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皇帝實錄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魏忠賢之罪;上是之。
福建道禦史王會圖劾崔呈秀幸妾弟蕭惟中本倡家,今任密雲都司,濫秩至此!報聞。
罪監魏忠賢宿阜城尤氏旅舍,其黨密報上旨;知必不免,夜同李朝欽自經。
忠賢少飲博無賴,至為傭汲,忿而自閹;客某資之,直東宮,侍皇孫以飲食中。
初直東宮,有風道人宿朝天宮,日歌市中曰:「委鬼當朝立,茄花滿地紅(客氏);七量糠車過,壓塔蘆溝橋」(忠賢祖墓,直蘆溝橋)。
忠賢後欲報客,不再值。
辛未,禮部儀制郎中劉夢潮論都察院右都禦史署順天府尹李春茂、巡撫山東右佥都禦史黃憲卿俱媚祠;春茂免。
春茂奏辨,不聽。
壬申,戶部員外郎王守履劾崔呈秀及吏部都給事中陳爾翼黨奸,又薦舊輔韓爌等。
命削呈秀籍,追奪告身;陳爾翼之疏自矛盾,命冠帶閑〔住〕。
舊輔韓爌清忠有執,下所司知之。
爾翼又疏辨,守履當上早朝禦門,出班面糾爾翼;上以守履突出,镌三級,調外。
巡撫順天右□都禦史單明诩免。
下魏良卿鎮撫司獄。
癸酉,刑部陝西司主事耿應昌言四事:釋累臣、遵法律、重诏獄、禁告密。
戶部四川司郎中加貴州布政司右參議劉應過言天下六大苦:諸臣逮系、諸臣獄死、諸臣追贓、仕塗去就、新進禁锢、廷臣被劫。
上然之;命逮死各臣贓銀盡免之,釋其家屬。
戶部尚書張我續、刑部左侍郎張九疇免。
敕部院曰:『巨惡魏忠賢竊先帝之寵靈,擅朝廷之威福,密結群奸矯誣善類;稍有觸忌,肆行慘殺,數年蔑誣不知幾許、削奪不知幾許!幽圄蔽日,沈累彌天。
冤抑所積,上幹玄象,緻星隕地裂、歲祲兵連。
今魏忠賢、崔呈秀天刑已殛,臣民之憤稍舒;而诏獄遊魂猶郁、锢籍譽髦未伸,豈所以昭朕維新之治!今應褒贈,即與褒贈;應廕恤,即與廕恤;應複官,即與複官;應起用,即與起用;應開釋,即與開釋:勿緻久淹,傷朕好生之意』。
時崔呈秀歸薊州,列姬妾并羅列珍異酒器,縱飲一杯,即擲壞之;已自經。
降刑部主事耿應昌三級,調外。
應昌先請裁革東廠,再被诘責,故有是命。
甲戌,複故太監王安官,予祭葬,立愍勞祠。
乙亥,工部尚書楊夢兖請停新例、停準貢、停納通判運判、停納附學生、停納王宮長史。
丙子,崔呈秀子铎覆試,僅構二義;命削籍後戍邊。
刑部尚書薛貞、總督薊遼兵部尚書劉诏免。
己卯,廷推閣員。
孟紹虞、錢龍錫、楊景辰、薛三省、來宗道、李立……标、蕭命官、周道登、劉鴻訓、房壯麗、曹思誠。
是日,上诏大臣及吏科都給事中魏炤乘、河南道禦史□□□于幹清宮拜天訖,蔔之。
遂丸諸臣名納于金箸箸夾之,得錢龍錫、李标、來宗道、楊景辰;閣臣以時艱求益,複得周道登、劉鴻訓。
而次所夾王祚遠為風堕,覓之無迹;事訖,則丸落施鳳來身後也。
于是進錢龍錫、楊景辰、來宗道、李标、周道登、劉鴻訓并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遣官诏龍錫、标、道登、鴻訓。
谕:月食,修省直言。
南京兵部尚書劉廷元參太監劉文耀。
上林苑監典簿樊維城直糾諸臣最着之贓,如□□田吉、田爾耕、吳淳夫及兵部郎中王登三、吏科都給事中陳爾等;報聞。
庚辰,乳媪客氏赴浣衣局,掠死。
太監王文政主訊之,招宮人任身者八人。
蓋出入掖庭,多攜其家侍媵,觊如呂不韋。
稍更數月,事忍言哉,幸天奪之速也。
子侯國興下獄。
辛巳,錦衣衛指揮□□方弘瓒奏陳本衛利弊,且薦南鎮撫司劉僑、前北鎮撫司徐本高;上是之。
大興知縣饒可久訟故左副都禦史楊漣之枉,且乞改「三朝要典」;上以「要典」未便輕議,镌二級。
壬午,禦史楊維垣參太監李永貞、劉永愚佐逆;報聞。
工部虞衡郎中劉鍊加太仆寺卿。
癸未,監生山陰胡煥猷論『大學士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木普〉當魏忠賢專權,不能匡救;且揣意旨,專恃逢迎;浙、直建祠,各撰碑稱頌:宜俱罷。
