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高全告訴我了!他不也是共産黨員?他比你在黨内的資曆長得多!但他是識時務的人,比你聰明!&rdquo
&ldquo要我當叛徒?休想!&rdquo
&ldquo嗯?你是在自讨苦吃,對于你,我同意隻在報上登個悔過自新的啟事。
&rdquo &ldquo我沒有那麼卑鄙無恥!&rdquo &ldquo嗯,三少爺!路隻有兩條:一條登報自新,恢複自由;一條長期監禁,玉石俱焚。
&rdquo 劉思揚記得,他當時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的威脅,并且逼出了敵人一句頗為失望的問話: &ldquo你想坐一輩子牢?&rdquo &ldquo不,到你們滅亡那天為止!&rdquo &ldquo好嘛!我倒要看看你這位嫩骨細肉的少爺硬得了多久? 出不了三個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請求悔過自新!&rdquo &ldquo向你請求?休想!&rdquo 就這樣,結束了敵人對他的引誘,于是他被關進一間漆黑而潮濕的牢房。
再次被提出去時,已經天色漆黑,似乎被押過一片草地,還碰到一棵樹,也許是個有花草的庭園,接着,又進了一條漆黑的巷道。
幾個人和他并排走。
耳邊聽見一陣吆喝,&ldquo舉槍!&rdquo後來就是&ldquo砰砰&rdquo幾聲刺耳的槍聲,在巷道深處回響。
他想再看這世界最後一眼,面前仍是一片漆黑,什麼也望不見,黑暗中,他和一些人高呼口号&hellip&hellip可是,子彈并未穿過他的胸膛,原來是一場毫無作用的假槍斃。
又押回牢房時,他不再是一個人了,而是和一個青年工人關在一起。
工人叫餘新江,也是被甫志高出賣的。
從此,兩個人成了同甘共苦的夥伴,互相支持、鼓勵,直到今天早上,囚車又把他和重傷的餘新江押進這秘密的集中營。
從被捕以後,再沒有見過明霞。
除了假槍斃那天晚上,聽見過她高呼口号的聲音。
不知此刻,她關在什麼地方,也許和自己一樣,押進了這座集中營? 劉思揚從風門口微微探出頭去,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的眼睛發酸。
他忍受着酷熱和喉頭的幹燥,左顧右盼,兩邊是一排排完全相同的牢房。
他記得,他和餘新江關進的這一間,叫樓上七室。
在這間十來步長,六七步寬的窄小牢房裡,共了二十來個人,看樣子都是很早就失去自由的人,也不知道這些人當中,是否有自己的同志和黨的組織。
樓下也和樓上一樣,全是同樣的長列牢房。
一把把将軍鎖,緊鎖着鐵門,把集中營分割成無數間小小的牢房,使他看不見更多的人,也看不到樓下,隻能從鐵門外樓欄杆的縫隙裡,望見不遠處的一塊地壩,這便是每天&ldquo放風&rdquo時,所有牢房的人可以輪流去走動一下的狹窄天地。
地壩裡空蕩蕩的,在炭火似的烈日下,沒有一個人影&hellip&hellip 對新的集中營,他還不熟悉,保持着某種過分的拘謹。
對這裡的一切,他甯願緩緩地從旁觀察、了解,而不肯貿然和那些他還不了解的人接近。
這就使他雖然生活在衆多的戰友中間,卻有一點陌生與寂寞之感。
他自己一時也不明白,這種感受從何而來,是環境變了,必須采取的慎重态度,還是那知識分子孤僻的思想在作怪? 太陽漸漸偏西了,可是斜射的烈焰給悶熱的牢房帶來了更燥辣的,焦灼皮肉的感覺。
高牆電網外面,一個又一個崗亭裡,站着持槍的警衛。
佩着手槍巡邏的特務,牽着狼犬,不時在附近的山間出沒。
目光被光秃的山巒擋住,回到近處;喉頭似火燒,連唾液也沒有了,這使他更感到一陣陣難忍的痛苦。
