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1回 聞兇耗書生下第 強逼嫁寨女離山
關燈
小
中
大
淩道:“老夫還有一言,未知兄可見納?”英娘道:“不識老爺有何吩咐?”楊淩道,“老夫并無子嗣,意欲将兄帶至舍下,繼我宗支,未知尊意若何?”英娘道:“承大人收留小子、乃是再生之德,豈敢不從,但恐有辱門牆。
”楊淩見英娘樂從,心中歡喜,有家人走來禀道:“夫人已上轎了,請老爺上轎回府。
”楊淩道:“可将一騎馬來我乘,将轎擡這位公子回府。
”家人領命,遂扶英娘上轎。
英娘向楊淩道:“倒得罪大人了。
” 當時英娘坐轎,楊淩乘馬而行。
離城二十多裡路,不一時已到府前,夫人先下轎進去,英娘後到,出了轎,楊淩下馬,扶英娘到廳上,夫人迎着道:“聞得相公帶了一位官人來,是何處人氏?”楊淩道:“夫人有所不知,此位官人乃是山中人氏,因父親合氣,要處死他,故逃出外。
今日行至我家墓所,足疼難行,老夫見他一貌堂堂,非落魄之子,況我夫婦二人并無子女,意欲将此子承繼為嗣,未知夫人意下如何?”夫人聞言歡喜不了。
英娘上前向他二人作揖,夫人見英娘的容貌宛如女子舉止,又細看雙耳尚有環眼,遂道:“官人的形影宛如女娘,望示真情,以便定奪。
”英娘聞言,滿面通紅,無由可答,自想終難瞞過,倒不如說了罷,遂道:“承夫人垂問妾之衷情,妾敢實告:身本系女子,幼年曾許蘇州王生為婿,不期王生許久不來,家君毀卻前姻,又欲使妾另侍他人。
竊思雖居山野,禮義豈可有廢?雖然父命,焉能改節?故此欲奔姑蘇,尋取王生。
誰料地脈生疏,難向前行。
今日幸遇二大人垂救,是妾之幸,得沐大人之恩。
”楊淩聞言,呵呵笑道:“夫人好眼力,老夫倒被他瞞過了。
”遂喚丫環扶小姐進去,改妝出來相見。
衆丫環笑個不了,扶英娘到夫人房中梳洗,換了衣服鞋裙出來。
夫人見英娘改妝出來,好個窈窕身材,竟如仙子一般。
英娘走來道:“請爹爹、母親上坐,等孩兒拜見。
”楊淩夫婦自來不曾有人叫過爹娘的,今日英娘來叫爹娘,好不喜歡的道:“孩兒罷了。
”英娘就端端正正的拜了兩拜,夫人就挽起,遂喚丫頭們來與小姐叩頭畢,一面就鋪設卧床,與英娘居住,楊淩夫婦已知英娘名字,後來曉得英娘精于文墨,更加珍愛。
不覺光陰迅速,又是一年,楊淩在家竟忘卻赴京。
一日聖旨到來,欽诏楊淩進京,楊淩不敢怠慢,就要起程,隻因夫人有願,要到姑蘇各寺院燒香,二來與英娘訪王生下落,遂叫船先到姑蘇來還願不題。
卻說夢雲在護雲庵中,雖然有夢寐之思,幸得慧空做伴,所思父母、兄弟心卻也難免,先已知王雲得中解元,又候到春闱之後,叫慧空買了一本會試錄來,從頭看至尾,自後看至前,并不見王雲的名諱,夢雲就意興索然,又添得一番愁悶。
因此漸漸覺容顔清減。
亦不題夢雲在庵,且說楊淩舟至姑蘇,遂着家人去訪王雲的蹤迹。
家人領命去訪問,多時回來禀道:“啟上老爺:小人去訪問半日,也無下落,人道無他父祖的名号,那裡去問?”楊淩聽說無處訪問,也就無法,隻得回裡艙來對英娘說道:“我兒,所訪王生并無下落,且到京中,待他成名,自然知道。
