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精靈和神的觀念
關燈
小
中
大
在土地上的圖像加以表現。
人們圍着這種圖案跳舞,向它唱歌緻敬,甚至真心實意地向它祈禱。
[92]人們向年輕人解釋 這種圖案表現的是誰,并告知這位神的那個女人和未成年者都不許知道的秘密名字,還要向他們講述他的曆史和他在部落生活中的地位。
有些時候,人們向着傳說他所居住的上天舉起手臂,要不就是把他們手中的武器或法器具指向這個方向,[93]這乃是與他進行溝通的方式。
人們感到他無所不在。
他退入樹林後監督着新成年者。
[94]他很在意舉行這個儀典的方式。
成年禮是他的膜拜,所以他對監督成年禮的正确進行尤為重視,要是出現了任何差錯或疏忽,他都會以可怕的手段來處罰人們。
[95] 此外,每一個這種至高無上的神的權威都不僅限于單獨一個部落,在一些相鄰的部落中他會得到同樣的承認。
幾乎整個維多利亞都崇拜班吉爾,新南威爾士相當多的地方都崇拜貝亞米,如此等等;這就是為什麼相當廣闊的地區隻有這麼少的幾個神的原因。
所以以這種神為對象的膜拜具有族際性。
有時候甚至連神話也相互混合與借鑒。
例如大多數信仰貝亞米的部落也承認達拉穆倫,不過,達拉穆倫沒有貝亞米那麼尊貴;他們把他當作貝亞米的兒子或者兄弟,從屬于貝亞米。
[96]這樣,對達拉穆倫的信仰就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傳遍了整個新南威爾士。
所以,宗教的族際性根本不是後期最先進的宗教的獨特之處。
早在人類曆史初見曙光之時,各種宗教信仰就表現出了漫衍到一個嚴格限定的政治社會之外的趨勢,它們似乎具有跨越邊界而自行散布和族際化的天然傾向。
當然,在有些民族和有些時代,這種自發的傾向受到了相反的社會必然性的抑制,但是,正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并沒有妨礙它成為一種确實存在的而且非常原始的宗教的傾向。
在泰勒看來,這種概念似乎是非常高級的神學的一部分,他認為這隻能是歐洲輸入的産物,此外沒有看出其他任何東西,他該是把它當成了性質多少發生了改變的基督教觀念。
[97]蘭則相反,他認為這些觀念是本土的,[98]但是,由于他也認為這種觀念與澳洲其他所有的信仰都截然相反,所依據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原則,所以他得出結論說澳洲的宗教是由兩個異質的體系組成的,其中一個疊加在另一個之上,因而澳洲宗教來自雙重起源。
一方面,人們受到某些自然現象的啟示而形成了關于圖騰和精靈的觀念;但與此同時,憑着對隐秘的自然的一種直覺,[99]人類的智慧開始構想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神,一個世界的創造者和道德規範的立法者。
蘭甚至估計,尤其是在澳洲,這種觀念在一開始比在随後的文明中更純粹是外加的成分。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被大量增多的泛靈論迷信和圖騰迷信所覆蓋和搞亂了。
于是它日趨衰退,直到今天,由于一種特權文化的影響,這種觀念再露峥嵘,并且比當初更有力、更清晰地重申了自身。
[100] 然而事實既不容許泰勒的懷疑論假設,也不承認蘭的神學解釋。
首先,今天可以肯定地說,關于部落大神的觀念是源于當地的。
在傳教士還沒有來得及讓土著人感到他們的影響之前,人們已經觀察到了這些觀念。
[101]但這并不是說必然要把它們歸諸神秘的啟示。
它們根本不是出自異于常規圖騰信仰的另一源頭的,相反,它們隻是圖騰信仰的邏輯的發展,而且是其最高的形式。
我們已經看到,神秘祖先内含于圖騰制度所依據的原則之中,因為每個神秘祖先都是一個圖騰物。
