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與中國文藝學(3)

關燈
例如第二十九回,賈母帶領全家人等去清虛觀打醮,張道士送給寶玉一盤子賀物。

    地點是清虛觀的樓上,賈母及衆姐妹都在。

    寶玉于是叫小丫頭捧着賀盤,他用手翻弄,一件件地拿給賈母看,說這件怎麼樣,那件怎麼樣。

    忽然賈母從盤子裡發現了一件金麒麟,便伸手取出來,笑着說:“這件東西,好像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着這麼一個的。

    ”賈母對哪個女孩子帶什麼飾物是關心的,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寶貝孫子賈寶玉的脖頸上系着一塊玉,但因年紀大,沒有記清楚是誰帶的,所以說“好像我看見”。

    這寫得很真實,完全符合賈母的年齡、性格、思想。

    薛寶钗馬上接過去說:“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

    ”寶钗自己有金鎖,她自然注意别人帶什麼東西,不僅記得,連大小都一清二楚,可見用心之細。

    這并不奇怪,因為她的金鎖是為了将來找有玉的配,這在第八回就作了交代,所以第八回的回目是“比通靈金莺微露意”。

    寶钗在此場合表态,一來是博取賈母歡心,同時也說明她對飾物的關心,内心活動是相當複雜的。

    是否也擔心賈母過于重視金麒麟,因而情敵中又多一史湘雲?黛玉是有此想的,寶钗似也略有所動,隻不過隐而不露罷了。

    寶钗一說,一下子提醒了賈母:“是雲兒有這個。

    ”證明賈母确曾看見過史湘雲戴金麒麟,隻不過一時未想起來。

    寶玉聽寶钗、賈母說了以後,甚感詫異,說道:“他這麼往我們家去住着,我也沒看見。

    ”這是實在話。

    他痛恨金玉之說,誰帶什麼根本不留意,怎麼會看得見呢?探春接過去說:“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

    ”理家時殺伐決斷的三姑娘,夠精明的了,但她對寶钗記憶力的評價卻有一點欠深刻。

    所以林黛玉立刻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心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一語道破,純是黛玉口吻,鋒芒、率真、急切心情躍然紙上。

    寶钗聽黛玉如此說,便回頭裝沒聽見,正合“自雲守拙,人謂裝愚”的性格,但内心怕是也很難堪吧。

    寶玉此時的動作也很有意思,他聽說湘雲有這個東西,便悄悄把賀盤中的金麒麟揣在懷裡了。

    而且一邊揣一邊又怕黛玉看見,于是拿眼睛來瞟人,結果黛玉恰好看見,正向他點頭,似有贊歎之意。

    寶玉很不好意思,馬上又掏出來,向黛玉笑道:“這個東西倒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帶。

    ”說是好玩是真的,寶玉的用意原是拿回去和史湘雲比并玩耍一番;至于說給黛玉戴,那倒是敷衍之詞,他未必不了解黛玉如是。

    所以黛玉說“我不希罕”。

    寶玉還是揣了起來,說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

    ”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反證了寶玉的用意。

     這段文字在書中隻有一百六十個字,樞紐是金麒麟,每個人隻說一句話,但賈母、寶钗、探春、黛玉、寶玉五個人性格全活跳出來。

    不過是平常的幾句對話,卻讓人感到緊張,富有戲劇性。

    古往今來的文學名著不妨拿來一比,寫人物達到如此境界的我想不易找到。

    還有《紅樓夢》作者寫入物時善于同中見異、異中有同、相似而不相同、疊影而不重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