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關燈


    豫省司庫支銀一萬兩。

    分貯歸德府、鄭州、武陟、封邱、縣庫。

    東省司庫、支銀三千兩。

    分貯曹單縣庫。

    以資購料搶護。

    應如所請。

    從之。

     ○又議準、福州将軍阿爾賽疏言、駐防福州水師旗營。

    佐領、防禦、骁騎校、等官。

    照乍浦水師營之例。

    分别賞給馬匹。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之福建安溪縣民林天郎女、林氏。

     ○己巳。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朕前降旨。

    明年元旦。

    停止升殿受朝。

    皇太後前照常行禮。

    今奏聞皇太後。

    蒙降懿旨。

    明年元旦。

    尚在二十七月之内。

    皇帝既不受朝。

    其王大臣、等赴慈甯宮行禮之處。

    亦着停止。

     ○戶部議覆、署湖廣總督史贻直疏言、四川建始縣。

    改隸湖北。

    例銷淮南引鹽。

    相距漢鎮。

    水陸二千餘裡。

    淮商成本。

    及水商腳價。

    每鹽一斤。

    需銀六七分不等。

    而相離雲陽縣鹽場。

    地近價廉。

    照舊行銷川鹽。

    商民兩便。

    應如所請。

    從之。

     ○免陝西府谷、神木、二縣雹災、本年額賦有差。

     ○議叙軍前效力、列為一等之侍讀學士職掌理藩院員外郎五十九、戶部主事佛保、大理寺寺正來成德、充中書職掌翰林院八品筆帖式高偉、理藩院員外郎黑色、僧保、筆帖式常明柱、骁騎校索鼐、各依本身之銜。

    遇缺升用。

    其列為二等之主事伊昌阿、筆帖式賽音察克等、及領催、供事人員。

    分别紀錄升賞有差。

     ○庚午。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歸化城駐防兵丁。

    于明春即當遣往。

    但正在辦理城工。

    兵丁尚無住房。

    若俟一切完竣後。

    始行遣往駐防。

    未免較遲。

    着先将兵丁住房修理。

    俟遣往駐防後。

    再行修理城工。

     ○吏部議準、盛京兵部侍郎永福疏言、盛京筆帖式九十二缺。

    應每旗分定十一缺。

    照京城例、八缺作為繙譯。

    三缺作為清字。

    其餘四缺。

    亦作繙譯。

    分給左右翼各二缺。

    挨次補用。

    從之。

     ○叙雍正十年平台灣北路逆番功。

    給陣亡把總張春、恤銀一百兩。

    蔭子弟一人、以外委把總拔補。

    立功身功之副将祁進忠、遊擊李科、鄭良達、金越、守備王世琳、蔡斌、陳鉽、江武、千總楊志才、章廷祺、洪貴、藍宏沛、把總林正春、葉龍、宋顯臣、鄭仁、巡檢錢得位、外委劉鑒、郭天一、楊茂、功加林志、并蔭一子監生。

    入祀忠義祠。

    陣亡功加兵丁宋榮、劉魁才、照陣亡外委例、賞恤。

    又陣亡、傷亡、飄沒、身故之兵丁楊雄等、一百三十六名。

    陣亡受傷義民、壯丁。

    通事。

    黃啟熙等、共五十九名。

    受傷兵丁王順等。

    一百五十二名。

    得功義名、壯丁。

    林尚隆等。

    五百五十四名。

    病故兵丁徐才等。

    二百四十一名。

    分别賞恤。

    其餘在軍文武官員。

    各以軍功加級紀錄升用有差。

     ○辛未。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禮部議覆、廣東巡撫楊永斌疏言、暹羅國王遣使朗三立哇提等、赍表入貢。

    其副貢一船。

    照例先遣回國。

    今該國王因副貢船逾期未到。

    複令楊石等駕船來粵探貢。

    并帶有槟榔蘇木等項、壓艙貨物。

    查節次探貢船來。

    均有補進方物。

    是以壓艙貨物免稅。

    今并無帶進方物。

    其雜貨應否免科。

    及探貢船内梢目水手。

    應否支給口糧等語。

    該國王以貢使未回。

    引領待命。

    複令人航海遠來。

    情屬恭順。

    所有貨物。

    應停徵稅。

    梢目水手。

    照例支給口糧。

    從之。

     ○工部議覆、直隸河道總督劉勷疏陳、河務四條。

    一、永定河搶築工程。

    應照豫省黃河之例。

    令該道于南北兩岸。

    除歲修之外。

    豫備購料銀各三千兩。

    一、河兵積土、應照南河例。

    每二名、月積土十五方。

    如不足數。

    将該管廳汛員弁參處。

    一、直隸運河、并永定河、臨河州縣。

    應照豫東江南之例。

    于現任州縣内。

    揀選熟悉河務之員調補。

    如無可調。

    于河工品級相當各官内。

    揀選才守兼優之員題補。

    如現任沿河州縣。

    有明晰河務者。

    題補河務廳員。

    俱照例送部引見。

    一、永定河南北運河千把。

    應照南河武職之例。

    各給坐糧四分。

    以資養贍。

    并應如所請。

    從之。

     ○河道總督高斌等、遵旨議以南河副總河。

    移駐徐州府。

    應建衙署。

    查明辦理。

    遇有兩河會商事宜。

    令與南北河臣。

    公同勘議。

    其毛城鋪、減水閘壩。

    該副總河就近督率徐屬廳營。

    按時啟閉。

    南河各工險汛繁多。

    仍令往來查看。

    遇有應修應築處所。

    公商辦理。

    下部議行。

     ○赈山西朔州等四州縣、被雹災民。

    蠲緩本年分額賦有差。

     ○壬申。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叙平準噶爾功。

    予在克爾森齊牢、額爾得尼招、二處打仗之喀爾喀頭等副台吉古木布車淩、紮薩克頭等台吉諾爾布紮布、俱晉封為輔國公。

    喀爾喀二等台吉喇嘛紮布等十人、俱授為頭等台吉。

    三等台吉紮木巴喇等二人、四等台吉烏爾瑚瑪等六人、俱升一等。

    并分别賞給緞疋。

    管旗章京阿哩魯克善等三人、俱賞給騎都尉。

    副都統德勒格爾等七人、俱賞給雲騎尉。

    參領以下官三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