”英娘聞言,不好再說,隻得隐懷。
到了次日,夫人同英娘登小舟到各處庵觀寺院進香。
一日臨護雲庵,悟真同慧空出庵迎接進庵,夫人、英娘就參拜佛象已畢,悟真同慧空跪下道:“本庵尼僧與夫人、小姐叩頭。
”夫人叫丫環攙起,就問道:“這位就是當家的老師父麼?”悟真答道:“正是。
”又指着慧空答道:“這是小徒。
”夫人見慧空青年潇灑,不象是個出家人的模樣,遂問慧空道:“寶庵中随常可有遊客來此吵鬧?”慧空道:“啟上夫人:草庵荒僻,遊人卻少。
”說罷,小女童獻上茶來,夫人、小姐用茶,慧空立在旁邊,相着英娘的容貌,暗自驚奇:“分别又是一個夢雲!”正在暗稱暗羨,有悟真在裡面擺了茶碟出來,遂命慧空陪夫人、小姐到後廂獻茶,慧空遂邀了夫人、小姐至後邊靜室中。
夫人見茶果極其精細,比别庵中頗是出類,竟覺不同,遂另眼相待。
慧空請夫人、英娘坐下,慧空在旁侍立奉茶。
夫人遂叫慧空陪坐,慧空方才告坐入席, 茶過兩巡,衆丫環在那裡——嚓嚓,被夫人看見,就喝道:“賤人們在那廂吵些甚麼?”内中一個丫環上前說道:“賤婢們不敢吵鬧,因見這庵内有一位女子,同我家小姐一般齊整,故此喜笑。
”夫人問慧空道:“庵中是那裡來的女子?莫非是人家送來帶發修行的?”慧空就随口答道:“正是。
”夫人道:“何不請來相見?”慧空見夫人要請見,遂走到房中向夢雲道:“小姐,外面有一位夫人同女兒到庵拈香,要請小姐相見。
”夢雲道:“适才有兩個丫環在此張望,想必就是他們跟來的了。
”慧空道:“就是這些丫頭出去說的。
”夢雲道:“這夫人是那裡人?何等鄉宦?”慧空道:“他是宜興人,丈夫姓楊,官居兵科給事。
小姐就出去相見無妨。
”夢雲就是随身素服,同慧空到外廂來。
夫人一見,不勝驚訝,遂起身。
夢雲上前見禮道:“老夫人萬福,賤妾不知夫人駕臨,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夫人見夢雲舉止好似大家子女,遂答禮道:“老身不知姑娘,望恕驚動之罪。
”夢雲道:“夫人言重。
”轉身就向英娘見禮,二人相向,你看我如廣寒仙子,我看你是月殿嫦娥,兩人各各欽羨。
夢雲向夫人道:“這位就是小姐?”夫人道:“正是。
”遂讓夢雲入坐。
夢雲道:“夫人在上,賤妾焉敢坐?”夫人道:“姑娘何必過謙。
”夢雲就告座,俱各坐下飲茶。
夫人又問夢雲道:“令尊貴姓?作何事業?姑娘為何寄寓庵中?”夢雲答道:“承夫人見問,賤妾實呈苦楚:本貫武林人氏,家君吳文勳,官拜兵部侍郎,四年前奉旨出使外國,蒙家伯吏部侍郎恐寒家母女被惡宦欺淩,因此接上京中。
不期舟泊江右,突遭大禍:有臧兵部之子臧新因求親不允,竟假扮強盜,将妾搶去。
幸得神聖救護,送至此庵,更蒙慧師恩留。
諒來區區一女子,焉能去尋父母?隻得在此待時耳。
”說畢就潸潸淚下。
英娘見夢雲下淚,就打動了自己的情腸,也禁不住兩行清淚,歎不了的紅顔薄命。
