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猷為經略尚書,守桂林;将軍王應龍等助之。
九月,馬寶複連州,斬降将茅生蕙;郭虎救之不及。
張月執李明忠叛降于尚可喜。
線國安、全節乘李定國入湖南,乞師尚可喜,助以舟師,遂覆梧州。
未幾,全節、馬雄陷浔州。
冬十二月,線國安入藤縣;又攻平樂,陷之。
賀縣亦沒。
順治十年(永曆七年)春二月,李定國走廣西(詳李孫之兵」)。
尚可喜再以兵陷廉州。
線國安敗胡一青于賓州,全節入象州,合攻桂林;陳經猷不能禦,桂林複沒。
一青、龍韬、楊武走。
三月,李定國自梧州攻廣東(互見前及「李孫之兵」,複開建、順慶;遂攻肇慶,連營北山。
别将入四會、廣甯,至于三水。
于是宋國相自岑溪出,掠羅定、東安、西甯;朱成功入新會、順德諸海口,至于九江村,期會定國;清遠山寨亦聲導定國渡河走從化,以襲廣州。
夏四月,李定國圍肇慶,潰其堞凡三面;又穴北城攻之,為土囊、木栅、藤牌拒槍矢。
許爾顯塹城中而守之,月餘不能下。
尚可喜畏之,且慮定國自木棉渡合郝尚久兵,則北走之徑絕;使耿繼茂以重兵扼三水。
爾顯旋鑿東門,焚其隧;定國兵多死,退軍五裡。
爾顯複潛奪龍頂岡,以鈎槍弋定國兵徇于城下;定國引而西。
郝尚久屯潮州,隙于班志富、郭虎;可喜使劉伯祿往代之。
尚久遂執降人薛信辰複為明,與故南京禮部侍郎黃錦、襄陽知府鄒鎏、參議梁應龍奉永曆正朔,自稱新泰伯;壘于金城山巅極高固,鑿井深百尺,容萬人,大集糧糗、兵械為久計。
旁攻揭陽、大埔諸縣;惟潮陽、惠來、鎮平為吳六奇所守,不能入。
尚可喜、耿繼茂、吳六奇、蘇利、許龍合圖之,諸縣複沒,惟守一城。
胡一青,楊武合兵圍桂林,敗績;死者千人。
閏六月,李定國攻肇慶,與尚可喜戰于四合江,不勝;還屯柳州。
周金湯複遂溪。
秋七月,李定國自懷集攻廣東,步騎四萬;複化州、吳川、石城,以施尚義守之。
又取賀縣、樂平,西攻桂林。
時省垣雖沒,山寨義兵十百起,陳經猷、王應龍亦故在;聞定國至,皆響應。
線國安固守;定國攻之七晝夜,不能克。
将為鳌翻,骁将王國仁入視,爇死隧中;援兵複将至,乃解圍還柳州。
孫可望來攻,定國大敗之(詳「李孫之兵」)。
九月,郝尚久在潮州圍未解,而酷信誣說;其下王安邦知必敗,夜導外兵入。
尚久将走金城山,攻者突至,門不及合;尚久投井死。
朱成功将陳六禦至廣東援之,不及(詳前)。
冬十月,尚可喜兵陷吳川、石城。
順治十一年(永曆八年)春正月,孫可望使馮雙禮以步騎萬人逼柳州,定國攻廣東以避之。
雙禮攻桂林,不克。
二月,李定國至高州,張月複出降,尚可喜懼甚;耿繼茂移其軍入福建,可喜益懼。
夏四月,李定國入廉州,取雷州;使趙延生徇羅定、新興、石城、電白、陽春、陽江諸縣,下之。
六月,李定國遣兵攻梧州,不克。
秋七月,陳武起兵複臨高、昌化(詳「義旅」),張國柱敗之。
李定國取恩平,前鋒至肇慶,謀大舉;将以郴、桂之軍出韶州,江、楚之軍入嶺上,約朱成功取潮州。
可喜不敢出,惟使郭虎及降将杜豹、田雲龍守新會、高明。