雖然這些大神肯定比這些祖先更高級,但是他們之間隻有程度上的區别,我們可以在不破壞連續性的情況下從一個過渡到另一個。
實際上,大神本身就是特别重要的祖先。
人們說起他時就像他是人一樣,當然他被賦予了比人更強大的力量,但是他也在世間過人的生活。
[102]他被描繪成一個偉大的獵人[103],一個威力強大的巫師[104],或是部落的創建者[105]。
他是第一個人。
[106]一個傳說甚至把他表現為一個步履艱難的年邁老人。
[107]如果在迪埃裡存在着一個名為穆拉&mdash穆拉的至上的神,那麼這個詞就很有些含義,因為它就是用來指稱祖先這一類人的。
類似地,&ldquo努拉裡&rdquo,這個默裡河畔的部落的大神之名,有時候也用作一個集合名詞,來表達那些傳說中在萬物之初的一群神秘存在。
[108]他們是完全可以和阿爾徹靈迦人相比的角色。
[109]在昆士蘭,我們已經遇到了一個創造了人的叫作安傑亞或安吉爾的神,但他卻似乎又不過是最早的人。
[110] 有一個事實有助于澳洲人的思想從衆多的祖先神明的觀念過渡到部落神的觀念,這便是夾在兩個極端觀念之間的過渡性的中間階段:教化英雄階段。
名為教化英雄的傳說人物其實隻是普通的祖先,由于神話賦予了他們在部落曆史中的突出地位,他們因此才位列其他祖先之上了。
我們已經知道,他們一般是圖騰組織的一部分,例如曼迦昆耶昆雅屬于蜥蜴圖騰,普提亞普提亞屬于野貓圖騰。
但是另一方面,據說他們的作用,或者是已經發揮的作用,又與大神所承擔的職責十分相似。
人們相信,他也把文明的技藝傳給了人們,建立了基本的社會制度,并且教示給人們至今仍在他控制之下的宗教大典。
說他是人類之父,是因為他制造了人,而不是因為他生育了人,而曼迦昆耶昆雅也制造了人。
在他的時代之前還沒有人,隻有一些不成形的肉團,其中不同的肢體甚至不同的個體都還沒有相互分開。
正是他劈開了這種原始材料,而使真正的人從中産生出來。
[111]這一構造模式與我們談到過的關于班吉爾的神話的構造模式隻有細微的差别。
此外,這兩類形象之間有時候還有血統關系,這也很好地表明了他們是緊密相連的。
在庫爾奈,牛吼器英雄檀丹(Tundun)是大神曼幹高瓦的兒子。
[112]同樣,在埃瓦拉伊,貝亞米的兒子或兄弟達拉穆倫被認同為蓋揚迪(Gayandi),而蓋揚迪則相當于庫爾奈的檀丹。
[113]當然,并不是一定要從這些事實中得出大神就是教化英雄的結論。
在有些事例中,這兩者被細緻地區分開來。
但是,他們即使沒有混同,至少也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發現很難對他們作出區别,有些劃歸在這一類中還是劃歸在那一類中都差不多。
例如,我們是把亞特納圖當作教化英雄來談論的,但是他又非常接近于一個大神。
最高神的觀念深深地依賴于整個圖騰信仰體系,以至于它至今仍然帶有該體系的标記。
我們剛才已經知道,檀丹是一個神聖英雄,他非常接近于部落神,而在庫爾奈,檀丹這個詞就意味着圖騰。
[114]同樣,在阿蘭達,阿爾特吉拉既是大神的名字,也是母系圖騰的名字。
[115]更有甚者,很多大神還明顯具有圖騰的外貌。
達拉穆倫是一隻雕鷹,[116]而他的母親是鸸鹋[117]。
貝亞米也被表現為具有鸸鹋的特點。
[118]阿蘭達的阿爾特吉拉有鸸鹋的腿。
[119]我們剛才還看到,努拉裡在用作大神的名字之前,指的是部落的締造祖先,而這些祖先中有的是烏鴉,有的是鷹。
[120]據霍維特說[121],班吉爾總是被表現為人的形式,而這個詞指的又是一個胞族的圖騰,即雕鷹。
在由他命名或作為他名字的出處的那個胞族中,至少有一個圖騰是他的兒子。
[122]他的兄弟巴力揚是蝙蝠,而蝙蝠在維多利亞的很多部落中都是性别圖騰。
[123] 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确認大神與圖騰體系的關系。
