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四節
關燈
小
中
大
在所有一切技術中,第一個最值得尊敬的是農業;我把煉鐵放在第二位,木工放在第三位,以下類推。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受過庸俗的偏見的毒害,也一定是這樣評定這些技術的次序的。
我們的愛彌兒難道說不會從魯濱遜身上想到許多重要的問題!當他發現,有些技術隻有進行細緻的分工,隻有無限地增添這種或那種工具,才能臻于完善,他将産生怎樣的想法呢?他心裡将這樣想:"那些人雖然是很靈巧,但靈巧之中也帶有幾分愚蠢:他們害怕他們的胳臂和手指幹不了什麼事情,所以才發明工具來代替它們。
單單為了操作一門技術,他們就要受千百種其他技術的支配,每一個工人都要依賴整個的城市。
至于我的同伴和我,我們就要把我們的天才用來增進我們的技巧,我們隻制造可以随身攜帶的工具。
那些人盡管在巴黎誇他們的本事,可是到了我們的島上也許就什麼也不行了,就得給我們做徒弟。
" 讀者諸君,不要隻是呆在這裡看我們的學生練他的身體和練他的手藝,也請你們考慮一下我們把他幼稚的好奇心是引向哪個方向發展的,考慮一下他所獲得的常識,他所培養的發明精神和深遠的眼光,考慮一下我們将訓練他具備什麼樣的頭腦。
他無論看見什麼或做什麼,他都要把它徹底地弄個明白,懂得其中的道理;他要從一種工具到另一種工具,追溯到當初使用的第一個工具;他絕不憑想象行事;他對一樣東西如果事先沒有一點知識,他就不去學它:如果他看見人家做彈簧,他就想知道鋼鐵是怎樣從礦石中煉出來的;如果他看見别人把木闆釘成箱子,他就想知道樹木是怎樣砍伐的;當他自己工作的時候,他拿到他所用的每一樣工具時他都要這樣說:"如果我沒有這樣的工具,我怎樣才能做一個同它相似的東西來用,或者怎樣想辦法不用這種工具?" 不過,當老師喜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難免不錯誤地認為孩子也同樣喜歡做那種事情,所以,在你津津有味地工作時,必須注意看孩子是不是感到厭煩而不敢向你表示出來。
孩子應該把全神貫注在他所做的事情上,而你則應該把全神貫注在他的身上,不斷地留心觀察他,但又不要讓他發現你在暗中注意他;你要預先料到他心中的感想;要防止他産生不正确的看法;要使他專心到這樣的程度,以至他不僅覺得他能夠做那件事情,而且,由于他非常明白他所做的事情有什麼用處,所以做起來心裡也感到喜歡。
技術的結合在于工藝的交換,商業的結合在于物品的交換,銀行的結合在于票據和銀錢的交換:所有這些觀念都是互相關連的,基本的概念已經有了,我們借園主羅貝爾的幫助,在幼小時候就使他獲得了這些觀念的基礎。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隻是把以上這些觀念綜合起來,并且把它們用來說明更多的例子,以便使他懂得通商貿易是怎樣一回事情,同時向他詳細講解有關各地特産的博物學,詳細講解航海方面的技術和科學,最後詳細講解按地方的遠近,按陸地、海洋和江河等的位置而産生的或大或小的交通上的困難,以便使他對商業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沒有交換,任何社會都不能存在;沒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換都不能進行;沒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
所以,整個社會的第一個法則就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間要有某種協定的平等。
人和人之間的協定的平等,跟自然的平等迥然不同,為了要實現這種平等,就需要有成文法,也就是說需要有政府和法律。
一個孩子對政治的知識應當簡單而明了;由于他對産權已經有了一些觀念,所以,他隻應該在牽涉到産權的時候才泛泛地知道有政府。
物和物之間的協定的平等,導緻了貨币的發明,因為,貨币隻不過是用來比較各種各樣物品的價值的一個數額;在這個意義上,貨币是社會的真正的紐帶;但是,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貨币。
從前,牲畜做過貨币,有幾個民族現在還用貝殼做貨币,斯巴達人用鐵做貨币,在瑞典曾經用皮革做貨币,而我們則用金銀做貨币。
金屬因為易于攜帶的緣故,所以一般都把它們作為各種交換的中介;為了避免在每次交換的時候都要衡量一下金屬的重量,所以就把它們鑄造成錢,因為錢币上的标記表明了打有那種标記的一塊錢含有那樣重的金屬;隻有國王才有鑄造貨币的權力,因為隻有他一個人才有權利要别人承認他在全體人民當中的權威。
象這樣來解釋這個發明的用處,就連最愚蠢的人也能懂得的。
