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6回 赴科場江中遭禍 報恩德寨内存身

關燈
且說工雲在寨中度日如年,所恨者滕武不放他下山,朝夕思親,怎能脫離虎口?所以對着這秋肅天氣,更助其愁,道:“我王雲生于宦門,功名婚姻如此命蹇,今又遭此不幸之禍!”想到苦恨的田地,因作恨辭兩阕以記之,雲: 丹桂飄香候,離愁日積新,西風蛩調助愁嗔,蕭蕭落葉頻。

    白雲飛去易,紅樹間河津。

    高秋山郭慕萱椿,悠悠悶系心。

     調寄《巫山一段雲》 山林阻斷鄉關翰,孤雁哀聲魂散。

    寶鏡光盈人(情)玩,予恨觀銀漢。

    哀情夢裡神凝半,客底離愁時按。

    花鳥幽林無伴,籬菊頻頻歎。

     調寄《桃源憶故人》 王雲書罷,自己吟了兩遍,甚覺無聊,在房内低着頭走來走去。

    忽然見房中擺設不凡,奇道:“不想此間如是幽雅,我到不曾留意,正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随步到外邊來一看,竟也有花卉假山。

    又細細一看,道:“原來是一座小花園,其功到也精巧,不料此等匹夫,也有這作為!”王雲那知是英娘的指點所造,故此英娘常日在此園亭之中拈章弄筆,玩月吟花,所以這房隻隔得英娘的卧室一進。

    起先王雲原在外廂安歇,滕武見王雲愁深無解,故送到此處,以慰其心,所通英娘内室之門已經鎖斷。

    王雲初進來時因愁悶忘情,今日見之,稱賞不了,重複走進房來,見圖史堆滿,筆硯精良,驚訝道:“我自上山,未曾見有文人交接,莫非滕武之女果有才情?”又道:“非也,他要贅我為婿,故設此局以動我心,不可被他所惑。

    ”又見壁上貼着些甚麼,上前一看,就喜得手舞足蹈,大贊道:“不料山寨之中有此才士,我深敬之。

    ”看去詩詞頗多,單道兩律雲: 杏林春色 園林春曉景重重,碧草萋萋襯落紅。

     玉露附花花有色,錦雲磐樹樹無窮。

     流莺乘早啼深處,歸雁迷芳繞此中。

     斜挂酒旗留醉眼,賞心日日怨東風。

     中秋晚月 小窗初湧月光平,氣肅秋宵分外明。

     庭院碧梧金露霭,廣寒丹桂彩雲輕。

     素娥因恨憐秋夜,青女常愁怨漢清。

     鴻雁一行音斷續,寨林新歎歸思生。

     王雲看到二詩,沉吟道:“滿壁詩詞,若出男子之口,必無這等秀媚;若出于女子之口,又絕無脂粉之氣,令人不能識辨。

    ”重又将這此二詩細細推敲一會,道:“這詩還是閨中之句,詞内俱穩愁怨,未知何故,其情景倒與小生并驅。

    世間我隻道就是夢雲小姐,誰料此地又有這才女!可見天下之大,閨閣中才子不時而有,希為男子者不可以才自負。

    ”又道:“也還不可深信,或者抄錄他人之句。

    移來蠱惑于我,也未可知。

    ”又想道:“他既抄錄,不抄幽閑麗句,反錄愁恨之章,隻怕還是真的。

    ” 正在疑真疑假之時,擡頭隻見花陰深處,一青衣女子冉冉而來,想道:“園中女子從何而至?諒必滕賊他家眷。

    ”随步出來,隻見這女子在那裡折桂花,且是生得俏麗,王雲竟走到園中,上前問道:“小娘子折桂何用?”那女子見人問他,欲待發作,看看王雲是一位俊偉書生,所以含笑不答,竟去折花。

    王雲見問又不答,折花奈樹又高,因道:“小娘子折取不着,待小生折取一枝,付與小娘子何如?”随扳樹折一枝在手,香珠正中其懷,怎奈素不相識,不好就要,隻是站立躊躇。

    王雲道:“小娘子又不折花,端然站在那裡,意欲何為?”香珠見就問他折花,答道:“才承先生慨允賜花,值之折下,又不見付,亦不知何意?”王雲見他嬌聲呖呖,就要歪纏起來,道:“花乃貴園之物,豈有不付小娘子之理?但要請教小娘子:可是大王身邊的侍兒麼?”香珠見王雲殷勤相問,那有不答之理,随道:“不是,我家大王從來沒有夫人。

    ”王雲道:“大王沒有夫人,小娘子又不是大王的侍兒,一定鄰家女子愛花而來。

    ”香珠道:“更不是,此地乃山寨之中,那有鄰家?”王雲笑道:“好個山寨之中沒有鄰家,叫小生卻到難猜,不如小娘子直道了罷。

    ”香珠道:“妾乃小姐身邊的侍兒。

    ”王雲道:“小娘子又來哄小生了,适才說大王沒有夫人,忽然就生出一位小姐來了?”香珠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姐系先大王所遺。

    ”王雲道:“你家先大王姓甚名誰?”香珠道:“先大王姓李名霸,在今夏初身故。

    先大王見滕将軍能事,臨終故将大事托之,立為寨主,所以小姐就拜滕将軍為父。

    ”王雲道,“原來如此!小姐芳名喚甚?青春幾何?”香珠道:“先生素無相識,問得好奇!我家小姐乃閨閣名姝,豈得輕與人言?先生肯與花則付之,若不肯,妾去叫人來折。

    ”王雲見香珠搶白了幾句,羞得滿面通紅,忙陪罪道:“非是小生失言,因小娘子言及,故此相問,誰知就觸犯小娘子之怒。

    ”香珠見王雲躅促,不覺可憐,随笑道:“我家小姐乃世間罕有之人,豈能擅向人言?”王雲見香珠轉口,陪笑道:“據小娘子說來,怎樣才與人說?”香珠道:“要禮到,少言一二。

    ”王雲道:“小生知罪矣。

    ”忙向香珠深深一揖:“我如今禮到,先要請教小娘子的芳名,然後再請教小姐的芳名。

    ”香珠遂答禮,掩口笑道:“先生請自尊重。

    賤婢名喚香珠。

    ”王雲道:“好個芳名!自然是麗人所用。

    小姐的芳名亦乞賜聞。

    ”香珠道:“小姐名喚英娘,年方十七,尚未字人,真正才貌絕世,詩文詞賦件件皆通,此乃實言。

    請教先生是何方人氏,因何得到此地?”王雲忍不住兩淚雙流,香珠驚訝道:“先生淚從何來?”王雲道,“承小娘子見問,未免觸動離愁,所以傷感。

    小生乃蘇郡人士,姓王名雲,表字清霓。

    因爾科試,舟過京口,被你大王手下之人擄上山來,汝大王亦是蘇郡人。

    歲首曾到舍間為盜,被小生獲住,未曾究治,反贈他銀兩釋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