我們剛才看到,班吉爾是胞族的圖騰;達拉穆倫像班吉爾一樣也是雕鷹;而且我們還知道這種飛禽是大量東南部落中的胞族圖騰[124]。
我們已經指出&ldquo努拉裡&rdquo似乎原本就是一個不加區分地指稱雕鷹或烏鴉的集合名詞,而在流傳着努拉裡神話的部落中,烏鴉和雕鷹分别是其兩個胞族的圖騰。
[125]而且,大神與胞族圖騰的曆史傳說也極為相似。
神話,有時候則是儀式,紀念了一個這樣的神明與一種食肉鳥搏鬥,曆盡艱辛萬苦而獲得勝利的事迹。
最初的人班吉爾在制造了第二個人卡爾文(Karween)以後,他們就發生了沖突,班吉爾在一種決鬥中給卡爾文以重創,并把他變成了烏鴉。
[126]而兩種努拉裡被表現為兩個敵對的群體,原本就處在不斷交戰的狀态中。
[127]至于貝亞米,則不得不與食人雕鷹穆力昂(Mullian)交戰,而後者也就是達拉穆倫。
[128]那麼,我們已經知道,在胞族圖騰之間也有一種基本的敵對狀态。
這種對應性充分證明了有關大神的神話和有關圖騰的神話是密切相關的。
如果我們注意到神的對手總是烏鴉或者是雕鷹,而烏鴉和雕鷹又十分普遍地是胞族的圖騰,那麼兩者的密切關系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129] 所以貝亞米、達拉穆倫、努拉裡和班吉爾看來都是被神化了的胞族圖騰,而且我們可以想象這種神化是如何發生的。
顯然,隻有在成年禮集會中,這種概念才得以構建,因為大神隻有在成年禮儀式上才擔當重要的角色,而與任何其他宗教儀典都不相幹。
同時,由于成年禮是部落膜拜的主要形式,也隻有在這種場合中才能産生部落的神話。
我們已經知道,割禮和割陽的儀規是如何自發地以教化英雄的形式将自身人格化的。
當然,這些英雄并沒有實施他們的最高權威,而隻是和其他傳說中有恩于社會的人物立于相同的地位。
但是,社會無論在哪兒獲得了對自身的強烈情感,這種情感都會自然地體現在某個角色身上,使之成為情感的符号。
人們為了說明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系紐帶,就想象無論他們屬于哪一個氏族,都是同一世系的後裔,都源自同一個祖先,人們的存在都仰賴于他,而他的存在卻無需任何人。
而成年禮之神就注定要成為這個角色,因為根據土著們挂在嘴邊的一種說法,成年禮的目的就是要造就或制造人。
所以,他們把造物的力量委諸這個神,而因為這一切,這個神也就被賦予了淩駕于其他神話英雄之上的特權。
其他神話英雄則輔助他或從屬于他,如檀丹、蓋揚迪、卡爾文、巴力揚等等都成了他的兒子或兄弟。
但是,另一些聖物也已經存在了,并且在氏族的宗教體系中占據了同樣顯赫的地位,這就是胞族的圖騰。
而隻要有胞族的圖騰,人們就會認為氏族的圖騰總是依賴于它們的。
于是,胞族圖騰本身也就必然成為了部落神。
所以在這兩種神話存在之間産生了部分的混同就完全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部落的兩個基本的胞族圖騰中的一個,就這樣把它的特點賦予了大神。
但是,必須得解釋為什麼它們中的一個被奉為至尊而另一個卻被排斥在外了,于是人們設想後者在與對手的戰鬥中被擊敗了,它的被淘汰就成了失敗的結果。
這種說法更容易被接受,因為它與神話相符合:在神話中胞族圖騰一般都被認為是相互為敵的。
帕克夫人在埃瓦拉伊得到的一個神話[130]将有助于證實上述解釋,因為這個神話完全用更加形象的語言轉述了這種解釋。
它說這個部落中的圖騰最初隻是貝亞米的軀體的不同部分的名稱。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氏族是一個聖體的片段。
那麼,這不就是用另一種方式在說大神是所有圖騰的綜合體,因而也就是氏族部落統一體的人格化嗎? 與此同時,大神還獲得了族際性。
