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太子傳
關燈
小
中
大
文惠太子蕭長懋字雲喬,他是世祖(蕭赜)的長子。
世祖生他時年齡還不到二十歲,太祖(蕭道成)十分喜一愛一他。
文惠太子姿容豐潤,小字叫做“白澤”。
宋元徽末年,跟随世祖在郢州城,世祖回來鎮守盆城拒擋沈攸之的反叛期間,便讓文惠太子慰勞并接待将帥,并讓他參與軍隊工作。
朝廷任他為秘書郎,他沒去到任。
授他為輔國将軍,遷任晉熙王撫軍主簿。
沈攸之事件平息之後,世祖便命他回到都城,太祖當時正值創建霸業之際,對嫡傳子孫特别留意,對文惠太子說:“你這一回來,我的事情也就辦妥了。
”安排他住在府東齋,讓他和文武賓客接觸。
指示荀伯玉說:“在我出行的時候,城中的軍隊都由長懋指揮。
就是在我不出行的時候,府城内外的警衛部隊和各門武裝,也都要經常交給長懋調遣。
”朝廷任命他為秘書丞,他因為此官名和宣帝(太祖的父親蕭承之)的名字同音,不去到任,改授中書郎,遷黃門侍郎,也沒接受。
升明三年(479),太祖準備受禅為帝,世祖已經回到京師,他們因為襄陽乃是軍事重鎮,不想讓别的家族來指揮,于是便讓太子出來,任命他為持節、都督雍、梁二州和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諸軍事、左中郎将、甯蠻校尉、雍州刺史。
建元元年(479),他被封為南郡王,食邑二千戶。
當時江南一帶還沒有嫡皇孫被封為王的,文惠太子開了先例。
進号征虜将軍。
在此之前,梁州刺史範柏年誘降了晉壽逃亡者李烏奴,讨平氐賊楊城、蘇道熾等,很有些威名。
沈攸之事件暴發,範柏年派遣部将陰廣宗領軍出魏興聲援京師,同時觀望形勢,事件平息後,朝廷派王玄邈前去取代範伯年。
李烏奴勸範伯年占據漢中不接受命令,伯年還沒拿定主意,王玄邈便已趕到,範伯年在魏興猶豫不願下來,文惠太子擔心他要發動事變,便派人去說服範伯年,答應建議他為府長史,範伯年才進駐襄陽,文惠太子遂把他抓住殺了。
範伯年是梓潼人,遷居華陽,世代都是土豪,在當地州裡很有名氣。
宋泰始年間(465~471),氐寇截斷了晉壽的後路,範伯年以倉部郎的身份假節率領數百人前去慰勞打通了道路,從益州路上回報完成了任務,被授為晉壽太守。
讨平了氐賊,便任梁州刺史。
範伯年強壯有力,很會說話辦事,曾因善于回答問題而被宋明帝賞識。
被誅殺以後,巴西太守柳弘上書太祖,太祖指示說:“伯年本來可以不至如此的,我也很為他遺憾啊!” 當時襄陽有盜發掘古墓,傳說是楚王墓,挖出大量的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
簡書寬數分,長二尺,表皮和竹節都像新的一樣。
盜竊者把它拿來點火照明,後來有人得到十餘簡,拿給撫軍王僧虔看,僧虔說是用蝌蚪文字書寫的《考工記》、《周官》的遺缺内容。
當時州裡派人前往追查,追查出不少文物,因此産生了同異争論。
趕上北方的索虜南侵,皇上考慮當出兵樊、沔。
建元二年(480),調任文惠太子為侍中、中軍将軍,設立将軍府,鎮守石頭。
穆妃去世,行成服(死者親屬穿着一定的喪服)禮那天,皇帝出來臨喪,朝廷中讨論文惠太子是否應該出迎的問題。
左仆射王儉說:“根據《禮記·服問》‘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婦’,是說國君為此三人主持喪禮。
現在皇上駕臨,就是以主喪的身份而來的,雖然從事情上說應該撫一慰,但從義理上講則不應行吊,南郡王(長懋)以下都不應出門奉迎。
但最高人物的出臨之禮,也是允許變革的,可以從權取消杖纟至,移到門外敬立,便足以表達感情了,不必到跟前哭臨。
至于皇太子既是一宮之主,自然應按照皇上駕臨宮中,依據通常禮節來奉候。
既然屬于成服的日子,而吉禮兇禮又不能互相幹擾,因而可以衰帻(用喪巾包頭)行一事。
而望拜止哭等,都可按常規進行。
自己不必臨吊,但奉迎隻按常規,于情于禮,都無不妥。
”文惠太子解除侍中之職。
皇上考慮到文惠太子因哀傷而生病,不宜居住在石頭的山障中,便讓他移鎮西州。
建元四年(482),遷任使持節、都督南徐、兖二州諸軍事、征北将軍、南徐州刺史。
