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珍傳
關燈
小
中
大
劉懷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漢代膠東康王劉寄的後人。
祖父劉昶,在宋武帝平齊後,被任命為青州治中,官至員外常侍。
伯父劉奉伯,在宋朝曾任陳、南頓二郡太守。
劉懷珍幼年時曾跟随父到壽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趙伯符出來打獵,老百姓都跑去圍觀,而劉懷珍獨自避而不看,劉奉伯覺得他很特别,說:“這孩子将來能使我們宗族發達。
” 劉懷珍後來被本州招任為主簿。
元嘉二十八年(451),逃亡分子司馬順則聚集一群人在東陽,州裡派劉懷珍率領數千人前往讨平了他們。
宋文帝召去問破賊的情況,劉懷珍讓功不肯當,他的親近之人都覺得奇怪,問他,劉懷珍說:“當年國子尼恥談在河間時的功勞,我豈能把這點小小的勝利挂在嘴上呢!”當時人們都很稱許他。
江夏王劉義恭出鎮盱眙,路上碰到了劉懷珍,在交談中對劉懷珍很器重,便要他來任骠騎長兼墨曹行參軍。
不久任命他為振武将軍、長廣太守。
孝建初年,任義恭大司馬參軍、直閣将軍。
劉懷珍是北州的舊姓。
家中蓄養了許多前來依附的人士,他便啟禀皇上願意讓一千個門生來充當朝廷的宿衛,孝武帝大驚,便召取青、冀一帶豪門私附數千人來,士人都懷不滿。
後來劉懷珍又随府轉任太宰參軍。
大明二年(458),敵虜圍攻泗口城,青州刺史顔師伯請求增援。
孝武帝派劉懷珍率領步、騎兵數千人趕赴,在麋溝湖和敵虜大戰,連破七座城池。
朝廷任命他為建武将軍、樂陵、河間二郡太守,賜爵廣晉縣侯。
次年,劉懷珍上啟請求回南齊書去,孝武帝答複說:“現在邊防需要人才,不能批準你的請求。
”竟陵王劉誕謀反,郡中豪民王弼勸劉懷珍響應,劉懷珍便把王弼斬了,并報告朝廷,孝武帝大喜,任命他為豫章王劉子尚的車騎參軍,加龍骧将軍。
泰始初年,升任甯朔将軍、東安、東莞二郡太守,率領龍骧将軍王敬則、姜産步領騎兵五千人讨伐壽陽。
廬江太守王仲子逃向南方,賊方派僞廬江太守劉道蔚五千人駐紮在建武澗,築三城。
劉懷珍派軍中主将段僧一愛一馬、步兵三百餘人沖擊,将其斬首。
帶領部隊到達晉熙,僞太守閻湛堅守頑抗,劉子勳派部将王仲箈領步兵萬人前來援救,劉懷珍派三千馬步兵擊王箈,在莫邪山大破王部,遂進軍壽陽。
劉懷珍又派王敬則在橫塘、死虎一帶擊破殷琰部将劉從等四個堡壘,劉懷珍等乘勝追擊,駐兵壽春長羅門。
宋明帝嘉獎他的功勞,任命劉懷珍為羽林監、屯騎校尉,将軍仍舊。
劉懷珍則請求先派他去把賊衆平定了,辭讓不接受提拔。
建安王劉休仁在濃湖與賊對峙,很長時間不能決勝負。
明帝便把劉懷珍召回來,任他為前将軍、加輔國将軍,領軍向青山援助攻擊劉胡,事情平定後,劉懷珍被任命為遊擊将軍,輔國将軍仍舊。
青州刺史沈文秀不服從朝廷命令,明帝派其弟沈文炳前往宣布聖旨,讓劉懷珍率馬步兵三千人随沈文炳同行。
還沒到,薛安都引來敵虜,已經攻陷了徐州、兖州,張永、沈攸之又在彭城大敗。
