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賜僧衆。
且不說遠處寺院中,隻說建康城裡城外有上千整百的庵寺,又且在帝都之下,又是奉旨的事情,就忙得這些僧尼道士日夜奔走。
倒做一件苦事,先前還大家有興做去,指望有些利益,到了後來隻有用去的銀錢,并無進益的布施,漸漸索然無味,不但自出己财各自辛苦,反有官員侍從不時到寺中來拈香拜佛,潤齋請供。
若有些不到,遲慢之處,還要受随從之人秃長秃短的亂罵道:“你是吃了十方施主的錢糧,受了朝廷的勅建,是應該承直的!”請了他還讨得許多不快活,弄得這些和尚日間拜佛,夜裡收拾,辛辛苦苦,皆背地裡叫苦連天,咒罵不了。
且說梁主自降旨之後,自己也在宮中齋戒沐浴,樹立壇場,召了幾十個有戒律的高僧。
梁主同着晝夜捧誦經典,真是皇宮之内香煙不絕,燒化的紙錢何曾斷歇。
做到百日以外,梁主忽視朝,說道:“朕會做此道場可謂盡心緻敬,又旨僧衆作此因果,佛天自能鑒知,佑我郗後矣。
隻不知各寺中僧道可能一一虔誠以體民念,心甚憂之。
”朱異又奏道:“此何足慮,陛下隻消巡視建康各寺中,一則瞻禮黃金法相,二則見陛下之誠,三則警戒僧衆有不虔誠者治之,則公私兩盡也。
”梁主聽了大喜道:“卿言正合朕意。
”遂傳旨同着近臣不備法駕,隻乘馬而行。
先在城内寺觀中看起,不一時傳聞梁主要來各寺中拈香,便驚得這些僧尼道衆屁滾尿流,恐怕梁主到寺見了差處取罪不小,卻又要迎留款待,多這一項使費,當家和尚俱擔着幹系。
梁主每到一寺,就有本寺當家和尚、說法長老遠迎接出,并進呈寺内做法事的和尚花冊簿,以便查考。
不到一日将城中寺院俱已看完。
梁主見各具虔誠,心中甚喜。
忽又一日梁主出了城外,上了蔣山,又到鐘山各寺來。
一路上果聽見遠林内鐘鼓沉沉,滿山中香煙縷縷。
梁主在馬上十分歡喜,因顧左右近臣說道:“朕仗此功德,必有利益。
”不覺到了道林寺,道林寺僧遠迎跪接。
梁主進了山門,到了大雄寶殿拈香,和尚拜佛,衆僧人撞鐘擊鼓,搦管吹笙。
梁主拜完坐于殿中,住持獻上做法事僧員名簿。
梁主看去,隻見上寫着:“說法大師寶志公”。
梁主一時見了口中連念:“志公,志公。
”念了數遍沉吟不語了。
半晌方說道:“此僧名字,卻像是何處見來。
”因低頭忽然想起是當年壽陽城李憲所舉廣度和尚偈中有“志公”二字。
一時想得明白,不覺喜動天顔,暗想道:“今有其人,此僧必有可觀。
”遂問住持僧道:“這花名簿上的志公可在寺中麼?”住持見問忙俯伏奏道:“志公長老雖在寺中,卻先已入定。
不知駕臨,失于迎接,望陛下恕宥。
”梁主道:“既在寺中入定,不妨宣來見朕。
”住持又奏道:“法師入定,定中一如木偶,百喚不回。
作七七之功,功完方才出定。
”梁主又問道:“今在幾七矣?”住持道:“今在五七未回。
”梁主道:“既如此,可引朕親去一觀,看是如何。
” 住持忙起身同着梁主走入禅房。
隻見那寶志公雙目合住,趺足盤膝端坐蒲團,威儀十分可敬。
梁主看了因不便驚他,忽見志公在定中,口内念着道: 我今滔滔自在,不羨王侯卿宰。
四時猶若金剛,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逾于須彌,智慧廣于江海。
不為八國所牽,亦無精世懈怠。
任性浮沉若颠,散誕縱橫自在。
遮莫刀劍臨頭,我亦安然不采。
梁主聽罷大喜,知其不凡,肅然起敬。
這志公念完方開目,立下禅床,向梁主問訊道:“不知聖主來臨,小僧有罪。
”梁主賜坐說道:“朕聞聖僧當以度人為念,今吾師亦曾度人麼?”志公道:“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梁主道:“若是如此,朕何不見?”志公道:“爾若一切不見,是名真見如來。
”梁主又問道:“朕于昔年,見雲光講法上天雨花,不知此花從天得耶?從地得耶?從人得耶?”志公道:“俱非也。
”梁主道:“卻從何得耶?”志公乃舉手合掌道:“如是,如是。
”梁主又問道:“元始以來得成佛道,至于今日不能成佛。
