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四

關燈
聚》四十二作臨主台行。

    《樂府詩集》十八。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二。

    又《文選》二十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詩注作古辭。

    引頹一韻。

    ) 【陌上桑】 棄故鄉。

    離室宅。

    遠從軍旅萬裡客。

    披荊棘。

    求阡陌。

    側足獨窘步。

    路局苲。

    (《宋書》作笮。

    《廣文選》作窄。

    )虎豹嗥(《宋書》誤作[□]。

    )動。

    雞驚禽失。

    群鳴相索。

    登高山。

    奈何蹈盤石。

    樹木叢生郁差(《廣文選》誤作羌。

    )錯。

    寝蒿草。

    蔭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單。

    稍稍日零落。

    惆怅竅自憐。

    相痛惜。

    (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二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秋胡行】〖《詩紀》雲。

    一作佳人期。

    〗 朝與佳人期。

    日夕殊不來。

    嘉肴不嘗。

    旨酒停杯。

    寄言飛鳥。

    告餘不能。

    俯折蘭英。

    (《類聚》作黃。

    樂府、《廣文選》同。

    )仰結桂(《廣文選》誤作佳。

    )枝。

    佳人不在。

    結之何為。

    從爾何所之。

    乃在(《類聚》作至。

    )大海隅。

    靈若道言。

    贻爾明珠。

    企予望之。

    步立踟(《類聚》作躇。

    )蹰。

    (樂府作躊躇。

    )佳人不來。

    何得斯(《類聚》作何。

    樂府同。

    )須。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上留田行】 居世一何不同。

    上留田。

    富人食稻與粱。

    (《文選補遺》誤作田。

    )上留田。

    貧子食糟與糠。

    上留田。

    (《類聚》缺以上三字。

    )貧賤亦(《廣文選》作一。

    )何傷。

    上留田。

    祿命懸在蒼天。

    上留田。

    今(《類聚》作命。

    )爾歎息将欲誰怨。

    上留田。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八。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大牆上蒿行】 陽春無不長成。

