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重陽子南遊逢了道王孝先北轉遇真師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忙忙世事如喪狗,世态炎涼,轉眼無何有。
時人盡逐烏飛走,我今不落無常手。
為甚将身苦海漂,富貴榮華,安享何可久。
如今識破是非門,終須不在他人後。
(右調《蝶戀花》) 話說郝太古聽師父之言,遂問道:&ldquo弟子聞師之言,欲修正道,必須先修三皈,後修五戒。
未知何為三皈五戒?乞師指示。
&rdquo重陽道:&ldquo三皈者,釋謂佛法僧,道謂道經師。
總而言之,即是自身中精氣神也。
所以皈依道,離欲尊,永脫輪回。
修道之人,常守本性元神,居于性地,毋使思慮妄想擾害心君。
外相不入,内相不出,将個識神自然化成不生不滅之元神,久久存養,方離愛河欲海之苦惱。
道果圓成,可脫六道輪回之死生,豈不離去欲念之尊貴乎?皈依經,兩足尊,得聞正法。
真修大道者,恐元神無所依托,落于幻空,不能足踏實地,故太上流傳三十六部尊經,正法眼藏,使人可達修真之路,有所修證,不為外道修羅所惑,不落傍道,自然煉養元氣,助化元神。
是有神氣兩足之尊貴,可得長生久視之大道,故有正法可聞也。
皈依師,衆中尊,不落邪見。
即今者,有外道紛紛,傍門多種,或用搬運精髓,開關補腦;或用咽津納氣,服氣餐霞;或用采戰之術;或用禦女之功;或将山根一穴,指為玄關,以二目謂陰陽;或将五金八石,當于至寶,以謂身中鉛汞;或持咒念佛,打七煉魔;或存神默想,導出陰神;以及絕谷休糧,燒茅煉汞,種種異類傍門,不可記極。
總屬幻化之軀紐索,難得超凡人聖。
所以須得真師口訣,煉精化氣,煉氣育神,煉神返虛;陽神出現,跳出天外之天,與太虛同體,日月同明。
天地有壞,而吾身不壞,故名萬劫不壞之金仙。
是曰聖,曰仙,曰佛,豈不衆中之尊乎?所以不落邪妄之所見,方知有真道可修也。
凡修道者,常将此身中之三寶常住身中,毋使耗散,是曰&lsquo常住三寶&rsquo。
今者這些凡僧俗子,不知自身三寶之作用,認作庵堂寺觀謂常住,三佛三清謂三寶。
誰知三佛三清亦是自身三寶之别号,敬重自身中之三寶,即是敬重三佛三清也。
念佛天尊,即是念自的心也。
若然自心不正,雖日念十萬,如魚嚼水,有何益乎?隻要自己貴重三寶,無起諸想,雖念經萬卷,不如靜坐一時。
三寶既皈,要除殺、盜、淫、酒、妄之五戒。
将此三皈常持,五戒謹守,然後方可論道也。
&rdquo 那太古聞言,戰兢惶恐,不敢違背。
拜過師父及諸師兄道友,回到丹房靜養。
不表。
話說重陽自從祈雨應驗之後,遐迩鹹聞,投師日衆。
時有燕京方德茂、揚州聶道明、萊州韓秀道、白元亮等,以及俗家皈依者,有數百衆。
師厭繁赜,欲往終南一遊,欲帶丹陽往昆侖而去,恐庵中不得安靜,命丹陽等料理庵中事務。
丹陽等拜送,乞師父歸期。
重陽道:&ldquo為師臘月可歸矣。
&rdquo别衆飄然而去。
至西嶽華山,時值薛紫賢欲歸天台,在玉女峰坐脫,留偈曰:鐵馬奔人海,泥龍飛上天。
蓬萊三島路,原不在西邊。
重陽與其徒衆殡殓于龛,舉火焚之,得堅固子無數于砂礫中。
重陽欲上終南,至長安遇和玉檐,各談寒溫,二人同上終南。
正逢二師在洞中煉藥,重陽引玉贍拜見仙師。
鐘、呂二仙喜悅,向和玉贍道:&ldquo汝夫婦二人來根深厚,得成大道,更須積功累行,他日必登上仙之位矣。
&rdquo玉贍道:&ldquo弟子欲去積功,未知何功可積?請師指示。
&rdquo呂祖道:&ldquo今南宋明春當作疫疠,吾将傳汝驅疫方法,往彼濟人利物,積累功勳可也。
&rdquo玉贍拜謝。
重陽将馬、孫、譚、丘等事細述一遍,鐘師道:&ldquo汝可度齊七朵金蓮,方可應诏上升。
