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

關燈
士益水火。

    孔有德攻之,志建奔灌陽,潰兵闌入恭城、陽朔;瞿式耜犒之,乃止。

    式耜以桂林瘠薄,正賦苦不足;請募兵屯田,格不行。

    陳邦傅、郝永忠又掠之。

    焦琏請分軍一守全州、一出戰,餘衆屯田;趙印選梗其議,且忌琏軍,整日構之。

    式耜不得已,使守平樂;馴至于亡。

     夏五月,李元允自肇慶入朝還,以兵救廣州,遂入守;降将張大奎至,立斬之。

    廣州兩面皆拒水,舟師守之;西山之麓,栅而為木城,又重溝之,海潮以達。

    可喜不能逼,暑雨郁蒸,弓弦膠解,将退師。

    而陳邦傅将馬寶、馬維興攻清遠者皆敗,馬吉翔不敢進,何吾驺受命督三水軍亦不進,清遠參将郦文龍、東莞總兵張道瀛、參将張善、南雄副将覃養志皆叛降;可喜以兵陷三水。

    高必正再受命援廣州;陳邦傅惡之,又惡李元允,使姚春登結土司以自固,因擊必正。

    必正俄去(詳「遺亂」)。

     朱成功擊蘇利于潮州,亦不克。

     張月、李元允猶疾戰,嘗大破可喜軍,獲其戰艦逾三百、赀械無算。

    杜永和運矢石,陳金銀、緞玉于城上勵士卒,故相持不失。

     大學士王化澄等聞警無一策,萬翔、魯可藻等惟思結諸鎮(見「黨禍」),乃封永和諸人侯伯以慰之;又晉焦琏宣國公、胡一青衛國公、曹志建保國公,而置敗績喪地者罪于不問。

    瞿式耜以兵定南甯,化澄等反惡之,并及張同敞(詳「黨禍」);先後以于元煜、來嗣敏督廣西軍。

    元煜至,以女妻王永祚子,使戴己;促趙印選等無受督師令。

    式耜、同敞疏解兵柄,亦不報。

    印選複奪元煜女,永祚忿,将攻之;胡一青寝其事。

    印選又與一青争總統,大哄;一青軍出防。

    印選居桂林恣酒色,一青銜之。

     秋,瞿式耜遺書大學士嚴起恒曰:『東疆危矣!天下事殆不可為。

    吾與公徒以一死塞責,何面目以對天下士』?起恒奉書而泣。

     九月,孔有德入灌陽,曹志建奔恭城;焦琏曰:『灌陽,浔、賀、柳、梧之障也』!親往救之;資以馬仗,視其軍立,乃還。

    有德軍益前,馬進忠戰,敗績;再戰于瓜裡,又敗,走城步山中;桂林大震。

    有德益兵攻廣西,民苦抄掠者争導之;胡一青、趙印選、王永祚皆先遁,全州複沒。

     十月,降寇蘇利陷惠來,朱成功入南澳。

     瞿式耜使其孫文昌告急行在,莫或為計。

    集諸鎮議搜劫以懸賞,亦莫應;惟以忠義激将士。

    馬進忠戰于西延,敗績,走貴州。

    諸将相顧不一救,于元煜亦不問。

    焦琏将以兵守桂林,趙印選惡之;乃以總統令止琏曰:『平樂失,誰執其咎』?琏不得出。

     十一月,尚可喜、耿仲明圍廣州久不去。

    其城雖堅,水師總兵梁清标叛,出降;降将吳六奇更為可喜招徐安,降之。

    可喜因大治水師;永和懼,陰乞師于蘇利,不應。

    張月等猶擊敗可喜軍,燒其鐵甲去;又以炮碎可喜及耿繼茂案,二人方共食,幸不死。

    可喜以兵攻西門,月以大炮擊之,殺其兵千人。

    西城守将範承恩,故皂隸;杜永和以「草包」呼之。

    承恩大恨,陰約降;夜決炮台水涸,可喜兵填淖進,遂焚木城,移其炮以内擊。

    永和、建捷突圍出,及張月、殷之榮、吳文獻以舟師走廉、瓊;建捷旋入朝于南甯。

    可喜屠廣州,孑遺無留;逸出城者,擠之海中。

    馬寶攻清遠垂破,聞之遁。

    陳邦傅亦遁;遂掠藤州,燒民舍千椽,走南甯。

    可喜使班志富及降将徐成功等以兵西;降将郭虎略肇慶,馬吉翔先遁,李元允走南甯,守将馬裕昆降。

     是月,孔有德自全州陷興安,直攻桂林。

    胡一青、王永祚托征饷,走榕江、再走甘棠渡,遂入桂林。

    焦琏在平樂,猝不能至;榕江上下無一壁,式耜無如何。

    有德從容濟,至于嚴關,複無一卒;有德長驅入桂林。

    瞿式耜使趙印選出戰,不應;再促之,則盡室行。

    王永祚迎降,胡一青、楊國棟、蒲纓遁,諸軍大潰;燒掠内外,煙焰障天,而城守無一卒。

    張同敞适自靈川至,式耜留;共死。

    明日,有德陷桂林,靖江王、楊國棟、馬養麟皆降。

     十一月,胡一青、趙印選走賓州,再走南甯,兩廣省治皆沒。

     十二月(永曆閏十一月),永曆帝以張孝起巡撫南甯、兼高、雷、廉、瓊四府軍門。