    草木群類随大風起。

    零落若何翩翩。

    中心獨立一何茕。

    四時舍我驅馳。

    今我隐約欲何為。

    人生居天壤間。

    忽如飛鳥栖枯枝。

    我今隐約欲何為。

    适君身體所服。

    何不恣君口腹所嘗。

    冬被貂鼲溫暖。

     夏當服绮羅輕涼。

    行力自苦。

    我将欲何為。

    不及君少壯之時。

    乘堅車。

    策肥馬良。

    上有滄浪之天。

    今我難得久來視。

    下有蠕蠕之地。

    今我難得久來履。

    保不恣意遨遊。

    從君所喜。

    帶(《書鈔》或作方。

    )我(帶我。

    《書鈔》或作勞民。

    )寶(《文選》注寶上有長字。

    《書鈔》或同。

    又或作劉。

    )劍。

    今爾何為自低昂。

    悲麗平壯觀。

    白(《文選》注白上有光字。

    )如積雪。

    利如(樂府作若。

    )秋霜。

    駁犀标(樂府作В。

    )首。

    玉琢(玉琢。

    《書鈔》作帝王環。

    )中央。

    帝王所服。

    辟除兇殃。

    禦左右奈何緻福祥。

    (上十六字《書鈔》作服之禦左右。

    除兇緻福祥。

    )吳之辟闾。

    越之步光。

    楚之龍泉。

    韓有墨陽。

    苗山之铤。

    羊頭之鋼。

    知名前代。

    鹹自謂麗且美。

    曾不如君劍良。

    绮難忘。

    冠青雲之崔嵬。

    纖羅為纓。

    飾以翠翰。

    既美且輕。

    表容儀。

    俯仰垂光榮。

    宋之章甫。

    齊之高冠。

    亦自謂美。

    蓋何足觀。

    排金鋪。

    坐玉堂。

    風塵不起。

    天氣清涼。

    奏桓(當作[□]。

    )瑟。

    舞趙倡。

    女娥長歌。

    聲協宮商。

    感心動耳。

    蕩氣回腸。

    酌桂酒。

    鲙鯉鲂。

    與佳人期為樂康。

    前奉玉卮。

    為我行觞。

    今日樂不可忘。

    樂未央。

    為樂常苦遲。

    歲月逝。

    忽若飛。

    何為自苦。

    使我心悲。

    (○《樂府詩集》三十九。

    《詩紀》十二。

    又《書鈔》百二十二作魏文帝歌。

    引昂、央、祥三韻及昂、霜二韻。

    《文選》三十九七命注引我帶長寶劍。

    光白如秋霜二句。

    ) 【豔歌何嘗行】 〖《詩紀》雲。

    《宋書》作古辭。

    樂府作文帝。

    ○逯案。

    古今樂錄引王僧虔技錄雲。

    豔歌何嘗行。

    歌文帝何嘗、古白皓二篇。

    知此為魏文帝作。

    〗 何嘗快。

    獨無憂。

    但當飲醇酒。

    炙肥牛。

    (一解)長兄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二解)小弟雖無官爵。

    鞍馬[馬反]々。

    往來王侯長者遊。

    (三解)但當在王侯殿上。

    快獨摴蒲六博。

    對坐(《廣文選》作坐對。

    )彈棋。

    (四解)男兒居世。

    各當努力。

    蹙迫日暮。

    殊不久留。

    (五解)少小相觸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與卿共别離。

    約身奉事君。

    禮節不可虧。

    上慚滄浪之天。

    下顧黃口小兒。

    奈何複老心皇皇。

    獨悲誰能知。

    (樂府雲。

    少小下為趨。

    前為豔。

    又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作古詞。

    《樂府詩集》三十九。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月重輪行】 三辰垂光。

    照臨四海。

    煥哉何煌煌。

    悠悠與天地久長。

    愚見目前。

    聖睹萬年。

    明暗相絕。

    何可勝言。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十二。

    ) 【飲馬長城窟行】 浮舟橫大江。

    讨彼犯荊虜。

    武将齊貫钅卑。

    (樂府字缺。

    業刊本作甲。

    )征人伐金鼓。

    長戟十萬隊。

    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電。

    (《書鈔》作迅。

    )一發連四五。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八。

    《詩紀》十二。

    又《書鈔》百二十五作魏明帝武平謂歌詩。

    引弩、五二韻。

    ) 【董逃行】 晨背大河南轅。

    跋涉遐路漫漫。

    師徒百萬嘩喧。

    戈矛若林成山。

    旌旗拂日蔽天。

    (○《禦覽》三百三十九。

    )  【折楊柳行】  端居若無悰。

    駕遊博望山。

    (○《文選》二十一謝眺遊東園詩注。

    )  【詩】 【黎陽作詩三首】 朝發邺(《類聚》誤作鄰。

    )城。

    夕宿韓陵。

    霖雨載(《類聚》誤作谶。

    )塗。

    輿(《類聚》誤作與。

    )人困窮。

    載馳載驅。

    沐雨栉風。

    舍我高殿。

    何為泥中。

    在昔周武。

    爰暨公旦。

    載主而征。

    救民塗炭。

    彼此一時。

    唯天所贊。

    我獨何人。

    能(《類聚》作馀。

    )不靖(《類聚》作靜。

    )亂。

    (○《類聚》五十九。

    《廣文選》九。

    《詩紀》十二。

    ) 殷殷其雷。

    蒙蒙其雨。

    我徒我車。

    涉此艱阻。

    遵彼洹湄。

    言刈其楚。

    班之中路。

    塗潦是禦。

    辚辚大車。

    載低載昂。

    嗷嗷仆夫。

    載仆載僵。

    蒙塗冒雨。

    沾衣濡裳。

    (○《類聚》五十九。

    《廣文選》九。

    《詩紀》十二。

    ) 千騎随風靡。

    萬騎正龍骧。

    金鼓震上下。

    幹戚紛縱橫。

    白旄若素霓。

    丹旗發朱光。

    追思太(《類聚》作大。

    )王德。

    胥宇識足臧。

    經曆萬歲林。

    行行到黎陽。

    (○《類聚》五十九。

    《詩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