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瑜亮結
關燈
小
中
大
。
” 劉備暗自竊喜,正要言謝接受時,周瑜已順着孫權的話說。
“可不是,當初雖然是我們孫劉聯軍合力打敗曹操于赤壁,讓他倉皇丢下荊州北返,荊州百姓,全都引頸期盼劉皇叔您來治理呢。
我家主公無時無刻不替荊州百姓着想,很不希望再有另一個江陵出現于荊州,聽說您替大公子劉琦收服了荊南四郡,那些太守全都不戰自降,故希望借重那分神奇的力量,來安定整個荊州。
” 劉備聽周瑜這番話表面上說得恭維,實際卻在暗示根據赤壁之戰的結果,荊州應歸江東管理,而他卻反客為主,鋒芒畢露,令人反感,不覺驚出一身冷汗,誠惶誠恐地一揖到地。
“周都督言重了。
赤壁之戰時,我孫劉聯軍全歸您節制,也多虧您領導有方,才有今日局面。
說到底。
我與孔明還是您的部屬,承蒙厚愛繼任荊州刺史一職,自當不忘您與孫将軍的恩惠。
” “劉皇叔重情重義,天下皆知,這點我與我家主公都很清楚,隻是———”周瑜話鋒一轉:“我們許多在赤壁之戰出生入死的兵士将領,堅持荊州是他們辛辛苦苦從曹操手中解救出來的,所以應該交由江東人士管理。
不過我已和他們說,孫劉本一家,由劉皇叔來治理荊州,和由江東人士治理荊州,實際上沒什麼區别。
” 諸葛亮聞言,暗忖:我想公瑾怎麼會那麼爽快便答應支持主公繼任荊州刺史,原來這裡邊大有文章,想逼主公承認附屬于孫權之下,以便暗中節制。
他正想如何回應時,劉備已開口說。
“周都督所言甚是,孫劉本一家,我治理荊州,等于孫将軍治理荊州。
” “既然如此,有件事就好商量了。
”周瑜點點頭。
“周都督但說無妨。
”劉備顯得有點戰戰兢兢。
“是這樣的,為了撫平江東将士的不滿情緒,可否暫且委屈劉皇叔,在擔任荊州刺史之初,與江東分有荊州。
”周瑜沉吟道。
劉備一怔,不知如何回答,随侍的諸葛亮立即道。
“荊州分治,我家主公的荊州刺史一職等于有名無實,恐怕荊州百姓議論。
” 周瑜搖頭:“分有荊州,并不等于分治。
剛剛劉皇叔也同意,孫劉本一家,這不過是協調分配官職赴任而已。
我的想法是,荊南四郡已由你們治理多時,不好任意更換太守,所以荊北其他郡縣太守,就讓我們派員赴任吧。
如此一來,便可安撫那些不滿您繼任荊州刺史的将士,他們也不至做出不利您的事情來。
” 劉備心想:好個周瑜,答應我繼任,卻隻讓我實際管理荊南四郡,那我不隻算半個荊州刺史嗎? 他正想諸葛亮如何巧言讓周瑜知難而退,打消此念頭,卻不料想諸葛亮不卑不亢地一揖:“周都督所言甚是,既孫劉結盟,理當互相扶持,我家主公亦不願見孫将軍麾下的将士因荊州問題而失和,這個提議,雖然讓我們一時吃了點虧,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很有意義的。
” 周瑜有些意外諸葛亮竟沒反駁他,心想:不知孔明又要如何将計就計了。
不要緊,先把眼前之事辦妥,屆時再見招拆招,看究竟是我周公瑾厲害,還是你諸葛孔明厲害。
荊州刺史繼任一事确定後,劉備與諸葛亮便準備告辭。
孫權卻極力挽留。
“快到飯時,兩位遠道而來,就讓我這個主人盡盡地主之誼吧。
”說着,吩咐女仆役們擺宴席。
劉備不敢推辭,與諸葛亮對望一眼,稱謝入座。
酒菜上不到一半,突然一陣細碎腳步聲伴着珠玉铮铮碰撞聲自遠而近傳過來,接着通往後堂的竹簾被掀開,幾個頗有村姑儀态的侍女簇擁着一位滿臉英氣,落落大方的少女,來到孫權面前。
“二哥,您找我?”少女略一施禮,說話铿锵簡潔。
孫權于是把她介紹給在場衆人:“這位是舍妹,小名安。
” 孫安小孫權七歲,如今正是雙十年華。
她容貌秀麗,才思敏捷,但由于從小跟着母親和哥哥們輾轉流離,備嘗艱辛,以緻受兄長影響頗深,性情剛烈,喜歡耍刀弄槍。
平時出入,身邊幾位侍婢皆配有利劍,在江南是出了名的巾帼英雄。
