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十二

關燈
詠。

    前賢如蘇轼、顧炎武等皆疑之固是。

    然亦未能釋此疑難也。

    欽立曩寫漢詩《别錄》一文。

    曾就此組詩之題旨内容用語修辭等。

    證明其為後漢末年文士之作。

    依據古今同姓名錄。

    後漢亦有李陵其人。

    固不止西京之少卿也。

    以少卿最為知名。

    故後人以此組詩附之耳。

    今總以李陵錄别詩為題。

    略依古《詩紀》。

    編之本卷之中。

    〗 良時不再至。

    離别在須臾。

    屏營(事文《類聚》誤作雲。

    )衢路側。

    執手野踟蹰。

    仰視浮雲馳。

    奄忽互(《類聚》作交。

    事文《類聚》、合璧事類同。

    )相逾。

    風波一失所。

    (各書引作路。

    )各在天一隅。

    (《禦覽》誤作涯。

    )長當從此别。

    且複立(《類聚》作去。

    合璧事類同。

    )斯須。

    欲因晨風發。

    送子以賤驅。

    (○《文選》二十九作與蘇武。

    《類聚》二十九、事文《類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類續集四十六并作贈蘇武别。

    《初學記》十八作贈蘇武。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與蘇武。

    《詩紀》二作與蘇武。

    又《禦覽》四百八十九作贈蘇武。

    引逾、涯二韻。

    ) 攜手上河梁。

    (鳴沙類書殘卷作河梁上。

    )遊子暮何之。

    徘徊蹊(《類聚》、合璧事類作溪。

    )路側。

    (《初學記》作臨蹊路。

    《禦覽》作岐路間。

    )悢悢(各類書悢恨。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恨恨。

    )不能(《文選》作得。

    文章正宗同。

    )辭。

    (《類聚》作離。

    事文《類聚》、合璧事類同。

    )行人難久留。

    各(《禦覽》作客。

    )言(事文《類聚》作各。

    )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

    弦望自有時。

    努(《禦覽》作弩。

    )力崇明德。

    皓首以為期。

    (○《文選》二十九作與蘇武。

    《類聚》二十九、《初學記》十八、《禦覽》四百八十九、事文《類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類續集四十六并作贈蘇武。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與蘇武。

    《詩紀》二作與蘇武。

    又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殘卷作李陵詩。

    引之一韻。

    ) 嘉會難再遇。

    (《文選》注作逢。

    )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

    念子(《類聚》、《初學記》作别。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别。

    )怅悠悠。

    (《初學記》作恨阻修。

    )遠(《類聚》作望。

    )望悲風至。

    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

    何以尉(《類聚》誤尉。

    )我愁。

    獨有盈觞酒。

    與子結綢缪。

    (○《文選》二十九作與蘇武。

    《類聚》二十九作贈蘇武别。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與蘇武。

    《詩紀》二作與蘇武。

    又《文選》二十送應氏詩注引一句。

    《初學記》十八作贈蘇武。

    引秋、修二韻。

    ) 骨肉緣枝葉。

    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

    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

    今為參與辰。

    (《禦覽》誤作商。

    )昔者(《類聚》作在。

    《初學記》作時。

    )常相近。

    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乖離。

    (《類聚》作離别。

    )恩(六臣本《文選》作思。

    《類聚》同。

    )情日以(《類聚》作已。

    )新。

    鹿鳴思野草。

    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尊酒。

    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

    慰此(《類聚》作我。

    )平生親。

    (○《文選》二十九作蘇武詩。

    《類聚》二十九作蘇武詩。

    《詩紀》二作蘇武詩。

    又《初學記》十八作李陵贈蘇武詩。

    引辰、秦二韻。

    又《禦覽》四百八十九作李陵贈蘇武詩。

    引商一韻。

    ) 結發為夫妻。

    (玉台作婦。

    )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

    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玉台作遠。

    )路。

    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

    去去從此辭。

    行(玉台作征。

    )役在戰場。

    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歎。

    (《類聚》作歡。

    誤。

    )淚為生别(玉台作别生。

    )滋。

    努力愛春華。

    (六臣本《文選》作花。

    )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

    (事文《類聚》作歸來。

    合璧事類同。

    )死當長相思。

    (○《文選》二十九、玉台新詠一并作蘇武詩。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蘇武别詩。

    《詩紀》二作蘇武詩。

    又《類聚》二十九、事文《類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類續集四十六俱作蘇武别李陵詩。

