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一

關燈
陰聚兵卒,将通使于曹勳,不果。

    程鳳翔招之,孟旅遂殺賊将,以雅州複為明;奉範文光、曹勳主軍事。

    諸軍反,大掠之。

    孟旅自以兵複黎州;進攻邛州,不克。

    尋敗死于花溪(孟旅,綿州諸生也)。

     十二月,賊複攻叙州;至東關,楊展欲攻之,前鋒洶而潰。

    賊陷叙州,追展至泸溪;展謂諸将:『不戰,則賊益進』。

    伏兵深箐以待之。

    賊不敢入,展還屯永甯,招兵饷士,大修戰守之具。

     曾英自涪州趨江津,合劉麟長、刁化龍之兵進。

    知賊将殷承祚在順慶有降志,使人招之;為賊所得,殊其耳、目、手各一,縱之還。

    承祚以順慶降,英使焦應瑞、馮有慶守之。

     時大順、峨邊間複罹胡銮等禍,遂有裡兵、皇兵之名,民不聊生。

     順治三年(隆武二年。

    是年永曆即位)春正月,樊一蘅遣使入福州朝賀;隆武帝使賜王應熊玺書,便宜行事。

    應熊複犍為,督諸将取川南。

     劉體純等自襄陽轉掠入歸州、彜陵,至于巴東;阻川東以自守(詳前)。

     三月,楊展、馬應試攻川南地,盡定之;嘉定、眉州、雅州、邛州屬邑緩複。

    賈聯登、楊維棟攻資州、簡州,複之。

    侯天錫、高明佐複泸州。

    曾英使于大海、李占春守忠州、涪州。

    樊一蘅移軍納溪,居中調度;王應熊亦出遵義,會一蘅于泸溪,檄顧忠、張天貴、侯天錫、馬應試、莫宗文連兵叙州、犍為間,謀進取。

    楊展擊賊于彭山,大敗之,焚其千艘;辎重、金寶沉于江,展使取之,以益軍實,強富冠諸鎮。

    曾英、王祥合謀趨成都。

     夏六月,武大定敗績于興安,走入川。

     秋七月,賊棄成都走,攻賈聯登于中江,陷之;進攻順慶,焦應瑞、馮有慶負其勇,曰:『賊不足懼也』!比及至,守三日而城陷,死者五十萬。

     徐孫彥自蜀還福京,具言王應熊、樊一蘅、李幹德、馬幹及米壽圖、劉麟長、萬年策、鄭逢元、劉泌、範文光、牟道行、田華國、莫宗文、曾英、賈聯登、譚宜狀,且言賊屠川民,慘酷無似。