朝廷命令劉懷珍帶兵從盱眙經淮陰渡過淮河援救張永等,由于官軍被敵虜追擊,都相繼逃回來了,劉懷珍也隻得回來。
泰始三年春天,朝廷讓劉懷珍代鎮山陽。
此前,宋明帝派青州刺史明僧詗北征,僧皓便派部将在王城築工事,以一逼一近沈文秀,壕塹還沒挖成,就被沈文秀攻破了,并繼續攻打明僧詗。
明帝便派劉懷珍率龍骧将軍王廣之五百騎兵、二千步卒,沿海前往救援,到了東海,明僧詗已退保東萊,進據朐城,衆心恐懼,有人提議且保郁州。
劉懷珍對衆人說:“你們都傳說沈文秀賄賂胡人軍隊,作為外援,我看他們那些人,還不至于到這一步。
齊地人士長期以來就很注重名節,如果他們的名聲一傳開,東萊很快就能拿下,怎麼能允許阻止軍隊放慢行動停在這裡呢?”于是進軍到黔陬。
僞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潰敗而逃,劉懷珍傳達朝廷旨意,把沈文炳送到,而沈文秀終究還是不服從命令,焚燒了城郭。
老百姓聽說劉懷珍來了,都很高興。
僞長廣太守劉桃根率領數千人守衛不其城,劉懷珍帶着部隊駐紮在洋水,衆人都說:“沈文秀現在在境内到處都派有騎兵遊擊,應該堅壁防守等待時機。
”劉懷珍說:“現在我們人少糧少,我們緊缺而敵人堅固,正應該選拔一精一銳部隊,殺他個措手不及。
”于是派王廣之率領一百騎兵,襲擊拿下了不其城,劉桃根逃走了。
僞東萊太守鞠延僧領着數百人占據其城,并劫留了高麗來獻禮的使者。
劉懷珍又派甯朔将軍明慶符與王廣之攻擊東萊,明延僧投降,劉懷珍便讓高麗使者前往京城。
沈文秀聽說各城都已失敗,便派使者張靈碩來請求投降,劉懷珍這才回來。
這
祖父劉昶,在宋武帝平齊後,被任命為青州治中,官至員外常侍。
伯父劉奉伯,在宋朝曾任陳、南頓二郡太守。
劉懷珍幼年時曾跟随父到壽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趙伯符出來打獵,老百姓都跑去圍觀,而劉懷珍獨自避而不看,劉奉伯覺得他很特别,說:“這孩子将來能使我們宗族發達。
” 劉懷珍後來被本州招任為主簿。
元嘉二十八年(451),逃亡分子司馬順則聚集一群人在東陽,州裡派劉懷珍率領數千人前往讨平了他們。
宋文帝召去問破賊的情況,劉懷珍讓功不肯當,他的親近之人都覺得奇怪,問他,劉懷珍說:“當年國子尼恥談在河間時的功勞,我豈能把這點小小的勝利挂在嘴上呢!”當時人們都很稱許他。
江夏王劉義恭出鎮盱眙,路上碰到了劉懷珍,在交談中對劉懷珍很器重,便要他來任骠騎長兼墨曹行參軍。
不久任命他為振武将軍、長廣太守。
孝建初年,任義恭大司馬參軍、直閣将軍。
劉懷珍是北州的舊姓。
家中蓄養了許多前來依附的人士,他便啟禀皇上願意讓一千個門生來充當朝廷的宿衛,孝武帝大驚,便召取青、冀一帶豪門私附數千人來,士人都懷不滿。
後來劉懷珍又随府轉任太宰參軍。
大明二年(458),敵虜圍攻泗口城,青州刺史顔師伯請求增援。
孝武帝派劉懷珍率領步、騎兵數千人趕赴,在麋溝湖和敵虜大戰,連破七座城池。
朝廷任命他為建武将軍、樂陵、河間二郡太守,賜爵廣晉縣侯。
