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關 東聯盟讨董卓 董卓遷都焚洛陽(3)
關燈
小
中
大
氣。
他二人決定冒死規勸董卓,不讓他遷都。
董卓一見是他二人,就說:“當初你倆勸我重用名士,啟用袁紹做了渤海太守,我就依了你們。
你們所推舉的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怎麼報答我呢?竟發兵來打我,而你們還想為他做内應,硬叫我在這兒挨打。
這完全是你兩個對不起我,不是我董卓對不起你們。
這一次,你們就休怪我無情了……” 于是,氣惱的董卓吆喝一聲,便來人将伍瓊、周毖捉了,下在了獄中。
第二天,即定了個裡應外合的罪名,予以處死。
董卓殺了伍瓊、周毖後,還不解氣,又将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和袁術的哥哥太仆袁基也定了罪,将兩個人及兩家男女老小五十多人全部殺了。
已經免職的前太尉黃琬和前司徒楊彪,見這麼多人被殺,也膽戰心驚起來。
為了自身及全家的安全,二人慌忙跑到相國府,再次向董跪而認錯。
董卓哈哈大笑了,似乎得到了某種滿足,不僅原諒了黃琬和楊彪,還向漢獻帝推舉,任命他二人做了光祿大夫。
在遷都之前,還有兩個人梗在董卓心上。
一個是左将軍皇甫嵩,一個是河南尹朱俊。
二人曾都是董卓的上司,在士族和官僚中頗有名望。
因此董卓便有些顧忌他們。
這時,朱俊向董卓建議在洛陽作防守部署的計劃,董卓不聽,朱俊一怒之下罷官而去。
董卓也不阻攔,隻暗中高興。
這下就隻剩一個皇甫嵩了。
董卓耍了個花招,把皇甫嵩調到京師來做個城門校尉,打算借個名目把他殺害。
沒想到董卓跟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很好,便沒殺皇甫嵩,隻讓他做了個議郎。
董卓把這些難對付的人殺的殺了,安排的安排了,然後下了命令,限期遷都。
他下令洛陽一百餘萬居民全部強迫遷居長安。
一時間,從洛陽到長安的大道上,擠滿了遷移的人潮車馬。
加上糧食缺乏,餓死者、相踵受傷死亡者及相互搶掠械鬥至死者無數,屍體布滿沿途大道,真是一幅觸目驚心的凄慘地獄圖。
董卓為了不讓關東軍占領洛陽,下令放火燒城。
所有的洛陽宮殿、官邸、民宅,等等,完全付之一炬。
兩百裡方圓頓成焦土,雞犬不留。
董卓還想到洛陽城外有不少帝王和公卿大臣的墳墓,就叫呂布率領一隊人馬把那些大墳全都刨開了,把刨出來的金銀玉器及所有珍寶都運到長安去…… 如此種種,都說明董卓的野蠻和殘暴。
身為朝廷最高官員,在中國曆史上,像董卓如此殘暴的政治領袖,幾乎是空前絕後的。
其實,董卓剛進入洛陽時,雖然志在奪權,并有篡位的野心,但他原也有心把朝政做好。
他延用不少清流派名士,并且為陳蕃、窦武等平反,還有過掃除貪臣腐敗的壯舉,一時間,整個政治氣氛也似乎為之一新。
他二人決定冒死規勸董卓,不讓他遷都。
董卓一見是他二人,就說:“當初你倆勸我重用名士,啟用袁紹做了渤海太守,我就依了你們。
你們所推舉的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怎麼報答我呢?竟發兵來打我,而你們還想為他做内應,硬叫我在這兒挨打。
這完全是你兩個對不起我,不是我董卓對不起你們。
這一次,你們就休怪我無情了……” 于是,氣惱的董卓吆喝一聲,便來人将伍瓊、周毖捉了,下在了獄中。
第二天,即定了個裡應外合的罪名,予以處死。
董卓殺了伍瓊、周毖後,還不解氣,又将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和袁術的哥哥太仆袁基也定了罪,将兩個人及兩家男女老小五十多人全部殺了。
已經免職的前太尉黃琬和前司徒楊彪,見這麼多人被殺,也膽戰心驚起來。
為了自身及全家的安全,二人慌忙跑到相國府,再次向董跪而認錯。
董卓哈哈大笑了,似乎得到了某種滿足,不僅原諒了黃琬和楊彪,還向漢獻帝推舉,任命他二人做了光祿大夫。
在遷都之前,還有兩個人梗在董卓心上。
一個是左将軍皇甫嵩,一個是河南尹朱俊。
二人曾都是董卓的上司,在士族和官僚中頗有名望。
因此董卓便有些顧忌他們。
這時,朱俊向董卓建議在洛陽作防守部署的計劃,董卓不聽,朱俊一怒之下罷官而去。
董卓也不阻攔,隻暗中高興。
這下就隻剩一個皇甫嵩了。
董卓耍了個花招,把皇甫嵩調到京師來做個城門校尉,打算借個名目把他殺害。
沒想到董卓跟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很好,便沒殺皇甫嵩,隻讓他做了個議郎。
董卓把這些難對付的人殺的殺了,安排的安排了,然後下了命令,限期遷都。
他下令洛陽一百餘萬居民全部強迫遷居長安。
一時間,從洛陽到長安的大道上,擠滿了遷移的人潮車馬。
加上糧食缺乏,餓死者、相踵受傷死亡者及相互搶掠械鬥至死者無數,屍體布滿沿途大道,真是一幅觸目驚心的凄慘地獄圖。
董卓為了不讓關東軍占領洛陽,下令放火燒城。
所有的洛陽宮殿、官邸、民宅,等等,完全付之一炬。
兩百裡方圓頓成焦土,雞犬不留。
董卓還想到洛陽城外有不少帝王和公卿大臣的墳墓,就叫呂布率領一隊人馬把那些大墳全都刨開了,把刨出來的金銀玉器及所有珍寶都運到長安去…… 如此種種,都說明董卓的野蠻和殘暴。
身為朝廷最高官員,在中國曆史上,像董卓如此殘暴的政治領袖,幾乎是空前絕後的。
其實,董卓剛進入洛陽時,雖然志在奪權,并有篡位的野心,但他原也有心把朝政做好。
他延用不少清流派名士,并且為陳蕃、窦武等平反,還有過掃除貪臣腐敗的壯舉,一時間,整個政治氣氛也似乎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