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情感與情緒
關燈
小
中
大
情感與情緒是個體性格特質的增強表現形式。
情緒通常表現為個體在某種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壓力下突然的宣洩。
情緒像性格特質一樣,擁有一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情感和情緒可以被視為擁有清晰時間界限的心理活動。
情感并非難以解釋的神秘現象,當它與個體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相符合時,個體就能體驗到情感。
情感和情緒的目标是朝向有益的方向修正個體的行為。
它們是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增強的、更激烈的心理活動,先于為實現生活目标的其他心理機制之前,或是對其他心理機制喪失信心時産生。
有些背負自卑和無能感的個體,他們會全神貫注、加倍努力,表現出強烈的心理活動,即情緒和情感。
他們相信加倍付出,就會成功。
情緒之于生活目标,正如憤怒之于敵人一樣,沒有敵人我們不會表現出憤怒,沒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我們也不會表現出情感與情緒。
在人類文化中,人們可以在情感和情緒的驅動下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标。
如果在情緒驅動下很少能夠實現目标,我們也就不會表現出情緒和情感。
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有強烈不安全感的個體,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目标,而是會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相應的情感與情緒繼續靠近自己的目标。
有強烈自卑感的個體有時會竭盡全力并采取某些殘忍和野蠻方式來達到目的。
個體的情感、情緒和人格的核心密切相關,它們不是獨立個體的獨特特征,而是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具有的普遍特征。
個體對特定情境做出适當的情感反應的能力,稱為情緒能力。
情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時時都能體驗到它們。
即使是陌生人,我們通過他日常的情感與情緒反應,也能對他有所了解。
個體的情感和情緒會表現為身體語言,這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密不可分,與情感和情緒相伴的生理現象可以表現為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變化,包括面紅耳赤、臉色蒼白、脈搏加快和呼吸加快等。
分離性情感 憤怒 憤怒是個體追求權力和支配欲過程的真正縮影。
憤怒的目的就是迅速而強有力地毀滅一切障礙。
前人的研究表明,憤怒的個體通常會竭盡全力來追求優越感。
對他人認同的追求有時會堕化為對真實權力的沉迷。
在追求優越感和認同感的過程中,個體的權力隻要受到一點點威脅,他就會做出憤怒的反應。
或許是基于以往的經驗,個體相信利用憤怒這種心理機制,能夠從容向前,擊敗敵人。
這是并不聰明,但容易奏效的方法。
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偶爾發怒獲得好處的情景印象深刻。
某些場合個體表現的憤怒情有可原這種情況并不在我們讨論的範疇。
我們更關注那些習慣性憤怒的個體。
事實上,有些人已将憤怒變成自己的行事标簽,因為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其他方式。
這些人通常傲慢且高度敏感,忍受不了别人和他們平起平坐或比他們位高一等。
隻有比别人更優秀,他們才會感到開心。
因此,他們敏感而警覺,總是擔心别人過于靠近,或是對他們的評價不高。
伴随着高度敏感性,不信任感也是他們常見的性格特征,他們不會信任自己的同伴。
除了憤怒、敏感和不信任以外,這些個體還有其他的性格特征。
在面臨困境時,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會害怕每一項難度大的工作,并且無法融入社會。
如果他一事無成,他唯一的反應方式就是憤怒,以傷害他人的方式來抗議。
例如,他有可能會打碎一面鏡子,或是砸碎一隻昂貴的花瓶。
雖然事後他會說自己失去理智,不知所謂,但是卻沒有說服力。
他想要傷人或毀物的企圖太過明顯,他總是破壞一些值錢的東西,從不在不值錢的東西上發洩憤怒,表明這些破壞行為一定具有某種意圖。
雖然在小範圍内上述方法屢試不爽,但隻要範圍一擴大,這些方法就會失效。
習慣性憤怒的人很快就四處樹敵,因為與憤怒常同時出現的是暴躁行為。
習慣性憤怒的個體表現出明顯的敵對态度,這是對社會情感的全盤否定。
對權力的極端追求使得他們常試圖置對手于死地。
由于情感與情緒是個體性格最明顯的指标,我們可以将這些人性的知識用于解決個體的多種情緒問題。
暴躁的、易怒的個體是人類社會和幸福生活的敵人。
他們對權力的追求建立在自卑感之上。
意識到自身權力的個體會根據需要表現出這種富有侵略性、暴力的心理活動和相應行為。
個體爆發憤怒時,就是自卑感和優越感表現得淋漓盡緻的時候。
憤怒是一個廉價的小伎倆,是通過犧牲他人利益來擡高自己地位的手段。
酒精是促發個體憤怒和暴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極少量的酒精就足以引發憤怒。
酒精能夠減弱或消除個體的理智行為。
一個酒精中毒患者就好像沒開化的野蠻人,失去對自己言行的控制,也不再為别人着想。
在沒喝醉時,他會盡力掩飾對他人的惡意和傷害傾向。
一旦喝醉,他的真實性格就會暴露無遺。
一般而言,不能融入生活的人更容易酒精成瘾,他們通過精神活性物質尋找安慰和遺忘不快,給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尋找借口。
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脾氣。
有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讓一個孩子大發雷霆。
