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一

關燈
開藻擊三桂别部于泸州,亦大敗之;複馬湖。

     九月,王祥使告籴于皮熊,熊不應;且謂祥诇己,奪其金。

    祥怒,自以兵出遵義圍之三日而還。

    已而屢戰,大敗;祥上疏自理,诏和解之,乃共盟于馬江(詳「黔滇之亂」)。

    梁應奇、辜朝泰先後至行在,盛稱祥材武,一時信之。

     十月,楊展攻柏永馥于重慶,大敗之;再戰,又大勝。

    永馥棄城遁,展複重慶。

    李幹德亦自涪州至,諸将共戴之,遂居重慶。

    袁韬狂悖,幹德獨愛之,使居于山坪。

    朱容藩既得王光興、于大海、李占春兵,又得譚文、譚洪、譚詣及呼九思、陳林之遺,至重慶,遂謀叛。

    諷幹德,使推戴;幹德陽不知,容藩銜之。

     十一月日長至,諸将賀。

    袁韬與朱容藩同拜舞,容藩怒,李占春亦不平;容藩即使占春襲韬軍,且殺幹德。

    幹德知星氣,咄咄稱變,夜走山中。

    占春襲韬軍不得入,又失幹德,大驚;執其一妾、一女去。

    韬聞之謂幹德已死,大哭;已知猶在,集兵與占春鬥,連日不解。

    占春走涪;韬亦糧絕,掠遺民以自給,遂不能戰。

    容藩走忠州,移書錢邦芑兩解之;占春亦歸幹德孥。

    于是韬、大定屯重慶,占春屯涪州之西平壩,于大海屯忠州之花淩河相比附。

    容藩不得志于幹德,乃鑄「錦江侯印」予王祥,使擊韬;祥從之,以兵出遵義。

     十二月,楊展使楊榮芳、李一進、陳應宗、黃國美趨成都。

    吳三桂等兵屯資陽、簡州者全盛,萬璟搦擊之,大敗;其衆連戰,皆捷。

    展兵長驅至成都,梁一訓驅遺民數千走至綿州,盡殺之;于是成都之民盡矣。

    展複成都。

    王名臣、馮啟以兵攻順慶,守者棄城遁;趙榮貴在保甯,複會武大定于廣元。

    三桂聞之,棄保甯,走漢中;全川皆複。

    錢邦芑以告,言定九州島、百三十餘縣。

    永曆帝受群臣賀;分命李幹德、楊喬然、江爾文總制,巡撫四川。

    樊一蘅再至江上,以諸将之捷告。

    王祥擊袁韬于重慶,三戰皆不勝。

     順治五年(永曆二年)春正月,晉樊一蘅太子太傅、戶兵二部尚書,擢錢邦芑巡撫,以詹天顔巡撫川北;封趙榮貴定随侯、楊展華陽伯、王祥綦江伯,諸将進秩有差。

     譚洪再攻武大定、趙榮貴于保甯,王名臣、李開藻複謀攻洪;開藻旋死。

     容藩以江幹有天字城,易曰「天子」為己忏;始稱楚王、又稱吳王,自是遂反,自為監國天下兵馬副元帥,鑄印佩之。

    以忠州為大定府,建行台。

    承制封拜,以張京為吏部尚書、程正典為戶部尚書、胡平表為禮部尚書、劉道開為祭酒。

    京降流賊,敗走大甯,首勸容藩稱号;正典起家夔州府,而富于财;平表嗜進:故用之。

    以朱運玖等為巡撫,大封王光興諸人為侯伯。

    然性刻忌,盡殺宗室之寓于夔者。

    楊喬然令無為禍首;堵允錫尋至,責以大義,不聽。

    錢邦芑劾其罪,傳檄讨之。

    王祥谒容藩,坐甫定,李占春亦至;祥思并其軍,親搏占春,拘諸軍。

    占春脫走,祥無所得;又乏食,殺馬而哺。

    至于四月,還遵義。

    于大海谑,容藩亦無如何。

    惟譚洪、譚文、譚誼堅從之。

     二月,降将李國英以譚洪隙,攻保甯;先敗洪兵,保甯複沒。

     三月,李國英水陸攻順慶,王名臣走;順慶亦沒。

    國英擊馬超、邢十萬于潼川、綿州。