實際上,出席成年禮儀典的不僅有新成年者所屬部落的成員,還有從相鄰部落專門召集來的代表,這樣慶典就成了一種族際的事務,它既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
[131]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中建構起來的信仰,就不可能再是任何專門的部落所獨享的世襲财産了。
受到啟發的外來者回家後把它帶到了自己的部落;而且早晚他們也得邀請他們的前東道主,于是部落之間就形成了持續的觀念交流。
就這樣,族際神話确立起來了,而大神在其中十分自然地成為了基本的角色,因為他源自成年禮儀式,他的功能就是使該儀式人格化。
所以他的名字從一種語言傳入另一種語言,随之流傳的還有對他的各種表現。
雖然部落完全不同但胞族的名字一般卻相同的現象也必定促進了這種傳播。
圖騰的族際性為大神的族際性開辟了道路。
5 如果我們已經讨論了圖騰制度所達到的最高概念。
作為一個關節點,它已經觸及到了随後形成的各種宗教并為之做了準備,而且也有助于我們理解那些宗教。
同時,我們也能看出,這個登峰造極的概念與我們開始時所分析的粗陋的信仰是毫無間斷地聯系在一起的。
實際上,這種部落大神隻是最終赢得了至高無上地位的祖先精靈。
而祖先精靈隻是被錘煉成為個體靈魂形象的一種實體,以便它擔負起解釋個體靈魂起源的使命。
而靈魂隻是我們在圖騰制度的基礎中所發現的那種非人格力所采取的形式,因為非人格力通過人的軀體而将自身個體化了。
這個體系的統一性和它的複雜性一樣令人歎為觀止。
在這個精心構築的作品中,靈魂觀念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通過它,人格觀念才被引入了宗教領域。
然而,它并非像泛靈論所說的那樣包含了全部宗教的萌芽。
首先,曼納觀念或圖騰本原的觀念是靈魂觀念的前提條件,靈魂隻是曼納或圖騰本原的一種特
人們圍着這種圖案跳舞,向它唱歌緻敬,甚至真心實意地向它祈禱。
[92]人們向年輕人解釋 這種圖案表現的是誰,并告知這位神的那個女人和未成年者都不許知道的秘密名字,還要向他們講述他的曆史和他在部落生活中的地位。
有些時候,人們向着傳說他所居住的上天舉起手臂,要不就是把他們手中的武器或法器具指向這個方向,[93]這乃是與他進行溝通的方式。
人們感到他無所不在。
他退入樹林後監督着新成年者。
[94]他很在意舉行這個儀典的方式。
成年禮是他的膜拜,所以他對監督成年禮的正确進行尤為重視,要是出現了任何差錯或疏忽,他都會以可怕的手段來處罰人們。
[95] 此外,每一個這種至高無上的神的權威都不僅限于單獨一個部落,在一些相鄰的部落中他會得到同樣的承認。
幾乎整個維多利亞都崇拜班吉爾,新南威爾士相當多的地方都崇拜貝亞米,如此等等;這就是為什麼相當廣闊的地區隻有這麼少的幾個神的原因。
所以以這種神為對象的膜拜具有族際性。
有時候甚至連神話也相互混合與借鑒。
例如大多數信仰貝亞米的部落也承認達拉穆倫,不過,達拉穆倫沒有貝亞米那麼尊貴;他們把他當作貝亞米的兒子或者兄弟,從屬于貝亞米。
[96]這樣,對達拉穆倫的信仰就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傳遍了整個新南威爾士。
所以,宗教的族際性根本不是後期最先進的宗教的獨特之處。
早在人類曆史初見曙光之時,各種宗教信仰就表現出了漫衍到一個嚴格限定的政治社會之外的趨勢,它們似乎具有跨越邊界而自行散布和族際化的天然傾向。
當然,在有些民族和有些時代,這種自發的傾向受到了相反的社會必然性的抑制,但是,正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并沒有妨礙它成為一種确實存在的而且非常原始的宗教的傾向。
