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十節
關燈
小
中
大
子高高興興地做最重要的事情或者專心專意地嬉樂遊戲的時候,豈不感到高興、心裡樂洋洋的嗎?
你現在要不要對他做一個比較的觀察呢?叫他同别的孩子混在一起,他愛怎樣做,就讓他怎樣做。
你馬上就可以看出哪一個孩子長得真正的好,哪一個孩子長得最接近他們那種年紀的完善境地。
在城裡的孩子中,沒有哪一個孩子的動作比他更敏捷,而他則比他們當中哪一個孩子的身體都長得結實。
在鄉下的孩子中,他的氣力和他們的氣力是一樣的,但手腳的靈巧則勝過他們。
對孩子們所能理解的一切事情,他比他們都更善于判斷、推理和預測。
說到運動、跑、跳、搖晃東西、擡運重物、估計距離、發明遊戲和争奪錦标,我們可以說,連大自然都在聽他的命令,因為他知道怎樣使一切事物都服從他的意志的指揮。
他所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去領導和管理他的同伴的:他的才能和他的經驗,可以代替他的權利和權威。
随你給他穿什麼衣服和取什麼名字都可以,沒有什麼關系;他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超群出衆,都可以成為他人的領袖:他們都覺得他比他們優秀,所以,他雖不發号施令,他實際上是衆人的首領,而他們雖不認為是在服從他,但實際上是在服從他。
他長大為成熟的兒童,他過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犧牲了快樂的時光才達到他這種完滿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它們是齊頭并進的。
在獲得他那樣年紀的理智的同時,也獲得了他的體質許可他享有的快樂和自由。
如果緻命的錯誤來毀掉我們在他身上所種的希望的花朵,我們也不至于為他的生命和為他的死而哭泣,我們哀傷的心情也不至于因為想到我們曾經使他遭受過痛苦而更加悲切;我們可以對自己說:"至低限度,他是享受了他的童年的;我們沒有使他喪失大自然賦予他的任何東西。
" 這樣的兒童教育,實行起來是要遇到許多麻煩的,因為隻有眼光深遠的人才懂得它的意義,而在一般庸俗的人看來,花這樣多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不過是頑皮的兒童。
一個教師考慮他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比考慮他學生的利益的時候多;他所注意的,是怎樣證明他沒有浪費時間,證明别人給他的薪水他是受之無愧的;他把一套易于表現的本領教給他的學生,随時都可以拿出來誇耀于人;他不管他教學生的東西是不是有用處,隻要能顯示于人就行了。
他要他的學生毫無分别和選擇地在腦子裡亂七八糟地記住一大堆東西。
在考試孩子的時候,老師就叫他把那些貨色擺出來。
炫耀一番,而大家也就感到滿意,此後,他把他的東西收拾起來就走了。
至于我的學生,可沒有這樣富裕;他沒有什麼可顯示的東西,他除他自己以外,沒有别的東西可以拿給人家看的。
一個小孩或大人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透的。
哪裡去找一眼就能看出他獨特之點的觀察家呢?這樣的觀察家有固然是有的,不過是很少的;在成千上萬做父親的人當中,也許連一個也找不到的。
問題問得太多了,誰都要感到厭煩的,尤其是小孩子是更要感到厭煩的。
幾分鐘以後,他們的注意力就分散了,根本就不細心聽你那些重三複四的問題,因此隻是随随便便地回答罷了。
這樣的考試方法是迂腐無用的;有時候無意中說出的一句話,往往比長篇大論更能表示他們的心情和思想;不過要注意他那句話是不是别人教他的或偶然碰巧說的。
你自己必須要有很深刻的判斷能力,才能評價孩子的判斷能力。
我曾經聽到已故的海德爵士說,他的一個朋友在意大利呆了三年之後回來,想考一考他那個年紀隻有九到十歲的兒子的學業。
有一天傍晚,他同老師和孩子一起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去散步,那裡有一些小學生在放風筝。
父親邊走邊問他的兒子:"風筝的影子在這裡,風筝在哪裡?"那個孩子連頭也不擡一下就立刻回答說:"在大路的上空。
""不錯,"海德爵士說,"大路是在太陽和我們的中間。
"那位父親聽見這句話,就吻他的兒子,考完以後,也沒有說什麼話就走了。
第二天,他送給老師一張錢票,在他的薪俸之外還給了他一筆年金。
