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北大演講記錄

關燈
帝國主義的侵略。

     中國曆史發展規律 縱觀中國曆史,大概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規律,我們的民族先是統一強盛,後來慢慢腐化,組織力量衰退。

    此時如果出現一些改革,那麼就會中興。

    如果改革失敗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麼外族敵人就會入侵。

    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我們民族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們民族的轉機。

    以上所講的我們民族七次大的危機,又都是七次大的轉機。

    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來了之後,我們華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們華夏民族就壯大起來,統一起來。

     之後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來了,我們民族再融合,又壯大,如此循環往複。

    其他國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麼打赢,要是打不赢,這個國家或民族就會垮台。

    我們中華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時,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況也很多,但卻很難被征服。

    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們有一股韌力,一股很頑強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們又很開放,在文化上同它們融合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大家變成一個民族,我們的民族從此又壯大起來。

     我在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頒名譽教授時也曾講到這個問題,以及其他一些中國的曆史問題。

    加拿大的一些教授覺得我的這些觀念比較新,并讨論為什麼中國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

    我想其中第一個原因是我國一開始就是農業社會,生産力比較高、技術比較先進,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可以發展文化;第二個原因是從西周開始,我們已有了一個嚴密的宗法社會制度,後世講到中國封建社會,總認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縛人的思想,很束縛人的行為,其實這種宗法制度也有它的曆史作用,我們民族由于有了嚴密的繼承制度,從而避免了内部的争鬥和戰争。

    一些遊牧民族本來很強盛,但往往在關鍵的時候鬧分裂。

    父親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或者三個兒子搶父親的位子坐,羅馬也有這種情況。

    一搶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亂。

    本來很強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我們民族從西周開始,雖然自己内部鬥争也不斷有,但基本上還是遵循世襲制度,即父親死了,嫡長子繼位,這是當時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重要制度。

    一個社會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會就會很穩定,内部鬥争就會大大減少,這也是民族強盛的重要環節。

     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我們對外族是很開放的。

    從曆史上看,中國很長很長的時候是外族統治的,如北魏。

    其實隋唐也有很大很大的少數民族的成份,主要是鮮卑人。

    有一個情況不知各幌氲矯揮校業男∷抵行垂桓鋈私小岸攔慮蟀堋保攔? 求敗很驕傲,他一生與人比劍比武從沒有輸過,所以他改個名叫求敗,希望失敗一次,但卻總沒有敗過。

    這個“獨孤”就是鮮卑人。

    “鮮卑”這兩個字,有些學者說“西伯利亞”就是“鮮卑利亞”,鮮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亞那一帶。

    但這不是很一緻的意見。

    北周的時候,有個人叫獨孤信,他有很多女兒,其中大女兒嫁給了北周的皇帝,第四個女兒嫁給了唐高祖的父親,第七個女兒嫁給了隋文帝。

    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則應叫隋炀帝為表叔。

    他們都有鮮卑的血統。

    唐太宗李世民的媽媽姓窦,是鮮卑人。

    唐太宗的皇後姓長孫,長孫和窦都是鮮卑人的姓。

    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鮮卑人了。

    據我初步統計,唐朝宰相至少有2、3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鮮卑人。

    那時候說“胡人”就象我們現在說“洋人”一樣,沒有歧視的意思。

    在唐朝,有2、3個外國人當“國務院總理” ,可見唐朝對外國人一點也不歧視。

    再說漢朝,漢武帝與匈奴交戰,匈奴分裂投降了。

    其中一個匈奴王子叫金日石單,很受漢武帝重用。

    漢武帝死後,他的身後大事交給兩個人,一個是霍光,一個就是金日石單。

    由此可見,我們民族壯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開放。

     我在武俠小說裡寫了中國武術怎樣厲害,實際上是有些誇張了。

    中國人不太擅長打仗,與外國人打仗時,輸的多,赢的少,但是我們有耐力,這次打不赢沒關系,我們長期跟你幹,打到後來,外國人會分裂的。

    如匈奴很厲害,我們打他不過。

     漢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圍困,無法脫身。

    他的手下便獻了一條妙計,去向匈奴皇後說,漢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漢朝皇帝抓來,把漢人打垮了,俘虜了大批漢人中的漂亮女人,你這個皇後就要糟糕了。

    匈奴皇後中了這個詭計,便退兵了。

    匈奴後來分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則向西走,一部分到了英國,以至滅亡了整個西羅馬帝國。

    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國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卻把整個歐洲打垮了。

    隋唐時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們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東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

    慢慢地被華夏民族所融合。

    西突厥則向西行。

     來到了土耳其。

    後來土耳其把東羅馬帝國打垮了,把整個君士坦丁堡占了下來,直到現在。

    所以我們不要一提起曆史就認為我們民族不行,其實我們民族真正不行,隻是16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