要直接把性質不同的物品拿來比較,是很困難的,例如說布匹和麥子就很難比較;但是,當我們找到了象貨币這樣的共同尺度,織布的人和種麥子的人就容易按這個共同的尺度說出他們希望交換的物品的價值了。
如果一定數量的布值一定數量的錢,而一定數量的麥子也值同樣多的錢,那麼,拿布來交換麥子的人就做了一項公平的交易。
因此,通過貨币,各種各樣的東西才能用同一個單位的尺度來衡量,才能互相比較。
講到這裡就不要再多講了,絕不要去解釋這個制度對人們的道德的影響。
無論你講解什麼東西,重要的是要好好地先揭示它的用途,然後才指出它的弊端。
如果你要向孩子們解釋符号是怎樣使人們忘記了符号所表示的東西的,解釋金錢是怎樣産生了世人的種種妄念的,解釋盛産白銀的國家是怎樣變成最窮的國家的,那你不僅把孩子們看成了哲學家,而且簡直把他們看成了聖人,要他們了解連哲學家也沒有了解透徹的東西。
有多麼多有趣的東西可以供我們用來引導一個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這樣做的時候,既不離開他所能理解的實際的物質關系,也不使他在心中産生任何一個他弄不清楚的觀念!教師的藝術是:絕不要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斷地使他接觸他将來必須知道的重大關系,以便使他能夠正确地判斷人類社會中的善惡。
同學生交談的時候,必須善于啟發你在他心靈中所培養的思想。
這樣的問題,也許在别的孩子是一點也不注意的,可是它将使愛彌兒苦苦思索半年之久。
我們到一個富翁家裡去吃飯,我們去時發現一個盛大的宴會已經準備得十分整齊,有很多客人,有很多仆人,有很多的菜,有一套精緻漂亮的餐具。
這一套又好看又很有氣派的東西,如果沒有見慣的話,會感到有些迷人的。
我先就想到所有這一切對我的這個學生的影響。
當宴會正在進行的時候,當菜一道接一道地端上來的時候,當滿桌的人都在那裡呱啦呱啦地談個不休的時候,我俯身到他的耳朵邊對他說:"你估計一下,你在桌上所看到的這些東西在端上來以前經過了多少人的手?"這短短的一句話在他的頭腦中引起了多少想法啊!心曠神怡的閑情馬上就為之煙消雲散。
他沉思,他默想,他計算,他感到不安。
當那些哲學家被美酒或身旁的女人弄得迷迷糊糊,象小娃子似地在那裡大說其昏話的時候,這個孩子卻一個人在那裡用哲學的态度細心思考。
他問我,我拒絕回答,我告訴他改天再說;他着急,他忘記了吃也忘記了喝;他巴不得離開桌子向我問個痛快。
他的好奇心多麼想知道這回事情啊!這一席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受過庸俗的偏見的毒害,也一定是這樣評定這些技術的次序的。
我們的愛彌兒難道說不會從魯濱遜身上想到許多重要的問題!當他發現,有些技術隻有進行細緻的分工,隻有無限地增添這種或那種工具,才能臻于完善,他将産生怎樣的想法呢?他心裡将這樣想:"那些人雖然是很靈巧,但靈巧之中也帶有幾分愚蠢:他們害怕他們的胳臂和手指幹不了什麼事情,所以才發明工具來代替它們。
單單為了操作一門技術,他們就要受千百種其他技術的支配,每一個工人都要依賴整個的城市。
至于我的同伴和我,我們就要把我們的天才用來增進我們的技巧,我們隻制造可以随身攜帶的工具。
那些人盡管在巴黎誇他們的本事,可是到了我們的島上也許就什麼也不行了,就得給我們做徒弟。
" 讀者諸君,不要隻是呆在這裡看我們的學生練他的身體和練他的手藝,也請你們考慮一下我們把他幼稚的好奇心是引向哪個方向發展的,考慮一下他所獲得的常識,他所培養的發明精神和深遠的眼光,考慮一下我們将訓練他具備什麼樣的頭腦。
他無論看見什麼或做什麼,他都要把它徹底地弄個明白,懂得其中的道理;他要從一種工具到另一種工具,追溯到當初使用的第一個工具;他絕不憑想象行事;他對一樣東西如果事先沒有一點知識,他就不去學它:如果他看見人家做彈簧,他就想知道鋼鐵是怎樣從礦石中煉出來的;如果他看見别人把木闆釘成箱子,他就想知道樹木是怎樣砍伐的;當他自己工作的時候,他拿到他所用的每一樣工具時他都要這樣說:"如果我沒有這樣的工具,我怎樣才能做一個同它相似的東西來用,或者怎樣想辦法不用這種工具?" 不過,當老師喜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難免不錯誤地認為孩子也同樣喜歡做那種事情,所以,在你津津有味地工作時,必須注意看孩子是不是感到厭煩而不敢向你表示出來。
孩子應該把全神貫注在他所做的事情上,而你則應該把全神貫注在他的身上,不斷地留心觀察他,但又不要讓他發現你在暗中注意他;你要預先料到他心中的感想;要防止他産生不正确的看法;要使他專心到這樣的程度,以至他不僅覺得他能夠做那件事情,而且,由于他非常明白他所做的事情有什麼用處,所以做起來心裡也感到喜歡。