在泰勒看來,這種概念似乎是非常高級的神學的一部分,他認為這隻能是歐洲輸入的産物,此外沒有看出其他任何東西,他該是把它當成了性質多少發生了改變的基督教觀念。
[97]蘭則相反,他認為這些觀念是本土的,[98]但是,由于他也認為這種觀念與澳洲其他所有的信仰都截然相反,所依據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原則,所以他得出結論說澳洲的宗教是由兩個異質的體系組成的,其中一個疊加在另一個之上,因而澳洲宗教來自雙重起源。
一方面,人們受到某些自然現象的啟示而形成了關于圖騰和精靈的觀念;但與此同時,憑着對隐秘的自然的一種直覺,[99]人類的智慧開始構想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神,一個世界的創造者和道德規範的立法者。
蘭甚至估計,尤其是在澳洲,這種觀念在一開始比在随後的文明中更純粹是外加的成分。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被大量增多的泛靈論迷信和圖騰迷信所覆蓋和搞亂了。
于是它日趨衰退,直到今天,由于一種特權文化的影響,這種觀念再露峥嵘,并且比當初更有力、更清晰地重申了自身。
[100] 然而事實既不容許泰勒的懷疑論假設,也不承認蘭的神學解釋。
首先,今天可以肯定地說,關于部落大神的觀念是源于當地的。
在傳教士還沒有來得及讓土著人感到他們的影響之前,人們已經觀察到了這些觀念。
[101]但這并不是說必然要把它們歸諸神秘的啟示。
它們根本不是出自異于常規圖騰信仰的另一源頭的,相反,它們隻是圖騰信仰的邏輯的發展,而且是其最高的形式。
我們已經看到,神秘祖先内含于圖騰制度所依據的原則之中,因為每個神秘祖先都是一個圖騰物。
雖然這些大神肯定比這些祖先更高級,但是他們之間隻有程度上的區别,我們可以在不破壞連續性的情況下從一個過渡到另一個。
實際上,大神本身就是特别重要的祖先。
人們說起他時就像他是人一樣,當然他被賦予了比人更強大的力量,但是他也在世間過人的生活。
[102]他被描繪成一個偉大的獵人[103],一個威力強大的巫師[104],或是部落的創建者[105]。
他是第一個人。
[106]一個傳說甚至把他表現為一個步履艱難的年邁老人。
[107]如果在迪埃裡存在着一個名為穆拉&mdash穆拉的至上的神,那麼這個詞就很有些含義,因為它就是用來指稱祖先這一類人的。
類似地,&ldquo努拉裡&rdquo,這個默裡河畔的部落的大神之名,有時候也用作一個集合名詞,來表達那些傳說中在萬物之初的一群神秘存在。
[108]他們是完全可以和阿爾徹靈迦人相比的角色。
[109]在昆士蘭,我們已經遇到了一個創造了人的叫作安傑亞或安吉爾的神,但他卻似乎又不過是最早的人。
[110] 有一個事實有助于澳洲人的思想從衆多的祖先神明的觀念過渡到部落神的觀念,這便是夾在兩個極端觀念之間的過渡性的中間階段:教化英雄階段。
名為教化英雄的傳說人物其實隻是普通的祖先,由于神話賦予了他們在部落曆史中的突出地位,他們因此才位列其他祖先之上了。
我們已經知道,他們一般是圖騰組織的一部分,例如曼迦昆耶昆雅屬于蜥蜴圖騰,普提亞普提亞屬于野貓圖騰。
但是另一方面,據說他們的作用,或者是已經發揮的作用,又與大神所承擔的職責十分相似。
人們相信,他也把文明的技藝傳給了人們,建立了基本的社會制度,并且教示給人們至今仍在他控制之下的宗教大典。
說他是人類之父,是因為他制造了人,而不是因為他生育了人,而曼迦昆耶昆雅也制造了人。
在他的時代之前還沒有人,隻有一些不成形的肉團,其中不同的肢體甚至不同的個體都還沒有相互分開。
正是他劈開了這種原始材料,而使真正的人從中産生出來。
[111]這一構造模式與我們談到過的關于班吉爾的神話的構造模式隻有細微的差别。
此外,這兩類形象之間有時候還有血統關系,這也很好地表明了他們是緊密相連的。
