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具的人。
拿一種想象的事物的秩序去教育孩子,而這種秩序他們将來又會發現同他們必須遵循的既定的秩序是完全相反的,這又有什麼用處呢?你首先要教他們怎樣做聰明的人,然後再教他們判斷其他的人究竟愚蠢在什麼地方。
" 請看這一番表面上似有道理而實際上是沒有道理的說法,做父親的人由于智慮不周,竟按照這種說法去做,他們用偏見培養他們的孩子,結果使孩子們變成了偏見的奴隸,他們想教導孩子把愚人當作達到欲念的工具,結果反而使孩子們變成了愚人的玩物。
為了要認識人,他必須先要對許多事物有所了解!明智的人是最後才去研究人的,而你卻叫孩子把人作為頭一個研究的課題!在用我們的看法去教育孩子之前,首先就要使他對我們的看法有一個認識。
難道說,懂得人們的愚昧,就要把人們的愚昧當作自己的理智嗎?要成為一個明智的人,就需要辨别哪些人是不明智的。
如果你的孩子既不能判斷人們的看法,又不能看出他們的謬誤,他怎能去認識他們呢?更糟糕的是,當他還沒有弄清别人所說的事物是真是假,他就去學它們。
因此,首先要告訴他事物的真相,然後才告訴他那些事物在我們的眼中看來是什麼樣子;這樣,他才懂得如何把人們的看法和實際的真相加以比較,才能超凡脫俗,因為,當你聽信偏見的時候,你是看不出它是偏見的,如果你同大衆是一個樣子,你就不能對大衆進行指導。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教會他怎樣判斷人們的看法,你就拿人們的看法去教育他的話,我敢說,不管你怎樣努力,他最終是要把别人的看法當作自己的看法的,而且你以後就沒有什麼辦法把它改掉了。
所以,我認為,為了使一個青年能夠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他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不能硬是要他采取我們的看法。
你可以看到,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向我的學生談到人,要是他能夠懂得我在這方面所講的東西,那他就太聰明了;他還不能那樣明顯地感覺到他同他周圍的人的關系,所以還不能憑他自己的能力去判斷别人。
他唯一能理解的人,就是他自己,甚至對他自己的理解也不是十分完全的;但是,盡管他對自己的認識不夠,他的認識至少是正确的。
他不知道别人所處的地位,但他知道他自己所處的地位,并且牢牢地站在他所處的地位上。
我們用來束縛他的,不是他不能理解的社會的法律,而是需要。
現在,他仍然是一個自然人,我們要繼續這樣看待他。
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體和人制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他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顯而易見的關系。
因此,鐵在他的眼中看來,應當比黃金值錢,玻璃應當比鑽石值錢;同樣,他對鞋匠和泥水匠,比對郎佩勒爾、勒布郎和所有歐洲的珠寶匠都更為尊敬;特别是作面包的師傅,在他的心目中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甯可拿整個法蘭西學院去掉換一個龍巴德大街的最小的糕點師。
他認為,金匠、銀匠、雕刻匠和花邊匠都不過是一些懶漢,他們所搞的東西都是沒有一點用處的玩意兒;甚至對制造鐘表的人,他也是不十分看重的。
快樂的兒童享受了時間而不作時間的奴隸,他利用了時光而不知道時間的價值。
他的欲念是很平靜的,使他每天都是那樣恬靜地生活,因而在他需要的時候可以作為計算時間的工具。
如果他說他需要用一個時表,又如果我們能夠想法子使他哭泣一場,那麼,我所培養的愛彌兒也不過是一個平庸的愛彌兒,對我固然有用處,可以使别人了解我,然而真實的愛彌兒卻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孩子,任何人想學他的榜樣也是學不會的。
我們有一個既不背離自然而且還更加公平的次序,根據這個次序,我們将按照各種技術之間必然的聯系去看待它們,把最能獨立操作的技術列在前面,而那些需要許多其他行業的幫助才能操作的技術,則列在後面。
這個次序,雖然使人們在總的社會次序方面連想到幾個重要的問題,但同前面那個評價的次序一樣,在世人的心目中恰恰颠倒了,以至生産原料的技術差不多都是被人看不起的,都是掙錢不多的,而原料愈是加工,則愈是最後加工制造成品的人,就愈是掙錢和受到人們的尊重。
我不打算研究精巧的技術是不是因為把原料最後制成了成品,所以就應該比提供原料的技術更重要和得到更多的報酬,但是我要指出,在每一種東西中,用途最廣和必不可少的技術毫無疑問是最值得尊重的;而一種技術,如果它最不需要其他技術的幫助,則我們對它的評價當然比那些依賴性最大的技術高得多,因為它是最自由的,而且是最接近于獨立操作的。
