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民傳
關燈
小
中
大
李安民是蘭陵承縣人。
他的祖父李嶷,曾任衛軍參軍。
父親李欽之,做過殿中将軍,補任薛縣縣令。
李安民跟着父親在薛縣生活,元嘉二十七年(450)被敵虜抓到北方,後來他率領部下奮勇南歸。
太初(劉邵)行逆,讓李安民領支軍。
李便投降了義軍,被任命為建威将軍,補魯爽左軍。
後來魯爽謀反,李安民偷跑回京師,被授予領軍行參軍,遷任左衛殿中将軍。
大明年間(457~464),虜侵犯徐州、兖州一帶,朝廷任命李安民為建威府司馬、無鹽縣令。
升任殿中将軍,率軍前往漢川征讨那裡正在互相殘殺的賊人。
晉安王劉子勳謀反後,宋明帝任命李安民為武衛将軍、領水軍,補任建安王司徒城局參軍,進擊赭圻湖、白荻浦、獺窟,全部告捷,他被升任積射将軍、軍主。
張興世據守錢溪,糧食用盡了,被賊人圍困。
李安民率領數百隻舟船,越過賊人五座城池,把糧送到張興世手裡。
僞軍主沈仲、王張帶兵想在魚貴口阻斷江上通道,李安民進兵與之交戰,大破對方。
又率部攻擊鵲尾、江城,都建立了戰功,事件平息後,宋明帝在新亭大會功臣,慰勞各軍主将,擺上賭具讓大家玩兒,李安民連擲五把全赢了,明帝大為驚異,看着李安民說:“我看你的面相正像田地一樣,這是封侯的面相啊。
”李安民少年時家中貧困,一天有一人從門前經過,看了李安民的面相說:“你以後必将大富大貴,和皇帝一塊兒做遊戲。
”如今,李安民再尋找那個人,哪裡還能找着。
李安民跟随張永、沈攸之前往彭城讨伐薛安都,前面打了敗仗,李安民在後頭堅持抵抗,又回軍保衛下邳。
後來被授為甯朔将軍,駐守淮陽城。
朝廷獎賞他在魚貴口的功勞,封他為邵武縣男,食邑四百戶。
又随着吳喜、沈攸之擊虜,到達睢口,兵敗,還軍保衛宿豫,淮北淪陷後,明帝下敕要李安民留下來駐守角城。
授予他甯朔将軍、冗從仆射。
後又駐守泗口,領舟軍沿着淮水作流動防禦,到達壽春。
敵虜派長社公連營十多裡寇掠汝陰,被豫州刺史劉面力擊退,敵虜在荊亭的守軍主将升乞奴棄城投降,李安民率水軍進攻在前,大破荊亭,截斷了敵方後退的要道渡口。
李安民遷任甯朔将軍、冠軍司馬、廣陵太守、行南兖州事。
太祖(蕭道成)在淮陽時,李安民和他遙相交結,明帝産生了疑心,便調任李安民為劉韫的冠軍司馬、甯遠将軍、京兆太南齊書守,又任他為甯朔将軍、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李安民都沒有接受,又重新任命他本來的職務,也沒接受,改任他為甯朔将軍、山陽太守。
泰始末年,淮北民衆起義,意欲南歸,李安民被任命為督前鋒軍事,又請求援助和接應,沒能成功,隻好還軍。
他被授予越騎校尉,又任甯朔将軍、山陰太守。
三巴出現騷亂,太守張澹放棄涪城逃走了,朝廷任命李安民為假節、都督讨蜀軍事、輔師将軍。
五獠亂漢中時,皇帝又指示李安民回軍至魏興,事件平定後,又回到夏口。
元徽初年,李安民被任命為督司州軍事、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假節、将軍等仍舊。
皇上還特别下敕給李安民說:“九江需要防禦,邊境的備戰也應重視,現在授你這些職務,為的是加強鄢、郢的力量,不允許推辭!”後來桂陽王劉休範起事,李安民出軍,并派兵援救京師。
他被調任左将軍,加給事中。
建平王劉景素作難時,冠軍黃回、遊擊将軍高道慶、輔國将軍曹欣之等都暗中向景素表示過忠心,而遊擊将軍高道慶被指示領兵出讨景素,太祖擔心發生變故,就讓李安民和南豫州刺史段佛榮調動部隊,以為防備。
李安民兵至京口,在葛橋大破景素的部隊。
劉景素被誅殺後,李安民被留下行南徐州事。
城局參軍王迥素是李安民的親信,他偷了二匹絹,李安民流着眼淚對他說:“我和你也算是患難之交了,但今天你犯了王法,隻能說是你對不起我呀!”在軍門前把王迥素斬了,并厚為收殓祭葬,此事令軍府裡上一上一下一下大為震服。
李安民被授予冠軍将軍、骁衛将軍,他沒接受。
轉任征虜将軍、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
李安民即将東下,太祖設宴為他話别,他留在太祖那裡一天一一夜。