隻見孫權指着劉備,微笑着問孫安。
“那位就是我和你提過的劉皇叔,你覺得如何?” 劉備和諸葛亮望着孫安,不清楚孫權有何用意。
孫安則目光利地上下打量劉備,看得他如坐針氈。
孫權見劉備有些不知所措,笑着對他道。
“我這位妹妹最崇敬已故的伯符大哥,所以隻要是英雄豪傑,她都希望能見上一面,同時更希望将來能嫁給和大哥一樣的人,也因此眼光甚高,十分挑剔對象,害得先父直到臨終都還挂念不已。
”說着突然起身走上前,向劉備深深一揖:“今日舍妹能與劉皇叔相見,也算是有緣,如果不嫌棄,能否與您結為親家。
” 劉備聞言怔住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在一旁的諸葛亮連忙婉言推辭:“能與雄霸一方的孫将軍結為親家,實乃莫大榮幸,可惜我們大公子年紀尚幼,恐怕耽誤小姐青春。
” “我指的對象不是劉皇叔大公子,而是劉皇叔本人。
”孫權微笑道。
劉備聽得更加震驚,期期艾艾道:“這———我———” 諸葛亮趕緊悄悄擰了他大腿一把,劉備頓時回過神來,急忙打身行禮。
“劉某何能何德,蒙幸高攀小姐才貌雙全,青春活潑,和我這個即将年過半百的老頭在一起,恐對她不住。
” 孫權臉上笑容逐漸消息,語氣有些不高興。
“莫非你瞧不起我們孫家,嫌舍妹配不上您了?” 劉備心知身處江東陣營,無論如何都不能得罪孫權,趕緊陪笑道。
“孫将軍千萬别誤解,我隻是尊重小姐,想問問她的意思。
” 孫權于是回頭看孫安。
孫安不卑不亢道:“小妹向來事兄如父,婚姻大事,自然由二哥作主。
況且能嫁給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實乃小妹榮幸,還望二哥與劉皇叔成全。
” 孫權聞言哈哈大笑,對劉備道:“那這門親事就如此說定了!請劉皇叔在京城盤桓數日,以便盡快完婚,也好順道帶着新夫人回去。
”
” 劉備暗自竊喜,正要言謝接受時,周瑜已順着孫權的話說。
“可不是,當初雖然是我們孫劉聯軍合力打敗曹操于赤壁,讓他倉皇丢下荊州北返,荊州百姓,全都引頸期盼劉皇叔您來治理呢。
我家主公無時無刻不替荊州百姓着想,很不希望再有另一個江陵出現于荊州,聽說您替大公子劉琦收服了荊南四郡,那些太守全都不戰自降,故希望借重那分神奇的力量,來安定整個荊州。
” 劉備聽周瑜這番話表面上說得恭維,實際卻在暗示根據赤壁之戰的結果,荊州應歸江東管理,而他卻反客為主,鋒芒畢露,令人反感,不覺驚出一身冷汗,誠惶誠恐地一揖到地。
“周都督言重了。
赤壁之戰時,我孫劉聯軍全歸您節制,也多虧您領導有方,才有今日局面。
說到底。
我與孔明還是您的部屬,承蒙厚愛繼任荊州刺史一職,自當不忘您與孫将軍的恩惠。
” “劉皇叔重情重義,天下皆知,這點我與我家主公都很清楚,隻是———”周瑜話鋒一轉:“我們許多在赤壁之戰出生入死的兵士将領,堅持荊州是他們辛辛苦苦從曹操手中解救出來的,所以應該交由江東人士管理。
不過我已和他們說,孫劉本一家,由劉皇叔來治理荊州,和由江東人士治理荊州,實際上沒什麼區别。
” 諸葛亮聞言,暗忖:我想公瑾怎麼會那麼爽快便答應支持主公繼任荊州刺史,原來這裡邊大有文章,想逼主公承認附屬于孫權之下,以便暗中節制。
他正想如何回應時,劉備已開口說。
“周都督所言甚是,孫劉本一家,我治理荊州,等于孫将軍治理荊州。
” “既然如此,有件事就好商量了。
”周瑜點點頭。
“周都督但說無妨。
”劉備顯得有點戰戰兢兢。
“是這樣的,為了撫平江東将士的不滿情緒,可否暫且委屈劉皇叔,在擔任荊州刺史之初,與江東分有荊州。
”周瑜沉吟道。
劉備一怔,不知如何回答,随侍的諸葛亮立即道。
“荊州分治,我家主公的荊州刺史一職等于有名無實,恐怕荊州百姓議論。
” 周瑜搖頭:“分有荊州,并不等于分治。
