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回 聖駕凄涼居古殿 旌旗威武震西川
關燈
小
中
大
”
葉飄零慨然而歎,問曰:“令郎趙統、趙廣如何?”趙雲道:“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二子長成,當保明主,為天下人抛頭顱灑熱血也,更有何疑?”葉飄零微微颔首,趙雲一家離去,忽有馬雲祿重返駕前悄告道:“吾與夫君厮殺半生,轉戰四海,今子龍雖有丈夫之志,雲祿卻不忍孩兒再履沙場,芯茹性剛,喜兵好武,非父母可以禁之。
伏願陛下憐統、廣年幼,勿使為将也。
” 葉飄零聞言,仰天曰:“堪歎世間舔犢意,可憐天下父母心!”遂傳喚領國子監總執掌司馬懿,教隻授趙統、趙廣文才,不傳武略。
諸臣皆退,葉飄零獨居館中,心下甚悶,有安靜勸曰:“皇伯寬心,皇後娘娘有關興哥哥、辛怡姊姊保護,必然無恙。
”葉飄零不語,當夜又是難眠,盡退從人,隻攜了寶劍,暗點燈籠,披衣離了館驿,往皇宮而來,踱到未央殿前。
明月中天,朗星無限,中華皇帝孑然一身,徘徊金蘭玉宇之間,清風拂面,刺骨生寒,忽聞荷花蓮葉之中,蟲喚蛙鳴之裡,隐隐似有歎息之聲。
葉飄零喝曰:“朕既封皇宮,閑人免入,有何人敢違朕意,窩藏在此?” 戲鳳池旁盈盈站起一人,長裙及水,襟帶飛飄,輕風批開散亂秀發,露出一片玉骨冰肌,花容月貌。
葉飄零按劍問曰:“汝是何人?”那女獨立清蕭,毫無畏懼,當真是豔如桃李,冷若冰霜,隻淡淡道:“三十年來,天下稱孤道寡者,不知其數矣,汝又何人?” 葉飄零自登基以來,不曾遭此反問,不覺啞然失笑,半晌道:“朕中華興元皇帝,姓葉,上飄下零,汝乃何人,為何在此,可從實報來!”那女道:“又一個稱孤道寡的,吾災患至矣!不稱孤道寡的為何不來?” 葉飄零心下一動,忖道:“此女神智失常,卻似冷宮怨婦,莫非是她?”問曰:“汝可是河北甄妃?”聽她冷笑道:“爾輩終不過為了我這身子,便舍得下花言巧語,直至無法無天,無倫無義,一旦歹心已遂,什麼盟誓皆付腦後,立時忘盡。
威風凜凜也好,鼠頭賊腦也罷,皇帝盜匪,抵不過心中都是一般壞水,吾心自知,隻絕不抵抗,任汝狂逞,盡管前來便是,又假惺惺多問作甚?”緩緩閉上雙目。
葉飄零正驚愕間,甄妃瞠目叱道:“偷腥也不敢,算什麼皇帝?古往今來,有哪一個皇帝像你這般膽小的?”葉飄零早望見甄妃玲珑浮凸,儀态萬千,一段容光豔若天人,果是天生尤物,更聞得她直語相邀,不覺心神一蕩,強又凝定,道:“朕非懼汝也。
唯甄姑娘号稱洛神,但為曹子恒所負,即落魄至斯乎?”甄妃仰面冷笑道:“什麼洛神?子建倘居其位,真有異于子恒乎?” 葉飄零心下着實黯然:“昔年洛神,豔名傳播天下,不想今朝如此。
女兒何罪,亂世之中,隻如蝼蟻一般?總是他人辜負良多,以緻心灰意懶。
”微微上前,扶住甄妃道:“甄姑娘放心,吾等中華乃禮儀之邦,汝安心而依中華,無人敢犯尊顔。