凡三日,定國兵至,可喜再使降将吳進功入新會以助守;定國以舟師扼江門,為炮台于陸以斷之。
可喜使降将劉秉功以水陸兵至,李定國少卻;秉功乃得入。
定國分兵攻高明,穴地入之;垂克,而可喜之軍至,望定國軍,遽退。
定國自追之,以精銳五百急蹑可喜,期必得;遇伏而敗,失總兵武君禧、王天才十六人。
可喜以兵還廣州。
是月,尚可喜部兵陷平遠。
九月,李定國猝以兵入高明,執郭虎;獲杜豹而殺之。
冬十月,李定國合兵圍新會,環屯珊洲、金利、富灣、羅漳諸隘,勢大振,兵鋒及廣州。
新會食絕,至于萍木皆罄;許爾顯、吳進功猶死守。
定國先約朱成功取南京;至是,林察至,定國已退據新會之險以自守。
十二月,尚可喜、耿仲明、珠瑪喇以兵援新會,定國擊之珊洲陷伏,力戰乃出;副将梁大勳戰死。
明日,定國陣山巅,下列象炮;珠瑪喇以索倫勁騎鬥,定國自部鐵騎四千橫沖之。
珠瑪喇不退,降将盛登科、尚立智襲據其西山,定國陣動,降将連得成、田雲龍、栗養志等以步卒進,定國之象驚于炮,走。
可喜縱擊,定國大敗,亡十三象、馬三千、士卒四萬;得脫者半。
定國遂檄高州、高明守兵皆會于郁林,并諸厮養籍為兵,複得萬人,自興新南;可喜追之不及。
總兵孫繼昌走土司,定國使吳三省等以象一、步騎千追及之,遂引兵攻肇慶。
順治十二年(永曆九年)春正月,李定國至興業;尚可喜追之,定國失象一。
至于橫州,鳌拜、塔賴以滿洲、蒙古兵大至,定國甚敗,老營皆失,餘象二、馬二百八十。
至于橫江,燒其橋走。
可喜蹑之,定國以千人走賓州。
于是廣東之羅定、肇慶、高、雷、廉五府州十有八縣及廣西之平樂、慶遠、太平、思南、浔州、郁林、橫州、北流、興業、容縣、岑溪先後沒,諸将閻維經、趙延生、施尚義各棄地走,馬寶叛附于孫可望,王允成、張士祿再出降,中書楊琳俊、白長、王之臣三十餘人皆降。
線國安亦自象州、武宣至,合兵羅定州,至于界化土司而還。
定國入南甯以守。
聞湖南警,使李先芳等自容縣救之;拒于馬雄,不克進。
遂攻平樂,不克而還。
秋七月,徐成功、許爾顯城揭陽,畏朱成功之至也(凡成功攻廣東事,皆見前)。
陳奇策、馮士骝猶居雷、廉海中,擊降将蓋一鵬、劉良卿,斬之。
總兵龍韬駐柳州,聲結定國。
冬十二月,宗室朱盛濃屯富川,降将于時耀攻之,盡破兩都九團百九十餘寨,死者無藝。
順治十三年(永曆十年)春正月,李定國大敗孫可望于田州,遂入安隆(詳後)。
三月,永曆帝入滇,安龍複沒。
七月,龍韬敗沒于柳州。
冬十二月,李定國複以兵取安隆及南甯、橫州。
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春,馬雄陷橫州。
時卓布泰與四川、湖南兵三路趨雲南,先攻融縣,陷之;降龔遂于懷集,諸将胡一青、龍韬、楊武奔貴州。
夏四月,卓布泰下羅城、天河、河池、南丹、那地、撫甯漢土地。
秋,卓布泰取荔波、獨山州漢土地;引其兵西,無拒者,遂軍于羅顔渡。
總兵吳子聖盡沉公私舟,扼險守。
泗城土司岑繼祿導其兵自間道入,子聖駭遁;卓布泰即所沉舟濟。
總兵周文疆棄南甯,奔田州;卓布泰入南甯。
追之,文疆以田州降。
