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九

關燈
年民欠出借耔種口糧麥本銀三十萬七千七百五十六兩零。

    共銀四百八十七萬四千二百十一兩零。

    又節年民欠出借常社米谷南米豫麥、合谷五十萬四千二百石零。

    均着加恩豁免。

    以副朕錫福延禧。

    行慶施惠。

    恩加無已至意。

     ○谕軍機大臣等、據畢沅奏謝恩摺内稱、東省距京甚近。

    俟玉德到任交卸後。

    即趨赴阙廷等語。

    畢沅甫于上年春間。

    前來紫泉行在瞻觐。

    迄今未及一載。

    此時何必即行奏請陛見。

    況畢沅前在湖廣總督任内。

    于邪教奪犯毆差一案。

    安坐衙齋。

    查辦遲緩廢弛。

    因念其咎止失察。

    是以加恩仍授為湖廣總督。

    該督惟當倍加奮勉。

    将地方事務。

    認真整頓。

    即屬伊報效出力。

    該督來京瞻觐。

    朕所訓谕。

    亦不出此。

    着傳谕畢沅、即赴新任。

    不必來京請訓。

     ○又谕、太和縣差役餘洛、閃文、解到。

    命軍機大臣詳加研鞫。

    據餘洛供出、太和縣人阮沉、郭彥忠、二犯。

    在扶溝縣。

    曾與劉之協來往。

    十月十五日。

    劉之協到縣前時。

    阮沉、郭彥忠、與劉之協說話。

    一同走去。

    我赴店尋找。

    都巳不見等語。

    詳閱餘洛供詞。

    阮沉、郭彥忠二犯。

    俱系邪教案犯。

    形迹固屬可疑。

    而餘洛解犯至扶溝。

    任聽各犯往來。

    亦恐有知情故縱情弊。

    即如劉之協與阮沉同在扶溝逃逸。

    餘洛複于回縣途次。

    遇見阮沉。

    何以并未向沅沉逐細根究劉之協下落。

    祇塔伊船隻同行。

    可見餘洛、阮沉、俱是串通一氣。

    未必竟不知情。

    至餘洛回到太和後。

    将阮沉拏獲送官審辦一節。

    自系藉緝拏教犯。

    在本官前塞責。

    以掩其縱放劉之協之罪。

    狡詐反覆。

    尤屬顯然。

    安省拏獲阮沉。

    僅照餘犯問拟發遣。

    并未向其追究劉之協蹤迹。

    錄供具奏。

    即餘洛到京所供情節。

    蘇淩阿等、亦未經訊出奏聞。

    且太和縣佥差押解劉之協。

    原批内标派餘洛、蔣申、二人。

    因蔣申下鄉未回。

    該縣令頭役閃文、代蔣申押解。

    而閃文仍未親往。

    該役既憚于押解。

    避差未去。

    何以十餘日後。

    閃文複馳往扶溝。

    守取回照。

    情節殊屬可疑。

    蘇淩阿等于此等疑窦。

    均未詳細研究。

    祇以安省得有回照。

    便可卸責。

    遂任聽屬員推诿豫省。

    所辦尤屬非是。

    蘇淩阿等于查辦此案。

    如此草率。

    并不認真。

    是屬何心。

    從前所奏懸立重賞購緝。

    豈不皆成虛語耶。

    蘇淩阿、陳用敷、俱着嚴行申饬。

    并着将餘洛閃文供詞、鈔寄蘇淩阿等閱看。

    即照指出各條。

    另行查訊确實。

    逐一登答明白回奏。

    毋得再行回護。

    緻幹重咎。

     ○又谕、昨據餘洛等所供情形。

    是劉之協脫逃。

    顯系阮沉、郭彥忠、潛通信息。

    現已飛提該二犯來京嚴究。

    但劉之協居住南關店内多日。

    曾到西關看望阮沉。

    彼此來往多次。

    該處店戶居民。

    自必漸與熟識。

    雖據店戶柳添祥供、實不知該犯去向。

    而其走脫時。

    彼處居民。

    衆目共睹。

    豈有竟無聞見之事。

    劉之協自知罪重。

    安省正在查拏。

    未必敢回原籍。

    非南往襄陽。

    至伊同教家中藏匿。

    即西往陝西一帶。

    希圖遠竄口外漏網。

    着傳谕阿精阿、即親至扶溝西關南關一帶。

    密傳店戶居民。

    面為詢問。

    并曉谕伊等、但知劉之協去向。

    不訪據實說出。

    非惟無罪。

    且可邀賞。

    俟其說出如系南往。

    即飛咨福甯。

    嚴密躧拏。

    如系西往。

    即飛咨勒保、秦承恩、嚴密躧拏。

    或竟系竄回原籍。

    亦即飛咨蘇淩阿、陳用敷、迅速購緝。

    阿精阿到任已将數月。

    尚不能将要犯設法速獲。

    豈此等購線躧蹤之事。

    伊亦不能妥辦耶。

    該撫務宜遵照谕旨。

    妥協籌辦。

    俟昨要犯蹤迹。

    一面具奏。

    一面飛行咨緝。

    毋得再有延緩。

    緻蹈穆和蔺覆轍。

    将此由六百裡傳谕阿精阿、并谕蘇淩阿、福甯、勒保、秦承恩、陳用敷等知之。

     ○雲南騰越鎮總兵劉之仁病休。

    以兩江督标中軍副将豁隆武為騰越鎮總兵。

     ○壬寅。

    上禦正大光明殿。

    賜大學士尚書等宴。

     ○谕曰、和珅奏、喀喇沁親王旺紮勒多爾濟、請封生母為側福晉。

    查無例案。

    請旨可否準行等語。

    向來蒙古王等。

    雖無封側福晉之例。

    但朕眷愛蒙古王等。

    與宗室王等一體。

    并無區别。

    宗室王等、例得封側福晉。

    且旺紮勒多爾濟之嫡母已故。

    伊生母亦六旬有餘。

    着準封為色旺諾爾布之側福晉。

    以示朕視蒙古世仆如子孫之意。

     ○又谕曰、陳淮奏、贛州等衛漕船。

    于十二月初三日起。

    至二十四日。

    全數開行等語。

    上年漕船因衛河水淺。

    抵通較遲。

    回空未能迅速。

    今陳淮于漕船抵次後。

    趕緊趱辦。

    仍符冬兌冬開之限。

    所辦尚好。

    着交部議叙。

    陳淮此次在江西巡撫任内、辦理諸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