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沈後·升平公主

關燈
“三劍樓随筆”專欄金庸 《打金枝》中的皇帝是唐代宗,他名李俶(注:又名李豫),是肅宗的兒子、唐明皇(玄宗)的孫子。

    在戲裡,他是一個忠厚長者、好好先生。

    曆史記載中的代宗大緻上也就這個樣子,一般對他的批評是很好的。

    他待臣子寬厚,極少殺人,主要的缺點似乎是生活享受過份奢侈,以緻老百姓的負擔相當沉重。

     對于唐室的中興,代宗很有功勞。

    安祿山造反,玄宗倉惶逃到四川去避難,四川與中原交通阻隔,皇帝一入蜀,中原之地就算送了外夷,所以一般老百姓竭力懇求玄宗不要逃入四川。

    玄宗膽小得很,楊貴妃在馬嵬坡被絞死後,入蜀之心更切,無論如何不答應,最後終于把太子留了下來。

    太子後來即位靈武,那就是肅宗。

    太子逃到靈武時情況可憐得很,隻不過幾個人跟着他,途中又與敗兵誤打誤殺的混戰一番,直到郭子儀帶兵來幫忙,肅宗才有實力,而郭子儀的大功也從這時開始。

     肅宗後來任命大兒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統兵收複失陷了的土地。

    李俶所以做到了元帥,隻是由于他是皇帝的兒子,一切當然全仗郭子儀,但水漲船高,許多勳績不免歸功于他。

    所以當時杜甫的長詩《洗兵馬》(王安石認為這是杜甫詩集中最重要之作)中說:“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成王就是李俶,而郭相則是郭子儀了。

     肅宗比玄宗好不了多少。

    他逃難時有一個妃子張良娣對他很體貼,所以他極聽這女人的話。

    李俶有一個弟弟——建甯王李倓,他比哥哥能幹得多,兩兄弟交情也極好。

    張良娣見了這樣一位二少爺很害怕,就瞎造謠言,說他半夜裡偷偷去摸哥哥的身體,想害死哥哥而自做太子。

    肅宗稀裡糊塗就把建甯王殺死了,代宗後來想到兄弟的冤死,常常哭泣。

    這一點他倒有祖父之風,因為唐玄宗也是以笃于手足之情而出名的。

     《打金枝》裡升平公主的母親是沈後,那不錯,但公主和郭暧吵鬧時,沈後早已在大動亂中失蹤了。

    這對小夫妻争吵,大約發生于代宗大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二月,這是他們婚後兩年的事。

    曆史上這樣說:郭暧有一次與升平公主吵嘴,郭暧道:“你以為你爸爸是天子,那就神氣了麼?我爸爸不愛做天子才不做的,那有什麼稀奇?”公主大怒,駕車奔入宮中告訴父親。

    代宗道:“這個你就不知道了。

    事實的确是這樣的,要是他真的要做天子,難道天下還是你家的麼?”安慰了女兒一場,要她回家。

    郭子儀知道之後,忙把兒子綁起,上朝請罪。

    代宗道:“俗語說:‘不癡不聾,不作窺翁’。

    孩子們閨房裡的事,你理他們幹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