又總
福建道禦史王會圖劾崔呈秀幸妾弟蕭惟中本倡家,今任密雲都司,濫秩至此!報聞。
罪監魏忠賢宿阜城尤氏旅舍,其黨密報上旨;知必不免,夜同李朝欽自經。
忠賢少飲博無賴,至為傭汲,忿而自閹;客某資之,直東宮,侍皇孫以飲食中。
初直東宮,有風道人宿朝天宮,日歌市中曰:「委鬼當朝立,茄花滿地紅(客氏);七量糠車過,壓塔蘆溝橋」(忠賢祖墓,直蘆溝橋)。
忠賢後欲報客,不再值。
辛未,禮部儀制郎中劉夢潮論都察院右都禦史署順天府尹李春茂、巡撫山東右佥都禦史黃憲卿俱媚祠;春茂免。
春茂奏辨,不聽。
壬申,戶部員外郎王守履劾崔呈秀及吏部都給事中陳爾翼黨奸,又薦舊輔韓爌等。
命削呈秀籍,追奪告身;陳爾翼之疏自矛盾,命冠帶閑〔住〕。
舊輔韓爌清忠有執,下所司知之。
爾翼又疏辨,守履當上早朝禦門,出班面糾爾翼;上以守履突出,镌三級,調外。
巡撫順天右□都禦史單明诩免。
下魏良卿鎮撫司獄。
癸酉,刑部陝西司主事耿應昌言四事:釋累臣、遵法律、重诏獄、禁告密。
戶部四川司郎中加貴州布政司右參議劉應過言天下六大苦:諸臣逮系、諸臣獄死、諸臣追贓、仕塗去就、新進禁锢、廷臣被劫。
上然之;命逮死各臣贓銀盡免之,釋其家屬。
戶部尚書張我續、刑部左侍郎張九疇免。
敕部院曰:『巨惡魏忠賢竊先帝之寵靈,擅朝廷之威福,密結群奸矯誣善類;稍有觸忌,肆行慘殺,數年蔑誣不知幾許、削奪不知幾許!幽圄蔽日,沈累彌天。
冤抑所積,上幹玄象,緻星隕地裂、歲祲兵連。
今魏忠賢、崔呈秀天刑已殛,臣民之憤稍舒;而诏獄遊魂猶郁、锢籍譽髦未伸,豈所以昭朕維新之治!今應褒贈,即與褒贈;應廕恤,即與廕恤;應複官,即與複官;應起用,即與起用;應開釋,即與開釋:勿緻久淹,傷朕好生之意』。
時崔呈秀歸薊州,列姬妾并羅列珍異酒器,縱飲一杯,即擲壞之;已自經。
降刑部主事耿應昌三級,調外。
應昌先請裁革東廠,再被诘責,故有是命。
甲戌,複故太監王安官,予祭葬,立愍勞祠。
乙亥,工部尚書楊夢兖請停新例、停準貢、停納通判運判、停納附學生、停納王宮長史。
丙子,崔呈秀子铎覆試,僅構二義;命削籍後戍邊。
刑部尚書薛貞、總督薊遼兵部尚書劉诏免。
己卯,廷推閣員。
孟紹虞、錢龍錫、楊景辰、薛三省、來宗道、李立……标、蕭命官、周道登、劉鴻訓、房壯麗、曹思誠。
是日,上诏大臣及吏科都給事中魏炤乘、河南道禦史□□□于幹清宮拜天訖,蔔之。
遂丸諸臣名納于金箸箸夾之,得錢龍錫、李标、來宗道、楊景辰;閣臣以時艱求益,複得周道登、劉鴻訓。
而次所夾王祚遠為風堕,覓之無迹;事訖,則丸落施鳳來身後也。
于是進錢龍錫、楊景辰、來宗道、李标、周道登、劉鴻訓并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遣官诏龍錫、标、道登、鴻訓。
谕:月食,修省直言。
南京兵部尚書劉廷元參太監劉文耀。
上林苑監典簿樊維城直糾諸臣最着之贓,如□□田吉、田爾耕、吳淳夫及兵部郎中王登三、吏科都給事中陳爾等;報聞。
庚辰,乳媪客氏赴浣衣局,掠死。
太監王文政主訊之,招宮人任身者八人。
蓋出入掖庭,多攜其家侍媵,觊如呂不韋。
稍更數月,事忍言哉,幸天奪之速也。
子侯國興下獄。
辛巳,錦衣衛指揮□□方弘瓒奏陳本衛利弊,且薦南鎮撫司劉僑、前北鎮撫司徐本高;上是之。
大興知縣饒可久訟故左副都禦史楊漣之枉,且乞改「三朝要典」;上以「要典」未便輕議,镌二級。
壬午,禦史楊維垣參太監李永貞、劉永愚佐逆;報聞。
工部虞衡郎中劉鍊加太仆寺卿。
癸未,監生山陰胡煥猷論『大學士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木普〉當魏忠賢專權,不能匡救;且揣意旨,專恃逢迎;浙、直建祠,各撰碑稱頌:宜俱罷。
又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