    隆武帝涕泣久之。

     是月,王應熊、樊一蘅以曾英、王祥趨成都;諸将皆至,盡複屬邑,至于成都。

    街衢雜木成拱,野行百裡,不見行人;衆謂殘破不可居,曹勳、楊展獨屯守。

    勳居成都,展督其兵亟追賊,至于漢川,不及;封遺骨而識之曰:『憐爾白骨之慘,用加黃壤之封』。

    師還,苦遺民不得食,使百輩如滇、楚告籴,先後得米數百萬,自鄉老、博士、弟子具贍之。

    予耕者以牛谷,釋甲而田;欲從軍者,乃隸尺籍。

    百工雜流,各以藝食;貧無告者廪之,民大悅。

    是秋,展地大熟,軍食益饒。

     時豪格、吳三桂入漢中,賀珍戰敗于雞頭關,走川南;嚴自明招賊李旺降,又擒賊張黑子。

     冬十二月,豪格兵入順慶,賊黨劉進忠降。

    指示雅布蘭射殺,賊部兵百三十屯皆潰,遂取保甯。

    孫可望及諸賊皆南奔,将至重慶。

    曾英所屯水陸成市,嘗請屯田于王應熊,不可;及可望至,英死(詳「李孫之兵」)。

    餘仲複叛,燒其營走。

    一時訛潰,崩聲如雷,官軍、男婦殘溺萬計。

    于大海、李占春以餘卒二千走涪州,仲及李定、王祥遁綦江,旋走貴州。

    賊入綦江、陷重慶而居之,王應熊走畢節。

    至餘督撫樊一蘅已衰老,諸将又不受其命;馬幹果銳,然不能束兵,惟侈招募。

    川北尤殘破,軍食必自東南出,亦無濟之者;幹德尚縱橫,卒緻敗。

    壽圖移撫貴州,麟長以下号令亦不一。

    英死,武帥推楊展。

    王祥亦着,然材武不若展。

    譚誼、譚洪、譚文行止介兵賊,不足恃。

    豪格使铎尼、準塔、吳三桂、孟喬芳、李國翰及降将盧光祖分擊,賊遂入龍安、松潘、維州、保元、順慶諸郡邑,至于遂甯。

    呼九思、馬潮走死;袁韬走夔州,人競呼為賊。

    王名臣在順慶,降将柏永馥、馬化豹、左勷複陷之。

    孟喬芳圍茂州,朱化铎固守。

     铎尼、準塔、三桂至成都,楊展屯嘉定、曹勳還雅州。

    铎尼入成都,設三司以下官,以降賊人梁一訓等為之;遺民千數百人而已。

    進攻嘉定,楊展拒之;凡五日,铎尼軍不能勝,遂趨重慶。

     順治四年(永曆元年)春正月,程源言于朱容藩:『川中之兵數十萬,若公督東北、我督西南,蜀賊不足平也』!容藩疏薦源經略三省,永曆帝從之;亦命容藩督川東。

    容藩觊入相,蹴所親給事中唐成疏:『容藩、源擁戴之臣,不可出』。

    永曆帝怒,欲殺之;容藩賄太監龐天壽,祈免于太後,帝不得已赦之。

    容藩走四川。

     孟喬芳圍茂州,城中食盡,啖人;男子肉一斤值七錢、婦女八錢,并枯骨亦屑而食之。

    化龍力竭,降;尋合趙榮貴,以龍安、階州複為明。

     孫可望毀重慶城而遁至遵義;王祥走永甯。

    吳三桂窺重慶,巡撫馬幹趨内江拒之;或曰:『内江當敵,曷可往』?幹不可;力戰死,重慶再失。

    巡按瞿永及賈聯登、侯天錫、鄧九韶、王廷獻先後降;天錫且使人招王應熊降,應熊斬之。

    铎尼兵趨遵義。

     姚、黃賊在夔州,糧絕幾三月;遮于官軍,不得南。

    鄧希明劫副将胡雲鳳室于江中,其妾赴水死;雲鳳将複仇,招姚、黃賊自萬縣之小溪口濟,賊遂及南岸。

     三月,賀珍之入川也,亦求渡夔江;程正典拒之。

    同知李習達以宗室德陽王在夔州,欲輔之,潛具小舟使珍濟,亦屯于江南。

    铎尼、吳三桂兵至遵義,孫可望已入黔(詳「孫李之兵」)。

    三桂陷遵義;以王祥在永甯,圍之。

    祥頗善守,群賊畏之;其妻尚祖饒智略。

    三桂不能克。

     夏五月,李赤心自巫山入川;譚詣以水師禦之江,潰。

    賀珍亦畏赤心至,複渡江北,屯于下關城。

    赤心遂陷建始縣。

     铎尼兵自遵義東入,榮昌、富順、内江、資陽、達州、夔州、忠州、萬縣多沒。

    袁韬遁山中,逡巡走彭武、掠婺州;李占春、于大海亦遁。

    铎尼去,占春、大海複以其衆入夔州守之。

     秋七月,容藩至川,自稱楚世子;王光興不知而奉之。

    光興,光泰之弟也。

    以其部往來楚、蜀;謂容藩為真,移檄于大海、李占春共戴之。

    铎尼兵至萬縣,容藩使大海、占春逆擊之;輕舟四出,炮火紛鳴。

    滿洲及降兵皆大駭,争上岸走;占春乘之,殺傷大半,乃自達州小徑走保甯。

    李幹德既說袁韬降;是役也,韬以其兵入佛圖關。

     八月,王祥自永明入赤水,招諸降潰及賊之散敗者,得兵數萬;擊吳三桂,大敗之。

    皮熊兵亦将至,侯天錫以永甯複為明。

    三桂懼,殺降将賈聯登數十人,遂及諸軍棄城走。

    王祥入遵義,撫谕郡邑及綦江、内川,皆下。

    遵義地阻而饒,四川避寇者多依之,戶口充實;祥居之,貢獻不少缺。

    妻亦緻獻于中宮,恭謹勝諸将。

    侯天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