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受苦惱蟒蛇求忏悔念恩情梁主覓高僧
詞雲:
業堕貪嗔悔已遲,可憐一旦換毛皮。
新嘗苦惱難消受,舊日姻緣望舍慈。
思色笑,想恩私,何心忍見血淋漓?急開妙典求消滅,速向人天忏脫離。
右調《鹧鸪天》 話說梁主在淨居殿中诠解大乘經典差别字義,忽聞得悉悉索索,其聲甚怪。
梁主驚疑,遂立起身來,四下觀望,猛擡起頭來,隻見殿梁之間伏着一條似龍非龍、似蛇非蛇,有千餘尺長一條大黑蟒,盤據于上,張牙舞爪,眼動須搖,朝着梁主隻是咄咄的歎氣。
梁主陡然見了便大驚失色,忙掣身取出一把寶劍在手,指着大蟒說道:“怪哉!怪哉!如此殿中,此物何來?見怪不怪,爾怪自敗。
速即藏形,免遭人害。
”說完正欲回身躲避,忽這條大蟒蛇張開巨口一似血盆,口吐人言說道:“我好苦也!陛下不須畏懼,我非怪物,即昔日之郗後也。
因生前不敬三寶,堕入阿鼻。
受此孽報,無由解釋前愆,念陛下往日恩愛之情,今日乘空,不避醜形,望陛下為妾作主,感恩不淺。
”梁主聽了直驚得目瞪口呆,半響不能言語。
又定了半響方大聲說道:“真耶?夢耶?鬼耶?祟耶?吾郗後果至此耶!”說罷不禁頓足捶胸,望着大蟒将袍袖掩面大哭說道:“我那賢妻呀,指望與你同享富貴,共樂妃衾,不意天促爾壽,撇得我欲将心事和誰語,朝罷回宮少愛卿。
想得我十二時中無限苦,時朝月節把錢焚。
幾次延僧修齋開設醮,保佑賢妻早脫地獄門。
隻望你今證果西方去,誰知降罰了蟒蛇身。
老天無眼閻君錯,怎将孽報降妻身!欲待上前相厮叫,鼻中腥穢實難聞。
當初同行同生無分手,今日相逢如路人。
”梁主說罷又哭,哭罷又說,十分苦楚。
郗氏在梁間聽得分明,看得親切,一陣心酸,禁不住兩隻銅鈴大的眼睛中,落下拳頭大的眼淚。
紛紛墜下,因說道:“我今被仇人鎖禁,日無飲食,夜無窟穴可居,鞭笞之苦,且莫盡言,隻這鱗甲之中蛆蟲齧血一如刀錐,時刻難過。
今偷空而來,告之陛下。
陛下果能念妾,可廣作佛事,以解我劫。
但陛下前日齋醮,實與陰間無補,須使有德行之僧,精誠感恪于上天,功德幽通于地府,方能使妾脫離苦難。
乞陛下留意,妾今不複見矣。
”說罷一陣陰風過處,倏忽不見。
梁主見風定,忙擡頭不見了這大蟒,又定了半晌,方收淚說道:“幽冥之事,果乃有之。
”遂不敢久停,回入後宮與丁貴嫔及衆宮妃細細說知郗後變蟒受苦,求朕忏悔。
大家驚異。
正是: 語怪雖然是不經,誰知怪實且精靈。
若非顯出驚人眼,空口說來誰肯聽。
次日梁主視朝與衆文武說道:“要知前後因果,隻在今生作受,唯行善以消過愆,仗佛慧悲而滅罪。
朕昨日午間在淨居殿中,忽見朕妻郗後空中現形,求朕超拔忏悔消愆,囑雲必擇德行缁流,真誠布悃,方能感格幽冥。
但僧衆浩繁,不知從何分别。
若經曉谕征來,又往往無實,若使人訪求,又聞高僧俱潛匿名山,木雲作窟,如之奈何?”當有朱異奏道:“陛下聖見誠然,據臣之意實有一廣便之法,陛下不足慮也。
”梁主忙問道:“卿有何高見,速速奏來,容朕擇行。
”朱異道:“德行之僧雖少有,亦實未嘗全無。
然竭一人之真誠,誠不如竭萬人之真誠。
今宇内百姓無一非陛下之子民,缁流雖是出家超然界外,或動用飲食無一不出之子民。
飲食既出之子民,則缁流又為子民之子民也。
缁流既同為子民,則誰敢不為陛下竭誠?今陛下喪後,一如民間之喪考妣。
為今之計,陛下隻須诏谕遠近郡守,凡有寺觀中,着僧人設立追薦皇後升天。
若慮無人主持法事,郡有郡守、縣有縣牧,務使盡誠緻敬料理佛事,此集衆善而釋一人之愆,是可立緻人天,往生敬上矣。
臣之愚見如此,不識可能有當于聖心否?”梁主聽了細細想了一番,不覺大喜道:“賢卿妙論允合朕意,準卿所奏。
”遂降旨旌行。
一時旨意下來,誰敢抗違。
诏到所在地方,庵觀寺院俱命立壇場,追薦郗後,作千日道場。