     是月,王應熊卒于畢節衛。

    诏進呂大器少保,督西南諸軍事;賜劍,便宜行事。

     閏四月(明五月),總兵胡敬以潼州、劉惟明以綿州、達州降于李國英。

     秋,楊乘渠敗績于渠縣,棄城走;袁宗第等亦敗還。

    王祥在遵義,複與皮熊隙。

    趙榮貴在文縣,降将南一魁攻之,榮貴棄城走。

     八月,容藩大封石柱、酉陽諸土司為伯、挂印将軍;蠻貊厮養皆巍秩,附者益衆。

    邦芑寓書堵允錫合讨之。

    允錫督馬進忠以舟師入蜀;容藩曰:『聖駕播遷,聊假名号壓川衆耳』。

    允錫呵之曰:『自作賊,乃能服逆乎?果不懼,錢公東下、我截其後,誰與爾作賊者』?督師大學士呂大器亦至涪州,李占春來谒;大器為言『天子無恙,容藩僭竊,當死』!值容藩以牌至,大器笑曰:『天下兵馬副元帥,非親王、太子不敢稱;天子在上,國何以監?此決反矣。

    若受其官,必坐罪』。

    占春悟,首以兵攻天字城;李幹德亦檄諸将讨之。

    容藩走夔州,使譚洪、譚詣攻石柱;李占春擊之,大器督諸軍進。

    容藩衆散敗,盡遁入雲陽山中;窮搜兩日,土人執以獻,斬之。

     冬十月,堵允錫遣使招李赤心于夔州,入湖南(詳前及「自成遺亂」)。

     皮熊複以兵攻遵義,至烏江,為祥所潰。

    洪雅鎮将湯國聘與義兵将熊振生鬥,洪、雅之間無甯處。

    諸将甘良臣在嶽池,朱化龍在茂州,曹勳在雅州、榮經,楊展在嘉定,侯天錫在永甯,馬應試在泸溪,賀珍在安縣,武大定在彰明、石泉,于大海在雲陽,李占春在涪州,趙榮貴在龍安,譚詣在巫山,譚文在萬縣,譚洪在天字城,王光興在巴、巫間,莫能相下。

    起于盜賊者,胡明道在酆都,姚玉傳在金城,袁韬在重慶,其黨在蓬州、儀隴、南部,黨守素、劉體純、袁宗第、李本榮、李赤心在巫、施、巴、渠、開、達間,所謂西山賊也(詳「遺亂」)。

    袁韬雖降,其黨更增王有進、景果勒、張顯宗諸部分踞夔州東西岸,殺掠不可紀。

    益以潰兵、亂賊、土暴子及叛奴殺主、寨民自鬥者,日必屠戮。

    重以奇荒,雅州、大渡、越隽間鬥米二十金,嘉定三十,成都、重慶凡五十;吳三桂在保甯,運米陝西,鬥米六十金。

    率惟食人,父子、夫婦皆相啖;猰犬齧人,頓成獰獸。

    虎豹魑魅,白日形現;發床穿屋,無或畏避。

    遂有旬日之間,一縣之民無遺孑者。

    叙州之民入深山,草衣木食,遍體生毛;見人迅走,以為流賊複至。

    如是十餘年,成都雖複,樞臣疆吏無或之任;樊一蘅名督師、李幹德居其官如故。

    楊喬然、江爾文又先後至,又以命朱天麟;皆分署官吏、檄鎮将,号令棼然。

    一蘅所制,叙州一郡而止。

     順治六年(永曆三年)春正月,李廷明攻劍州,未克;豪格兵攻龍安,趙榮貴戰于百峪口,敗績。

    呂大器按諸軍還,謂監軍陳計長曰:『楊展志大而疏,袁韬、武大定忍而好殺,王祥庸懦;川事豈可為乎』?祥時以兵脅諸土司為三十六營,勢頗盛;然非将衆才。

    展足于軍食,什邡以西、叙州以南皆奉其令;性複忠勇,亦故坦易。

    大定較韬善亦嗜殺。

    大器俄卒。

     夏四月,孫可望以秦王檄至四川,楊展疏劾之;且謀以兵入滇讨可望。

    尋攻保甯,為吳三桂所拒;不勝而還。

     秋八月,李幹德襲殺楊展,破其軍。

    王祥之勝于烏江也(詳「黔滇之亂」),展子璟新在樂英,為所執;既而釋之,展由是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