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劉處玄驸馬獄祈雨郝太古趙州橋養神

關燈
,改往修來。

    今朝這雨,可與你們洗滌心身,不可複作前非,可免輪回苦趣矣。

    &rdquo轉向州官道:&ldquo汝乃儒門弟子,口讀詩書,心通禮義。

    今為一州之主,上替國家辦事,下與萬民分憂,豈得不明三教之理乎?你設壇祈雨不應,乃汝之過也。

    應當齋聲行善,訓導萬民,改惡修善,以人心感格天心。

    天心順遂,自然雨暢自若,物阜民安。

    此乃你為官之本分也。

    你自不行善,運将僧道囚于驸馬獄中餓死,若然貧道不至此地,這三百餘人死于非命,含冤不釋,輾轉相報,何時了期?你造下這彌天大罪,将來如何了局?急速回頭省悟,今日将你洗滌,毋使再污,不至沉埋于苦海矣。

    自此告别。

    &rdquo遂拂袖而去。

    衆人叩頭禮拜,欲留不住,各各拜謝送出。

     這片地方得了此雨,民安物阜。

    那州官遂行文上疏,建造劉仙廟宇,世代香煙不絕。

    此是後話,不表。

     卻說郝太古在鹹陽别了師兄弟們,遍遊天下。

    至江州遊玩匡廬山,遇異人談道,指授易理,蔔筮益精。

    後至揚州指引愚迷,一載有餘,聲名遠播。

    複思光陰迅速,若不急早修持,難免輪回苦趣。

    即欲擇地用工,奈何地緣不遇,遂往北遊。

    至趙州地界,見一座大橋,高闊異常,逢亢旱時,水幹見底;遇大水隻沒半河。

    南有小洞,可坐三人許,不濕不污,到也清靜。

    原來此橋名曰趙橋,是昔魯班先師所造。

    橋成之時,張果老仙曾帶韓女騎騾過橋,外向踏倒二層橋石,橋上有騾迹數個,深限數寸,此仙迹存焉。

    這橋南橋北,莊村稠密,那郝太古就坐此橋下靜養,肚饑時出去化齋。

     這橋南莊中,有一女子,姓滕,名叫雲姑,年十四歲。

    其家有父母兄弟,向來好善。

    惟有這雲姑夙緣有種,從幼吃素念經,不喜繁華。

    時見太古居此橋下,一月有餘,對人不言不語,默坐橋洞,知他有異。

    那雲姑與母商議,每日送些糧食與他,常來陪伴。

    太古知他宿有根基,有時與他說幾句修身的言語。

    那雲姑覺悟,就拜太古為師。

    太古道:&ldquo汝心源澄湛,夙有來因,将來登仙有分。

    今且幸汝天癸未降,情欲未萌,修身易得。

    我今授汝三一之道,修之,可使不漏身軀。

    但我今欲養胎調神,非侶伴不可。

    命汝護法三年,待我功成,方可度汝。

    &rdquo雲姑道:&ldquo願師道成,弟子護法應當。

    &rdquo 太古歡喜,遂下手用功。

    雲姑朝夕殷勤,侍候三年。

    太古金丹成就,不饑不渴,脫胎神化,逆知未來。

     一夜,聞橋下有二鬼道:&ldquo我明日午時,當有一個戴鐵帽的人來代我出苦矣。

    &rdquo一鬼作賀而去。

    至明日旁午之際,見天下雨,有一人頭頂鐵鍋,下橋洗足。

    太古止之,其人乃去。

    至晚來,見有數鬼會聚。

    一鬼問道:&ldquo你說今朝午時有人代你出苦,為何不去?&rdquo一鬼答道:&ldquo其人來時,卻被這位先生止之而去,所以不得其代。

    &rdquo衆鬼怒道:&ldquo此人好生無理!他坐此橋下數年,我們未曾害他,他反來害我們?如今就将他拿去替代罷了。

    &rdquo衆鬼簇擁而來,追尋不見,道:&ldquo才見在此打坐,一時為何不見?&rdquo衆鬼歎息而去。

     太古向雲姑道:&ldquo鬼乃純陰之質,仙乃純陽之體。

    一人得道,更有萬神護持。

    仙欲滅鬼尤易,鬼欲害仙則難。

    &rdquo衆鬼尋覓不見者,郝真人神返虛無,金光罩體,衆鬼焉能得見者乎? 此時這趙州的人俱信太古有道,皆來護法,皈依日衆,欲與師創建廟宇。

    太古厭其繁赜,遂同雲姑往華山而去。

    那雲姑拜别父母兄弟,随師至西嶽,随路化齋度日,磨煉心性。

    正是: 一心慕道學神仙,不記生前苦萬千。

    堪笑時今裝僞者,卻思坐至可升天。

     要知郝、滕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