&rdquo重陽與玉蟾拜辭回程,玉蟾往吳越濟度。
不表。
且說重陽拜别二仙,回轉
時人盡逐烏飛走,我今不落無常手。
為甚将身苦海漂,富貴榮華,安享何可久。
如今識破是非門,終須不在他人後。
(右調《蝶戀花》) 話說郝太古聽師父之言,遂問道:&ldquo弟子聞師之言,欲修正道,必須先修三皈,後修五戒。
未知何為三皈五戒?乞師指示。
&rdquo重陽道:&ldquo三皈者,釋謂佛法僧,道謂道經師。
總而言之,即是自身中精氣神也。
所以皈依道,離欲尊,永脫輪回。
修道之人,常守本性元神,居于性地,毋使思慮妄想擾害心君。
外相不入,内相不出,将個識神自然化成不生不滅之元神,久久存養,方離愛河欲海之苦惱。
道果圓成,可脫六道輪回之死生,豈不離去欲念之尊貴乎?皈依經,兩足尊,得聞正法。
真修大道者,恐元神無所依托,落于幻空,不能足踏實地,故太上流傳三十六部尊經,正法眼藏,使人可達修真之路,有所修證,不為外道修羅所惑,不落傍道,自然煉養元氣,助化元神。
是有神氣兩足之尊貴,可得長生久視之大道,故有正法可聞也。
皈依師,衆中尊,不落邪見。
即今者,有外道紛紛,傍門多種,或用搬運精髓,開關補腦;或用咽津納氣,服氣餐霞;或用采戰之術;或用禦女之功;或将山根一穴,指為玄關,以二目謂陰陽;或将五金八石,當于至寶,以謂身中鉛汞;或持咒念佛,打七煉魔;或存神默想,導出陰神;以及絕谷休糧,燒茅煉汞,種種異類傍門,不可記極。
總屬幻化之軀紐索,難得超凡人聖。
所以須得真師口訣,煉精化氣,煉氣育神,煉神返虛;陽神出現,跳出天外之天,與太虛同體,日月同明。
天地有壞,而吾身不壞,故名萬劫不壞之金仙。
是曰聖,曰仙,曰佛,豈不衆中之尊乎?所以不落邪妄之所見,方知有真道可修也。
凡修道者,常将此身中之三寶常住身中,毋使耗散,是曰&lsquo常住三寶&rsquo。
今者這些凡僧俗子,不知自身三寶之作用,認作庵堂寺觀謂常住,三佛三清謂三寶。
誰知三佛三清亦是自身三寶之别号,敬重自身中之三寶,即是敬重三佛三清也。
念佛天尊,即是念自的心也。
若然自心不正,雖日念十萬,如魚嚼水,有何益乎?隻要自己貴重三寶,無起諸想,雖念經萬卷,不如靜坐一時。
三寶既皈,要除殺、盜、淫、酒、妄之五戒。
将此三皈常持,五戒謹守,然後方可論道也。
&rdquo 那太古聞言,戰兢惶恐,不敢違背。
拜過師父及諸師兄道友,回到丹房靜養。
不表。
話說重陽自從祈雨應驗之後,遐迩鹹聞,投師日衆。
時有燕京方德茂、揚州聶道明、萊州韓秀道、白元亮等,以及俗家皈依者,有數百衆。
師厭繁赜,欲往終南一遊,欲帶丹陽往昆侖而去,恐庵中不得安靜,命丹陽等料理庵中事務。
丹陽等拜送,乞師父歸期。
重陽道:&ldquo為師臘月可歸矣。
&rdquo别衆飄然而去。
至西嶽華山,時值薛紫賢欲歸天台,在玉女峰坐脫,留偈曰:鐵馬奔人海,泥龍飛上天。
蓬萊三島路,原不在西邊。
重陽與其徒衆殡殓于龛,舉火焚之,得堅固子無數于砂礫中。
重陽欲上終南,至長安遇和玉檐,各談寒溫,二人同上終南。
正逢二師在洞中煉藥,重陽引玉贍拜見仙師。
鐘、呂二仙喜悅,向和玉贍道:&ldquo汝夫婦二人來根深厚,得成大道,更須積功累行,他日必登上仙之位矣。
&rdquo玉贍道:&ldquo弟子欲去積功,未知何功可積?請師指示。
&rdquo呂祖道:&ldquo今南宋明春當作疫疠,吾将傳汝驅疫方法,往彼濟人利物,積累功勳可也。
&rdquo玉贍拜謝。
重陽将馬、孫、譚、丘等事細述一遍,鐘師道:&ldquo汝可度齊七朵金蓮,方可應诏上升。
&rdquo重陽與玉蟾拜辭回程,玉蟾往吳越濟度。
不表。
且說重陽拜别二仙,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