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重陽子南遊逢了道王孝先北轉遇真師
關燈
小
中
大
全真庵,大衆拜迎。
過了新春,重陽複吩咐丹陽等看廟,命長真、太古随身,往江南一遊。
時處機欲随師侍候,上前禀道:&ldquo弟子欲随師父出外随身應候,未知我師意下如何?&rdquo重陽不答,就叫長真、太古收拾起程。
衆門人俱送五裡之遙方止。
長真、太古與師同行,處機在後,走到二十裡亭歇息。
重陽見符陽走到。
就叫太古取戒尺過來。
太古道:&ldquo師父要戒尺何用?&rdquo重陽道:&ldquo處機犯我清規,打他四十下。
&rdquo長真、太古一同跪下讨保,打了二十戒尺,起身就走。
複走五裡遠近的路,重陽道:&ldquo我腹中有些饑,口中有些幹,這段路無物可買,可取水來止渴亦可。
&rdquo符陽聽見,急忙手拿瓜瓢去尋水。
偏偏這路往兖州當道,走了許遠的路,尋不見水,隻得回見師父。
重陽怒道:&ldquo這厮憊懶,不知往哪裡去取水沒有?&rdquo舉枝一指:&ldquo這不是水麼?&rdquo長真、太古見路傍有水塘在此,急忙去取水與師父止渴。
重陽飲了水。
舉杖向處機頭上就敲,長真、太古解勸,方能行路。
符陽心中想道:&ldquo我去遍尋不見,這路傍有水,到也奇事。
&rdquo遂自去取水止渴,忽然不見。
心中明白:&ldquo這是我師父點化出來的水,所以我去取水,就不見了。
&rdquo見他們走遠了,急忙趕去。
一路之上,不是這樣不對,定然那件不是。
魔了一月有餘,符陽總是刻刻殷勤,不離左右。
至于江甯,居三台洞歇夜,忽見天降大雪。
重陽道:&ldquo這幾天寒冷下雪,你們可去多搬些幹柴來,好烤火。
&rdquo三人領命,各去爬山挖嶺,搬來許多的幹柴,至洞放下。
又去到街上化些錢米,買些小菜,到洞中煮好飯菜,三人吃下。
重陽命架起火來坐下。
他三人燒起,熱得可憐,煙得要死,重陽端坐,巍巍不動。
符陽與太古開了門戶出去納涼,重陽命長真将門閉上,不許他二人進來。
二人在門外凍得個可憐,又不敢驚動師父,二人并背而坐,苦捱一夜。
待天明,長真将門開了,見他二人凍得可憐,說道:&ldquo我想來開門,師父止住不許。
你們在外凍得傷心,我在洞中煙得小死。
&rdquo師兄弟三人就做飯。
食畢,重陽遂吩咐起程。
三人看這大雪實不能行走,又不敢違命,隻得收拾行李就走。
這時将他三人魔得七颠八倒,俱無半點嗔恨之心,遂冒雪向蘇州而行。
不表。
卻說蘇州府阊門内天慶觀有一道士,姓何名中立,道德高超。
向本淮陽書生,一旦來蘇,住于觀中,言如佯狂,久而皆應。
病者乞療,與蓑衣草一莖煎服,病愈。
有不與者,病必不起。
衆稱曰&ldquo蓑衣真人&rdquo。
戊子春,帝遣内侍以香茗至蘇州,但雲朝廷有事相問。
何真人搖首曰:&ldquo有華人即有蕃人,有日即有月也。
&rdquo内侍複命。
帝曰:&ldquo他誠知吾心矣。
&rdquo遂賜号通神先生。
時重陽師徒們四人至蘇州遊玩,聞何中立有道,乃往訪之。
重陽與論返神還虛之妙,那何真人亦知重陽的來根,互相敬仰。
何真人見長真等道:&ldquo子輩皆上根大器,功行圓滿,何愁不作天仙?&rdquo四人就在觀中住下。
明日,這何真人坐脫現中。
郡人即其肉身,漆而金之。
有病患者,焚香禱祝,無不應驗。
是夏,宋行乾道曆。
帝志圖恢複中原,恒習騎射于宮中。
已醜夏,以弩斷弦傷于目。
重陽聞之,歎曰:&ldquo惜乎!賢明之君,厥志将灰矣。
&rdquo重陽率徒三人回轉山東。
不表。
卻說山東萊州府掖縣武官莊有位老爺,姓劉名嘉成,乃是一名文舉出身,現任歸德府知府。
有一太太張氏,先生一子,取名大才。
對金熙宗皇統七年,即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了卯歲七月