慧空見英娘無辜下淚,笑說道:“吳小姐苦情落淚,也惹楊小姐淚流起來。
阿彌陀佛,也是一個軟心腸的小姐。
”夫人道:“原來是一位小姐,老身多有得罪。
世間就有這樣不公
”楊淩見英娘樂從,心中歡喜,有家人走來禀道:“夫人已上轎了,請老爺上轎回府。
”楊淩道:“可将一騎馬來我乘,将轎擡這位公子回府。
”家人領命,遂扶英娘上轎。
英娘向楊淩道:“倒得罪大人了。
” 當時英娘坐轎,楊淩乘馬而行。
離城二十多裡路,不一時已到府前,夫人先下轎進去,英娘後到,出了轎,楊淩下馬,扶英娘到廳上,夫人迎着道:“聞得相公帶了一位官人來,是何處人氏?”楊淩道:“夫人有所不知,此位官人乃是山中人氏,因父親合氣,要處死他,故逃出外。
今日行至我家墓所,足疼難行,老夫見他一貌堂堂,非落魄之子,況我夫婦二人并無子女,意欲将此子承繼為嗣,未知夫人意下如何?”夫人聞言歡喜不了。
英娘上前向他二人作揖,夫人見英娘的容貌宛如女子舉止,又細看雙耳尚有環眼,遂道:“官人的形影宛如女娘,望示真情,以便定奪。
”英娘聞言,滿面通紅,無由可答,自想終難瞞過,倒不如說了罷,遂道:“承夫人垂問妾之衷情,妾敢實告:身本系女子,幼年曾許蘇州王生為婿,不期王生許久不來,家君毀卻前姻,又欲使妾另侍他人。
竊思雖居山野,禮義豈可有廢?雖然父命,焉能改節?故此欲奔姑蘇,尋取王生。
誰料地脈生疏,難向前行。
今日幸遇二大人垂救,是妾之幸,得沐大人之恩。
”楊淩聞言,呵呵笑道:“夫人好眼力,老夫倒被他瞞過了。
”遂喚丫環扶小姐進去,改妝出來相見。
衆丫環笑個不了,扶英娘到夫人房中梳洗,換了衣服鞋裙出來。
夫人見英娘改妝出來,好個窈窕身材,竟如仙子一般。
英娘走來道:“請爹爹、母親上坐,等孩兒拜見。
”楊淩夫婦自來不曾有人叫過爹娘的,今日英娘來叫爹娘,好不喜歡的道:“孩兒罷了。
”英娘就端端正正的拜了兩拜,夫人就挽起,遂喚丫頭們來與小姐叩頭畢,一面就鋪設卧床,與英娘居住,楊淩夫婦已知英娘名字,後來曉得英娘精于文墨,更加珍愛。
不覺光陰迅速,又是一年,楊淩在家竟忘卻赴京。
一日聖旨到來,欽诏楊淩進京,楊淩不敢怠慢,就要起程,隻因夫人有願,要到姑蘇各寺院燒香,二來與英娘訪王生下落,遂叫船先到姑蘇來還願不題。
卻說夢雲在護雲庵中,雖然有夢寐之思,幸得慧空做伴,所思父母、兄弟心卻也難免,先已知王雲得中解元,又候到春闱之後,叫慧空買了一本會試錄來,從頭看至尾,自後看至前,并不見王雲的名諱,夢雲就意興索然,又添得一番愁悶。
因此漸漸覺容顔清減。
亦不題夢雲在庵,且說楊淩舟至姑蘇,遂着家人去訪王雲的蹤迹。
家人領命去訪問,多時回來禀道:“啟上老爺:小人去訪問半日,也無下落,人道無他父祖的名号,那裡去問?”楊淩聽說無處訪問,也就無法,隻得回裡艙來對英娘說道:“我兒,所訪王生并無下落,且到京中,待他成名,自然知道。
”英娘聞言,不好再說,隻得隐懷。
到了次日,夫人同英娘登小舟到各處庵觀寺院進香。
一日臨護雲庵,悟真同慧空出庵迎接進庵,夫人、英娘就參拜佛象已畢,悟真同慧空跪下道:“本庵尼僧與夫人、小姐叩頭。
