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十節

關燈
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雖說他讀書沒有别的孩子讀得好,但他對自然這本書的理解卻比其他的孩子透澈;他的智慧不表現在他的舌頭上,而是儲藏在他的腦子裡;他的記憶力不如他的判斷力強;他隻會說一種語言,但是他懂得他所說的語言;雖然他說話不象别人說得那麼樣好,但他做事卻比他們做得高明。

     他不懂得什麼叫成規和習慣,他昨天做的事情,絕不影響他今天做的事情:他絕不按老一套的公式辦事,絕不怕什麼權威或先例,他覺得怎樣合适,就怎樣做,怎樣說。

    所以,你休想聽到他說别人教他說的話,休想看到他從書上學來的舉止,他的話句句都忠實于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完全是出自他自己的心意。

     你發現他也有一些關系到他目前狀況的道德概念,但關系到成人時候的道德概念,則一個也沒有。

    既然一個小孩子還不是社會中的活動分子,那麼,這些概念對他們有什麼用處呢?向他講自由、财産以及契約,他也懂得;他知道他的東西為什麼是他的,不是他的東西為什麼不是他的;超過這一點,他就不明白了。

    同他談到義務和服從的時候,他聽不懂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你命令他去做事情,他是不理睬你的;可是你對他說:"如果你把這件事情做得令我滿意的話,我有機會也要做得令你滿意的",他立刻就會想法子做得使你滿意,因為,他覺得,能擴大他的活動範圍,能從你那裡取得不可破壞的權利,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也許,他也不會拒絕你讓他占一個位置,充一個數,當作人物看待;但是,如果他有最後這個動機的話,可見他已經是脫離了自然,你沒有堵好所有一切虛榮的關口。

     從他自己來說,如果他需要幫助的話,他第一個碰到誰,他就不加分别地要求誰幫助,他請求一個國王幫助,同請他的仆人幫助是一樣的:在他看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你從他請求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并不認為你是應該幫助他的;他知道他請求的是你的好意。

    他也知道人情厚道是會使你給他帶來好意的。

    他說的話很簡單明了。

    他的聲音、目光和态度表明,無論别人是滿足他的要求或拒絕他的要求,他都是處之泰然的。

    這種表現,不能說是奴隸似的畏縮或順從,也不能說是主人似的盛氣淩人的樣子;這是對同伴的衷心信賴,是一個自由、聰明而體力柔弱的人要求另外一個自由而親切、強壯的人給他幫助的時候應有的高尚和藹的态度。

    如果你答應他的要求,他也不謝你,不過他覺得他是負了一項債。

    如果你拒絕他,他既不埋怨,也不堅持,他知道這樣做是沒有用處的;因此,他絕不說:"人家拒絕我了。

    "他将說:"這是不可能的。

    "正如我所說的,隻要他看出那是必然的事,他就不會逆着它去做的。

     讓他一個人自由自在,你一言不發地看他活動,觀察他要做些什麼和怎樣做法。

    由于他無須表明他是自由的,所以他不會僅僅為了顯示一下自己能憑自己的力量活動就鹵鹵莽莽地去幹:難道他不知道他始終是自己的主人嗎?他機警、靈敏、神采奕奕,他的活動充滿了他那個年齡的活力,但是,你看到的那些活動沒有一個是漫無目的的。

    盡管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但他絕不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因為他對他的力量做過試驗,所以是有很好的估計的;他的方法始終适合于他的意圖,他沒有成功的把握就絕不行動。

    他的眼睛仔細注意地看,因此,他不會看到什麼就蠢頭蠢腦地去問别人;他要親自觀察,要先弄清楚他想知道什麼東西之後,他才發問。

    如果他遇到什麼意外的困難,他煩惱的心情也不象别人那樣嚴重;如果遇到危險,他也不感到害怕。

    由于他的想象力還處在停滞的狀态,同時我們也沒有使它活躍起來,所以他隻能看到現實存在的情景,隻能按危險的真實程度去估計危險,因此他的頭腦能夠始終保持冷靜。

    自然的需要壓在他的身上,他是無法違背的;他一生下來就受到了需要的束縛,現在,他對這種情況已經是習慣了;他在任何時候都是胸有成竹的。

     要他工作或要他遊戲,在他看來都是一樣的;他的遊戲就是他的工作,他覺得兩者之間是沒有差别的。

    他做一切事情都是興趣盎然,令人歡笑,而且動作大方,令人一看就感到喜悅;從他所做的事情就可以同時看出他的心理的傾向和知識的範圍。

    當你看着一個眼睛靈活、态度沉着、面貌開朗而帶着笑容的漂亮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