次年,劉懷珍上啟請求回南齊書去,孝武帝答複說:“現在邊防需要人才,不能批準你的請求。
”竟陵王劉誕謀反,郡中豪民王弼勸劉懷珍響應,劉懷珍便把王弼斬了,并報告朝廷,孝武帝大喜,任命他為豫章王劉子尚的車騎參軍,加龍骧将軍。
泰始初年,升任甯朔将軍、東安、東莞二郡太守,率領龍骧将軍王敬則、姜産步領騎兵五千人讨伐壽陽。
廬江太守王仲子逃向南方,賊方派僞廬江太守劉道蔚五千人駐紮在建武澗,築三城。
劉懷珍派軍中主将段僧一愛一馬、步兵三百餘人沖擊,将其斬首。
帶領部隊到達晉熙,僞太守閻湛堅守頑抗,劉子勳派部将王仲箈領步兵萬人前來援救,劉懷珍派三千馬步兵擊王箈,在莫邪山大破王部,遂進軍壽陽。
劉懷珍又派王敬則在橫塘、死虎一帶擊破殷琰部将劉從等四個堡壘,劉懷珍等乘勝追擊,駐兵壽春長羅門。
宋明帝嘉獎他的功勞,任命劉懷珍為羽林監、屯騎校尉,将軍仍舊。
劉懷珍則請求先派他去把賊衆平定了,辭讓不接受提拔。
建安王劉休仁在濃湖與賊對峙,很長時間不能決勝負。
明帝便把劉懷珍召回來,任他為前将軍、加輔國将軍,領軍向青山援助攻擊劉胡,事情平定後,劉懷珍被任命為遊擊将軍,輔國将軍仍舊。
青州刺史沈文秀不服從朝廷命令,明帝派其弟沈文炳前往宣布聖旨,讓劉懷珍率馬步兵三千人随沈文炳同行。
還沒到,薛安都引來敵虜,已經攻陷了徐州、兖州,張永、沈攸之又在彭城大敗。
朝廷命令劉懷珍帶兵從盱眙經淮陰渡過淮河援救張永等,由于官軍被敵虜追擊,都相繼逃回來了,劉懷珍也隻得回來。
泰始三年春天,朝廷讓劉懷珍代鎮山陽。
此前,宋明帝派青州刺史明僧詗北征,僧皓便派部将在王城築工事,以一逼一近沈文秀,壕塹還沒挖成,就被沈文秀攻破了,并繼續攻打明僧詗。
明帝便派劉懷珍率龍骧将軍王廣之五百騎兵、二千步卒,沿海前往救援,到了東海,明僧詗已退保東萊,進據朐城,衆心恐懼,有人提議且保郁州。
劉懷珍對衆人說:“你們都傳說沈文秀賄賂胡人軍隊,作為外援,我看他們那些人,還不至于到這一步。
齊地人士長期以來就很注重名節,如果他們的名聲一傳開,東萊很快就能拿下,怎麼能允許阻止軍隊放慢行動停在這裡呢?”于是進軍到黔陬。
僞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潰敗而逃,劉懷珍傳達朝廷旨意,把沈文炳送到,而沈文秀終究還是不服從命令,焚燒了城郭。
老百姓聽說劉懷珍來了,都很高興。
僞長廣太守劉桃根率領數千人守衛不其城,劉懷珍帶着部隊駐紮在洋水,衆人都說:“沈文秀現在在境内到處都派有騎兵遊擊,應該堅壁防守等待時機。
”劉懷珍說:“現在我們人少糧少,我們緊缺而敵人堅固,正應該選拔一精一銳部隊,殺他個措手不及。
”于是派王廣之率領一百騎兵,襲擊拿下了不其城,劉桃根逃走了。
僞東萊太守鞠延僧領着數百人占據其城,并劫留了高麗來獻禮的使者。
劉懷珍又派甯朔将軍明慶符與王廣之攻擊東萊,明延僧投降,劉懷珍便讓高麗使者前往京城。
沈文秀聽說各城都已失敗,便派使者張靈碩來請求投降,劉懷珍這才回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