卓布泰遂自黃草壩入。
順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夏五月,李栖鳳盡平南甯、太平、思恩境,姬玿、陳奇軍及江夏、王某皆降。
順治十七年,尚可喜使招虎贲将軍王興于文村,不屈死;執總兵周金湯。
鄧耀走交趾(詳「義旅」),李常榮降,兩廣盡沒。
昔者尉陀自大,延曆三世;碙山匿迹,聯且二君。
蓋棄西北而至東南,粵其尾闾乎!永曆踐位,方諸南漢,名正一時、地複不少;靖江、紹武比于驅除,至于彥舟數奔、李全眺首。
此時帝有銅馬之稱、國擅府海之富,籌劃轉輸,則蠻鄉多其寶玉;料問士馬,則熊耳積其甲兵。
勢必鼓舞親征,決策軍事;分道湘、閩,擢拔賢豪。
加以健士摧鋒、儒帥複守,師出全州,則閣道狀其形勢;地盡南海,則五羊固其隍池。
乃廣州為輔車之依,而吉翔不能救;肇慶為先王之國,而永曆不能居。
何況于元煜、杜永和節钺之寄,則犬矢金杯,莫喻其失;趙印選、焦琏爪牙之任,則右朱左李,殆于同府。
曩使東師得帥、平樂能來,作修之之滑台、變郭公之壁壘,天南半壁,甯不少延耶!武岡猝攻、新會屢逼,平陽負馬革之屍、海角斷平安之火;而臨桂辄沒,橫江大崩。
則滇師之銳,未逾文昌之兵;經猷之才,豈比稼軒之一。
孤注作勢,内讧又聞;運固丁乎陽九、國亦尖入牛角矣!若乃邦傅、承允,并以惡死;元允、建捷,獨以忠名。
至于峒寨征兵、山海列寇,忠者志殉乎君國、頑徒貙生于封狼;競長一時,殊迹千古爾!然而桂海宵沉、滇雲夕散,匿宜中于海外、執九江于朝堂;災者覆之,其固然欤!
九月,馬寶複連州,斬降将茅生蕙;郭虎救之不及。
張月執李明忠叛降于尚可喜。
線國安、全節乘李定國入湖南,乞師尚可喜,助以舟師,遂覆梧州。
未幾,全節、馬雄陷浔州。
冬十二月,線國安入藤縣;又攻平樂,陷之。
賀縣亦沒。
順治十年(永曆七年)春二月,李定國走廣西(詳李孫之兵」)。
尚可喜再以兵陷廉州。
線國安敗胡一青于賓州,全節入象州,合攻桂林;陳經猷不能禦,桂林複沒。
一青、龍韬、楊武走。
三月,李定國自梧州攻廣東(互見前及「李孫之兵」,複開建、順慶;遂攻肇慶,連營北山。
别将入四會、廣甯,至于三水。
于是宋國相自岑溪出,掠羅定、東安、西甯;朱成功入新會、順德諸海口,至于九江村,期會定國;清遠山寨亦聲導定國渡河走從化,以襲廣州。
夏四月,李定國圍肇慶,潰其堞凡三面;又穴北城攻之,為土囊、木栅、藤牌拒槍矢。
許爾顯塹城中而守之,月餘不能下。
尚可喜畏之,且慮定國自木棉渡合郝尚久兵,則北走之徑絕;使耿繼茂以重兵扼三水。
爾顯旋鑿東門,焚其隧;定國兵多死,退軍五裡。
爾顯複潛奪龍頂岡,以鈎槍弋定國兵徇于城下;定國引而西。
郝尚久屯潮州,隙于班志富、郭虎;可喜使劉伯祿往代之。
尚久遂執降人薛信辰複為明,與故南京禮部侍郎黃錦、襄陽知府鄒鎏、參議梁應龍奉永曆正朔,自稱新泰伯;壘于金城山巅極高固,鑿井深百尺,容萬人,大集糧糗、兵械為久計。
旁攻揭陽、大埔諸縣;惟潮陽、惠來、鎮平為吳六奇所守,不能入。
尚可喜、耿繼茂、吳六奇、蘇利、許龍合圖之,諸縣複沒,惟守一城。