&ldquo出不了三個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請求悔過自新!&rdquo徐鵬飛的冷笑,又在耳邊回響&hellip&hellip向敵人請求悔過自新?劉思揚咬着嘴唇,像要反駁,又像要鼓勵自己,他在心裡莊重地說道:&ldquo一定要經受得住任何考驗,永不叛黨!&rdquo 回頭望望,全室的飲水,儲存在一隻小的生鏽的鐵皮罐子裡,水已不多了,然而誰也不肯動它,總想留給更需要它的人。
劉思揚又一次制止了急于喝水的念頭,決心不再去看那小小的水罐。
他的心平靜了些,勉強擠出一點聊以解渴的唾液,又向對面的一排女牢房望去。
這時象要回答敵人的殘暴和表達自己堅定的信念似的,劉思揚心底自然地浮現出一首他過去讀過的,高爾基有名的《囚徒之歌》,他不禁低聲地獨自吟詠起來,監獄永遠是黑暗,守望的獄卒不分晝和夜,站在我的窗前&mdash&mdash高興監視你就監視,我卻逃不出牢監,我雖然生來喜歡自由&mdash&mdash 掙不斷千斤鎖鍊! 就在這時候,一陣輕微的清脆的歌聲,傳了過來,牽動了劉思揚的心。
聲音是那樣的熟悉,吸引着他向對面的女牢房凝目了望。
在一間鐵門的風洞旁邊,意外地看見了那一對睽别多日的,又大又亮的眼睛!孫明霞的嗓音,充滿着熾熱的感情,仿佛在他耳邊低訴:這才值得人牽挂&mdash&mdash就說他是個窮人也罷, 有錢豈買得愛情無價?就說他是個犯人也罷, 是為什麼他才去背犯人枷?&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随着清脆的歌聲,那對火熱的目光,久久地凝望着他。
劉思揚清楚地看見孫明霞頭發上紮着一個鮮紅的發結,這時他象放下了一副重壓在肩上的擔子,心情立刻開朗了。
明霞就在這裡!兩個人共同戰鬥,同生共死,使他感到一陣深深的安慰和幸福。
&ldquo水!&hellip&hellip水!&rdquo 身後傳來一聲聲幹渴難忍的低喊,昏迷中的餘新江又醒來了。
劉思揚的眼光留戀地離開了對面女牢的鐵門,轉過身,回到周身被汗液濕透的餘新江身邊。
餘新江半昏半醒地仰卧在樓闆上。
他的雙手又
&rdquo &ldquo我沒有那麼卑鄙無恥!&rdquo &ldquo嗯,三少爺!路隻有兩條:一條登報自新,恢複自由;一條長期監禁,玉石俱焚。
&rdquo 劉思揚記得,他當時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的威脅,并且逼出了敵人一句頗為失望的問話: &ldquo你想坐一輩子牢?&rdquo &ldquo不,到你們滅亡那天為止!&rdquo &ldquo好嘛!我倒要看看你這位嫩骨細肉的少爺硬得了多久? 出不了三個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請求悔過自新!&rdquo &ldquo向你請求?休想!&rdquo 就這樣,結束了敵人對他的引誘,于是他被關進一間漆黑而潮濕的牢房。
再次被提出去時,已經天色漆黑,似乎被押過一片草地,還碰到一棵樹,也許是個有花草的庭園,接着,又進了一條漆黑的巷道。
幾個人和他并排走。
耳邊聽見一陣吆喝,&ldquo舉槍!&rdquo後來就是&ldquo砰砰&rdquo幾聲刺耳的槍聲,在巷道深處回響。
他想再看這世界最後一眼,面前仍是一片漆黑,什麼也望不見,黑暗中,他和一些人高呼口号&hellip&hellip可是,子彈并未穿過他的胸膛,原來是一場毫無作用的假槍斃。
又押回牢房時,他不再是一個人了,而是和一個青年工人關在一起。
工人叫餘新江,也是被甫志高出賣的。
從此,兩個人成了同甘共苦的夥伴,互相支持、鼓勵,直到今天早上,囚車又把他和重傷的餘新江押進這秘密的集中營。
從被捕以後,再沒有見過明霞。
除了假槍斃那天晚上,聽見過她高呼口号的聲音。