李安民秘密表示了他的看法:宋朝的氣運快要完蛋了,而天命将歸于太祖。
蒼
他的祖父李嶷,曾任衛軍參軍。
父親李欽之,做過殿中将軍,補任薛縣縣令。
李安民跟着父親在薛縣生活,元嘉二十七年(450)被敵虜抓到北方,後來他率領部下奮勇南歸。
太初(劉邵)行逆,讓李安民領支軍。
李便投降了義軍,被任命為建威将軍,補魯爽左軍。
後來魯爽謀反,李安民偷跑回京師,被授予領軍行參軍,遷任左衛殿中将軍。
大明年間(457~464),虜侵犯徐州、兖州一帶,朝廷任命李安民為建威府司馬、無鹽縣令。
升任殿中将軍,率軍前往漢川征讨那裡正在互相殘殺的賊人。
晉安王劉子勳謀反後,宋明帝任命李安民為武衛将軍、領水軍,補任建安王司徒城局參軍,進擊赭圻湖、白荻浦、獺窟,全部告捷,他被升任積射将軍、軍主。
張興世據守錢溪,糧食用盡了,被賊人圍困。
李安民率領數百隻舟船,越過賊人五座城池,把糧送到張興世手裡。
僞軍主沈仲、王張帶兵想在魚貴口阻斷江上通道,李安民進兵與之交戰,大破對方。
又率部攻擊鵲尾、江城,都建立了戰功,事件平息後,宋明帝在新亭大會功臣,慰勞各軍主将,擺上賭具讓大家玩兒,李安民連擲五把全赢了,明帝大為驚異,看着李安民說:“我看你的面相正像田地一樣,這是封侯的面相啊。
”李安民少年時家中貧困,一天有一人從門前經過,看了李安民的面相說:“你以後必将大富大貴,和皇帝一塊兒做遊戲。
”如今,李安民再尋找那個人,哪裡還能找着。
李安民跟随張永、沈攸之前往彭城讨伐薛安都,前面打了敗仗,李安民在後頭堅持抵抗,又回軍保衛下邳。
後來被授為甯朔将軍,駐守淮陽城。
朝廷獎賞他在魚貴口的功勞,封他為邵武縣男,食邑四百戶。
又随着吳喜、沈攸之擊虜,到達睢口,兵敗,還軍保衛宿豫,淮北淪陷後,明帝下敕要李安民留下來駐守角城。
授予他甯朔将軍、冗從仆射。
後又駐守泗口,領舟軍沿着淮水作流動防禦,到達壽春。
敵虜派長社公連營十多裡寇掠汝陰,被豫州刺史劉面力擊退,敵虜在荊亭的守軍主将升乞奴棄城投降,李安民率水軍進攻在前,大破荊亭,截斷了敵方後退的要道渡口。
李安民遷任甯朔将軍、冠軍司馬、廣陵太守、行南兖州事。
太祖(蕭道成)在淮陽時,李安民和他遙相交結,明帝産生了疑心,便調任李安民為劉韫的冠軍司馬、甯遠将軍、京兆太南齊書守,又任他為甯朔将軍、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李安民都沒有接受,又重新任命他本來的職務,也沒接受,改任他為甯朔将軍、山陽太守。
泰始末年,淮北民衆起義,意欲南歸,李安民被任命為督前鋒軍事,又請求援助和接應,沒能成功,隻好還軍。
他被授予越騎校尉,又任甯朔将軍、山陰太守。
三巴出現騷亂,太守張澹放棄涪城逃走了,朝廷任命李安民為假節、都督讨蜀軍事、輔師将軍。
五獠亂漢中時,皇帝又指示李安民回軍至魏興,事件平定後,又回到夏口。
元徽初年,李安民被任命為督司州軍事、司州刺史,領義陽太守,假節、将軍等仍舊。
皇上還特别下敕給李安民說:“九江需要防禦,邊境的備戰也應重視,現在授你這些職務,為的是加強鄢、郢的力量,不允許推辭!”後來桂陽王劉休範起事,李安民出軍,并派兵援救京師。
他被調任左将軍,加給事中。
建平王劉景素作難時,冠軍黃回、遊擊将軍高道慶、輔國将軍曹欣之等都暗中向景素表示過忠心,而遊擊将軍高道慶被指示領兵出讨景素,太祖擔心發生變故,就讓李安民和南豫州刺史段佛榮調動部隊,以為防備。
李安民兵至京口,在葛橋大破景素的部隊。
劉景素被誅殺後,李安民被留下行南徐州事。
城局參軍王迥素是李安民的親信,他偷了二匹絹,李安民流着眼淚對他說:“我和你也算是患難之交了,但今天你犯了王法,隻能說是你對不起我呀!”在軍門前把王迥素斬了,并厚為收殓祭葬,此事令軍府裡上一上一下一下大為震服。
李安民被授予冠軍将軍、骁衛将軍,他沒接受。
轉任征虜将軍、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
李安民即将東下,太祖設宴為他話别,他留在太祖那裡一天一一夜。
李安民秘密表示了他的看法:宋朝的氣運快要完蛋了,而天命将歸于太祖。
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