胡一青,楊武合兵圍桂林,敗績;死者千人。
閏六月,李定國攻肇慶,與尚可喜戰于四合江,不勝;還屯柳州。
周金湯複遂溪。
秋七月,李定國自懷集攻廣東,步騎四萬;複化州、吳川、石城,以施尚義守之。
又取賀縣、樂平,西攻桂林。
時省垣雖沒,山寨義兵十百起,陳經猷、王應龍亦故在;聞定國至,皆響應。
線國安固守;定國攻之七晝夜,不能克。
将為鳌翻,骁将王國仁入視,爇死隧中;援兵複将至,乃解圍還柳州。
孫可望來攻,定國大敗之(詳「李孫之兵」)。
九月,郝尚久在潮州圍未解,而酷信誣說;其下王安邦知必敗,夜導外兵入。
尚久将走金城山,攻者突至,門不及合;尚久投井死。
朱成功将陳六禦至廣東援之,不及(詳前)。
冬十月,尚可喜兵陷吳川、石城。
順治十一年(永曆八年)春正月,孫可望使馮雙禮以步騎萬人逼柳州,定國攻廣東以避之。
雙禮攻桂林,不克。
二月,李定國至高州,張月複出降,尚可喜懼甚;耿繼茂移其軍入福建,可喜益懼。
夏四月,李定國入廉州,取雷州;使趙延生徇羅定、新興、石城、電白、陽春、陽江諸縣,下之。
六月,李定國遣兵攻梧州,不克。
秋七月,陳武起兵複臨高、昌化(詳「義旅」),張國柱敗之。
李定國取恩平,前鋒至肇慶,謀大舉;将以郴、桂之軍出韶州,江、楚之軍入嶺上,約朱成功取潮州。
可喜不敢出,惟使郭虎及降将杜豹、田雲龍守新會、高明。
凡三日,定國兵至,可喜再使降将吳進功入新會以助守;定國以舟師扼江門,為炮台于陸以斷之。
可喜使降将劉秉功以水陸兵至,李定國少卻;秉功乃得入。
定國分兵攻高明,穴地入之;垂克,而可喜之軍至,望定國軍,遽退。
定國自追之,以精銳五百急蹑可喜,期必得;遇伏而敗,失總兵武君禧、王天才十六人。
可喜以兵還廣州。
是月,尚可喜部兵陷平遠。
九月,李定國猝以兵入高明,執郭虎;獲杜豹而殺之。
冬十月,李定國合兵圍新會,環屯珊洲、金利、富灣、羅漳諸隘,勢大振,兵鋒及廣州。
新會食絕,至于萍木皆罄;許爾顯、吳進功猶死守。
定國先約朱成功取南京;至是,林察至,定國已退據新會之險以自守。
十二月,尚可喜、耿仲明、珠瑪喇以兵援新會,定國擊之珊洲陷伏,力戰乃出;副将梁大勳戰死。
明日,定國陣山巅,下列象炮;珠瑪喇以索倫勁騎鬥,定國自部鐵騎四千橫沖之。
珠瑪喇不退,降将盛登科、尚立智襲據其西山,定國陣動,降将連得成、田雲龍、栗養志等以步卒進,定國之象驚于炮,走。
可喜縱擊,定國大敗,亡十三象、馬三千、士卒四萬;得脫者半。
定國遂檄高州、高明守兵皆會于郁林,并諸厮養籍為兵,複得萬人,自興新南;可喜追之不及。
總兵孫繼昌走土司,定國使吳三省等以象一、步騎千追及之,遂引兵攻肇慶。
順治十二年(永曆九年)春正月,李定國至興業;尚可喜追之,定國失象一。
至于橫州,鳌拜、塔賴以滿洲、蒙古兵大至,定國甚敗,老營皆失,餘象二、馬二百八十。
至于橫江,燒其橋走。
可喜蹑之,定國以千人走賓州。
于是廣東之羅定、肇慶、高、雷、廉五府州十有八縣及廣西之平樂、慶遠、太平、思南、浔州、郁林、橫州、北流、興業、容縣、岑溪先後沒,諸将閻維經、趙延生、施尚義各棄地走,馬寶叛附于孫可望,王允成、張士祿再出降,中書楊琳俊、白長、王之臣三十餘人皆降。
