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傳
關燈
小
中
大
六宮的位号,漢、魏以來,因襲增置,各個時代情況不盡相同。
建元元年(479),有關部門奏請設置貴嫔、夫人、貴人為三夫人,..華、..儀、..容、淑妃、淑媛、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483),有關部門奏請為貴妃、淑妃都加金章紫绶,佩戴于..玉。
淑妃在以前是比拟九卿的,以淑為溫恭之職,妃為亞後之名,進同貴妃,以比拟三司。
夫人的名号,和蕃國沒什麼區别。
降而以淑媛比九卿。
永明七年(489),又恢複設立昭容,位在九嫔。
建元三年(481),太子一宮設置三個内職:良娣比拟開國侯,保林比拟五等侯,才人比拟驸馬都尉。
宣孝陳皇後名道止,是臨淮東陽人,系魏司徒陳矯的後人。
父名陳肇之,是本郡孝廉。
陳皇後少年時家中貧窮,辛勤織布勞作,家裡人心疼她的勞苦,有人不叫她幹活,她終究不改。
嫁給宣帝(蕭承之),宣帝的妾生了衡陽元王蕭道度、始安貞王蕭道生,陳皇後生了太祖(蕭道成)。
太祖兩歲的時候,一乳一母一奶一水不足,陳皇後夢見有人送來兩瓶麻粥,醒來後一乳一汁大出,陳皇後于是對太祖感到奇異,便更喜歡太祖了。
宣帝在外地任職,陳皇後經常留在家中治理家務管教子孫。
有個看相的對陳皇後說:“夫人有貴子你看出來了麼?”陳皇後歎道:“我這三個兒子誰該富貴?”然後叫着太祖的小名說:“正應當是你呀。
”皇帝死後,陳皇後親自幹活,奴婢傭人有了過錯,她都寬恕不予追究。
太祖後來雖然做了官,但家業本來比較貧窮,任建康令時,到了冬天高宗(蕭鸾)等孩子還沒有雙絲棉衣,但是奉養母親的膳食非常豐厚,陳皇後總是把兩種以上的肉肴都撤去,說:“這對我說來遠遠足夠了。
”她後來死在縣裡的官舍中,年七十三歲。
升明三年(479),追贈竟陵公國太夫人,蜜印,畫青绶,以太牢祭祀。
建元元年(479),追贈孝皇後。
贈外祖父陳肇之金紫光祿大夫,谥号為“敬侯”。
贈陳皇後母親胡氏為永昌縣靖君。
高昭劉皇後名智容,是廣陵人。
祖父劉玄之,父親劉壽之,都做過員外郎。
劉皇後的母親桓氏,夢見自己吞下了玉勝(玉制首飾)爾後生下了劉皇後,當時滿室都是紫光,桓氏告訴了劉壽之,壽之說:“隻恨她不是個男孩。
”桓氏說:“雖說是女孩,也足以使家道興隆了。
”劉皇後睡覺的時候,家裡人經常看到她身上像是有雲氣缭繞。
十來歲的時候,便嫁給了太祖,為婦嚴正而有禮法,家庭肅然。
宋泰豫元年(472)去世,年五十。
歸葬于宣帝墓旁,便是現在的泰安陵。
門生王清和墓工剛用鍬動土,便見有白兔跳起來,再也找不見,等墳建成,兔又回來栖息墳上。
升明二年(478),贈竟陵公國夫人。
三年,贈齊國妃,印绶和太妃一樣。
建元元年(479),尊谥“昭皇後”。
三年,贈劉皇後的父親為金紫光祿大夫,母親桓氏為上虞都鄉君;劉壽之之子劉興道為司徒屬,文蔚豫章内史,義徽光祿大夫,義倫通直郎。
武穆裴皇後名惠昭,是河東聞喜人。
祖父裴樸之,官給事中。
父親裴玑之,為左軍參軍。
裴皇後與豫章王妃庾氏是同夫的娣姒,庾氏勤于女工,事奉太祖、昭後恭謹不倦,裴皇後趕不上她,所以不為公公婆婆所一愛一重,世祖蕭赜在家裡對她也不大厚一愛一。
裴皇後一性一情剛嚴,竟陵王蕭子良妃袁氏布衣時有過失,裴皇後便嚴加訓罰。
升明三年(479),為齊世子妃。
建元元年(479),為皇太子妃。
三年,去世。
谥号為“穆妃”,安葬在休安陵。
世祖即位後,追贈為皇後。
贈裴玑之為金紫光祿大夫,其母檀氏為餘杭廣昌鄉元君。
按舊規矩,顯陽、昭陽二殿,是太後、皇後居住的地方。
永明中,沒有太後、皇後,羊貴嫔便居住在昭陽殿西,範貴嫔居住在昭陽殿東,一寵一姬荀昭華居住在鳳華柏殿。
宮中内禦所居住的壽昌畫殿南閣,設置白鹭鼓吹二部;乾光殿東西頭,設置鐘磬兩廂,都是宴會演奏音樂的地方。
皇上數次遊玩各苑南齊書囿,用後車載着宮人,宮内深隐,聽不到端門的鼓聲,于是在景陽樓上放置一個鐘,宮人聽到鐘聲,便早早起來着修飾,至今,這個鐘隻在五鼓和三鼓的時候響。
皇上多次到琅笽城玩,宮人常從,早上出發,到湖北埭時,雞才開始叫。
吳郡的韓蔺英,是位很有文采的婦女。
宋孝武帝時期,她曾獻過《中興賦》,受到獎賞入宮來。
宋明帝時期,任她為宮中工作人員。
