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劉長生福州棄幻相長春子雪山複回書

關燈
速該卒,鐵木真幼,部衆多歸于泰赤烏部。

    至是鐵木真長,有智謀,與母月倫招集部衆,與泰赤烏部戰,大勝。

    遂伐乃蠻,太陽可汗敗死,部下悉降于鐵木真。

    諸部見其智勇雙全,皆歸降其下。

    遂大會于斡難河之原,遂登位稱帝。

     丁卯春,金将議伐宋,适宋斬吳曦。

    是冬,史彌遠殺佗胄,以佗胄首級獻金。

    戊辰,宋改元嘉定。

    以史彌遠為右丞相。

    是年金主憬崩,衛王永濟即位,己已,改元大安。

    蒙古聖武四年,鐵木真滅諸部,大侵金地。

     辛未,夏主安全崩,族子遵顼立為神宗,改元光定。

     且說丘長春真人自從福州歸回崇福官,宋、金屢次遣使征聘,皆不之應。

    丘師向衆道:&ldquo吾居此處,恐宋使複至,有些不便。

    我觀紫氣射于東方,我欲往東一走。

    &rdquo遂帶門人數個東去。

    宮中個個道友泣涕跪送,乞師歸期。

    師見衆道友誠心感戚,道:&ldquo汝等當勿悲憂,三載即歸。

    衆等必須慎守清規,進修德業,勿違吾示。

    吾今往矣。

    &rdquo衆人俱送出十裡而回。

     師與衆人等至于山東省城内,有一古廟,名太初宮,真人居之。

    三年因緣護法天然,重修廟宇,改太初宮為天長觀。

    忽然金使亦來币聘,師知金國将終,不肯應诏,遂返于河南崇福官。

    衆門人迎人,喜之不已。

    趙虛靜道:&ldquo師父東去之後,宋使連複二次,我們皆以雲遊方外為辭。

    &rdquo丘真人曰:&ldquo我在天長觀,金使亦來币聘,焉可許也?&rdquo 師徒們正在談論邦國之事,忽見來了一個藏僧進見。

    丘師诘其來由,卻是雪山白雲禅師所使。

    那藏僧呈上書信一封,丘師展開一看,内中略說求道之事,以其自身老弱,不能踵叩仙顔之語。

    丘真人看畢,留來人住了數天,遂寫回書一封,命其帶回雪山。

    内雲: 竊聞釋珈東來訪道,西竺成真;迦葉恒河渡人,抵園聞法。

    悉從苦行以人門,徹證無為而了當。

    金丹、舍利,果同而名異;作佛、成仙,言别而道通。

    《法華經》上,載三車過關之術,細可參詳;《周易》旨中,洩九二見龍之機,理亦明辨。

    即吾《西遊記》内,陰陽消長,水人返還,鉛汞交媾,鼎爐火候,無不備載也。

    今汝性工克證,命理略聞,最能窮究丹經,更可修持德業。

    功圓道備,可知極樂非遙;性見心明,方識蓬丘不遠。

    省之,省之。

     外寫着&ldquo長春子書&rdquo四字,打發藏僧歸國。

    不表。

     且說陳翠虛真人,自别白玉蟾,北遊江陰。

    有農家沙氏,世喜布施行善,累積陰功。

    翠虛僞為乞化,步進他家,見其有人在此盤栊,因作頌曰: 終日盤盤圓又圓,中間有路通泥丸。

    磨來磨去知多少,個裡全無斧鑿鑽。

     歌畢,隻見戶内走出一少年之人,趨前伏地叩頭,道:&ldquo弟子愚昧,虛心訪道已久。

    今朝得遇仙師至此,乃弟子三生有幸也。

    乞真師救度弟子,永遠不忘師恩也。

    &rdquo翠虛曰:&ldquo子何以知之?&rdquo少年日:&ldquo仙師出言,字字玄機,更兼神氣清爽,目有精光。

    不是蓬島真人,定然瑤宮仙子。

    豈能隐乎?&rdquo 翠虛知是道器,留居二月,将他取名蟄虛。

    初傳還元複命之道,繼授金液還丹之旨。

    将别時,謂曰:&ldquo金國将滅,宋歸于混元一氣。

    然後子可出而行道。

    &rdquo蟄虛乞師後會有期,陳真人曰:&ldquo子丹成,可往南行,将來會于羅浮山矣。

    吾将入漳水而解。

    &rdquo蟄虛拜送,五裡方回,就在家勤修至道,立志不懈。

    修煉五年,自得鉛汞相投。

    後話不表。

     金胡沙虎弑主永濟,立升王殉,乃是章宗之兄,為宣宗,改元真佑。

     且說譚長真真人,在西蜀出神顯化之後,遍處遊行積功。

    至是遊于臨安,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