這位父親是多麼賢明!他的兒子是多麼有出息!那個問題正适合于用來問他那樣年紀的孩子:他的回答雖然簡單,但是你可以從其中看出那個孩子的判斷是多麼準确!亞裡士多德的學生也是這樣馴服那匹任何騎師都無法駕馭的名駒的。
你馬上就可以看出哪一個孩子長得真正的好,哪一個孩子長得最接近他們那種年紀的完善境地。
在城裡的孩子中,沒有哪一個孩子的動作比他更敏捷,而他則比他們當中哪一個孩子的身體都長得結實。
在鄉下的孩子中,他的氣力和他們的氣力是一樣的,但手腳的靈巧則勝過他們。
對孩子們所能理解的一切事情,他比他們都更善于判斷、推理和預測。
說到運動、跑、跳、搖晃東西、擡運重物、估計距離、發明遊戲和争奪錦标,我們可以說,連大自然都在聽他的命令,因為他知道怎樣使一切事物都服從他的意志的指揮。
他所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去領導和管理他的同伴的:他的才能和他的經驗,可以代替他的權利和權威。
随你給他穿什麼衣服和取什麼名字都可以,沒有什麼關系;他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超群出衆,都可以成為他人的領袖:他們都覺得他比他們優秀,所以,他雖不發号施令,他實際上是衆人的首領,而他們雖不認為是在服從他,但實際上是在服從他。
他長大為成熟的兒童,他過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犧牲了快樂的時光才達到他這種完滿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它們是齊頭并進的。
在獲得他那樣年紀的理智的同時,也獲得了他的體質許可他享有的快樂和自由。
如果緻命的錯誤來毀掉我們在他身上所種的希望的花朵,我們也不至于為他的生命和為他的死而哭泣,我們哀傷的心情也不至于因為想到我們曾經使他遭受過痛苦而更加悲切;我們可以對自己說:"至低限度,他是享受了他的童年的;我們沒有使他喪失大自然賦予他的任何東西。
" 這樣的兒童教育,實行起來是要遇到許多麻煩的,因為隻有眼光深遠的人才懂得它的意義,而在一般庸俗的人看來,花這樣多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不過是頑皮的兒童。
一個教師考慮他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比考慮他學生的利益的時候多;他所注意的,是怎樣證明他沒有浪費時間,證明别人給他的薪水他是受之無愧的;他把一套易于表現的本領教給他的學生,随時都可以拿出來誇耀于人;他不管他教學生的東西是不是有用處,隻要能顯示于人就行了。
他要他的學生毫無分别和選擇地在腦子裡亂七八糟地記住一大堆東西。
在考試孩子的時候,老師就叫他把那些貨色擺出來。
炫耀一番,而大家也就感到滿意,此後,他把他的東西收拾起來就走了。
至于我的學生,可沒有這樣富裕;他沒有什麼可顯示的東西,他除他自己以外,沒有别的東西可以拿給人家看的。
一個小孩或大人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透的。
哪裡去找一眼就能看出他獨特之點的觀察家呢?這樣的觀察家有固然是有的,不過是很少的;在成千上萬做父親的人當中,也許連一個也找不到的。
問題問得太多了,誰都要感到厭煩的,尤其是小孩子是更要感到厭煩的。
幾分鐘以後,他們的注意力就分散了,根本就不細心聽你那些重三複四的問題,因此隻是随随便便地回答罷了。
這樣的考試方法是迂腐無用的;有時候無意中說出的一句話,往往比長篇大論更能表示他們的心情和思想;不過要注意他那句話是不是别人教他的或偶然碰巧說的。
你自己必須要有很深刻的判斷能力,才能評價孩子的判斷能力。
我曾經聽到已故的海德爵士說,他的一個朋友在意大利呆了三年之後回來,想考一考他那個年紀隻有九到十歲的兒子的學業。
有一天傍晚,他同老師和孩子一起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去散步,那裡有一些小學生在放風筝。
父親邊走邊問他的兒子:"風筝的影子在這裡,風筝在哪裡?"那個孩子連頭也不擡一下就立刻回答說:"在大路的上空。
""不錯,"海德爵士說,"大路是在太陽和我們的中間。
"那位父親聽見這句話,就吻他的兒子,考完以後,也沒有說什麼話就走了。
第二天,他送給老師一張錢票,在他的薪俸之外還給了他一筆年金。
這位父親是多麼賢明!他的兒子是多麼有出息!那個問題正适合于用來問他那樣年紀的孩子:他的回答雖然簡單,但是你可以從其中看出那個孩子的判斷是多麼準确!亞裡士多德的學生也是這樣馴服那匹任何騎師都無法駕馭的名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