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與中國文藝學(3)

關燈
本領,也足堪贊歎。

     黛玉、寶钗、湘雲三個人在賈府所處的地位和身份大體上是相同的,所受教育也基本相似,性格卻迥然有别。

    如果說黛玉的性格和人生是藝術化的,寶钗則是社會化的,湘雲可以說是自然化的。

    元、迎、探、惜四位小姐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就更明顯了。

    元春之貴,迎春之懦,探春之敏,惜春之僻,書中反複刻畫。

    服侍小姐的丫鬟們,一個個伶牙俐齒,俏麗多姿,遠遠望去,實難區分,但為人、行事、言談、舉動,即氣質和個性,又千差萬别。

    如晴雯的鋒芒,襲人的陰柔,平兒的寬和,鴛鴦的剛烈,紫鵑的笃厚,每個人最主要的性格特征總不見雷同。

    晴雯和小紅口角都很厲害,但晴雯清高,小紅淺薄。

    論才幹,探春和鳳姐旗鼓相當,但一個文,一個野,所以鳳姐承認探春比她還厲害一層。

    《紅樓夢》從不把人物簡單化,慣于多側面、多層次地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薛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纨袴子弟,打架鬥毆,行為放誕,但内心深處時有忠厚的一面。

    柳湘蓮救他一命,便忘卻舊怨,隻頌恩德,為湘蓮出家當衆落淚,茶飯不進。

    賈珍固然不好,可是秦可卿死後他“哭的淚人一般”,公開失态,倒也說明他對秦可卿不乏真情實感。

    至于寶钗的豐富内涵,使得研究者和讀者長期聚訟紛纭,褒貶萬殊,迄無定論,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個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現太豐富了,簡單的線性思維絕得不出正确的結論。

     《紅樓夢》裡的許多女子,才貌都相當出衆,但作者在寫法上采取的是傳神寫意的手法,經常把具象抽象化,把形體靈動化,把相貌神韻化,把環境意象化,給讀者若即若離之感,留有充分的想象餘地。

     黛玉的相貌自然是絕頂出衆的,但翻遍全書,竟找不到關于黛玉相貌長得如何的具體刻畫,甚至面孔是長是圓,眼睛是大是小,身材是高是低,皮膚是黑是白,都未涉及。

    隻在第三回進賈府時,通過寶玉的眼睛,說她形容特别,連用了五個排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眼睛寫到了,但隻說是一雙“含情目”,作“似喜非喜”狀,絕口不提形狀大小及眸子光暗深淺。

    眉毛像一抹輕煙,粗細、長短沒有說明。

    到了第七十四回,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快結束了,才又通過王夫人的嘴,說晴雯的“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

    反過來說,就是黛玉的眉眼有點像晴雯。

    但晴雯的眉眼是什麼樣的?書中沒有寫。

    當然晴雯長得是好看的,鳳姐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賈母也說:“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

    ”得到鳳姐和賈母這樣評價,晴雯模樣的出衆可想而知,在丫鬟隊中她夠得上群芳之冠了。

    而林黛玉的眉眼像晴雯,由此也可知黛玉的美貌。

    作者這樣寫,就是藝術表現上的含蓄、不求窮盡,留空白、留餘地,調動起讀者的想像力和作者共同創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