在庫爾奈,牛吼器英雄檀丹(Tundun)是大神曼幹高瓦的兒子。
[112]同樣,在埃瓦拉伊,貝亞米的兒子或兄弟達拉穆倫被認同為蓋揚迪(Gayandi),而蓋揚迪則相當于庫爾奈的檀丹。
[113]當然,并不是一定要從這些事實中得出大神就是教化英雄的結論。
在有些事例中,這兩者被細緻地區分開來。
但是,他們即使沒有混同,至少也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發現很難對他們作出區别,有些劃歸在這一類中還是劃歸在那一類中都差不多。
例如,我們是把亞特納圖當作教化英雄來談論的,但是他又非常接近于一個大神。
最高神的觀念深深地依賴于整個圖騰信仰體系,以至于它至今仍然帶有該體系的标記。
我們剛才已經知道,檀丹是一個神聖英雄,他非常接近于部落神,而在庫爾奈,檀丹這個詞就意味着圖騰。
[114]同樣,在阿蘭達,阿爾特吉拉既是大神的名字,也是母系圖騰的名字。
[115]更有甚者,很多大神還明顯具有圖騰的外貌。
達拉穆倫是一隻雕鷹,[116]而他的母親是鸸鹋[117]。
貝亞米也被表現為具有鸸鹋的特點。
[118]阿蘭達的阿爾特吉拉有鸸鹋的腿。
[119]我們剛才還看到,努拉裡在用作大神的名字之前,指的是部落的締造祖先,而這些祖先中有的是烏鴉,有的是鷹。
[120]據霍維特說[121],班吉爾總是被表現為人的形式,而這個詞指的又是一個胞族的圖騰,即雕鷹。
在由他命名或作為他名字的出處的那個胞族中,至少有一個圖騰是他的兒子。
[122]他的兄弟巴力揚是蝙蝠,而蝙蝠在維多利亞的很多部落中都是性别圖騰。
[123] 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确認大神與圖騰體系的關系。
我們剛才看到,班吉爾是胞族的圖騰;達拉穆倫像班吉爾一樣也是雕鷹;而且我們還知道這種飛禽是大量東南部落中的胞族圖騰[124]。
我們已經指出&ldquo努拉裡&rdquo似乎原本就是一個不加區分地指稱雕鷹或烏鴉的集合名詞,而在流傳着努拉裡神話的部落中,烏鴉和雕鷹分别是其兩個胞族的圖騰。
[125]而且,大神與胞族圖騰的曆史傳說也極為相似。
神話,有時候則是儀式,紀念了一個這樣的神明與一種食肉鳥搏鬥,曆盡艱辛萬苦而獲得勝利的事迹。
最初的人班吉爾在制造了第二個人卡爾文(Karween)以後,他們就發生了沖突,班吉爾在一種決鬥中給卡爾文以重創,并把他變成了烏鴉。
[126]而兩種努拉裡被表現為兩個敵對的群體,原本就處在不斷交戰的狀态中。
[127]至于貝亞米,則不得不與食人雕鷹穆力昂(Mullian)交戰,而後者也就是達拉穆倫。
[128]那麼,我們已經知道,在胞族圖騰之間也有一種基本的敵對狀态。
這種對應性充分證明了有關大神的神話和有關圖騰的神話是密切相關的。
如果我們注意到神的對手總是烏鴉或者是雕鷹,而烏鴉和雕鷹又十分普遍地是胞族的圖騰,那麼兩者的密切關系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129] 所以貝亞米、達拉穆倫、努拉裡和班吉爾看來都是被神化了的胞族圖騰,而且我們可以想象這種神化是如何發生的。
顯然,隻有在成年禮集會中,這種概念才得以構建,因為大神隻有在成年禮儀式上才擔當重要的角色,而與任何其他宗教儀典都不相幹。
同時,由于成年禮是部落膜拜的主要形式,也隻有在這種場合中才能産生部落的神話。
我們已經知道,割禮和割陽的儀規是如何自發地以教化英雄的形式将自身人格化的。
當然,這些英雄并沒有實施他們的最高權威,而隻是和其他傳說中有恩于社會的人物立于相同的地位。
但是,社會無論在哪兒獲得了對自身的強烈情感,這種情感都會自然地體現在某個角色身上,使之成為情感的符号。
