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出山到出奔
關燈
小
中
大
香港電影版的《笑傲江湖》裡有一句話:“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江湖?”對于政治有一種解釋就是人和人的關系,所以說想不問政治或許可以,但是不能夠保證政治不問你。
回想起當初試圖步入仕途的時候的熱衷和被無辜免官後要求複官的努力,我們不知道曹操會不會後悔或者覺得可笑。
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是,他以病辭東郡太守回到家以後,并沒有能夠象他想的那樣“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
”還是被朝廷征拜為議郎,畢竟當時他父親還是太尉。
一個暫且不再和現實作對的曹操還是統治集團可以改造的對象。
議郎曹操沒有再上什麼折子,而是一天到晚請病假,這病可能就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顔瘦”。
西涼的邊章、韓遂又造起反來,号稱有十幾萬人。
這時候雖然漢靈帝在人間的日子已經不多,但是經過了黃巾之亂的他對于戰争倒不象以前那樣麻爪了。
于是有了西園八校尉的編制,領頭的是被曹操打死過叔父的小黃門蹇碩,是為上軍校尉,為八校尉之首,連靈帝的大舅子——屠戶出身的大将軍何進都要聽他的。
八校尉的老二中軍校尉是已經當上中郎将的袁紹,曹操為典軍校尉,排第四把金交椅。
這時候的曹操可能已經想通,手裡有了兵權才能夠免禍,他父親這時候已經不是太尉了,不想死就得在官場上走下去。
要想耍清高,反面例子已經很多,曹操在病酒之餘不需要翻什麼三代之書,就是漢朝離他不遠的已經能夠讓他下定決心。
西園八校尉對平亂沒有起什麼作用,對漢朝後來的政治動蕩起的作用卻很大。
八校尉的編制出現不久,有商業天才的漢靈帝就見劉邦述職去了。
不過他可能在陰曹地府見不到劉邦,隻能見到劉秀,因為後來元朝的話本讓劉邦投胎變成了他兒子漢獻帝劉協。
本來劉協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他媽媽王美人一生下他就被何進的妹妹何皇後給殺了。
原因是何皇後有自己的兒子劉辯。
按照長幼之序,嫡出的劉辯比庶出的劉協大八歲,有繼承權。
何況還有個當大将軍的舅舅?但是漢靈帝應該是個同情弱者的人,被靈帝母親董太後收養的小劉協讓靈帝偏愛,據說“協”字就是說象靈帝自己,很想把皇位傳給這個象自己的人。
好象這個想法跟勇健的小黃門蹇碩也提起過,就是沒有文字依據。
西園八校尉的老大蹇碩對死去的漢靈帝忠心耿耿,打算把大将軍何進做掉,改立劉協當皇帝。
這似乎也有點道理,因為曆史的實踐證明漢朝外戚執政的日子基本就沒有什麼好結果,無論是對于皇權還是民權。
不料别的宦官和蹇碩不是一條心,向何進告了密,蹇碩反而被何進給辦了。
一直對宦官不滿并因為當初黨锢之禍一直敢怒而不敢言的士大夫集團借機向何進建議說宦官都不可靠,應該盡除宦官,後世有位英雄說了:“絕則錯”,殺盡宦官的極端提議隻能證明了士大夫們的愚蠢。
雖然說“自古英雄半屠沽”,但不是每個屠沽之輩都是英雄,何進非但不是英雄還是蠢材。
他想讓已經成為太後的妹妹下诏書盡除宦官,太後不同意這個連深宮女流都覺得荒唐的提議。
何進就要招董卓等外地的将領帶兵進京玩兵谏,吓唬不聽話的妹妹,就和他小時候騙妹妹的糖吃不成就牽頭豬進來一樣。
可惜,以前的豬是他自己的,現在的兵是董卓的。
曹操反對他們殺光宦官的計劃,并說“誅元惡,一獄吏足矣
回想起當初試圖步入仕途的時候的熱衷和被無辜免官後要求複官的努力,我們不知道曹操會不會後悔或者覺得可笑。
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是,他以病辭東郡太守回到家以後,并沒有能夠象他想的那樣“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
”還是被朝廷征拜為議郎,畢竟當時他父親還是太尉。
一個暫且不再和現實作對的曹操還是統治集團可以改造的對象。
議郎曹操沒有再上什麼折子,而是一天到晚請病假,這病可能就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顔瘦”。
西涼的邊章、韓遂又造起反來,号稱有十幾萬人。
這時候雖然漢靈帝在人間的日子已經不多,但是經過了黃巾之亂的他對于戰争倒不象以前那樣麻爪了。
于是有了西園八校尉的編制,領頭的是被曹操打死過叔父的小黃門蹇碩,是為上軍校尉,為八校尉之首,連靈帝的大舅子——屠戶出身的大将軍何進都要聽他的。
八校尉的老二中軍校尉是已經當上中郎将的袁紹,曹操為典軍校尉,排第四把金交椅。
這時候的曹操可能已經想通,手裡有了兵權才能夠免禍,他父親這時候已經不是太尉了,不想死就得在官場上走下去。
要想耍清高,反面例子已經很多,曹操在病酒之餘不需要翻什麼三代之書,就是漢朝離他不遠的已經能夠讓他下定決心。
西園八校尉對平亂沒有起什麼作用,對漢朝後來的政治動蕩起的作用卻很大。
八校尉的編制出現不久,有商業天才的漢靈帝就見劉邦述職去了。
不過他可能在陰曹地府見不到劉邦,隻能見到劉秀,因為後來元朝的話本讓劉邦投胎變成了他兒子漢獻帝劉協。
本來劉協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他媽媽王美人一生下他就被何進的妹妹何皇後給殺了。
原因是何皇後有自己的兒子劉辯。
按照長幼之序,嫡出的劉辯比庶出的劉協大八歲,有繼承權。
何況還有個當大将軍的舅舅?但是漢靈帝應該是個同情弱者的人,被靈帝母親董太後收養的小劉協讓靈帝偏愛,據說“協”字就是說象靈帝自己,很想把皇位傳給這個象自己的人。
好象這個想法跟勇健的小黃門蹇碩也提起過,就是沒有文字依據。
西園八校尉的老大蹇碩對死去的漢靈帝忠心耿耿,打算把大将軍何進做掉,改立劉協當皇帝。
這似乎也有點道理,因為曆史的實踐證明漢朝外戚執政的日子基本就沒有什麼好結果,無論是對于皇權還是民權。
不料别的宦官和蹇碩不是一條心,向何進告了密,蹇碩反而被何進給辦了。
一直對宦官不滿并因為當初黨锢之禍一直敢怒而不敢言的士大夫集團借機向何進建議說宦官都不可靠,應該盡除宦官,後世有位英雄說了:“絕則錯”,殺盡宦官的極端提議隻能證明了士大夫們的愚蠢。
雖然說“自古英雄半屠沽”,但不是每個屠沽之輩都是英雄,何進非但不是英雄還是蠢材。
他想讓已經成為太後的妹妹下诏書盡除宦官,太後不同意這個連深宮女流都覺得荒唐的提議。
何進就要招董卓等外地的将領帶兵進京玩兵谏,吓唬不聽話的妹妹,就和他小時候騙妹妹的糖吃不成就牽頭豬進來一樣。
可惜,以前的豬是他自己的,現在的兵是董卓的。
曹操反對他們殺光宦官的計劃,并說“誅元惡,一獄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