這是由于兒童有着更強烈的自卑
情緒通常表現為個體在某種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壓力下突然的宣洩。
情緒像性格特質一樣,擁有一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情感和情緒可以被視為擁有清晰時間界限的心理活動。
情感并非難以解釋的神秘現象,當它與個體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相符合時,個體就能體驗到情感。
情感和情緒的目标是朝向有益的方向修正個體的行為。
它們是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增強的、更激烈的心理活動,先于為實現生活目标的其他心理機制之前,或是對其他心理機制喪失信心時産生。
有些背負自卑和無能感的個體,他們會全神貫注、加倍努力,表現出強烈的心理活動,即情緒和情感。
他們相信加倍付出,就會成功。
情緒之于生活目标,正如憤怒之于敵人一樣,沒有敵人我們不會表現出憤怒,沒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我們也不會表現出情感與情緒。
在人類文化中,人們可以在情感和情緒的驅動下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标。
如果在情緒驅動下很少能夠實現目标,我們也就不會表現出情緒和情感。
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有強烈不安全感的個體,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目标,而是會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相應的情感與情緒繼續靠近自己的目标。
有強烈自卑感的個體有時會竭盡全力并采取某些殘忍和野蠻方式來達到目的。
個體的情感、情緒和人格的核心密切相關,它們不是獨立個體的獨特特征,而是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具有的普遍特征。
個體對特定情境做出适當的情感反應的能力,稱為情緒能力。
情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時時都能體驗到它們。
即使是陌生人,我們通過他日常的情感與情緒反應,也能對他有所了解。
個體的情感和情緒會表現為身體語言,這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密不可分,與情感和情緒相伴的生理現象可以表現為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變化,包括面紅耳赤、臉色蒼白、脈搏加快和呼吸加快等。
分離性情感 憤怒 憤怒是個體追求權力和支配欲過程的真正縮影。
憤怒的目的就是迅速而強有力地毀滅一切障礙。
前人的研究表明,憤怒的個體通常會竭盡全力來追求優越感。
對他人認同的追求有時會堕化為對真實權力的沉迷。
在追求優越感和認同感的過程中,個體的權力隻要受到一點點威脅,他就會做出憤怒的反應。
或許是基于以往的經驗,個體相信利用憤怒這種心理機制,能夠從容向前,擊敗敵人。
這是并不聰明,但容易奏效的方法。
大多數人都對自己偶爾發怒獲得好處的情景印象深刻。
某些場合個體表現的憤怒情有可原這種情況并不在我們讨論的範疇。
我們更關注那些習慣性憤怒的個體。
事實上,有些人已将憤怒變成自己的行事标簽,因為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其他方式。
這些人通常傲慢且高度敏感,忍受不了别人和他們平起平坐或比他們位高一等。
隻有比别人更優秀,他們才會感到開心。
因此,他們敏感而警覺,總是擔心别人過于靠近,或是對他們的評價不高。
伴随着高度敏感性,不信任感也是他們常見的性格特征,他們不會信任自己的同伴。
除了憤怒、敏感和不信任以外,這些個體還有其他的性格特征。
在面臨困境時,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會害怕每一項難度大的工作,并且無法融入社會。
如果他一事無成,他唯一的反應方式就是憤怒,以傷害他人的方式來抗議。
例如,他有可能會打碎一面鏡子,或是砸碎一隻昂貴的花瓶。
雖然事後他會說自己失去理智,不知所謂,但是卻沒有說服力。
他想要傷人或毀物的企圖太過明顯,他總是破壞一些值錢的東西,從不在不值錢的東西上發洩憤怒,表明這些破壞行為一定具有某種意圖。
雖然在小範圍内上述方法屢試不爽,但隻要範圍一擴大,這些方法就會失效。
習慣性憤怒的人很快就四處樹敵,因為與憤怒常同時出現的是暴躁行為。
習慣性憤怒的個體表現出明顯的敵對态度,這是對社會情感的全盤否定。
對權力的極端追求使得他們常試圖置對手于死地。
由于情感與情緒是個體性格最明顯的指标,我們可以将這些人性的知識用于解決個體的多種情緒問題。
暴躁的、易怒的個體是人類社會和幸福生活的敵人。
他們對權力的追求建立在自卑感之上。
意識到自身權力的個體會根據需要表現出這種富有侵略性、暴力的心理活動和相應行為。
個體爆發憤怒時,就是自卑感和優越感表現得淋漓盡緻的時候。
憤怒是一個廉價的小伎倆,是通過犧牲他人利益來擡高自己地位的手段。
酒精是促發個體憤怒和暴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極少量的酒精就足以引發憤怒。
酒精能夠減弱或消除個體的理智行為。
一個酒精中毒患者就好像沒開化的野蠻人,失去對自己言行的控制,也不再為别人着想。
在沒喝醉時,他會盡力掩飾對他人的惡意和傷害傾向。
一旦喝醉,他的真實性格就會暴露無遺。
一般而言,不能融入生活的人更容易酒精成瘾,他們通過精神活性物質尋找安慰和遺忘不快,給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尋找借口。
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脾氣。
有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讓一個孩子大發雷霆。
這是由于兒童有着更強烈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