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出山到出奔

關燈
,何必紛紛召外将乎?”因為曹操知道董卓這頭豬進來以後的破壞性比何進當年牽進何太後閨房裡的那頭豬要大到不可同年而語的程度。

    最關鍵是一旦開了地方左右中央,軍隊決定政府首腦的先例,中央集權的根本秩序就被颠覆了。

    何進和袁紹袁術等人當場對曹操的不同意見予以痛斥,以為他是在為宦官的利益進行辯護,并且質問曹操是不是有私心,變相揭了他贅閹遺醜的瘡疤。

    曹操隻有憤怒而出,董卓得以合法進京。

     董卓還沒有來,殺光宦官的計劃就已經敗露,想想也是,這回是一大群豬進京,董卓還上了折子變相通知十長侍。

    于是宦官們先下手為強,把何進的腦袋砍了下來。

    何進想利用董卓,反被他給利用了。

    袁術袁紹得知何進被殺後放起火,武力解決宦官,雙方火并,袁氏兄弟把不少沒有胡子的都當宦官給誤殺了。

    張讓等劫持劉辯和劉協逃跑,被追上後投水自殺。

     回到城裡的劉辯的皇帝是當不成了,因為董卓來了。

    董卓說劉協聰明,應該當皇帝,其實他的目的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借此樹立自己的威信,另一個是九歲的劉協比十七歲的劉辯好控制。

    袁紹争辯了一句,董卓就讓他試試自己的刀快不快,袁紹扔下一句場面話跑到了冀州。

    董卓在完成了撺掇呂布殺丁原之後,毫不費力地廢劉辯為弘農王,然後有把他和那個何太後一并毒死,算是給劉協的媽媽王美人報了仇。

    劉協成了漢獻帝。

    這裡要說明的是“獻”是谥号,是死後才定下來的,劉協活着的時候沒有人這樣稱呼他。

    他也不會如央視所謂的曆史正劇裡的孝莊皇太後那樣,張口閉口“我漢獻帝”什麼的。

     還真不能夠說董卓是個簡單的武夫,他一方面為陳蕃等人平反,并立祠堂祭祀,一方面也起用蔡邕等名士以收攬人心。

    陳蕃等死人是不好出來推辭的,因為死人就是給董卓這樣的活人利用的。

    活着的比死人還不如,因為人活着就有牽挂,有牽挂就可以要挾,活着的名士們想不替董卓裝門面也不行,蔡邕剛剛試圖拒絕,董卓就陰險地告訴他:“我能族人!”蔡邕隻好屈服,屈服之後的蔡邕一月内被升了三級。

    董卓對于曹操是先給錢,後要貨,升了他的官,聲稱要與他謀劃謀劃。

    曹操在後悔自己太有名之餘,也深刻地感受到被政治問的痛苦。

     此刻的曹操君臣大義觀念還是很強烈的,堅持臨大節而不侮。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大丈夫曹操這次沒有選擇出山,而是選擇了出奔。

    他的出奔是被通緝的,至于為什麼被通緝,而且跑的時候連家裡人都沒有來得及通知,很可能是這位匪氣和書生氣各半的孟德将軍真的如戲文裡的《孟德獻刀》一出,去嘗試刺殺董卓。

    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袁術還跑到曹操他們家裡散布了曹操已經被董卓幹掉的流言,不知道他是不是當時看中了曹操的哪個女人想讓她改嫁給他。

    曹操一個姓卞的妾(後來成為魏國的國母)說道:“今日還家,明日若在,何面目複相見也?正使禍至共死,何苦!”算是絕了袁術的心思。

    多妻多妾而且不斷沾花惹草的曹孟德,居然有這樣願意和他同生共死的夫人想必是有點感動的。

    世間的事情大多就是這樣,女人願意為沾花惹草的男人去同生共死,男人願意為根本就不重視他的女人去賣命,太多的錯過。

     從出山到出奔完成了曹操人生的一個轉變,就是由被選擇到去選擇,從一個普通的士子逐漸變成了一個可能去改變曆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