人們為了說明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系紐帶,就想象無論他們屬于哪一個氏族,都是同一世系的後裔,都源自同一個祖先,人們的存在都仰賴于他,而他的存在卻無需任何人。
而成年禮之神就注定要成為這個角色,因為根據土著們挂在嘴邊的一種說法,成年禮的目的就是要造就或制造人。
所以,他們把造物的力量委諸這個神,而因為這一切,這個神也就被賦予了淩駕于其他神話英雄之上的特權。
其他神話英雄則輔助他或從屬于他,如檀丹、蓋揚迪、卡爾文、巴力揚等等都成了他的兒子或兄弟。
但是,另一些聖物也已經存在了,并且在氏族的宗教體系中占據了同樣顯赫的地位,這就是胞族的圖騰。
而隻要有胞族的圖騰,人們就會認為氏族的圖騰總是依賴于它們的。
于是,胞族圖騰本身也就必然成為了部落神。
所以在這兩種神話存在之間産生了部分的混同就完全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部落的兩個基本的胞族圖騰中的一個,就這樣把它的特點賦予了大神。
但是,必須得解釋為什麼它們中的一個被奉為至尊而另一個卻被排斥在外了,于是人們設想後者在與對手的戰鬥中被擊敗了,它的被淘汰就成了失敗的結果。
這種說法更容易被接受,因為它與神話相符合:在神話中胞族圖騰一般都被認為是相互為敵的。
帕克夫人在埃瓦拉伊得到的一個神話[130]将有助于證實上述解釋,因為這個神話完全用更加形象的語言轉述了這種解釋。
它說這個部落中的圖騰最初隻是貝亞米的軀體的不同部分的名稱。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氏族是一個聖體的片段。
那麼,這不就是用另一種方式在說大神是所有圖騰的綜合體,因而也就是氏族部落統一體的人格化嗎? 與此同時,大神還獲得了族際性。
實際上,出席成年禮儀典的不僅有新成年者所屬部落的成員,還有從相鄰部落專門召集來的代表,這樣慶典就成了一種族際的事務,它既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
[131]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中建構起來的信仰,就不可能再是任何專門的部落所獨享的世襲财産了。
受到啟發的外來者回家後把它帶到了自己的部落;而且早晚他們也得邀請他們的前東道主,于是部落之間就形成了持續的觀念交流。
就這樣,族際神話确立起來了,而大神在其中十分自然地成為了基本的角色,因為他源自成年禮儀式,他的功能就是使該儀式人格化。
所以他的名字從一種語言傳入另一種語言,随之流傳的還有對他的各種表現。
雖然部落完全不同但胞族的名字一般卻相同的現象也必定促進了這種傳播。
圖騰的族際性為大神的族際性開辟了道路。
5 如果我們已經讨論了圖騰制度所達到的最高概念。
作為一個關節點,它已經觸及到了随後形成的各種宗教并為之做了準備,而且也有助于我們理解那些宗教。
同時,我們也能看出,這個登峰造極的概念與我們開始時所分析的粗陋的信仰是毫無間斷地聯系在一起的。
實際上,這種部落大神隻是最終赢得了至高無上地位的祖先精靈。
而祖先精靈隻是被錘煉成為個體靈魂形象的一種實體,以便它擔負起解釋個體靈魂起源的使命。
而靈魂隻是我們在圖騰制度的基礎中所發現的那種非人格力所采取的形式,因為非人格力通過人的軀體而将自身個體化了。
這個體系的統一性和它的複雜性一樣令人歎為觀止。
在這個精心構築的作品中,靈魂觀念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通過它,人格觀念才被引入了宗教領域。
然而,它并非像泛靈論所說的那樣包含了全部宗教的萌芽。
首先,曼納觀念或圖騰本原的觀念是靈魂觀念的前提條件,靈魂隻是曼納或圖騰本原的一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