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劉長生福州棄幻相長春子雪山複回書

關燈
中大火半日,真人憐之。

    大施慧力,救火回風。

    見宋運不久,轉遊江南。

    聞丘長春在河南設教,大闡宗風;兼且道德之名聲聞諸國,宋金各聘數次,皆高卧不起。

    知南運當衰,固不應诏,可謂知機之士,真可作萬世之師匠也。

    欲往中州相會,遂至崇福官而去。

     丘真人早知長真到來,急使衆道友出五裡迎接長真真人。

    長真知丘長春道已高矣,遂同衆人至崇福官。

    長春出宮迎入方丈,兩下叙禮畢,衆人俱來拜見。

    長春曰:&ldquo聞師兄早已成道,以為天仙。

    今朝仙駕至此,真個難得。

    &rdquo長真真人遂将自己西蜀遇緣成道、遍遊天下、積功待诏之事說了一遍。

    &ldquo今聞丘師弟道德高超,名聞諸國,餘不勝喜躍之至,故特來一會。

    &rdquo長春日:&ldquo師兄功圓道備,飛升有日。

    惟我德薄孽深,辦道無成,恐難免輪回苦趣矣。

    &rdquo長真笑道:&ldquo師弟功高紫府,德冠天人。

    西化諸胡,鹹稱震旦活佛;東闡金宋,悉呼全德真人。

    大器晚成,豈小功小行之可比哉!&rdquo長春道:&ldquo蒙師兄贊譽,但弟焉敢克當?想師兄外行俱足,内果圓成,更不必勞身費力,可以在此駐足,待诏上升,意下如何?&rdquo長真道:&ldquo我欲往終南會集師友,不能久留于此。

    待師弟他年功圓果滿,相會有期。

    自此别過。

    &rdquo長春道:&ldquo師兄才得到此,焉能就去?在此少住幾天。

    更兼你我相别多年,多少的要緊話語還要相商。

    &rdquo于是譚真人就在崇福宮歇了幾天。

     長真辭别,長春欲留不得,向長真道:&ldquo師兄此去,必見師父及諸位師兄,與我多多拜上。

    又此去必到西嶽經過,我有弟子尹清和,住在華州之少華山,煩師兄帶書一封,可代弟囑咐一二。

    &rdquo那長真真人執書告别,向秦川而去。

    長春等送出有三裡之遙方回。

     且說譚真人别了長春向西而去不表。

     卻說尹清和,乃隴西人也,在家讀書。

    一旦覺悟塵情幻化,世事虛浮,遂棄家慕道,苦志求玄。

    訪至龍門洞,時長春真人西遊回來,清和求度,微得玄旨。

    遂東遊長安,至于華州地界,見少華山生得清幽,遂結廬居之,精修苦煉,性地頗明。

    一旦閑暇,散步遊玩。

    隻見一道友飄然而至,見他道骨仙風,神氣卓然有異,想道:&ldquo此人不是蓬瀛仙子,定然三島神人。

    &rdquo急忙上前稽首,道:&ldquo弟子遙觀真人适降荒山,接駕來遲,乞師赦罪。

    &rdquo 那譚長真真人見這道友神清氣爽,到有幾分仙骨,遂問道:&ldquo子莫非尹清和矣?&rdquo清和答道:&ldquo蓦然見面,就知我的名姓,師真是金仙也!&rdquo急忙倒身下拜道:&ldquo弟子何幸,今朝得遇真人下降。

    伏乞真人開普度之心,得救弟子出其苦海。

    願師指一線之玄機,使弟子進修真之路,倘得日後大道圓成,永遠不忘師恩也。

    &rdquo 長真上前扶起,向清和說道:&ldquo子自得長春之旨,雖然未能成道,還丹在望。

    餘昨日打在嵩山崇福官經過,曾會汝師,囑我帶書一封。

    子當拆覽,必然有益于汝。

    倘有玄機不足,他日可往求師指示。

    汝當勿慮,成道有期。

    &rdquo遂向懷中取出書信一封,付與清和道:&ldquo餘本當在此駐足,與汝盤桓談道,窮究玄功。

    但欲上終南有事,不得久停。

    子當精進修持,積累功勳。

    自此别過,後會有期。

    &rdquo遂飄然而去。

     那清和欲留不住,隻得拜送有三裡之遙,默然回首,轉到廬中,怆然自失。

    正是: 志念未堅休論道,塵心不淨莫談玄。

    欲将名利為真實,焉得飛升上九天? 欲知尹清和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