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劉處玄驸馬獄祈雨郝太古趙州橋養神
關燈
小
中
大
然。
隻得無奈,遂高聲問道:&ldquo你是何方的僧道?用的隐身之術,至此敲魚,所化何物?何不現身說來?&rdquo那長生真人在空中答道:&ldquo我今不化别物,單化驸馬獄中這些僧道。
&rdquo州官曰:&ldquo你既有隐身之術,必有祈雨之法,因何不來祈雨,得救萬民疾苦,積這宏功?&rdquo真人道:&ldquo要我祈雨不難,依我三事,管教大雨滂淪,萬民樂業。
&rdquo知州答道:&ldquo請問那三事?&rdquo真人道:&ldquo第一事,明日早晨,将驸馬獄中這些僧道放出,設齋寬待;第二事,設三丈六尺高潔淨的法台于荒野之處,香燭供養,一切齊備;第三,要老爺與太太親身率領本州紳士及這些僧道等衆,齊集法台,左右叩拜,至雨下時,不可走散,亦不可遮蓋,必待雨止,方可回頭。
倘然有人早走,必遭雷擊;兼且人散則雨止,不足澤沛汪洋,空負祈禱。
謹之,慎之!&rdquo那州官答道:&ldquo隻要法師能祈甘霖下降,萬民沾恩,法師吩咐三事,&mdash一依從。
&rdquo長生真人回轉獄中。
不表。
卻說這個州官,姓柳,名邦政,乃是河南汴京人氏。
兩榜進士出身。
在此海州為官,頗有愛民之意。
時聽真人之言,雨下時不可回避遮蓋,想道:&ldquo這樣的天時亢旱,又值盛夏之時,雖有冷雨濕身,亦不為害。
&rdquo一面發差通知紳耆,一面吩咐搭台,設齋侍候。
至明日辰時,諸事已備,本城紳士耆老俱已會集。
那柳老爺吩咐,将驸馬獄中這些僧道一齊放出吃齋。
且說這些僧道,餓得眼黑腳軟,忽見叫出獄吃齋,各各思想道:&ldquo這老爺定要餓我們死,摹然發心釋放我們,又設齋寬待。
敢是昨夜有菩薩點化?&rdquo那些差役說道:&ldquo你們造化了!昨夜來了一個有影無形的神仙,到後衙敲木魚募化你們出苦。
大老爺命他祈雨救民,故你們有活命了。
&rdquo衆僧道始知此事,紛紛議論:&ldquo不知那位祖師下降,得救我們的性命?&rdquo各人歡歡喜喜赴齋畢,齊到大堂叩恩。
那柳大老爺吩咐道:&ldquo你們衆紳士耆老及僧道兵民人等,一體知識,齊集法台左右,待法師上台祈雨,各人志心禮拜,毋起諸念。
待雨下時,不許回避遮蓋,更不可惟先走散,至遭雷擊之禍,更兼雨止,不能蘇生萬物。
違者究辦!&rdquo于是衆人聽官之言,悉到法台侍候。
那柳老爺同太太亦排轎來到法台之下,見衆人俱已齊集,但未見法師上台,即便高聲請道:&ldquo此刻三事俱備,可請法師登壇。
&rdquo言畢,隻見一個道士上台,怎樣打扮?但見: 頭戴荷葉巾,一輪明月;身披鶴氅襖,兩袖清風。
手拿淨塵拂,俨若蓬瀛仙子臨凡;足踏多耳鞋,勝如阆苑真人降世。
唇似塗朱,雙眸發金光四射;臉如撲粉,一體藏玉質周潤。
令牌擊響,驚動雷神轟霹靂;咒語誦持,召來雨部降甘霖。
正是:不是劉仙施道力,安能萬物得蘇生? 那柳老爺一見這法師上台,生得仙風道骨,相貌異常,就同太太倒身下拜。
兩傍的紳士僧道,傾心皈叩。
卻說劉真人上了法台,焚符一道,口誦真言,手拿令牌一擊,龍王急忙興雲布霧。
真人再運神焚符二道,令牌二響,雷部霹靂轟轟。
真人複念咒語,焚符三道,令牌三響,雷電交掣,大雨如注。
這些官員紳士僧道兵民人等,不敢回避,苦捱足有一個時候,方得雨止雲散,平地水沒尺餘。
衆人見真人下台,身上不濕,衆人傾心下拜。
長生真人向衆說道:&ldquo汝等今日在此祈雨,吾将汝等洗滌愆尤。
你們既然出家,身人空門,不肯發心修道,更造孽障,該遭此劫。
幸遇我至此救汝等性命。
