜,已失慈矣。

    尋問之,還其所居。

    公益欲殺之,敕收慈。

    慈走入群羊中,俄有大羊前跪而曰:&ldquo為審爾否?&rdquo吏相謂口:&ldquo此跪羊,慈也。

    &rdquo欲收之。

    群羊鹹向吏言曰:&ldquo為審爾否?&rdquo 《神仙傳》雲:曹公害左慈。

    慈目眇,葛布單衣。

    至市視之,一市十萬人,皆眇一目、單衣,無非慈者,竟不知所在。

     筆仙 昔有高士,置筆竹筒,買者置錢其中,筆自躍出。

    号&ldquo筆仙&rdquo。

     咒桃鬥 樊夫人與夫劉綱俱有道術,各自言勝。

    中庭有兩桃樹,夫妻各咒其一,桃便鬥。

    綱所咒桃,走出籬外。

     種瓜 吳時有徐光者,嘗從人乞瓜,其主勿與。

    便索瓜子種之。

    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實,乃取食之,因遍給觀者。

    鬻者反視,所出賣皆亡耗矣。

     殷七七 道人殷七七,嘗在一官僚處飲酒,有佐酒倡優共笑侮之。

    殷白主人,欲以二栗為令。

    衆喜,謂必有戲術。

    乃以栗巡行,接者皆聞異香。

    唯笑七七者,栗化作石,綴在鼻,掣拽不落,穢氣不可聞。

    二人共起狂舞,花钿委地,相次悲啼;鼓樂皆自作。

    一席之人,笑皆絕倒。

    久之祈謝,石自鼻落,複為栗,花钿悉如舊。

     軒轅集 羅浮先生軒轅集善飲,雖百鬥不醉。

    夜則垂發盆中,其酒瀝瀝而出。

    唐宣宗召入内庭,坐禦榻前。

    有宮人笑集貌古,須臾變成老妪,遂令謝先生,而貌複故。

     陳七子 陳複林者,号陳七子。

    嘗于巴南太守筵中,為酒妓所侮。

    陳笑視其面。

    須臾,妓者髯長數尺。

    泣訴于守,為祈謝。

    陳咒酒一杯,使飲之,髯便脫落。

     孫道人 孫道人有異術。

    嘗畫墨圈于掌中,遙擲人面,雖洗之不去。

    頃之,以手揮曰:&ldquo當移着某人臂上。

    &rdquo雖重裘之内,而圈已在臂矣。

    嘗至吳中,為小妓所侮。

    孫顧賣桃人擔雲:&ldquo借汝一桃。

    &rdquo遂拾以擲其面,妓右頰遵赤腫如桃大,楚不可忍,哀祈再四。

    乃索杯咒之,取下仍是一桃,妓腫遂消。

    此萬曆己酉年間事。

     又孫道人至一大家,見魚池絕大,問:&ldquo魚有數否?&rdquo主人曰:&ldquo不知。

    &rdquo孫曰:&ldquo可數也&rdquo。

    乃命二童子持一長繩跨池相向而立,孫按繩徐掠池水,至半,止,連呼&ldquo雙來雙來&rdquo。

    顧童子曰:&ldquo緊持而數之。

    &rdquo魚大小成對,從繩上躍過。

    一童大笑,繩脫,魚遂群躍焉。

     李秀才 《廣記》:虞部郎中陸紹,元和中,嘗看表兄于定水寺。

    因為院僧具密餌時果,并招鄰院僧。

    良久,與一李秀才偕至。

    乃環坐,笑語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