世祖任她為博士,教六宮讀書寫字,由于她年老多識,便稱呼她為“韓公”。
建元元年(479),有關部門奏請設置貴嫔、夫人、貴人為三夫人,..華、..儀、..容、淑妃、淑媛、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483),有關部門奏請為貴妃、淑妃都加金章紫绶,佩戴于..玉。
淑妃在以前是比拟九卿的,以淑為溫恭之職,妃為亞後之名,進同貴妃,以比拟三司。
夫人的名号,和蕃國沒什麼區别。
降而以淑媛比九卿。
永明七年(489),又恢複設立昭容,位在九嫔。
建元三年(481),太子一宮設置三個内職:良娣比拟開國侯,保林比拟五等侯,才人比拟驸馬都尉。
宣孝陳皇後名道止,是臨淮東陽人,系魏司徒陳矯的後人。
父名陳肇之,是本郡孝廉。
陳皇後少年時家中貧窮,辛勤織布勞作,家裡人心疼她的勞苦,有人不叫她幹活,她終究不改。
嫁給宣帝(蕭承之),宣帝的妾生了衡陽元王蕭道度、始安貞王蕭道生,陳皇後生了太祖(蕭道成)。
太祖兩歲的時候,一乳一母一奶一水不足,陳皇後夢見有人送來兩瓶麻粥,醒來後一乳一汁大出,陳皇後于是對太祖感到奇異,便更喜歡太祖了。
宣帝在外地任職,陳皇後經常留在家中治理家務管教子孫。
有個看相的對陳皇後說:“夫人有貴子你看出來了麼?”陳皇後歎道:“我這三個兒子誰該富貴?”然後叫着太祖的小名說:“正應當是你呀。
”皇帝死後,陳皇後親自幹活,奴婢傭人有了過錯,她都寬恕不予追究。
太祖後來雖然做了官,但家業本來比較貧窮,任建康令時,到了冬天高宗(蕭鸾)等孩子還沒有雙絲棉衣,但是奉養母親的膳食非常豐厚,陳皇後總是把兩種以上的肉肴都撤去,說:“這對我說來遠遠足夠了。
”她後來死在縣裡的官舍中,年七十三歲。
升明三年(479),追贈竟陵公國太夫人,蜜印,畫青绶,以太牢祭祀。
建元元年(479),追贈孝皇後。
贈外祖父陳肇之金紫光祿大夫,谥号為“敬侯”。
贈陳皇後母親胡氏為永昌縣靖君。
高昭劉皇後名智容,是廣陵人。
祖父劉玄之,父親劉壽之,都做過員外郎。
劉皇後的母親桓氏,夢見自己吞下了玉勝(玉制首飾)爾後生下了劉皇後,當時滿室都是紫光,桓氏告訴了劉壽之,壽之說:“隻恨她不是個男孩。
”桓氏說:“雖說是女孩,也足以使家道興隆了。
”劉皇後睡覺的時候,家裡人經常看到她身上像是有雲氣缭繞。
十來歲的時候,便嫁給了太祖,為婦嚴正而有禮法,家庭肅然。
宋泰豫元年(472)去世,年五十。
歸葬于宣帝墓旁,便是現在的泰安陵。
門生王清和墓工剛用鍬動土,便見有白兔跳起來,再也找不見,等墳建成,兔又回來栖息墳上。
升明二年(478),贈竟陵公國夫人。
三年,贈齊國妃,印绶和太妃一樣。
建元元年(479),尊谥“昭皇後”。
三年,贈劉皇後的父親為金紫光祿大夫,母親桓氏為上虞都鄉君;劉壽之之子劉興道為司徒屬,文蔚豫章内史,義徽光祿大夫,義倫通直郎。
武穆裴皇後名惠昭,是河東聞喜人。
祖父裴樸之,官給事中。
父親裴玑之,為左軍參軍。
裴皇後與豫章王妃庾氏是同夫的娣姒,庾氏勤于女工,事奉太祖、昭後恭謹不倦,裴皇後趕不上她,所以不為公公婆婆所一愛一重,世祖蕭赜在家裡對她也不大厚一愛一。
裴皇後一性一情剛嚴,竟陵王蕭子良妃袁氏布衣時有過失,裴皇後便嚴加訓罰。
升明三年(479),為齊世子妃。
建元元年(479),為皇太子妃。
三年,去世。
谥号為“穆妃”,安葬在休安陵。
世祖即位後,追贈為皇後。
贈裴玑之為金紫光祿大夫,其母檀氏為餘杭廣昌鄉元君。
按舊規矩,顯陽、昭陽二殿,是太後、皇後居住的地方。
永明中,沒有太後、皇後,羊貴嫔便居住在昭陽殿西,範貴嫔居住在昭陽殿東,一寵一姬荀昭華居住在鳳華柏殿。
宮中内禦所居住的壽昌畫殿南閣,設置白鹭鼓吹二部;乾光殿東西頭,設置鐘磬兩廂,都是宴會演奏音樂的地方。
皇上數次遊玩各苑南齊書囿,用後車載着宮人,宮内深隐,聽不到端門的鼓聲,于是在景陽樓上放置一個鐘,宮人聽到鐘聲,便早早起來着修飾,至今,這個鐘隻在五鼓和三鼓的時候響。
皇上多次到琅笽城玩,宮人常從,早上出發,到湖北埭時,雞才開始叫。
吳郡的韓蔺英,是位很有文采的婦女。
宋孝武帝時期,她曾獻過《中興賦》,受到獎賞入宮來。
宋明帝時期,任她為宮中工作人員。
世祖任她為博士,教六宮讀書寫字,由于她年老多識,便稱呼她為“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