俟完滿之日,有司啟奏賞
新嘗苦惱難消受,舊日姻緣望舍慈。
思色笑,想恩私,何心忍見血淋漓?急開妙典求消滅,速向人天忏脫離。
右調《鹧鸪天》 話說梁主在淨居殿中诠解大乘經典差别字義,忽聞得悉悉索索,其聲甚怪。
梁主驚疑,遂立起身來,四下觀望,猛擡起頭來,隻見殿梁之間伏着一條似龍非龍、似蛇非蛇,有千餘尺長一條大黑蟒,盤據于上,張牙舞爪,眼動須搖,朝着梁主隻是咄咄的歎氣。
梁主陡然見了便大驚失色,忙掣身取出一把寶劍在手,指着大蟒說道:“怪哉!怪哉!如此殿中,此物何來?見怪不怪,爾怪自敗。
速即藏形,免遭人害。
”說完正欲回身躲避,忽這條大蟒蛇張開巨口一似血盆,口吐人言說道:“我好苦也!陛下不須畏懼,我非怪物,即昔日之郗後也。
因生前不敬三寶,堕入阿鼻。
受此孽報,無由解釋前愆,念陛下往日恩愛之情,今日乘空,不避醜形,望陛下為妾作主,感恩不淺。
”梁主聽了直驚得目瞪口呆,半響不能言語。
又定了半響方大聲說道:“真耶?夢耶?鬼耶?祟耶?吾郗後果至此耶!”說罷不禁頓足捶胸,望着大蟒将袍袖掩面大哭說道:“我那賢妻呀,指望與你同享富貴,共樂妃衾,不意天促爾壽,撇得我欲将心事和誰語,朝罷回宮少愛卿。
想得我十二時中無限苦,時朝月節把錢焚。
幾次延僧修齋開設醮,保佑賢妻早脫地獄門。
隻望你今證果西方去,誰知降罰了蟒蛇身。
老天無眼閻君錯,怎将孽報降妻身!欲待上前相厮叫,鼻中腥穢實難聞。
當初同行同生無分手,今日相逢如路人。
”梁主說罷又哭,哭罷又說,十分苦楚。
郗氏在梁間聽得分明,看得親切,一陣心酸,禁不住兩隻銅鈴大的眼睛中,落下拳頭大的眼淚。
紛紛墜下,因說道:“我今被仇人鎖禁,日無飲食,夜無窟穴可居,鞭笞之苦,且莫盡言,隻這鱗甲之中蛆蟲齧血一如刀錐,時刻難過。
今偷空而來,告之陛下。
陛下果能念妾,可廣作佛事,以解我劫。
但陛下前日齋醮,實與陰間無補,須使有德行之僧,精誠感恪于上天,功德幽通于地府,方能使妾脫離苦難。
乞陛下留意,妾今不複見矣。
”說罷一陣陰風過處,倏忽不見。
梁主見風定,忙擡頭不見了這大蟒,又定了半晌,方收淚說道:“幽冥之事,果乃有之。
”遂不敢久停,回入後宮與丁貴嫔及衆宮妃細細說知郗後變蟒受苦,求朕忏悔。
大家驚異。
正是: 語怪雖然是不經,誰知怪實且精靈。
若非顯出驚人眼,空口說來誰肯聽。
次日梁主視朝與衆文武說道:“要知前後因果,隻在今生作受,唯行善以消過愆,仗佛慧悲而滅罪。
朕昨日午間在淨居殿中,忽見朕妻郗後空中現形,求朕超拔忏悔消愆,囑雲必擇德行缁流,真誠布悃,方能感格幽冥。
但僧衆浩繁,不知從何分别。
若經曉谕征來,又往往無實,若使人訪求,又聞高僧俱潛匿名山,木雲作窟,如之奈何?”當有朱異奏道:“陛下聖見誠然,據臣之意實有一廣便之法,陛下不足慮也。
”梁主忙問道:“卿有何高見,速速奏來,容朕擇行。
”朱異道:“德行之僧雖少有,亦實未嘗全無。
然竭一人之真誠,誠不如竭萬人之真誠。
今宇内百姓無一非陛下之子民,缁流雖是出家超然界外,或動用飲食無一不出之子民。
飲食既出之子民,則缁流又為子民之子民也。
缁流既同為子民,則誰敢不為陛下竭誠?今陛下喪後,一如民間之喪考妣。
為今之計,陛下隻須诏谕遠近郡守,凡有寺觀中,着僧人設立追薦皇後升天。
若慮無人主持法事,郡有郡守、縣有縣牧,務使盡誠緻敬料理佛事,此集衆善而釋一人之愆,是可立緻人天,往生敬上矣。
臣之愚見如此,不識可能有當于聖心否?”梁主聽了細細想了一番,不覺大喜道:“賢卿妙論允合朕意,準卿所奏。
”遂降旨旌行。
一時旨意下來,誰敢抗違。
诏到所在地方,庵觀寺院俱命立壇場,追薦郗後,作千日道場。
俟完滿之日,有司啟奏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