自此之後,必須各發善念
隻得無奈,遂高聲問道:&ldquo你是何方的僧道?用的隐身之術,至此敲魚,所化何物?何不現身說來?&rdquo那長生真人在空中答道:&ldquo我今不化别物,單化驸馬獄中這些僧道。
&rdquo州官曰:&ldquo你既有隐身之術,必有祈雨之法,因何不來祈雨,得救萬民疾苦,積這宏功?&rdquo真人道:&ldquo要我祈雨不難,依我三事,管教大雨滂淪,萬民樂業。
&rdquo知州答道:&ldquo請問那三事?&rdquo真人道:&ldquo第一事,明日早晨,将驸馬獄中這些僧道放出,設齋寬待;第二事,設三丈六尺高潔淨的法台于荒野之處,香燭供養,一切齊備;第三,要老爺與太太親身率領本州紳士及這些僧道等衆,齊集法台,左右叩拜,至雨下時,不可走散,亦不可遮蓋,必待雨止,方可回頭。
倘然有人早走,必遭雷擊;兼且人散則雨止,不足澤沛汪洋,空負祈禱。
謹之,慎之!&rdquo那州官答道:&ldquo隻要法師能祈甘霖下降,萬民沾恩,法師吩咐三事,&mdash一依從。
&rdquo長生真人回轉獄中。
不表。
卻說這個州官,姓柳,名邦政,乃是河南汴京人氏。
兩榜進士出身。
在此海州為官,頗有愛民之意。
時聽真人之言,雨下時不可回避遮蓋,想道:&ldquo這樣的天時亢旱,又值盛夏之時,雖有冷雨濕身,亦不為害。
&rdquo一面發差通知紳耆,一面吩咐搭台,設齋侍候。
至明日辰時,諸事已備,本城紳士耆老俱已會集。
那柳老爺吩咐,将驸馬獄中這些僧道一齊放出吃齋。
且說這些僧道,餓得眼黑腳軟,忽見叫出獄吃齋,各各思想道:&ldquo這老爺定要餓我們死,摹然發心釋放我們,又設齋寬待。
敢是昨夜有菩薩點化?&rdquo那些差役說道:&ldquo你們造化了!昨夜來了一個有影無形的神仙,到後衙敲木魚募化你們出苦。
大老爺命他祈雨救民,故你們有活命了。
&rdquo衆僧道始知此事,紛紛議論:&ldquo不知那位祖師下降,得救我們的性命?&rdquo各人歡歡喜喜赴齋畢,齊到大堂叩恩。
那柳大老爺吩咐道:&ldquo你們衆紳士耆老及僧道兵民人等,一體知識,齊集法台左右,待法師上台祈雨,各人志心禮拜,毋起諸念。
待雨下時,不許回避遮蓋,更不可惟先走散,至遭雷擊之禍,更兼雨止,不能蘇生萬物。
違者究辦!&rdquo于是衆人聽官之言,悉到法台侍候。
那柳老爺同太太亦排轎來到法台之下,見衆人俱已齊集,但未見法師上台,即便高聲請道:&ldquo此刻三事俱備,可請法師登壇。
&rdquo言畢,隻見一個道士上台,怎樣打扮?但見: 頭戴荷葉巾,一輪明月;身披鶴氅襖,兩袖清風。
手拿淨塵拂,俨若蓬瀛仙子臨凡;足踏多耳鞋,勝如阆苑真人降世。
唇似塗朱,雙眸發金光四射;臉如撲粉,一體藏玉質周潤。
令牌擊響,驚動雷神轟霹靂;咒語誦持,召來雨部降甘霖。
正是:不是劉仙施道力,安能萬物得蘇生? 那柳老爺一見這法師上台,生得仙風道骨,相貌異常,就同太太倒身下拜。
兩傍的紳士僧道,傾心皈叩。
卻說劉真人上了法台,焚符一道,口誦真言,手拿令牌一擊,龍王急忙興雲布霧。
真人再運神焚符二道,令牌二響,雷部霹靂轟轟。
真人複念咒語,焚符三道,令牌三響,雷電交掣,大雨如注。
這些官員紳士僧道兵民人等,不敢回避,苦捱足有一個時候,方得雨止雲散,平地水沒尺餘。
衆人見真人下台,身上不濕,衆人傾心下拜。
長生真人向衆說道:&ldquo汝等今日在此祈雨,吾将汝等洗滌愆尤。
你們既然出家,身人空門,不肯發心修道,更造孽障,該遭此劫。
幸遇我至此救汝等性命。
自此之後,必須各發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