這才是對技術和勞力的真正的評價尺度,而一切其他的尺度都是任意的,都是以人的偏見為轉移的。
拿一種想象的事物的秩序去教育孩子,而這種秩序他們将來又會發現同他們必須遵循的既定的秩序是完全相反的,這又有什麼用處呢?你首先要教他們怎樣做聰明的人,然後再教他們判斷其他的人究竟愚蠢在什麼地方。
" 請看這一番表面上似有道理而實際上是沒有道理的說法,做父親的人由于智慮不周,竟按照這種說法去做,他們用偏見培養他們的孩子,結果使孩子們變成了偏見的奴隸,他們想教導孩子把愚人當作達到欲念的工具,結果反而使孩子們變成了愚人的玩物。
為了要認識人,他必須先要對許多事物有所了解!明智的人是最後才去研究人的,而你卻叫孩子把人作為頭一個研究的課題!在用我們的看法去教育孩子之前,首先就要使他對我們的看法有一個認識。
難道說,懂得人們的愚昧,就要把人們的愚昧當作自己的理智嗎?要成為一個明智的人,就需要辨别哪些人是不明智的。
如果你的孩子既不能判斷人們的看法,又不能看出他們的謬誤,他怎能去認識他們呢?更糟糕的是,當他還沒有弄清别人所說的事物是真是假,他就去學它們。
因此,首先要告訴他事物的真相,然後才告訴他那些事物在我們的眼中看來是什麼樣子;這樣,他才懂得如何把人們的看法和實際的真相加以比較,才能超凡脫俗,因為,當你聽信偏見的時候,你是看不出它是偏見的,如果你同大衆是一個樣子,你就不能對大衆進行指導。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教會他怎樣判斷人們的看法,你就拿人們的看法去教育他的話,我敢說,不管你怎樣努力,他最終是要把别人的看法當作自己的看法的,而且你以後就沒有什麼辦法把它改掉了。
所以,我認為,為了使一個青年能夠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他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不能硬是要他采取我們的看法。
你可以看到,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向我的學生談到人,要是他能夠懂得我在這方面所講的東西,那他就太聰明了;他還不能那樣明顯地感覺到他同他周圍的人的關系,所以還不能憑他自己的能力去判斷别人。
他唯一能理解的人,就是他自己,甚至對他自己的理解也不是十分完全的;但是,盡管他對自己的認識不夠,他的認識至少是正确的。
他不知道别人所處的地位,但他知道他自己所處的地位,并且牢牢地站在他所處的地位上。
我們用來束縛他的,不是他不能理解的社會的法律,而是需要。
現在,他仍然是一個自然人,我們要繼續這樣看待他。
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體和人制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他的安全、生存和舒适的顯而易見的關系。
因此,鐵在他的眼中看來,應當比黃金值錢,玻璃應當比鑽石值錢;同樣,他對鞋匠和泥水匠,比對郎佩勒爾、勒布郎和所有歐洲的珠寶匠都更為尊敬;特别是作面包的師傅,在他的心目中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甯可拿整個法蘭西學院去掉換一個龍巴德大街的最小的糕點師。
他認為,金匠、銀匠、雕刻匠和花邊匠都不過是一些懶漢,他們所搞的東西都是沒有一點用處的玩意兒;甚至對制造鐘表的人,他也是不十分看重的。
快樂的兒童享受了時間而不作時間的奴隸,他利用了時光而不知道時間的價值。
他的欲念是很平靜的,使他每天都是那樣恬靜地生活,因而在他需要的時候可以作為計算時間的工具。
如果他說他需要用一個時表,又如果我們能夠想法子使他哭泣一場,那麼,我所培養的愛彌兒也不過是一個平庸的愛彌兒,對我固然有用處,可以使别人了解我,然而真實的愛彌兒卻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孩子,任何人想學他的榜樣也是學不會的。
我們有一個既不背離自然而且還更加公平的次序,根據這個次序,我們将按照各種技術之間必然的聯系去看待它們,把最能獨立操作的技術列在前面,而那些需要許多其他行業的幫助才能操作的技術,則列在後面。
這個次序,雖然使人們在總的社會次序方面連想到幾個重要的問題,但同前面那個評價的次序一樣,在世人的心目中恰恰颠倒了,以至生産原料的技術差不多都是被人看不起的,都是掙錢不多的,而原料愈是加工,則愈是最後加工制造成品的人,就愈是掙錢和受到人們的尊重。
我不打算研究精巧的技術是不是因為把原料最後制成了成品,所以就應該比提供原料的技術更重要和得到更多的報酬,但是我要指出,在每一種東西中,用途最廣和必不可少的技術毫無疑問是最值得尊重的;而一種技術,如果它最不需要其他技術的幫助,則我們對它的評價當然比那些依賴性最大的技術高得多,因為它是最自由的,而且是最接近于獨立操作的。
這才是對技術和勞力的真正的評價尺度,而一切其他的尺度都是任意的,都是以人的偏見為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