剛剛劉皇叔也同意,孫劉本一家,這不過是協調分配官職赴任而已。
我的想法是,荊南四郡已由你們治理多時,不好任意更換太守,所以荊北其他郡縣太守,就讓我們派員赴任吧。
如此一來,便可安撫那些不滿您繼任荊州刺史的将士,他們也不至做出不利您的事情來。
” 劉備心想:好個周瑜,答應我繼任,卻隻讓我實際管理荊南四郡,那我不隻算半個荊州刺史嗎? 他正想諸葛亮如何巧言讓周瑜知難而退,打消此念頭,卻不料想諸葛亮不卑不亢地一揖:“周都督所言甚是,既孫劉結盟,理當互相扶持,我家主公亦不願見孫将軍麾下的将士因荊州問題而失和,這個提議,雖然讓我們一時吃了點虧,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很有意義的。
” 周瑜有些意外諸葛亮竟沒反駁他,心想:不知孔明又要如何将計就計了。
不要緊,先把眼前之事辦妥,屆時再見招拆招,看究竟是我周公瑾厲害,還是你諸葛孔明厲害。
荊州刺史繼任一事确定後,劉備與諸葛亮便準備告辭。
孫權卻極力挽留。
“快到飯時,兩位遠道而來,就讓我這個主人盡盡地主之誼吧。
”說着,吩咐女仆役們擺宴席。
劉備不敢推辭,與諸葛亮對望一眼,稱謝入座。
酒菜上不到一半,突然一陣細碎腳步聲伴着珠玉铮铮碰撞聲自遠而近傳過來,接着通往後堂的竹簾被掀開,幾個頗有村姑儀态的侍女簇擁着一位滿臉英氣,落落大方的少女,來到孫權面前。
“二哥,您找我?”少女略一施禮,說話铿锵簡潔。
孫權于是把她介紹給在場衆人:“這位是舍妹,小名安。
” 孫安小孫權七歲,如今正是雙十年華。
她容貌秀麗,才思敏捷,但由于從小跟着母親和哥哥們輾轉流離,備嘗艱辛,以緻受兄長影響頗深,性情剛烈,喜歡耍刀弄槍。
平時出入,身邊幾位侍婢皆配有利劍,在江南是出了名的巾帼英雄。
隻見孫權指着劉備,微笑着問孫安。
“那位就是我和你提過的劉皇叔,你覺得如何?” 劉備和諸葛亮望着孫安,不清楚孫權有何用意。
孫安則目光利地上下打量劉備,看得他如坐針氈。
孫權見劉備有些不知所措,笑着對他道。
“我這位妹妹最崇敬已故的伯符大哥,所以隻要是英雄豪傑,她都希望能見上一面,同時更希望将來能嫁給和大哥一樣的人,也因此眼光甚高,十分挑剔對象,害得先父直到臨終都還挂念不已。
”說着突然起身走上前,向劉備深深一揖:“今日舍妹能與劉皇叔相見,也算是有緣,如果不嫌棄,能否與您結為親家。
” 劉備聞言怔住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在一旁的諸葛亮連忙婉言推辭:“能與雄霸一方的孫将軍結為親家,實乃莫大榮幸,可惜我們大公子年紀尚幼,恐怕耽誤小姐青春。
” “我指的對象不是劉皇叔大公子,而是劉皇叔本人。
”孫權微笑道。
劉備聽得更加震驚,期期艾艾道:“這———我———” 諸葛亮趕緊悄悄擰了他大腿一把,劉備頓時回過神來,急忙打身行禮。
“劉某何能何德,蒙幸高攀小姐才貌雙全,青春活潑,和我這個即将年過半百的老頭在一起,恐對她不住。
” 孫權臉上笑容逐漸消息,語氣有些不高興。
“莫非你瞧不起我們孫家,嫌舍妹配不上您了?” 劉備心知身處江東陣營,無論如何都不能得罪孫權,趕緊陪笑道。
“孫将軍千萬别誤解,我隻是尊重小姐,想問問她的意思。
” 孫權于是回頭看孫安。
孫安不卑不亢道:“小妹向來事兄如父,婚姻大事,自然由二哥作主。
況且能嫁給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實乃小妹榮幸,還望二哥與劉皇叔成全。
” 孫權聞言哈哈大笑,對劉備道:“那這門親事就如此說定了!請劉皇叔在京城盤桓數日,以便盡快完婚,也好順道帶着新夫人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