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九

關燈
德徐入之。

    惟周金湯诇永州無備,夜噪而入,遂複之。

     六月,何騰蛟請檄馬進忠、張光璧、王有才、牛萬才、袁宗第、高必正兵五十萬攻衡州;扼于劉承允,惟隸以趙印選、胡一青兵。

    一青因說騰蛟曰:『長沙之失,非戰之罪,直開門揖盜耳。

    諸将望公如雲霓,遲則解體』。

    騰蛟然之,即日行;賜之銀币,命廷臣郊餞。

    承允伏甲攻之,一青、印選盡殺其軍;永曆帝不問。

    會張光璧入朝,劾承允;承允懼,請使騰蛟屯衡州。

    堵允錫亦劾承允劫殺狀,高必正複至,承允益懼;思以允錫制之,請加允錫大學士,賜劍,總督江楚軍務,屯長沙。

    其地并沒,承允以空名扼之。

    流寇王明俊以衆降,封為侯伯有差。

     秋七月,章纩以兵徇永明;憤諸将橫虐,聞警先逃,郁郁成疾卒。

    何騰蛟亦至,哭而葬之石溪;自軍于白牙市。

     郝永忠自桂陽走,遇尚可喜軍自長甯至,大掠走道州,張學孔被執。

     八月,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複以兵陷寶慶,遂入祁陽,殺宗室王兆鼎、世子幹生、總兵李茂功、黃晉興數十人;進逼武岡。

    劉承允屯紫陽江,使陳友龍軍石羊渡;友龍扼水陣,有德三攻之,皆敗績。

    承允忽至,颦蹴久之;友龍偵其壁,則舉軍降矣。

    友龍恸哭從之。

    承允蟒玉乘輿出,有德使去發而後見,從之;且約為平行禮,有德許之。

    承允遂以武岡降,且請急追永曆帝。

    有德疑不廳,承允自以兵追之;及靖州之王家堡,謝複榮力拒之,乃走(互詳「永曆奔亡」)。

    他日有德宴諸将曰:『使皆如陳将軍者(謂友龍),吾安得至此』!承允不能對。

     湖南、北文武聞武岡州陷,又不得永曆帝耗,督師堵允錫、巡按熊麟将立榮王于辰州;騰書故大學士熊開元,不可,乃止(互詳「永曆奔亡」)。

    劉體純等掠鄖陽。

     冬十月,孟喬芳陷興安之白土關。

    王光泰擊降将王平于内鄉、房縣,皆敗績;平陷鄖陽。

    墨特根亦攻甄川锺于房縣、方國成于合口,光泰走入川(詳「義旅」)。

     耿仲明以兵攻永州,何騰蛟、胡一青守之,背城力戰。

    一青忽言内外援絕,徒死空城無益;挾騰蛟走全州。

    王進才巳先走,尚可喜追之,陷桂陽。

    鳌拜入沅州,張光璧遁,傅上瑞出降,岷王埏垓二十餘人皆被執死。

    上瑞說騰蛟立十三家營,卒亂湖南,性又反複;至是降,居劉承允軍中,屯于武昌。

    有德使降将線國安及陳友龍攻靖州,陷之;殺姚有性,何騰蛟奔廣西。

    堵允錫、馬進忠等走永順、保靖土司境,尋入貴州,乞師于皮熊。

    王祥複入施州,胡一青、趙印選遁廣西。

    于是武岡、寶慶、常德、沅、靖、郴、桂陽縣郡皆沒,總兵周思仲等降。

    騰蛟聞之,使周金湯、熊兆佐屯東安路、王鳳升屯永州路以備之。

    耿仲明複自永州陷辰州,西。

     十二月,何騰蛟自永福傳檄諸将,大舉攻湖南;遂出師攻取諸路(詳「兩廣之亂」及「遺亂」)。

    堵允錫自走永順,憤不得恢複;至是,刺血書二祖、列宗神位,恸哭欲自殺,衆皆哭。

    張光璧、牛萬才奮兵出,再攻辰州,克之;王進才亦至。

    允錫以忠貞營赴長沙,線國安拒之。

    允錫及其猶子正明親甲督師,血戰三日,國安大敗遁;遂取衡州,自益陽東。

     順治五年(永曆二年)春正月,張光璧及貴溪王攻沅州,敗績;永甯、黎平間義兵亦沒(詳「義旅」)。

     二月,孔有德再以兵陷永甯及辰州。

     夏四月,永曆閏三月。

     五月,張光璧複靖州及沅州,戴國士複降。

    其人即陷陳泰來者,昵于光璧;請以為湖南巡撫,永曆帝亦從之。

     賀珍戰敗于竹山及黃泥港,又敗于石梁,遂自湖北走入川(詳「義旅」)。

     陳友龍誘降将某于辰州,殺之;盡殲其衆,複為明。

    遂自靖州複黔陽鎮筸,東攻武岡,拔之;斬諸叛者,以祭傅作霖。

    進圍寶慶,孔有德兵來援;友龍大破之。

     騰蛟檄曹志建等攻永州。

    線國安攻辰州,亦不克。

     六月,堵允錫複常德、宜昌、桃源、澧州、臨武、藍山、道州諸郡,兵勢大振;忠貞營亦入荊門、宜城,告捷。

    允錫聞有請議和者,上疏宜絕口不一言;時論壯之。

     俄,金砺軍至湖南,别以舟師浮洞庭入沅江,馬進忠禦之麻河;偵其狀,使皆斷長矛為短戈,巨斧繼之。

    劉子良先,馬維興、楊進喜繼,猝壓其壘,奮矛呼刺,萬斧繼之,人皆靡。

    自以騎兵張兩翼,縱斬降臣黃廷伯、宗尚勇、馬汝弼、高捷及士卒七千有奇。

    比舟師至,進忠空其城,使楊國棟伏葦中待之;兵至伏起,大駭悉降,逸出者又盡獲之。

    知馬蛟麟所在,與鄭古愛往降之。

     劉承允在武昌,以陳友龍複降,守者疑之;使屯山上夜攻之,一軍為靡,傅上瑞亦死。

     八月,兵部右侍郎劉季礦複酃縣;旋沒(詳「殉節」)。

     李成棟出南安,聞降将田起鳳在郴州,迂道樂昌、宜章以招之;起鳳複降。

    兩軍在途騷擾無狀,居民結寨自保。

    成棟戲起鳳曷攻之?守者炮發,成棟怒,屠之去。

     九月,何騰蛟親督師攻永州,降将餘世忠出戰,胡一青擊敗之。

    孔有德兵來援,一青伏兵文明鋪,夜分兵至,伏起攻之,大敗而去。

    世忠及降臣李紹祖死守,自夏曆秋,大小三十六戰;城中食絕,咽草啖人,棄所割婦女之私十五石,猶不肯下。

     冬十二月朔,何騰蛟拔永州。

    時城中人盡,滿洲軍知不守,殺在籍降官劉興美等,突圍走。

    楊國棟追至冷水灘,斬世忠;執紹祖及林國棟械至桂林,瞿式耜數紹祖罪而斬之。

    騰蛟攻衡州,守者遁去,遂複衡州、東安、永明、江華、道州、甯遠。

    監軍禦史餘起鹍、職方主事李春甲複寶慶(詳「義旅」)。

    于是永甯、茶陵、酃縣、安仁、新甯、耒陽皆克,寶慶、衡州捷書且同日至。

    騰蛟馳檄長沙,聚苗、漢兵食以進。

     馬進忠以兵複常德,大集刍秣于城;李赤心自湖北至,羨其完富,欲據之。

    堵允錫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