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

關燈
孫策) 長沙恒王,名孫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

    孫堅子。

    東吳的實際奠定者之一。

    被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人刺殺,終年26歲,葬處不明。

     -------------------------------------------------------------------------------- 孫策,面貌英俊,性格剛烈。

    孫堅戰死後,他帶兵投靠袁術。

    公元194年,袁術将孫堅的軍隊劃歸他率領,向南進軍,一路上投奔他的人很多,他幼時的密友周瑜也帶領人馬與他會合。

    第二年,孫策率軍渡過長江,削平當地割據勢力,占據丹陽、吳、會稽等五郡,依靠南北豪強勢力的支持,在江東地區建立起割據政權。

     孫策作戰骁勇,軍隊紀律嚴明,被曹操所看重,任為讨逆将軍,封為吳侯。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對峙于官渡。

    孫策乘機秘密部署人馬,調集糧草,試圖偷襲許昌,劫取漢獻帝。

    此時,被孫策攻下吳郡時殺死的太守許貢的門客,正在尋找機會為主人報仇。

    有一次,門客探聽到孫策要上山遊獵,就事先埋伏在樹林中,等孫策走進樹林時,放射出一支冷箭,正中孫策面頰。

    孫策受了重傷,被部下救起扶回府第,經包紮急救後,醫生告訴他必須好自療養,百日内切勿做劇烈運動,傷勢可能會痊愈。

    幾天後,孫策引鏡自照,發現臉上的傷疤吓人,容貌被毀。

    他平時很注重儀表,又年少氣盛,當時就擂着茶幾,激憤地對左右大叫大嚷說:“我的面容已經如此,還能再建什麼功、立什麼業啊!”于是,他召來部将張昭等,囑咐說:“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土地人馬,能和别人較量一番,希望你們盡力輔助我弟弟孫權。

    ”說完,叫孫權走近卧榻旁,将印绶授給他,叫他佩帶起來。

    然後叮囑說:“你我兄弟論上陣打仗,我強過你;論選拔人才,任用賢人,你強過我。

    我死後,你好好保住江東這份基業吧。

    ”當夜,孫策創傷進裂死去。

     晉朝幹寶在《搜神記》中載傳說說,當時,有個名叫于吉的人在吳郡、會稽一帶傳太平教,擁有大量信徒,連孫策的母親和三分之二的部将、賓客都奉于吉為“仙人”。

    孫策對部下力陳迷信的危害,并且斷然捕殺了于吉。

    從此,孫策每當獨坐,都仿佛于吉出現在眼前。

    他受傷後照鏡,見于吉在鏡中,一下子又不見了,如此三次,終于撲鏡大叫,創傷崩裂,須臾而死。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這一傳說進一步作了加工,将孫策說成是被于吉索命而死。

     孫權稱帝後,追谥孫策為長沙恒王。

     ————————————————————— 孫策出世據江東 袁術的豫州刺史孫堅,一舉擊敗威風凜凜的徐榮,迫使董卓放棄洛陽,遷都長安。

    又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奉袁術之命攻打荊州,荊州劉表派大将黃祖迎戰。

    黃祖領兵在樊口(今湖北襄樊市)、鄧塞(今河南鄧縣東)一帶設防,抵擋孫堅。

     孫堅大軍勇猛,很快攻破黃祖防線,黃祖敗退,孫堅領兵追過漢水,将軍事重鎮襄陽團團圍住,并準備攻城。

     襄陽城建築十分堅固,城中糧食充足,不出奇兵,很難攻破。

    孫堅為尋找破城之策,單人匹馬上了襄陽城南9裡的岘山(音xiàn)觀看地勢,見這裡果然是地勢險要,春秋楚國的北津戍遺址尚在,舊城城垣依稀可辨,不覺感慨萬千,正自凝想,忽聽耳畔嗖嗖有聲,猛然一驚,急回首時,隻見箭如飛蝗撲面而來,躲閃不及,一箭正中咽喉,當場氣絕。

    孫堅部将見主帥久出未歸,尋至岘山上,方知已遭黃祖部下暗算,無可奈何,隻好擡屍下山,撤圍而歸。

     孫堅長子孫策,将其父葬在曲阿(今江蘇丹陽縣),然後渡過長江,暫居江都(今江蘇鎮江市對岸瓜洲),在江淮一帶組織義兵,并與呂範、孫河等人一起,去投奔舅父、丹陽太守吳景。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又追随袁術,表示要繼承孫堅事業,袁術見孫策少年英俊,很喜歡他,喟歎道:“假如老天讓我有孫策這麼個兒子,就是死也不會遺憾了!”于是将孫堅舊部交還給孫策帶領,還讓他當了校尉。

     孫策手下有個騎兵犯了罪,逃到袁術營中避難,躲在一個馬廄裡。

    孫策派人追索,并就地處斬。

    事後,再将情形報告袁術。

    袁術聽了,并不責怪孫策先斬後奏,還贊同地說:“這些兵士就是喜歡背叛主子,我們都應該憎惡和懲處他們,你做得對!”這樣,孫策在軍隊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袁術有次為了讓孫策賣力,就許願讓他當九江太守,孫策十分高興。

    可是,過了不久,袁術卻任命陳紀到九江太守上任去了,孫策心裡頗覺不滿,可也沒說什麼。

     後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為籌軍糧,開口向廬江太守陸康求借糧米3萬斛,不料陸康一口拒絕,袁術非常憤恨,就派孫策去打陸康,他對孫策說:“上次我錯用了陳紀,是一念之差,并不是我的本意,為此心裡很不安。

    這次派你去打陸康,攻下廬江,一定讓你做廬江太守。

    ”孫策以前曾經去拜望過陸康,陸康沒把孫策放在眼裡,隻派他的主簿出來應酬一下。

    對此,孫策耿耿于懷。

    這次袁術派他打陸康,正好出一口惡氣,又有做太守之望,便爽快答應下來。

     孫策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