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地界,将人分為兩處,一半屯于八公山,一半屯于紫金山,又以湯城、陰陵二城為犄角,又在芍坡使軍士排土築台,以望城中消息,又在孫叔敖廟中為行殿,受文武百官朝見,參酌軍務,終日領軍在壽陽城下厮殺。
此時魏主已回,楊靈胤遂得自由,以便籌謀畫策,不容梁兵近城,用智退敵。
梁主心急成功,日夕謀算,柳慶遠常喻以天象未歸。
兩下相持,終不能破,且按下不題。
卻說這郗氏夫人自幼與蕭衍成親,蕭衍見她豐容妍貌,識字能文,真是十相具足,一對少年夫妻如魚似水,相憐相惜,恩愛異常,行則井肩,動則攜手,寸步皆不相離。
隻因蕭衍素性英武,有驚天動地之才,豈肯沉埋湮漫。
夫妻過幾年,不期蕭衍聲名遠播,忽被朝中征取為王鎮西幕中參議,遂離别而去。
去不多時,不期丁了父憂,又連夜歸家守孝。
郗夫人接着十分歡喜,以為新娶不如遠歸,誰知蕭衍欲成孝道,眼中不近女色,郗夫人大失所望,隻到了禅服之外,夫妻方才歡聚,已生了三個女兒,常有人勸他拜佛求子。
他素性與佛事無緣,時見人家信心佞佛,滿口阿彌,郗夫人便鄙之薄之,習為常。
不期葬了公公之後,忽朝中征職蕭衍為黃門侍中,此猶在朝離家不遠。
又不期隔了不一年,魏侵齊地,忽授蕭衍領軍破敵。
夫人少年遠别在家,寂寞之苦已是不堪,忽過了年餘,早早人來報說,蕭衍收了丁氏為妾,郗夫人聽了十分怨恨道:“薄倖蕭郎,一旦将我恩情付于流水,隻不知這丁氏賤人如何姿色,便能使我蕭郎移情轉愛。
”想到此際,恨不飛至雍州,與蕭衍大破額面。
每每臨鏡照容,又自解道:“以我容顔,未必便遭乖擲。
”思來想去,無可奈何,遂飲恨于心。
忽一日,蕭衍差了許多家将,持書迎接夫人到任。
郗夫人見書中言言感念,字字情深,又說丁氏作婢,望夫人不必疑忌,星夜來任,毋使我神弛。
郗夫人見了此書,将一天愁恨都化作冰消。
因想這丁氏諒來必出人頭地,能奪我歡情,且到彼可容則容之,如不可容,遣之可也。
因欣然将家事托與人家,然後帶了女兒與繼子正德起身而行。
不一日到了雍州帥府,蕭衍接入後廳,即使丁氏出來拜見。
丁氏極盡小心,郗夫人雖滿心不快,然見丁氏樣樣盡禮,事事伏小,又見蕭衍攜手相挽,口口聲聲,隻夫人長夫人短,說一番久離,訴一番想念:“為微名耽誤了夫人,皆我之過,望夫人開懷,共享富貴”。
郗夫人見丈夫一如往日,恩情絕無衰意,自此歡然。
雖有丁氏,非奉郗夫人之命,絕不敢與蕭衍同寝。
即日常與蕭衍相見,亦不敢輕言輕笑。
況且蕭衍又隻與郗夫人恩愛,以補其不足。
故此郗夫人相安過日。
不期過了多日,蕭衍大事将成,到了起兵之日,與郗夫人言别,見丁氏說是懷孕,蕭衍大喜,因再三托郗夫人照管丁氏,郗夫人亦滿口應承。
蕭衍出兵之後,果生了一個兒子。
郗夫人心雖不樂,然受了丈夫之托,隻得分外留心看視,即着人去軍中報喜。
蕭衍聞知得子,十分歡喜,即遣人緻書郗夫人,再三感謝夫人賢德。
自此,郗夫人與丁氏在雍州帥府過日。
這維摩過了滿月,過了百朝,倏忽周年,卻生得眉清耳秀,嘻笑雍容。
郗夫人見了亦甚喜他。