世祖即位為
世祖生他時年齡還不到二十歲,太祖(蕭道成)十分喜一愛一他。
文惠太子姿容豐潤,小字叫做“白澤”。
宋元徽末年,跟随世祖在郢州城,世祖回來鎮守盆城拒擋沈攸之的反叛期間,便讓文惠太子慰勞并接待将帥,并讓他參與軍隊工作。
朝廷任他為秘書郎,他沒去到任。
授他為輔國将軍,遷任晉熙王撫軍主簿。
沈攸之事件平息之後,世祖便命他回到都城,太祖當時正值創建霸業之際,對嫡傳子孫特别留意,對文惠太子說:“你這一回來,我的事情也就辦妥了。
”安排他住在府東齋,讓他和文武賓客接觸。
指示荀伯玉說:“在我出行的時候,城中的軍隊都由長懋指揮。
就是在我不出行的時候,府城内外的警衛部隊和各門武裝,也都要經常交給長懋調遣。
”朝廷任命他為秘書丞,他因為此官名和宣帝(太祖的父親蕭承之)的名字同音,不去到任,改授中書郎,遷黃門侍郎,也沒接受。
升明三年(479),太祖準備受禅為帝,世祖已經回到京師,他們因為襄陽乃是軍事重鎮,不想讓别的家族來指揮,于是便讓太子出來,任命他為持節、都督雍、梁二州和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諸軍事、左中郎将、甯蠻校尉、雍州刺史。
建元元年(479),他被封為南郡王,食邑二千戶。
當時江南一帶還沒有嫡皇孫被封為王的,文惠太子開了先例。
進号征虜将軍。
在此之前,梁州刺史範柏年誘降了晉壽逃亡者李烏奴,讨平氐賊楊城、蘇道熾等,很有些威名。
沈攸之事件暴發,範柏年派遣部将陰廣宗領軍出魏興聲援京師,同時觀望形勢,事件平息後,朝廷派王玄邈前去取代範伯年。
李烏奴勸範伯年占據漢中不接受命令,伯年還沒拿定主意,王玄邈便已趕到,範伯年在魏興猶豫不願下來,文惠太子擔心他要發動事變,便派人去說服範伯年,答應建議他為府長史,範伯年才進駐襄陽,文惠太子遂把他抓住殺了。
範伯年是梓潼人,遷居華陽,世代都是土豪,在當地州裡很有名氣。
宋泰始年間(465~471),氐寇截斷了晉壽的後路,範伯年以倉部郎的身份假節率領數百人前去慰勞打通了道路,從益州路上回報完成了任務,被授為晉壽太守。
讨平了氐賊,便任梁州刺史。
範伯年強壯有力,很會說話辦事,曾因善于回答問題而被宋明帝賞識。
被誅殺以後,巴西太守柳弘上書太祖,太祖指示說:“伯年本來可以不至如此的,我也很為他遺憾啊!” 當時襄陽有盜發掘古墓,傳說是楚王墓,挖出大量的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
簡書寬數分,長二尺,表皮和竹節都像新的一樣。
盜竊者把它拿來點火照明,後來有人得到十餘簡,拿給撫軍王僧虔看,僧虔說是用蝌蚪文字書寫的《考工記》、《周官》的遺缺内容。
當時州裡派人前往追查,追查出不少文物,因此産生了同異争論。
趕上北方的索虜南侵,皇上考慮當出兵樊、沔。
建元二年(480),調任文惠太子為侍中、中軍将軍,設立将軍府,鎮守石頭。
穆妃去世,行成服(死者親屬穿着一定的喪服)禮那天,皇帝出來臨喪,朝廷中讨論文惠太子是否應該出迎的問題。
左仆射王儉說:“根據《禮記·服問》‘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婦’,是說國君為此三人主持喪禮。
現在皇上駕臨,就是以主喪的身份而來的,雖然從事情上說應該撫一慰,但從義理上講則不應行吊,南郡王(長懋)以下都不應出門奉迎。
但最高人物的出臨之禮,也是允許變革的,可以從權取消杖纟至,移到門外敬立,便足以表達感情了,不必到跟前哭臨。
至于皇太子既是一宮之主,自然應按照皇上駕臨宮中,依據通常禮節來奉候。
既然屬于成服的日子,而吉禮兇禮又不能互相幹擾,因而可以衰帻(用喪巾包頭)行一事。
而望拜止哭等,都可按常規進行。
自己不必臨吊,但奉迎隻按常規,于情于禮,都無不妥。
”文惠太子解除侍中之職。
皇上考慮到文惠太子因哀傷而生病,不宜居住在石頭的山障中,便讓他移鎮西州。
建元四年(482),遷任使持節、都督南徐、兖二州諸軍事、征北将軍、南徐州刺史。
世祖即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