    宣國公焦琏在平樂,謀恢複;故留守瞿式耜仆奉其遺書至,勉使為力。

    琏遂三分其軍攻全州、永州、沅州,皆不勝;及勒克德渾自灌陽至,琏以軍防梧州。

    征西将軍朱旻如守平樂,高必正走貴州(詳「遺亂」)。

     朱成功以舟師援廣東,不克而歸(詳前)。

     順治八年(永曆四年冬十二月。

    自二月後,為永曆五年)春二月,徐成功、高進庫攻高州,至于盱口,李明忠自潰。

    進庫追至電白;遂攻海豐,都督薛進拒守,死。

     有德自桂林陷梧州,焦琏走浔州;有德使馬蛟麟陷柳州。

     三月,徐成功、高進庫陷高州,巡道郭光祖、吳人龍、知縣文振義、副将王邦友皆納降。

     孔有德兵陷象州、馬平、雒容、柳城、融縣、懷遠、蒼梧、岑溪、北流、懷集。

     李元允憤孫可望狀,請出靈川,收兵雷、廉,奉帝入海;許之。

    疏請移跸于防城;不許。

    元允遂行,招兵攻廣東。

     夏五月,永曆帝命朱天麟經略左、右〔江〕土司(詳後)。

     六月,降将李栖鳳陷和平、興甯、龍川、惠來、遵化、海澄諸縣。

     秋九月,孔有德兵益東,陳邦傅及子禹玉陰約降;誘焦琏殺之,挈其首及諸文武以浔州郡縣降,且為有德攻平樂。

    焦琏部猶未知,有德乘之,平樂遂沒。

    又為有德襲破白常燦于清遠(詳「義旅」)。

    武宣、郁林之間皆沒,有德兵地接粵東。

     冬十月,孔有德使線國安、降将馬雄趨賓州,徇上、下江地。

     十二月,線國安陷賓州。

    降将南一魁、張國柱入南甯,永曆帝已先去(詳「奔亡」),趙印選、胡一青走思南。

    有德陷太平,印選走欽州、一青入思明山中。

     順治九年(永曆六年)春正月,耿繼茂入廉州,總兵蔡奎降。

     二月,孔有德使線國安、馬雄及降将全節守南甯、慶遠、梧州,自以七百騎入池河,窺貴州。

    諸将曹志建在賀縣、馬寶在陽朔、胡一青在山寨,各無可為。

     夏四月,徐成功、耿繼茂入雷州,遂入廉州,分掠靈山、欽州。

    趙印選遁,旋降;李元允、李建捷皆被執。

    繼茂等逼瓊州,杜永和以其衆數萬降;廣東盡沒。

     秋七月,李定國使馮雙禮分兵攻全州,自自武岡督諸軍入廣西。

    在道,複分軍為兩道,使其部西勝營總兵張勝、鐵騎營總兵郭有名自西延、大沽間道趨嚴關。

    在道聞其部捷驿湖,慮全州兵救桂林,下令卷旗倍道疾進,無攻城,直襲桂林。

    至則馮雙禮已克全州,出與合;張勝、郭有名亦擊降将孫龍于嚴關,走之。

    孔有德自桂林悉兵至,炮聲夕作,諸軍欲赴之;定國曰:『無庸』。

    偵之,果夥軍,有德置之以約全州兵者。

    以定國軍已入關,有德兵卻陣于關内。

    明日大戰,定國蓐食麾軍驅象出鋒;甫交,象反走,定國大怒,斬禦者,親執巨刀奮力陷陣。

    諸軍争搏敵,象亦突陣,呼聲震地;天大雷雨,定國兵躏而入。

    有德大潰,死者無藝;追至大榕江,有德遁桂林。

    定國急追之,信宿即至;壘其北山,俯瞷城中。

    有德出,定國兵射之,中其腦,不死;還其居,茫無策。

    馬進忠複招王允成降,有德自燒死。

    子庭訓幼,其妻付諸婢曰:『脫免,使為僧』。

    旋亦被殺。

    有德以毛文龍部首亂登、萊,叛明渡海,得「天佑兵」之号;比入湖南、廣西,殺明宗室不可紀。

    自是死,裔亦絕。

     定國入桂林,遣使告捷。

    其人晝夜易騎馳,比至暈絕,蘇而以告;上下駭抃,永曆帝為之大宴三日。

    定國械陳邦傅及其子禹玉至貴州,數以迫脅乘輿、誘殺焦琏罪;褫革以徇,傳屍安隆。

    降将董英、袁道先、曾盛、祖秘希、孔承先、孫龍、孫廷世,皆伏誅。

    聞全節遁梧州,尚可喜使降将強世爵以舟師巨炮援之;乃自間道襲其城。

    節合線國安、馬雄來拒;定國悉銳圍之,節遁,雄、國安走封川,定國克梧州。

    進攻柳州,克之;浔州亦下。

    遂攻平樂,克之。

    于是宗室朱盛濃、豐城侯李茂先、總兵龔遂在富川山寨,胡一青及義甯伯龍韬、總兵楊武在永福、陽朔,皆以兵應;慶遠、思南、南甯、太平諸府皆下,廣西全複。

     定國趨湖南(詳前)。

    永曆帝封定國為西甯王、馮雙禮興國侯。

    以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