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6回 赴科場江中遭禍 報恩德寨内存身

關燈
我去回複大王,再作定度。

    ”随到前廳,将王雲之言一一禀知。

    滕武驚道:“原來就是我恩人,何不早言!”忙整衣冠來見王雲,就倒身下拜道:“肉眼無珠,冒犯台顔,望恕不才無知之罪。

    ”王雲一時竟茫然不曉,随攙起滕武道:“兄何前倨而後恭?不識何由?”滕武道:“諒恩人也不認得不才了。

    向蒙公子元宵活命之恩,就是愚下。

    ”王雲道:“原來你就是滕兄。

    别後多時,不意就創此等大業!”滕武随邀王雲到大廳上坐下,向王雲打躬道:“小弟們不知大駕,誤犯虎威,罪莫大焉。

    ”王雲道:“不知者不罪。

    ”滕武就吩咐手下排宴。

    王雲道:“明日乞令一人送小生下山,足見高誼。

    ”滕武道:“公子不必焦〔慮〕,且消停一日。

    但山寨中無非村醪野味,實非敬客之物,愚下也還有片言相告。

    ”王雲道:“承兄美意,實該領情,但家慈在堂,一聞此信,不但悲傷,更加朝夕懸望,能令為子者安乎?還是賜我還鄉更叨愛矣。

    ”滕武道:“公子不必介懷,少不得要送駕回府,隻是還未到此日。

    ”說話之間,筵席已經擺下,滕武起身奉王雲上席一座,滕武對面一席,下邊幾席是衆頭目。

    須臾坐定,滕武向王雲道:“雖然村醪野味,公子若不嫌簡亵,可請用一杯。

    ”王雲思鄉心重,那裡咽得下喉去,所以隻推無量。

    正是: 一心一念報深恩,詩賦無情志獨存。

     清酒難回君子意,為關名節執辭婚。

     王雲見滕武加意殷勤,自己回想道:“這班人終是強盜,我若過于推卻,他起獸心害我,豈可策料。

    他若再來勸時,我且勉強也飲他兩杯。

    ”主意已定。

    話說滕武見王雲不酒不看,随起身到王雲席上道:“想是公子一人寂寞不飲,待愚下來奉陪。

    ”王雲起身道:“小生實系酒量不勝,何勞大王錯愛?”滕武道:“就少可見意,也盡不才之心。

    ”随滿斟一爵,奉與王雲。

    王雲接來,勉力飲盡。

    又奉了兩爵,滕武才歸原席。

    大衆又勸,王雲堅辭。

    少頃席散,送王雲到一書房安歇。

     不知不覺的住了五六日,一日滕武向王雲道:“不才受先寨主之托,權守此山寨,實在欠才,不能任此。

    近來朝廷昏弱,權臣當道,不能使英豪才士得志。

    不才觀公子正是少俊英豪,莫若守此寨,以圖大業,不才願讓,不識公子意下若何?”王雲聞言,正色道:“大王何害小生為罪人也?小生雖未上進,家君現居翰苑,世代簪纓。

    若為此不法之事,贻千古臭名,滅祖宗之蔭。

    雖身首異處,實難從命!”滕武見王雲立志堅牢,出言惡撞,面含愠色道:“公子不願為也,聽憑尊意,決不相強,但要留公子在此幫助不才,共守此寨,待朝廷招安之日,同下山去。

    ”王雲見滕武面容不善,恐觸其怒,隻得含糊答道:“小生才疏學淺,恐不能應教于左右。

    ”滕武道:“公子不用過謙。

    ”又道:“不才還有一事相告。

    ”王雲聞言,諒是說親,随道:“大王又有何見教?”滕武道:“不才有一女,可稱淑媛,但無君子可配。

    念遇公子而不為,君子再往何求?若不見棄,願奉公子以侍箕帚。

    ”王雲接着說道:“承大王雅愛,實該領教。

    奈小生已經聘過荊妻,有妨尊命,望乞海涵。

    ”滕武見王雲堅意辭婚,就拂然道:“公子自抱铿金戛玉之才,諒我等山雞難配鳳凰,然有女亦不愁無婿!”随吩咐各路關隘上人等,“若遇王相公,不許令其下山。

    如有放行者,定按軍法!”王雲被滕武當面譏刺,也無奈他何;又聽得不放下山,真正隻好肚中暗苦,也隻得勉強住下不題。

     卻說英娘年已及笄,每常閑坐花亭想道:“奴家生在名門,被強徒帶上山來,稱人為父。

    我枉有才貌,陷在山寨之中,終無出頭之日,将來不知作何結果?”時下又值秋景蕭蕭,更觸起一番愁緒。

    他自己思前想後,想到這個心酸的去處,留不住兩行清淚,介破了芙蓉嬌面,這已無怪其然。

    蛋說這英娘身邊有一個待兒,名喚香珠,生得到也有幾分姿色,人又乖巧,望見英娘不在房中,尋到亭子上來,隻見英娘一人獨坐,面帶憂容。

    香珠就問道:“小姐,你一人在此,為何煩惱?”英娘道:“你丫頭家曉得甚麼,怎知我心中之事?”随歎而吟道: 秋光何事逼愁人,景物無情恨獨親。

     久困山中終是了,紅顔命薄果然真。

     香珠聽了英娘之吟,道:“小姐愁腸不言,賤婢已知。

    ”英娘道:“汝小小年紀,知何事來?”香珠道:“小姐所愁者,久困山寨,父侍他人,一也;再者,迢迢城市,而小姐縱有才貌,那得門當戶對?若字近人,其名不正,二也;大王費心與小姐擇婿,那有豪門貴客而到此山寨中,結其絲蘿者誰肯自濁?此三也。

    賤婢忖度,小姐心上隻此三件,所以難釋其懷。

    ”英娘聽得香珠之論,竟愕然道,“汝小小年紀,到有此一番度量。

    你可曉得大王連日所作何事?”香珠道:“我也不知盡細,隻聽得前日喽羅們下山,擄了一個人上來,又說是大王的恩人,大王就将小姐許他為婚,那人反到不允,可是奇也不奇?”英娘道:“那人不允其事,必然是高士。

    ”香珠道:“小姐未識其面,何以知其高士?”英娘道:“是有婚而辭,亦不可料。

    不然,自居清白,不肯與賊女為配,故此知其高士。

    ”香珠道:“依此說來,小姐終身不能成婚了。

    ”英娘道:“蠢丫頭,胡言亂語!”因歎道:“真是紅顔命薄,陷于此,有妨情白,不如棄此主以謝世,到還清潔!”香珠聞言驚道:“小姐何出此言?憑此才貌,諒不居于人下,偌大個世界,甯無人物?前日擄來那人,未知若何,待賤婢去探個消息。

    ”英娘道:“休得胡為!姻緣自有定數,所慮者非此。

    隻因負我一詩一韻于空山,自憐其情也。

    ”香珠笑道:“小姐進退相關,将來作何計較?”英娘不答,竟回房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