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李老君崆峒會群真王重陽甯海度諸子

關燈
仕,性與俗背,棄官居伊水,時以藥治疫。

    時有道士李君,以道術行于金邦,尤善視鬼。

    李君更推重馮漸,人稱漸名,鬼即遁去。

    李君更教患家以&ldquo漸&rdquo字題門,鬼見之即避。

     卻說李凝陽去遊長安,自稱李客,常披蓑戴笠,腰系葫蘆,在城中賣殺鼠藥,以木鼠為記。

    或有人買藥,即曰:&ldquo此藥不單殺鼠,兼療疾病。

    &rdquo書店張贊買藥殺鼠,燈下見大鼠數頭争食其藥,俄見鼠生羽翼飛去。

    贊異之,因問李客求藥。

    客雲:&ldquo藥已盡矣。

    &rdquo贊歸言之,其父年餘七十,久患風症,乃取鼠食餘藥舐食,頓覺病除。

     凝陽去往終南,會正陽、純陽。

    正遇王重陽來到,拜謝師恩,并将妻和玉贍成道之由細說一遍。

    正陽道:&ldquo汝妻本瑤池守花青鳥精衛降凡,夙因不昧,汝傳授他修成道果,更兼積功累行,他日位證金仙,無複羽毛之累矣。

    &rdquo 三仙正在笑談,隻見凝陽到來。

    正陽、純陽出洞迎人,命重陽拜見道祖:&ldquo此位即異形真仙李凝陽道君。

    &rdquo重陽倒身下拜,凝陽急忙留住,道:&ldquo汝是通程真人王升下世,不昧前因,幸得鐘、呂二仙化度,方能得道成真。

    夙願宏深,度人心切,他日功圓,仙秩高矣。

    &rdquo重陽聽凝陽之言,始知本來面目。

    複向凝陽行禮道:&ldquo不是二師度化,焉能得觐道祖仙容?今蒙恩指點,誓當盡心濟度。

    &rdquo遂拜辭三仙,回轉東海。

    三仙亦送出洞門而别。

    凝陽與鐘、呂二仙在終南遊玩。

    不表。

     且說馬宜甫娶孫氏為妻,男材女貌,夫婦如魚水一般,朝夕吟詩答對,其樂可知。

    後直甫身人黃門,不求上達,不樂仕進。

    連生三子:長曰庭珍,次曰庭瑞,三曰庭圭。

    三子長成,各成配偶。

    正是光陰荏苒,不覺年長四十五歲。

    原來孫氏長了四春,年四十九矣。

    那宜甫晝寝,見一道士攜其登天,遍遊聖境,景緻非常。

    覺而有感,題詩雲: 夢人華胥到九天,天中處處住群仙。

    香飄紫阙龍鸾舞,瑞映丹台獅懈眠。

    凡境原非真境樂,人身難比法身堅。

    紅塵富貴終非久,跳出樊籠壽萬年。

     孫氏看見這首詩,暗暗稱奇,遂問員外詩意。

    宜甫道:&ldquo夢遊天府有感,因作是詩。

    我想人生在世,料不能久,上壽者百歲,中壽者八十,下壽者六十。

    聖人雲:五十而知天命。

    我和你知命之年已至,日落将近西山,若不急早回頭猛省,老來難躲無常。

    趁此色身尚健之時,訪個明師,早求度世之方,修個長生不死之神仙;逍遙物外,做個與天齊壽之仙子。

    十洲三島,舉念即至;大千世界,任意邀遊。

    到此之時,豈不快哉!&rdquo 孫氏道:&ldquo員外說修仙之事,甚妙。

    但我和你是個凡夫俗子,焉能妄想至此呼。

    怕畫虎不成,反類其犬,惹人取笑耳。

    &rdquo宜甫道:&ldquo自古迄今,得道者數萬,拔宅者有數百家,皆是凡人修煉後成真仙。

    豈不聞古詩雲: 萬劫千生到此生,此生總是夙生成。

    今生不把此身度,空在世問争利名。

     谛觀仙傳,古來多少根基淺者,千魔萬難,苦志修身,今世不成,求其來世;來根厚者,早遇真師,得授至道,三年五載,直超三界。

    若論來根,我和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今生得産富貴,嘗存濟世之心,目前子孫滿堂,夫婦更無疾病,這就是大根基也。

    我欲出外尋訪道德之師,傳授長生之道,修成一個天仙,方滿我平生之願矣。

    &rdquo 孫氏笑道:&ldquo古人有言:夫榮妻貴。

    我員外修成一個神仙,做妻豈有不仙乎?&rdquo宜甫道:&ldquo這神仙二字,乃天上之榮貴,豈同凡間可比?夫榮妻貴乃凡人之話,修仙之事,諺雲&lsquo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rsquo,這叫做&lsquo各人修身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rsquo。

    食在我腹,你焉能飽乎?且如世人在世,父子、夫妻、兄弟、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