又過了年餘,蕭衍得建康稱為天子,立郗夫人為正宮皇後,丁氏亦為貴妃。
不日報到雍州。
又不一日,早有内侍諸官,來迎接郗後、丁氏來朝正位。
郗夫人大喜,收拾起身。
在路行了多日,方到建康城外。
梁主即遣内侍備龍車風辇,排了全副銮駕,迎請進宮。
早有大小官娥與大小内臣,俱齊齊俯拜于地迎接,齊呼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此時郗後初入皇宮,也不曉得有如此體統,隻坐鳳葷中垂簾而過。
不一時迎入正官,早有宮官請娘娘朝見至尊。
郗後原不打帳拜下,忽見許多近侍簇着蕭衍衮服立在上面,好不威嚴,又見宮官贊禮請拜,郗後走近帝前,隻得拜将下去。
蕭衍看見,連忙甩禦手攙起道:“禦妻遠來,朝賀免了。
”就命賜坐,坐定。
然後貴嫔同着正德以及三女玉姚、玉婉、玉環朝見。
朝見畢,不一時排上宴來。
梁主與郗後并坐于中,正德同三個女坐在左側,丁貴嫔抱着維摩同坐在右邊。
梁主見了維摩不勝歡喜,因用手在他頭上撫摩一遍,然後大家飲宴。
不一時宴罷,梁主與郗氏并辇入官。
這一番帝王氣象大不相同,正是: 天地泰交尺五近,雨雲夢入九重深。
雖然還是原夫婦,帝後風流實快心。
梁主與郗後一夜恩情無異新婚之樂。
真此,梁主每日設朝,郗後亦乘了小辇到分宮的所在,讓梁主出去受百官朝賀,郗後即居别殿伺候,着宮女打聽梁主朝事完,郗後即出到原處接見,依舊并辇回宮以享夫妻之樂。
郗氏正然得意之時,也無暇問餘事,故此梁主收潘妃,餘妃以及所幸宮女,竟一毫不知。
今又見梁主以如此恩愛眷戀,無異往昔,故此郗後處之泰然,隻在自己宮中行樂,也不曉得皇宮裡面尚有許多妙處的所在。
梁
此時魏主已回,楊靈胤遂得自由,以便籌謀畫策,不容梁兵近城,用智退敵。
梁主心急成功,日夕謀算,柳慶遠常喻以天象未歸。
兩下相持,終不能破,且按下不題。
卻說這郗氏夫人自幼與蕭衍成親,蕭衍見她豐容妍貌,識字能文,真是十相具足,一對少年夫妻如魚似水,相憐相惜,恩愛異常,行則井肩,動則攜手,寸步皆不相離。
隻因蕭衍素性英武,有驚天動地之才,豈肯沉埋湮漫。
夫妻過幾年,不期蕭衍聲名遠播,忽被朝中征取為王鎮西幕中參議,遂離别而去。
去不多時,不期丁了父憂,又連夜歸家守孝。
郗夫人接着十分歡喜,以為新娶不如遠歸,誰知蕭衍欲成孝道,眼中不近女色,郗夫人大失所望,隻到了禅服之外,夫妻方才歡聚,已生了三個女兒,常有人勸他拜佛求子。
他素性與佛事無緣,時見人家信心佞佛,滿口阿彌,郗夫人便鄙之薄之,習為常。
不期葬了公公之後,忽朝中征職蕭衍為黃門侍中,此猶在朝離家不遠。
又不期隔了不一年,魏侵齊地,忽授蕭衍領軍破敵。
夫人少年遠别在家,寂寞之苦已是不堪,忽過了年餘,早早人來報說,蕭衍收了丁氏為妾,郗夫人聽了十分怨恨道:“薄倖蕭郎,一旦将我恩情付于流水,隻不知這丁氏賤人如何姿色,便能使我蕭郎移情轉愛。
”想到此際,恨不飛至雍州,與蕭衍大破額面。
每每臨鏡照容,又自解道:“以我容顔,未必便遭乖擲。
”思來想去,無可奈何,遂飲恨于心。
忽一日,蕭衍差了許多家将,持書迎接夫人到任。