技術的結合在于工藝的交換,商業的結合在于物品的交換,銀行的結合在于票據和銀錢的交換:所有這些觀念都是互相關連的,基本的概念已經有了,我們借園主羅貝爾的幫助,在幼小時候就使他獲得了這些觀念的基礎。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隻是把以上這些觀念綜合起來,并且把它們用來說明更多的例子,以便使他懂得通商貿易是怎樣一回事情,同時向他詳細講解有關各地特産的博物學,詳細講解航海方面的技術和科學,最後詳細講解按地方的遠近,按陸地、海洋和江河等的位置而産生的或大或小的交通上的困難,以便使他對商業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沒有交換,任何社會都不能存在;沒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換都不能進行;沒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
所以,整個社會的第一個法則就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間要有某種協定的平等。
人和人之間的協定的平等,跟自然的平等迥然不同,為了要實現這種平等,就需要有成文法,也就是說需要有政府和法律。
一個孩子對政治的知識應當簡單而明了;由于他對産權已經有了一些觀念,所以,他隻應該在牽涉到産權的時候才泛泛地知道有政府。
物和物之間的協定的平等,導緻了貨币的發明,因為,貨币隻不過是用來比較各種各樣物品的價值的一個數額;在這個意義上,貨币是社會的真正的紐帶;但是,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貨币。
從前,牲畜做過貨币,有幾個民族現在還用貝殼做貨币,斯巴達人用鐵做貨币,在瑞典曾經用皮革做貨币,而我們則用金銀做貨币。
金屬因為易于攜帶的緣故,所以一般都把它們作為各種交換的中介;為了避免在每次交換的時候都要衡量一下金屬的重量,所以就把它們鑄造成錢,因為錢币上的标記表明了打有那種标記的一塊錢含有那樣重的金屬;隻有國王才有鑄造貨币的權力,因為隻有他一個人才有權利要别人承認他在全體人民當中的權威。
象這樣來解釋這個發明的用處,就連最愚蠢的人也能懂得的。
要直接把性質不同的物品拿來比較,是很困難的,例如說布匹和麥子就很難比較;但是,當我們找到了象貨币這樣的共同尺度,織布的人和種麥子的人就容易按這個共同的尺度說出他們希望交換的物品的價值了。
如果一定數量的布值一定數量的錢,而一定數量的麥子也值同樣多的錢,那麼,拿布來交換麥子的人就做了一項公平的交易。
因此,通過貨币,各種各樣的東西才能用同一個單位的尺度來衡量,才能互相比較。
講到這裡就不要再多講了,絕不要去解釋這個制度對人們的道德的影響。
無論你講解什麼東西,重要的是要好好地先揭示它的用途,然後才指出它的弊端。
如果你要向孩子們解釋符号是怎樣使人們忘記了符号所表示的東西的,解釋金錢是怎樣産生了世人的種種妄念的,解釋盛産白銀的國家是怎樣變成最窮的國家的,那你不僅把孩子們看成了哲學家,而且簡直把他們看成了聖人,要他們了解連哲學家也沒有了解透徹的東西。
有多麼多有趣的東西可以供我們用來引導一個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這樣做的時候,既不離開他所能理解的實際的物質關系,也不使他在心中産生任何一個他弄不清楚的觀念!教師的藝術是:絕不要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斷地使他接觸他将來必須知道的重大關系,以便使他能夠正确地判斷人類社會中的善惡。
同學生交談的時候,必須善于啟發你在他心靈中所培養的思想。
這樣的問題,也許在别的孩子是一點也不注意的,可是它将使愛彌兒苦苦思索半年之久。
我們到一個富翁家裡去吃飯,我們去時發現一個盛大的宴會已經準備得十分整齊,有很多客人,有很多仆人,有很多的菜,有一套精緻漂亮的餐具。
這一套又好看又很有氣派的東西,如果沒有見慣的話,會感到有些迷人的。
我先就想到所有這一切對我的這個學生的影響。
當宴會正在進行的時候,當菜一道接一道地端上來的時候,當滿桌的人都在那裡呱啦呱啦地談個不休的時候,我俯身到他的耳朵邊對他說:"你估計一下,你在桌上所看到的這些東西在端上來以前經過了多少人的手?"這短短的一句話在他的頭腦中引起了多少想法啊!心曠神怡的閑情馬上就為之煙消雲散。
他沉思,他默想,他計算,他感到不安。
當那些哲學家被美酒或身旁的女人弄得迷迷糊糊,象小娃子似地在那裡大說其昏話的時候,這個孩子卻一個人在那裡用哲學的态度細心思考。
他問我,我拒絕回答,我告訴他改天再說;他着急,他忘記了吃也忘記了喝;他巴不得離開桌子向我問個痛快。
他的好奇心多麼想知道這回事情啊!這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