不知此刻,她關在什麼地方,也許和自己一樣,押進了這座集中營? 劉思揚從風門口微微探出頭去,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的眼睛發酸。
他忍受着酷熱和喉頭的幹燥,左顧右盼,兩邊是一排排完全相同的牢房。
他記得,他和餘新江關進的這一間,叫樓上七室。
在這間十來步長,六七步寬的窄小牢房裡,共了二十來個人,看樣子都是很早就失去自由的人,也不知道這些人當中,是否有自己的同志和黨的組織。
樓下也和樓上一樣,全是同樣的長列牢房。
一把把将軍鎖,緊鎖着鐵門,把集中營分割成無數間小小的牢房,使他看不見更多的人,也看不到樓下,隻能從鐵門外樓欄杆的縫隙裡,望見不遠處的一塊地壩,這便是每天&ldquo放風&rdquo時,所有牢房的人可以輪流去走動一下的狹窄天地。
地壩裡空蕩蕩的,在炭火似的烈日下,沒有一個人影&hellip&hellip 對新的集中營,他還不熟悉,保持着某種過分的拘謹。
對這裡的一切,他甯願緩緩地從旁觀察、了解,而不肯貿然和那些他還不了解的人接近。
這就使他雖然生活在衆多的戰友中間,卻有一點陌生與寂寞之感。
他自己一時也不明白,這種感受從何而來,是環境變了,必須采取的慎重态度,還是那知識分子孤僻的思想在作怪? 太陽漸漸偏西了,可是斜射的烈焰給悶熱的牢房帶來了更燥辣的,焦灼皮肉的感覺。
高牆電網外面,一個又一個崗亭裡,站着持槍的警衛。
佩着手槍巡邏的特務,牽着狼犬,不時在附近的山間出沒。
目光被光秃的山巒擋住,回到近處;喉頭似火燒,連唾液也沒有了,這使他更感到一陣陣難忍的痛苦。
&ldquo出不了三個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請求悔過自新!&rdquo徐鵬飛的冷笑,又在耳邊回響&hellip&hellip向敵人請求悔過自新?劉思揚咬着嘴唇,像要反駁,又像要鼓勵自己,他在心裡莊重地說道:&ldquo一定要經受得住任何考驗,永不叛黨!&rdquo 回頭望望,全室的飲水,儲存在一隻小的生鏽的鐵皮罐子裡,水已不多了,然而誰也不肯動它,總想留給更需要它的人。
劉思揚又一次制止了急于喝水的念頭,決心不再去看那小小的水罐。
他的心平靜了些,勉強擠出一點聊以解渴的唾液,又向對面的一排女牢房望去。
這時象要回答敵人的殘暴和表達自己堅定的信念似的,劉思揚心底自然地浮現出一首他過去讀過的,高爾基有名的《囚徒之歌》,他不禁低聲地獨自吟詠起來,監獄永遠是黑暗,守望的獄卒不分晝和夜,站在我的窗前&mdash&mdash高興監視你就監視,我卻逃不出牢監,我雖然生來喜歡自由&mdash&mdash 掙不斷千斤鎖鍊! 就在這時候,一陣輕微的清脆的歌聲,傳了過來,牽動了劉思揚的心。
聲音是那樣的熟悉,吸引着他向對面的女牢房凝目了望。
在一間鐵門的風洞旁邊,意外地看見了那一對睽别多日的,又大又亮的眼睛!孫明霞的嗓音,充滿着熾熱的感情,仿佛在他耳邊低訴:這才值得人牽挂&mdash&mdash就說他是個窮人也罷, 有錢豈買得愛情無價?就說他是個犯人也罷, 是為什麼他才去背犯人枷?&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随着清脆的歌聲,那對火熱的目光,久久地凝望着他。
劉思揚清楚地看見孫明霞頭發上紮着一個鮮紅的發結,這時他象放下了一副重壓在肩上的擔子,心情立刻開朗了。
明霞就在這裡!兩個人共同戰鬥,同生共死,使他感到一陣深深的安慰和幸福。
&ldquo水!&hellip&hellip水!&rdquo 身後傳來一聲聲幹渴難忍的低喊,昏迷中的餘新江又醒來了。
劉思揚的眼光留戀地離開了對面女牢的鐵門,轉過身,回到周身被汗液濕透的餘新江身邊。
餘新江半昏半醒地仰卧在樓闆上。
他的雙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