線國安亦自象州、武宣至,合兵羅定州,至于界化土司而還。
定國入南甯以守。
聞湖南警,使李先芳等自容縣救之;拒于馬雄,不克進。
遂攻平樂,不克而還。
秋七月,徐成功、許爾顯城揭陽,畏朱成功之至也(凡成功攻廣東事,皆見前)。
陳奇策、馮士骝猶居雷、廉海中,擊降将蓋一鵬、劉良卿,斬之。
總兵龍韬駐柳州,聲結定國。
冬十二月,宗室朱盛濃屯富川,降将于時耀攻之,盡破兩都九團百九十餘寨,死者無藝。
順治十三年(永曆十年)春正月,李定國大敗孫可望于田州,遂入安隆(詳後)。
三月,永曆帝入滇,安龍複沒。
七月,龍韬敗沒于柳州。
冬十二月,李定國複以兵取安隆及南甯、橫州。
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春,馬雄陷橫州。
時卓布泰與四川、湖南兵三路趨雲南,先攻融縣,陷之;降龔遂于懷集,諸将胡一青、龍韬、楊武奔貴州。
夏四月,卓布泰下羅城、天河、河池、南丹、那地、撫甯漢土地。
秋,卓布泰取荔波、獨山州漢土地;引其兵西,無拒者,遂軍于羅顔渡。
總兵吳子聖盡沉公私舟,扼險守。
泗城土司岑繼祿導其兵自間道入,子聖駭遁;卓布泰即所沉舟濟。
總兵周文疆棄南甯,奔田州;卓布泰入南甯。
追之,文疆以田州降。
卓布泰遂自黃草壩入。
順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夏五月,李栖鳳盡平南甯、太平、思恩境,姬玿、陳奇軍及江夏、王某皆降。
順治十七年,尚可喜使招虎贲将軍王興于文村,不屈死;執總兵周金湯。
鄧耀走交趾(詳「義旅」),李常榮降,兩廣盡沒。
昔者尉陀自大,延曆三世;碙山匿迹,聯且二君。
蓋棄西北而至東南,粵其尾闾乎!永曆踐位,方諸南漢,名正一時、地複不少;靖江、紹武比于驅除,至于彥舟數奔、李全眺首。
此時帝有銅馬之稱、國擅府海之富,籌劃轉輸,則蠻鄉多其寶玉;料問士馬,則熊耳積其甲兵。
勢必鼓舞親征,決策軍事;分道湘、閩,擢拔賢豪。
加以健士摧鋒、儒帥複守,師出全州,則閣道狀其形勢;地盡南海,則五羊固其隍池。
乃廣州為輔車之依,而吉翔不能救;肇慶為先王之國,而永曆不能居。
何況于元煜、杜永和節钺之寄,則犬矢金杯,莫喻其失;趙印選、焦琏爪牙之任,則右朱左李,殆于同府。
曩使東師得帥、平樂能來,作修之之滑台、變郭公之壁壘,天南半壁,甯不少延耶!武岡猝攻、新會屢逼,平陽負馬革之屍、海角斷平安之火;而臨桂辄沒,橫江大崩。
則滇師之銳,未逾文昌之兵;經猷之才,豈比稼軒之一。
孤注作勢,内讧又聞;運固丁乎陽九、國亦尖入牛角矣!若乃邦傅、承允,并以惡死;元允、建捷,獨以忠名。
至于峒寨征兵、山海列寇,忠者志殉乎君國、頑徒貙生于封狼;競長一時,殊迹千古爾!然而桂海宵沉、滇雲夕散,匿宜中于海外、執九江于朝堂;災者覆之,其固然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