    引其、辭、期、滋、時、思六韻。

    ) 黃鹄(《初學記》作鶴。

    )一遠别。

    千裡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

    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

    羽翼臨當乖。

    幸有弦歌曲。

    可以喻中懷。

    請為遊子吟。

    冷冷(詩人玉屑作泛泛。

    )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音。

    )慷慨有馀哀。

    長歌正激烈。

    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

    念子不得(《文選》作能。

    《類聚》同。

    )歸。

    俯仰内傷心。

    淚下不可揮。

    願為雙黃鹄。

    送子俱遠飛。

    (○《文選》二十九、《類聚》二十九、《詩紀》二并作蘇武詩。

    又《初學記》十八作蘇武贈李陵詩。

    引徊、依二韻。

    《詩人玉屑》二作蘇武詩。

    引懷、悲、哀、摧、歸五韻。

    ) 燭燭晨明月。

    馥馥我(《詩紀》雲。

    補注曰:當作秋。

    )蘭芳。

    芬(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芳。

    )馨良(《詩紀》雲。

    一作長。

    )夜發。

    随見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

    遊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初學記》作一。

    )月。

    晨起踐嚴(六臣本《文選》雲。

    五臣凝。

    )霜。

    仰觀江漢流。

    仰視浮雲翔。

    良友遠别離。

    (《文選》作離别。

    )各在天一言。

    山海隔(六臣本《文選》流注雲。

    五臣作隔海。

    )中州。

    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文選》作兩。

    )遇。

    歡我殊未央。

    願君(《詩紀》雲。

    一作言。

    )崇令德。

    随時愛景光。

    (○《文選》二十九作蘇武詩。

    《詩紀》二作蘇武詩。

    又《初學記》三作古詩。

    引霜一韻。

    ) 有鳥西南飛。

    熠熠似蒼鷹。

    朝發天北(《禦覽》作地。

    )隅。

    暮聞(《禦覽》作宿。

    )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

    (古文苑缺去字。

    《禦覽》作書。

    《廣文選》作辭。

    《詩紀》雲。

    一作辭。

    )托之箋彩缯。

    因風附輕翼。

    以遺心蘊蒸。

    鳥辭路悠長。

    羽翼不能勝。

    意欲從鳥逝。

    驽馬不可乘。

    (○古文苑缺四。

    《廣文選》十。

    《詩紀》十。

    又《禦覽》八百十四作李陵與蘇武詩。

    引鷹、陵、缯三韻。

    ) 爍爍三星列。

    拳拳月初生。

    寒涼應節至。

    蟠蟀夜悲鳴。

    晨風動喬木。

    枝葉日夜零。

    遊子暮思歸。

    (《類聚》作歸思。

    )塞耳不能聽。

    遠望正蕭條。

    百裡無人聲。

    豺狼鳴後園。

    虎豹步前(古文苑作客。

    )庭。

    遠處天一隅。

    苦困獨零(《文選》注作伶。

    《類聚》同。

    )丁。

    親人随風散。

    曆曆(《類聚》作滴瀝。

    )如流星。

    三萍(古文苑作蘋。

    《廣文選》同。

    案蘋當為荊之訛字。

    )離不結。

    思心獨屏營。

    願得萱草枝。

    以解饑渴情。

    (○古文苑四。

    《廣文選》十。

    《詩紀》十。

    又藝文《類聚》二十九作李陵贈蘇武詩。

    引生、鳴、零、聽、聲、丁、星、情八韻。

    《文選》三十七陳情表注作李陵贈蘇武詩。

    引丁一韻。

    ) 寂寂君子坐。

    奕奕合衆芳。

    溫聲何穆穆。

    因風動馨香。

    清言振東序。

    良時著西癢。

    乃令絲竹音。

    列席無(當作撫。

    )高唱。

    悲意何慷慨。

    清歌正激揚。

    長哀發華屋。

    四坐莫不傷。

    (○古文苑四。

    《廣文選》十。

    《詩紀》十。

    ) 晨風鳴北林。

    熠耀(《廣文選》作熠熠。

    《詩紀》雲。

    一作熠熠。

    )東南飛。

    願言所相思。

    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樓。

    (《書鈔》作戶樞。

    《禦覽》同。

    )想見馀光輝。

    玄鳥夜過庭。

    仿佛能複飛。

    褰裳路踟蹰。

    彷徨不能歸。

    浮雲日千裡。

    安知我心悲。

    思得瓊樹枝。

    以解長渴饑。

    (《文選》注或誤饑渴。

    ○古文苑四。

    《類聚》二十九作漢李陵贈蘇武别。

    《廣文選》十。

    《詩紀》十。

    又《書鈔》百五十作李陵詩。

    引輝一韻。

    《文選》二十四為顧彥先贈婦注作李陵贈蘇武。

    引渴一韻。

    《禦覽》百八十四作李陵詩。

    引輝一韻。

    )  陟彼南山隅。

    送子淇水陽。

    爾行西南遊。

    我獨東北翔。

    轅(《廣文選》作猿。

    《詩紀》同。

    )馬顧悲鳴。

    五步一彷(《廣文選》作彷。

    《詩紀》同。

    )徨。

    雙凫相背飛。

    相遠日已長。

    遠望雲中路。

    想見來圭璋。

    萬裡遙相思。

    何益心獨傷。

    随時愛景曜。

    (古文苑作耀。

    )願言莫相忘。

    (○古文苑四。

    《類聚》二十九作李陵贈蘇武别。

    《廣文選》十。

    《詩紀》十。

    ) 鐘子歌南音。

    仲尼歎歸與。

    戎馬悲邊鳴。

    遊子戀故廬。