過了新春,重陽複吩咐丹陽等看廟,命長真、太古随身,往江南一遊。
時處機欲随師侍候,上前禀道:&ldquo弟子欲随師父出外随身應候,未知我師意下如何?&rdquo重陽不答,就叫長真、太古收拾起程。
衆門人俱送五裡之遙方止。
長真、太古與師同行,處機在後,走到二十裡亭歇息。
重陽見符陽走到。
就叫太古取戒尺過來。
太古道:&ldquo師父要戒尺何用?&rdquo重陽道:&ldquo處機犯我清規,打他四十下。
&rdquo長真、太古一同跪下讨保,打了二十戒尺,起身就走。
複走五裡遠近的路,重陽道:&ldquo我腹中有些饑,口中有些幹,這段路無物可買,可取水來止渴亦可。
&rdquo符陽聽見,急忙手拿瓜瓢去尋水。
偏偏這路往兖州當道,走了許遠的路,尋不見水,隻得回見師父。
重陽怒道:&ldquo這厮憊懶,不知往哪裡去取水沒有?&rdquo舉枝一指:&ldquo這不是水麼?&rdquo長真、太古見路傍有水塘在此,急忙去取水與師父止渴。
重陽飲了水。
舉杖向處機頭上就敲,長真、太古解勸,方能行路。
符陽心中想道:&ldquo我去遍尋不見,這路傍有水,到也奇事。
&rdquo遂自去取水止渴,忽然不見。
心中明白:&ldquo這是我師父點化出來的水,所以我去取水,就不見了。
&rdquo見他們走遠了,急忙趕去。
一路之上,不是這樣不對,定然那件不是。
魔了一月有餘,符陽總是刻刻殷勤,不離左右。
至于江甯,居三台洞歇夜,忽見天降大雪。
重陽道:&ldquo這幾天寒冷下雪,你們可去多搬些幹柴來,好烤火。
&rdquo三人領命,各去爬山挖嶺,搬來許多的幹柴,至洞放下。
又去到街上化些錢米,買些小菜,到洞中煮好飯菜,三人吃下。
重陽命架起火來坐下。
他三人燒起,熱得可憐,煙得要死,重陽端坐,巍巍不動。
符陽與太古開了門戶出去納涼,重陽命長真将門閉上,不許他二人進來。
二人在門外凍得個可憐,又不敢驚動師父,二人并背而坐,苦捱一夜。
待天明,長真将門開了,見他二人凍得可憐,說道:&ldquo我想來開門,師父止住不許。
你們在外凍得傷心,我在洞中煙得小死。
&rdquo師兄弟三人就做飯。
食畢,重陽遂吩咐起程。
三人看這大雪實不能行走,又不敢違命,隻得收拾行李就走。
這時将他三人魔得七颠八倒,俱無半點嗔恨之心,遂冒雪向蘇州而行。
不表。
卻說蘇州府阊門内天慶觀有一道士,姓何名中立,道德高超。
向本淮陽書生,一旦來蘇,住于觀中,言如佯狂,久而皆應。
病者乞療,與蓑衣草一莖煎服,病愈。
有不與者,病必不起。
衆稱曰&ldquo蓑衣真人&rdquo。
戊子春,帝遣内侍以香茗至蘇州,但雲朝廷有事相問。
何真人搖首曰:&ldquo有華人即有蕃人,有日即有月也。
&rdquo内侍複命。
帝曰:&ldquo他誠知吾心矣。
&rdquo遂賜号通神先生。
時重陽師徒們四人至蘇州遊玩,聞何中立有道,乃往訪之。
重陽與論返神還虛之妙,那何真人亦知重陽的來根,互相敬仰。
何真人見長真等道:&ldquo子輩皆上根大器,功行圓滿,何愁不作天仙?&rdquo四人就在觀中住下。
明日,這何真人坐脫現中。
郡人即其肉身,漆而金之。
有病患者,焚香禱祝,無不應驗。
是夏,宋行乾道曆。
帝志圖恢複中原,恒習騎射于宮中。
已醜夏,以弩斷弦傷于目。
重陽聞之,歎曰:&ldquo惜乎!賢明之君,厥志将灰矣。
&rdquo重陽率徒三人回轉山東。
不表。
卻說山東萊州府掖縣武官莊有位老爺,姓劉名嘉成,乃是一名文舉出身,現任歸德府知府。
有一太太張氏,先生一子,取名大才。
對金熙宗皇統七年,即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了卯歲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