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劉真人洛陽插牡丹黃石公紫柏遺松子
關燈
小
中
大
山,時譚長真在熊耳山脫化,正遇王玉陽,二仙約同遊玩終南。
至終南鎮,見古樓觀有紫氣盤結,知有真仙駐足于此。
二仙同上遊覽,隻見劉長生在此。
三仙相會,喜不自勝,各各見禮,将自成道原由細說一遍。
長真道:&ldquo今日我三個不期而遇,真個難得。
惟丹陽、不二早已脫化,至今猶在南方積功,不久亦要會于南山。
郝太古自在趙州橋成道後,帶滕姑居于華嶽,鑿開石室七十有二,欲利後賢安養,至滕姑丹成,同遊寰宇,積功度人。
獨有長春名播諸國,德冠群真,今為北國輔相,大闡宗風,真乃大器晚成,我輩皆不及也。
&rdquo王陽道:&ldquo丘長春棄家學道四十餘載,受了千辛萬苦,死而複蘇,一志不移,及至道成,諸方瞻仰,各國稱揚。
自古迄今,苦志求道者莫過于丘長春及白玉蟾也。
若人效此修持,這樣苦志,一心不移,人人皆可成道,個個俱能登真矣。
&rdquo三仙一同贊羨不已。
長生真人道:&ldquo我同你三人既已相會至此,可同去極真洞拜見師祖。
&rdquo王、譚二真欣然同往,各顯神通。
王玉陽真人拘來一虎,劉長生真人招來一鹿,譚長真真人收來一豹,各跨坐騎,不多時間,早到了紫柏山。
隻見極真洞天,祥雲瑞氣缤紛,莺歌鶴唳,鳳舞鸾翔。
三仙下了坐騎,同進洞中,但見瑤草奇花馥郁,靈山異果芬芳。
内有仙童報入。
片刻間,隻見内中出來許多的真仙。
劉、譚、王三真急忙上前頂禮下拜。
呂祖攜了三真随至後洞。
重陽指和玉蟾道:&ldquo此位是你師母和玉蟾也。
&rdquo三仙上前參拜畢,複坐。
譚長真道:&ldquo弟于昔在西蜀,瘋婆打我一拳,有&lsquo一拳打退多生孽&rsquo之語,即師母點化否?&rdquo和玉蟾笑道:&ldquo昔我知汝性功克證,故留此語,待汝道成後可續此詩也。
&rdquo長真拜謝道:&ldquo昔蒙尊恩指授,方得今有成道之日。
弟子更欲塵寰積功幾載,以報師恩。
&rdquo重陽真人曰:&ldquo汝既有此心,凡功不厭多,行不嫌廣,愈積愈高,天福愈大。
再可去行些宏功,待長春功圓道備之時,同赴仙都朝參金阙可也。
&rdquo劉長生、王處一各将自己成道度化終始的原由說了一遍。
衆仙稱揚未了,隻見洞外祥光遐著,知有上仙到來,衆仙急忙出洞邀迎。
但見一個仙人身跨赤虬而來,後面随着一個仙童,肩背一個葫蘆,從空而下。
正陽知是赤松老仙下降,急忙率衆仙拜迎,引人洞中。
衆仙俱未會面,見正陽帝君擎拳接禮,衆等不敢待慢,上前參拜。
正陽進谒道:&ldquo我等未知老仙光降荒山,未曾遠迎,多有失敬。
&rdquo 赤松大仙道:&ldquo昨在南極赴會,聞許遜真人之言,始知精衛下降之由。
今已蒙正陽、純陽、重陽三真點化成道,得入仙班。
是則仗諸真之恩度接,一則他夙因不昧,故我今來引他至昆侖見過王母,然後待诏發落。
&rdquo和玉蟾聞之,急忙上前跪下,道:&ldquo弟子今聞師言,才覺本來。
若非恩師點化,幾乎失卻本來矣。
&rdquo赤松于日:&ldquo汝本炎帝之女,嘗師于我,時未聞道,急欲往蓬島求真,漂海溺水而亡。
一靈真性變成青鳥,名曰精衛,心懷嗔怒,欲銜西山之木石,填滿東海。
那時我見之,引人瑤池,蒙王母收留,命往阆苑,看守桃園積功,直待嗔心淨盡,方能轉托人世,修持道果。
今已脫離羽毛,永證金仙之位矣。
&rdquo 言畢,遂取出松子數顆,向衆仙道:&ldquo我昨日南極赴會,帶來這松子,乃是離農所産,千載一實。