”當下攙扶甄妃出宮,半路因衆侍衛忽覺不見了皇上,急來找尋,正好迎到。
葉飄零教安靜伴甄妃而住,悉心照料,休提魏國傷感之事。
翌日,有周循解秀珠夫人至,葉飄零思及飄萍之死,原本憤恨,待秀珠夫人到,方知原是巾帼英雄,當年曾戰過樂進,如今卻成階下之囚,蓬松滿面。
葉飄零問曰:“昔萍兒傾倒天下,舉世臣服,而待夫人最厚,如何卻與曹子恒做那不仁不義之事,緻使萍兒無路可去,含恨隕身,至今背負惡名?夫人甯不愧乎?”秀珠夫人道:“吾本山野村姑,自歸魏國,子恒念念不忘接我入宮,後雖未行,蓋男子性堕而遲,非心下無意也。
但為子恒所謀,俱所甘願,何必問其緣由?今日有死而已,不必多言。
” 葉飄零見秀珠夫人雖在囚中,英風不改,不覺挫動心中傷悲,而有不忍之色。
秀珠夫人道:“久聞中華皇帝文韬武略,冠絕當今,如何有此兒女态耶?可速斬我。
”葉飄零念及飄萍,潸然淚下,卻道:“朕雖愛女,然死者已矣,朕隻欲澤被天下,豈可因私怨而戮良才?朕若斬汝,天下百姓欲尋仇者,何止千萬?” 秀珠夫人大笑道:“夫行大事者,思慮不可不快,建大功者,決斷不可不明也,遇事遲疑,但有婦人之仁,遜子恒何多哉,此非英主也!”含笑咬舌而亡。
傳到蜀中,曹丕聞得,悠悠歎道:“朕早許諾秀珠,他日扶為正宮。
隻是一向疏懶,尚未舉動,不想秀珠已去,如今欲為之時,故人已去,永不能償還此願矣!前行總有道,後悔卻無途,使後人聞之,甯不戚乎?”亦吐血成升而死,雖開魏國,在位不過兩載。
有詩歎曰:風流當屬魏文帝,落筆成詩天下聞。
誓伴洛神言尚在,一朝共死為新人。
初,秀珠夫人先于軍中謂周循曰:“吾自私離羌國,侍奉魏帝以來,一心無二,縱至中華國主駕前,亦無他意,何必見之?早得子恒一言許諾,此生何憾?”後
伏願陛下憐統、廣年幼,勿使為将也。
” 葉飄零聞言,仰天曰:“堪歎世間舔犢意,可憐天下父母心!”遂傳喚領國子監總執掌司馬懿,教隻授趙統、趙廣文才,不傳武略。
諸臣皆退,葉飄零獨居館中,心下甚悶,有安靜勸曰:“皇伯寬心,皇後娘娘有關興哥哥、辛怡姊姊保護,必然無恙。
”葉飄零不語,當夜又是難眠,盡退從人,隻攜了寶劍,暗點燈籠,披衣離了館驿,往皇宮而來,踱到未央殿前。
明月中天,朗星無限,中華皇帝孑然一身,徘徊金蘭玉宇之間,清風拂面,刺骨生寒,忽聞荷花蓮葉之中,蟲喚蛙鳴之裡,隐隐似有歎息之聲。
葉飄零喝曰:“朕既封皇宮,閑人免入,有何人敢違朕意,窩藏在此?” 戲鳳池旁盈盈站起一人,長裙及水,襟帶飛飄,輕風批開散亂秀發,露出一片玉骨冰肌,花容月貌。
葉飄零按劍問曰:“汝是何人?”那女獨立清蕭,毫無畏懼,當真是豔如桃李,冷若冰霜,隻淡淡道:“三十年來,天下稱孤道寡者,不知其數矣,汝又何人?” 葉飄零自登基以來,不曾遭此反問,不覺啞然失笑,半晌道:“朕中華興元皇帝,姓葉,上飄下零,汝乃何人,為何在此,可從實報來!”那女道:“又一個稱孤道寡的,吾災患至矣!不稱孤道寡的為何不來?” 葉飄零心下一動,忖道:“此女神智失常,卻似冷宮怨婦,莫非是她?”問曰:“汝可是河北甄妃?”聽她冷笑道:“爾輩終不過為了我這身子,便舍得下花言巧語,直至無法無天,無倫無義,一旦歹心已遂,什麼盟誓皆付腦後,立時忘盡。