郗夫人見書中言言感念,字字情深,又說丁氏作婢,望夫人不必疑忌,星夜來任,毋使我神弛。
郗夫人見了此書,将一天愁恨都化作冰消。
因想這丁氏諒來必出人頭地,能奪我歡情,且到彼可容則容之,如不可容,遣之可也。
因欣然将家事托與人家,然後帶了女兒與繼子正德起身而行。
不一日到了雍州帥府,蕭衍接入後廳,即使丁氏出來拜見。
丁氏極盡小心,郗夫人雖滿心不快,然見丁氏樣樣盡禮,事事伏小,又見蕭衍攜手相挽,口口聲聲,隻夫人長夫人短,說一番久離,訴一番想念:“為微名耽誤了夫人,皆我之過,望夫人開懷,共享富貴”。
郗夫人見丈夫一如往日,恩情絕無衰意,自此歡然。
雖有丁氏,非奉郗夫人之命,絕不敢與蕭衍同寝。
即日常與蕭衍相見,亦不敢輕言輕笑。
況且蕭衍又隻與郗夫人恩愛,以補其不足。
故此郗夫人相安過日。
不期過了多日,蕭衍大事将成,到了起兵之日,與郗夫人言别,見丁氏說是懷孕,蕭衍大喜,因再三托郗夫人照管丁氏,郗夫人亦滿口應承。
蕭衍出兵之後,果生了一個兒子。
郗夫人心雖不樂,然受了丈夫之托,隻得分外留心看視,即着人去軍中報喜。
蕭衍聞知得子,十分歡喜,即遣人緻書郗夫人,再三感謝夫人賢德。
自此,郗夫人與丁氏在雍州帥府過日。
這維摩過了滿月,過了百朝,倏忽周年,卻生得眉清耳秀,嘻笑雍容。
郗夫人見了亦甚喜他。
又過了年餘,蕭衍得建康稱為天子,立郗夫人為正宮皇後,丁氏亦為貴妃。
不日報到雍州。
又不一日,早有内侍諸官,來迎接郗後、丁氏來朝正位。
郗夫人大喜,收拾起身。
在路行了多日,方到建康城外。
梁主即遣内侍備龍車風辇,排了全副銮駕,迎請進宮。
早有大小官娥與大小内臣,俱齊齊俯拜于地迎接,齊呼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此時郗後初入皇宮,也不曉得有如此體統,隻坐鳳葷中垂簾而過。
不一時迎入正官,早有宮官請娘娘朝見至尊。
郗後原不打帳拜下,忽見許多近侍簇着蕭衍衮服立在上面,好不威嚴,又見宮官贊禮請拜,郗後走近帝前,隻得拜将下去。
蕭衍看見,連忙甩禦手攙起道:“禦妻遠來,朝賀免了。
”就命賜坐,坐定。
然後貴嫔同着正德以及三女玉姚、玉婉、玉環朝見。
朝見畢,不一時排上宴來。
梁主與郗後并坐于中,正德同三個女坐在左側,丁貴嫔抱着維摩同坐在右邊。
梁主見了維摩不勝歡喜,因用手在他頭上撫摩一遍,然後大家飲宴。
不一時宴罷,梁主與郗氏并辇入官。
這一番帝王氣象大不相同,正是: 天地泰交尺五近,雨雲夢入九重深。
雖然還是原夫婦,帝後風流實快心。
梁主與郗後一夜恩情無異新婚之樂。
真此,梁主每日設朝,郗後亦乘了小辇到分宮的所在,讓梁主出去受百官朝賀,郗後即居别殿伺候,着宮女打聽梁主朝事完,郗後即出到原處接見,依舊并辇回宮以享夫妻之樂。
郗氏正然得意之時,也無暇問餘事,故此梁主收潘妃,餘妃以及所幸宮女,竟一毫不知。
今又見梁主以如此恩愛眷戀,無異往昔,故此郗後處之泰然,隻在自己宮中行樂,也不曉得皇宮裡面尚有許多妙處的所在。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