”夫人叫丫環攙起,就問道:“這位就是當家的老師父麼?”悟真答道:“正是。
”又指着慧空答道:“這是小徒。
”夫人見慧空青年潇灑,不象是個出家人的模樣,遂問慧空道:“寶庵中随常可有遊客來此吵鬧?”慧空道:“啟上夫人:草庵荒僻,遊人卻少。
”說罷,小女童獻上茶來,夫人、小姐用茶,慧空立在旁邊,相着英娘的容貌,暗自驚奇:“分别又是一個夢雲!”正在暗稱暗羨,有悟真在裡面擺了茶碟出來,遂命慧空陪夫人、小姐到後廂獻茶,慧空遂邀了夫人、小姐至後邊靜室中。
夫人見茶果極其精細,比别庵中頗是出類,竟覺不同,遂另眼相待。
慧空請夫人、英娘坐下,慧空在旁侍立奉茶。
夫人遂叫慧空陪坐,慧空方才告坐入席, 茶過兩巡,衆丫環在那裡——嚓嚓,被夫人看見,就喝道:“賤人們在那廂吵些甚麼?”内中一個丫環上前說道:“賤婢們不敢吵鬧,因見這庵内有一位女子,同我家小姐一般齊整,故此喜笑。
”夫人問慧空道:“庵中是那裡來的女子?莫非是人家送來帶發修行的?”慧空就随口答道:“正是。
”夫人道:“何不請來相見?”慧空見夫人要請見,遂走到房中向夢雲道:“小姐,外面有一位夫人同女兒到庵拈香,要請小姐相見。
”夢雲道:“适才有兩個丫環在此張望,想必就是他們跟來的了。
”慧空道:“就是這些丫頭出去說的。
”夢雲道:“這夫人是那裡人?何等鄉宦?”慧空道:“他是宜興人,丈夫姓楊,官居兵科給事。
小姐就出去相見無妨。
”夢雲就是随身素服,同慧空到外廂來。
夫人一見,不勝驚訝,遂起身。
夢雲上前見禮道:“老夫人萬福,賤妾不知夫人駕臨,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夫人見夢雲舉止好似大家子女,遂答禮道:“老身不知姑娘,望恕驚動之罪。
”夢雲道:“夫人言重。
”轉身就向英娘見禮,二人相向,你看我如廣寒仙子,我看你是月殿嫦娥,兩人各各欽羨。
夢雲向夫人道:“這位就是小姐?”夫人道:“正是。
”遂讓夢雲入坐。
夢雲道:“夫人在上,賤妾焉敢坐?”夫人道:“姑娘何必過謙。
”夢雲就告座,俱各坐下飲茶。
夫人又問夢雲道:“令尊貴姓?作何事業?姑娘為何寄寓庵中?”夢雲答道:“承夫人見問,賤妾實呈苦楚:本貫武林人氏,家君吳文勳,官拜兵部侍郎,四年前奉旨出使外國,蒙家伯吏部侍郎恐寒家母女被惡宦欺淩,因此接上京中。
不期舟泊江右,突遭大禍:有臧兵部之子臧新因求親不允,竟假扮強盜,将妾搶去。
幸得神聖救護,送至此庵,更蒙慧師恩留。
諒來區區一女子,焉能去尋父母?隻得在此待時耳。
”說畢就潸潸淚下。
英娘見夢雲下淚,就打動了自己的情腸,也禁不住兩行清淚,歎不了的紅顔薄命。
慧空見英娘無辜下淚,笑說道:“吳小姐苦情落淚,也惹楊小姐淚流起來。
阿彌陀佛,也是一個軟心腸的小姐。
”夫人道:“原來是一位小姐,老身多有得罪。
世間就有這樣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