威風凜凜也好,鼠頭賊腦也罷,皇帝盜匪,抵不過心中都是一般壞水,吾心自知,隻絕不抵抗,任汝狂逞,盡管前來便是,又假惺惺多問作甚?”緩緩閉上雙目。
葉飄零正驚愕間,甄妃瞠目叱道:“偷腥也不敢,算什麼皇帝?古往今來,有哪一個皇帝像你這般膽小的?”葉飄零早望見甄妃玲珑浮凸,儀态萬千,一段容光豔若天人,果是天生尤物,更聞得她直語相邀,不覺心神一蕩,強又凝定,道:“朕非懼汝也。
唯甄姑娘号稱洛神,但為曹子恒所負,即落魄至斯乎?”甄妃仰面冷笑道:“什麼洛神?子建倘居其位,真有異于子恒乎?” 葉飄零心下着實黯然:“昔年洛神,豔名傳播天下,不想今朝如此。
女兒何罪,亂世之中,隻如蝼蟻一般?總是他人辜負良多,以緻心灰意懶。
”微微上前,扶住甄妃道:“甄姑娘放心,吾等中華乃禮儀之邦,汝安心而依中華,無人敢犯尊顔。
”當下攙扶甄妃出宮,半路因衆侍衛忽覺不見了皇上,急來找尋,正好迎到。
葉飄零教安靜伴甄妃而住,悉心照料,休提魏國傷感之事。
翌日,有周循解秀珠夫人至,葉飄零思及飄萍之死,原本憤恨,待秀珠夫人到,方知原是巾帼英雄,當年曾戰過樂進,如今卻成階下之囚,蓬松滿面。
葉飄零問曰:“昔萍兒傾倒天下,舉世臣服,而待夫人最厚,如何卻與曹子恒做那不仁不義之事,緻使萍兒無路可去,含恨隕身,至今背負惡名?夫人甯不愧乎?”秀珠夫人道:“吾本山野村姑,自歸魏國,子恒念念不忘接我入宮,後雖未行,蓋男子性堕而遲,非心下無意也。
但為子恒所謀,俱所甘願,何必問其緣由?今日有死而已,不必多言。
” 葉飄零見秀珠夫人雖在囚中,英風不改,不覺挫動心中傷悲,而有不忍之色。
秀珠夫人道:“久聞中華皇帝文韬武略,冠絕當今,如何有此兒女态耶?可速斬我。
”葉飄零念及飄萍,潸然淚下,卻道:“朕雖愛女,然死者已矣,朕隻欲澤被天下,豈可因私怨而戮良才?朕若斬汝,天下百姓欲尋仇者,何止千萬?” 秀珠夫人大笑道:“夫行大事者,思慮不可不快,建大功者,決斷不可不明也,遇事遲疑,但有婦人之仁,遜子恒何多哉,此非英主也!”含笑咬舌而亡。
傳到蜀中,曹丕聞得,悠悠歎道:“朕早許諾秀珠,他日扶為正宮。
隻是一向疏懶,尚未舉動,不想秀珠已去,如今欲為之時,故人已去,永不能償還此願矣!前行總有道,後悔卻無途,使後人聞之,甯不戚乎?”亦吐血成升而死,雖開魏國,在位不過兩載。
有詩歎曰:風流當屬魏文帝,落筆成詩天下聞。
誓伴洛神言尚在,一朝共死為新人。
初,秀珠夫人先于軍中謂周循曰:“吾自私離羌國,侍奉魏帝以來,一心無二,縱至中華國主駕前,亦無他意,何必見之?早得子恒一言許諾,此生何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