朕欲
且不說遠處寺院中,隻說建康城裡城外有上千整百的庵寺,又且在帝都之下,又是奉旨的事情,就忙得這些僧尼道士日夜奔走。
倒做一件苦事,先前還大家有興做去,指望有些利益,到了後來隻有用去的銀錢,并無進益的布施,漸漸索然無味,不但自出己财各自辛苦,反有官員侍從不時到寺中來拈香拜佛,潤齋請供。
若有些不到,遲慢之處,還要受随從之人秃長秃短的亂罵道:“你是吃了十方施主的錢糧,受了朝廷的勅建,是應該承直的!”請了他還讨得許多不快活,弄得這些和尚日間拜佛,夜裡收拾,辛辛苦苦,皆背地裡叫苦連天,咒罵不了。
且說梁主自降旨之後,自己也在宮中齋戒沐浴,樹立壇場,召了幾十個有戒律的高僧。
梁主同着晝夜捧誦經典,真是皇宮之内香煙不絕,燒化的紙錢何曾斷歇。
做到百日以外,梁主忽視朝,說道:“朕會做此道場可謂盡心緻敬,又旨僧衆作此因果,佛天自能鑒知,佑我郗後矣。
隻不知各寺中僧道可能一一虔誠以體民念,心甚憂之。
”朱異又奏道:“此何足慮,陛下隻消巡視建康各寺中,一則瞻禮黃金法相,二則見陛下之誠,三則警戒僧衆有不虔誠者治之,則公私兩盡也。
”梁主聽了大喜道:“卿言正合朕意。
”遂傳旨同着近臣不備法駕,隻乘馬而行。
先在城内寺觀中看起,不一時傳聞梁主要來各寺中拈香,便驚得這些僧尼道衆屁滾尿流,恐怕梁主到寺見了差處取罪不小,卻又要迎留款待,多這一項使費,當家和尚俱擔着幹系。
梁主每到一寺,就有本寺當家和尚、說法長老遠迎接出,并進呈寺内做法事的和尚花冊簿,以便查考。
不到一日将城中寺院俱已看完。
梁主見各具虔誠,心中甚喜。
忽又一日梁主出了城外,上了蔣山,又到鐘山各寺來。
一路上果聽見遠林内鐘鼓沉沉,滿山中香煙縷縷。
梁主在馬上十分歡喜,因顧左右近臣說道:“朕仗此功德,必有利益。
”不覺到了道林寺,道林寺僧遠迎跪接。
梁主進了山門,到了大雄寶殿拈香,和尚拜佛,衆僧人撞鐘擊鼓,搦管吹笙。
梁主拜完坐于殿中,住持獻上做法事僧員名簿。
梁主看去,隻見上寫着:“說法大師寶志公”。
梁主一時見了口中連念:“志公,志公。
”念了數遍沉吟不語了。
半晌方說道:“此僧名字,卻像是何處見來。
”因低頭忽然想起是當年壽陽城李憲所舉廣度和尚偈中有“志公”二字。
一時想得明白,不覺喜動天顔,暗想道:“今有其人,此僧必有可觀。
”遂問住持僧道:“這花名簿上的志公可在寺中麼?”住持見問忙俯伏奏道:“志公長老雖在寺中,卻先已入定。
不知駕臨,失于迎接,望陛下恕宥。
”梁主道:“既在寺中入定,不妨宣來見朕。
”住持又奏道:“法師入定,定中一如木偶,百喚不回。
作七七之功,功完方才出定。
”梁主又問道:“今在幾七矣?”住持道:“今在五七未回。
”梁主道:“既如此,可引朕親去一觀,看是如何。
” 住持忙起身同着梁主走入禅房。
隻見那寶志公雙目合住,趺足盤膝端坐蒲團,威儀十分可敬。
梁主看了因不便驚他,忽見志公在定中,口内念着道: 我今滔滔自在,不羨王侯卿宰。
四時猶若金剛,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逾于須彌,智慧廣于江海。
不為八國所牽,亦無精世懈怠。
任性浮沉若颠,散誕縱橫自在。
遮莫刀劍臨頭,我亦安然不采。
梁主聽罷大喜,知其不凡,肅然起敬。
這志公念完方開目,立下禅床,向梁主問訊道:“不知聖主來臨,小僧有罪。
”梁主賜坐說道:“朕聞聖僧當以度人為念,今吾師亦曾度人麼?”志公道:“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梁主道:“若是如此,朕何不見?”志公道:“爾若一切不見,是名真見如來。
”梁主又問道:“朕于昔年,見雲光講法上天雨花,不知此花從天得耶?從地得耶?從人得耶?”志公道:“俱非也。
”梁主道:“卻從何得耶?”志公乃舉手合掌道:“如是,如是。
”梁主又問道:“元始以來得成佛道,至于今日不能成佛。
朕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