凡人食此,能可長生不老;神仙食之,亦能神通倍增
至終南鎮,見古樓觀有紫氣盤結,知有真仙駐足于此。
二仙同上遊覽,隻見劉長生在此。
三仙相會,喜不自勝,各各見禮,将自成道原由細說一遍。
長真道:&ldquo今日我三個不期而遇,真個難得。
惟丹陽、不二早已脫化,至今猶在南方積功,不久亦要會于南山。
郝太古自在趙州橋成道後,帶滕姑居于華嶽,鑿開石室七十有二,欲利後賢安養,至滕姑丹成,同遊寰宇,積功度人。
獨有長春名播諸國,德冠群真,今為北國輔相,大闡宗風,真乃大器晚成,我輩皆不及也。
&rdquo王陽道:&ldquo丘長春棄家學道四十餘載,受了千辛萬苦,死而複蘇,一志不移,及至道成,諸方瞻仰,各國稱揚。
自古迄今,苦志求道者莫過于丘長春及白玉蟾也。
若人效此修持,這樣苦志,一心不移,人人皆可成道,個個俱能登真矣。
&rdquo三仙一同贊羨不已。
長生真人道:&ldquo我同你三人既已相會至此,可同去極真洞拜見師祖。
&rdquo王、譚二真欣然同往,各顯神通。
王玉陽真人拘來一虎,劉長生真人招來一鹿,譚長真真人收來一豹,各跨坐騎,不多時間,早到了紫柏山。
隻見極真洞天,祥雲瑞氣缤紛,莺歌鶴唳,鳳舞鸾翔。
三仙下了坐騎,同進洞中,但見瑤草奇花馥郁,靈山異果芬芳。
内有仙童報入。
片刻間,隻見内中出來許多的真仙。
劉、譚、王三真急忙上前頂禮下拜。
呂祖攜了三真随至後洞。
重陽指和玉蟾道:&ldquo此位是你師母和玉蟾也。
&rdquo三仙上前參拜畢,複坐。
譚長真道:&ldquo弟于昔在西蜀,瘋婆打我一拳,有&lsquo一拳打退多生孽&rsquo之語,即師母點化否?&rdquo和玉蟾笑道:&ldquo昔我知汝性功克證,故留此語,待汝道成後可續此詩也。
&rdquo長真拜謝道:&ldquo昔蒙尊恩指授,方得今有成道之日。
弟子更欲塵寰積功幾載,以報師恩。
&rdquo重陽真人曰:&ldquo汝既有此心,凡功不厭多,行不嫌廣,愈積愈高,天福愈大。
再可去行些宏功,待長春功圓道備之時,同赴仙都朝參金阙可也。
&rdquo劉長生、王處一各将自己成道度化終始的原由說了一遍。
衆仙稱揚未了,隻見洞外祥光遐著,知有上仙到來,衆仙急忙出洞邀迎。
但見一個仙人身跨赤虬而來,後面随着一個仙童,肩背一個葫蘆,從空而下。
正陽知是赤松老仙下降,急忙率衆仙拜迎,引人洞中。
衆仙俱未會面,見正陽帝君擎拳接禮,衆等不敢待慢,上前參拜。
正陽進谒道:&ldquo我等未知老仙光降荒山,未曾遠迎,多有失敬。
&rdquo 赤松大仙道:&ldquo昨在南極赴會,聞許遜真人之言,始知精衛下降之由。
今已蒙正陽、純陽、重陽三真點化成道,得入仙班。
是則仗諸真之恩度接,一則他夙因不昧,故我今來引他至昆侖見過王母,然後待诏發落。
&rdquo和玉蟾聞之,急忙上前跪下,道:&ldquo弟子今聞師言,才覺本來。
若非恩師點化,幾乎失卻本來矣。
&rdquo赤松于日:&ldquo汝本炎帝之女,嘗師于我,時未聞道,急欲往蓬島求真,漂海溺水而亡。
一靈真性變成青鳥,名曰精衛,心懷嗔怒,欲銜西山之木石,填滿東海。
那時我見之,引人瑤池,蒙王母收留,命往阆苑,看守桃園積功,直待嗔心淨盡,方能轉托人世,修持道果。
今已脫離羽毛,永證金仙之位矣。
&rdquo 言畢,遂取出松子數顆,向衆仙道:&ldquo我昨日南極赴會,帶來這松子,乃是離農所産,千載一實。
凡人食此,能可長生不老;神仙食之,亦能神通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